《银元时代生活史》- 旧上海的生活往事

《银元时代生活史》- 旧上海的生活往事

00:00
27:25

大家好!我是李沛聪。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这本书,叫《银元时代生活史》,它的作者叫陈存仁,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著名中医。他一生除了治病救人之外,还在中医的推广和研究方面颇有建树。作为当时的名医,陈存仁见证了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并与许多名人交往密切,对历史掌故、名人轶事如数家珍。1949年,陈存仁迁居香港。在从事老本行之余,也为杂志撰写专栏,这些文章后来又结集成书。《银元时代生活史》便是其中的一本。 这本书以“银元”为贯穿始终的脉络,通过作者的个人经历,介绍了旧上海几十年间的变迁,引人入胜。


下面,我们会围绕着几个关键的问题,带你进入那个丰富多彩的银元时代。它们分别是:


1、银元作为货币,基本情况是什么样的?


2、银元时代的物价水平如何?陈存仁自己的收入状况又怎么样?


3、作者身处银元时代,又积累了哪些和钱有关的处世之道呢?


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可能感兴趣的还是已经消失的货币,也就是银元。那么首先,我们就对银元本身作一番介绍。


我们先来谈谈银元的由来,还有人们对银元的一些基本态度。


银元产生有三种主要途径。最早,银元是清朝咸丰年间一些富商私自铸造的。由于给工人发工资时,使用散碎银两容易引起纠纷。于是一些商家就自己铸造银饼,统一规格。每个银饼含白银五钱。这就是比较早期的银元。


后来,墨西哥银元流入中国。由于这种银元是用机器做的,分量更为精准,每个银元均含银七钱三分,所以也迅速普及。这种银元上面都有一只老鹰的图案, 因此也就被俗称为“鹰洋”。


中国人自己呢,也觉得这东西方便、美观,于是也开始用机器造银元。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清朝光绪年间和民国初年铸造的两种。由于这两种银元上分别有龙的图案和袁世凯的头像,所以他们就分别被俗称为“龙洋”和“袁大头”。


陈存仁年幼时,钞票已开始流行,但老一辈的人只看重银元,毕竟身处乱世,银元是贵金属,容易保值,老人们认为钞票不过是一张纸,即使对于美元也采取这种不信任的态度。


但金属毕竟比较笨重,因此银元在保管上又十分麻烦。当时,经常能看到钱庄的职员,在清晨用黄藤编成的笆斗背银元。数目特别大时,还要用焊上铁框的大木箱来运送。除了搬运之外,储藏银元更要费一番功夫。


有一年,作者的姑父去世了。他被带到姑父家去看众人分家产。大家把书房中的四个大木箱搬开。箱子里装的都是文玩字画,十分沉重,每个箱子都要四个人才能搬动。箱子搬开后,将下面的地板撬开,竟然出现了一块类似水泥一样的石板,还很大。


其实,这是用糯米和石灰搅拌而成的凝和土。这种材料十分坚固,起着防护作用。众人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这块石板打烂。石板下露出8个缸。每个缸又都很重。大家又把这8个缸全部抬出来。打开一看,缸里保存着银元和银元宝,这些白银本来都是用桑皮纸包裹的,现在纸已腐烂,但根据纸上模糊的字迹,可以知道这批东西,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埋藏的。


根据陈存仁的回忆,这一年他8岁;而他又是1908年出生的。所以这年应该是1916年。也就是说,这批元宝大概已经在地下埋了四五十年了。大家又继续向下挖,最后一共挖出20个大缸,最后清点出来,每个缸里含1000个银元和1对银元宝。这就是姑父一生的积蓄。


陈存仁开始学医后,也遇到一位善于保存银元的同行。这位同行平时的日常消费只用铜元,银元全部放在方形汽油桶里,积满一桶后就搬到密室里去。


刚才说的都还是银元打造保存的一面,刚才我们提到,银元有着多种来源,那么不同的通货、不同的银元之间进行兑换流通,又是如何进行的呢?


上文介绍的银饼、“鹰洋”、“龙洋”、“袁大头”其实也是银元基本的种类。这几种银元在同一时期并存,彼此间可以等价使用。而在银元之下,还有两级辅助货币。第一级称为“银角子”,南方称为“毫子”;样子比银元小些、薄一些。大概就类似于今日硬币一元和一分的关系。再次一级就是“铜元”,俗称“铜板”。不过,银元和铜板的兑换价格不固定,而是由银价和铜价决定。但这个数字的基本范围还是稳定的。1块银元大概可以兑换128枚左右的铜元。


当然,除了上面介绍的这些之外,还有一种银元。这种银元使用银料较少,用两个手指头夹在它的中心,用嘴向它边缘处吹气,听不到任何声音。而材质充足的银元则会有轻微而悠长的“殷”的声音。所以,这种银元其实就是成色不足的假货。而在当时,假银元颇为泛滥。和钱财打交道的人,从小就要学会辨认各种银元的真假。如果不懂得这些,就会蒙受巨大的损失。


上边这些还都是银元的一些基本特征,下边要谈的,则是银元的一些金融故事。


由于银元易保值,在银元通行的时代,它的地位在大多数时候都很稳定。是人们信赖的最主要货币。不过,与钞票相比,铸造银元的材料、价格本身会发生相对较大的波动。这便会对银元本身的价值有所影响,并引发一些交易套利的活动。



作者早年间就去过香港,那时的1银元等于港币1元。但有时银价下跌,银元也随之贬值,1银元只等于0.95港元;而有时银价上涨,银元也跟着升值,1银元便等于1.1港元。有人便利用这种价格的涨跌来谋利,这个做法,和今天利用汇率赚取差价区别不大。


有一次,陈存仁在去香港的轮船上遇到一个有钱人,此人家中本有一些积蓄。遇到银价上涨,金价下跌时,他便将银元带到实行金本位的地区去换成金子;遇到银价下跌,金价上涨时,再用金子去换银元。由于当时的海关,对于个人随身携带金银的数量没有限制,所以一来二去,这个人的财富就越倒越多了。


不过这种金融上缺乏管制的局面,最终还是发生了改变,1935年年底,民国政府规定,由当时的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还有中国农民银行发行钞票,作为法币,禁止白银流通,用法币取代银元。这就切断了白银作为通货的可能,使银价的变化难以再影响中国货币的稳定。


当时,所有的银元都被要求兑换成法币,催生了许多有趣的景象。如民间收藏的银元很快就兑换完毕,但银行和钱庄中大量库存的银元却不易兑换。所以,这些机构每个月都要向中央银行作汇报,列明手中具体还有多少银元。同时,由于大量的库存银元很难搬动;所以中央银行也对各机构每日上交的银元数量作登记。


由于具体情况不同,各地上交银元的进度也不一样。当时,广东地区在政治上有一定的独立性,就迟迟不将收集的银元上交。北京方面也以保存古都文化财富为理由,将银元列为文物,不予上交。而民间也有自己的需要。如银楼要打造首饰,必须储备一定的白银。于是,政府规定,银楼使用白银必须向中央银行申请,并且按指标配给。有些银楼只好去搜购古钱币救急;同时,有的古董商人又再向银楼求购这些钱币,从而形成了地下市场。

不过,总体来说,法币在发行之后一直很坚挺,市面物价稳定。一般民众很快便就习惯了使用法币,忘记了银元。即使在抗战爆发之初,这一局面也没有改变。


但随着战争的进行,物资供应越来越紧张,法币贬值、物价开始上涨。这一趋势愈演愈烈,到最后,用钱买装修材料太贵,有人索性把纸币贴在墙上作装饰。而日本人也乘势把储存的银元交给小贩,让他们去兜售,造成中国货币制度的混乱。人们见到银元重新上市,感觉贵金属总比纸币可靠,于是也开始抢购银元。


这种交易最盛的时候,只要有人把手里的银元敲几下,马上就有人凑上去问价。陈存仁自己,也是每过两个钟头就把收到的纸币换成银元,用来保值。不过,国家法定的纸币取代银元,已是大势所趋。这一幕奇特的景象不过是这一趋势中的“插曲”,也成为了银元时代的尾声。1949年,银元才算是彻彻底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说完了银元时代的基本情况,我们进入第二个问题:银元时代大概是一个怎样的物价水平?作者自己的收入应付得来吗?这个问题比较“接地气”,也有助于我们对当时人的生活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由于陈存仁自幼家境贫寒,因此对于物价极为敏感,在书中几乎随处都记录下不同时期的各种物价。作者当时记录的物价都是以银元为计量单位的。现在的人对于银元的购买力已经没有直观的感受了。因此,为了使大家更容易理解,我们必须先对银元的购买力作一番换算。这可以拿日常消费品的数量来做参照。简单地说,就是某个时期1个银元能买些啥日用品,大概就能了解银元的购买力了。


其实,早就有人作过类似的计算。有人用大米、白糖、猪肉、植物油、棉布等物品作参照,算出在1911-1936年间,1块银元的购买力大概等于2002年30到50元人民币。


同时,有学者还提到一类比较典型的情况,当时一个五口之家,每年总收入400个银元,每个月平均收入33元,一年下来,吃的方面要花掉218元,穿衣大概37元,租房子一年刨去28元,燃料水电再去掉24元,剩下的92元花在子女教育、个人爱好上边,收支刚好平衡,进多少出多少,摊到每个人头上,一个月也就是6个银元的生活开支。花掉一个银元,相当于花掉你一个月开支的将近五分之一。


在了解了当时银元的购买力,还有一般家庭的开支情况后,我们来看看,陈存仁在自己的书中,都描述了哪些他自己吃穿用度的价目明细。


穿衣方面,作者小时候,一双袜子大概是5个铜元。但质量不行,不到半个月就破了。比较贵的是皮鞋,一双儿童皮鞋大概要一个银元,也就是大概1个银元一双。作者小学毕业时,希望母亲能买一双皮鞋给自己,但母亲坚决不肯。稍微长大一点后,作者开始注重仪表,做了一件长衫、一件马褂、一条短衫裤,一共花了不到10个银元。


而吃的方面,作者年幼时,父亲带他吃西餐,每人大概0.2个银元,可吃到炸猪排、牛油面包等食物。到了1930年代中期,物价有所上涨。作者有一次在外面吃了个便饭。点了回锅肉、干炒牛肉丝、干烧鲫鱼、还点了一个汤,喝了一点酒。一共花了3块多银元。


除了日常餐饮,还有酒席应酬,在作者不到20岁的时候,上海摆一桌酒席大概要10个银元。如果有鱼翅等名贵菜肴,大概需12银元。而这笔钱当时还可以买1两吉林人参。几年后的1929年,陈存仁诊所开张,大宴宾客以庆祝。45桌酒席一共花了600银元。


住的方面,价格相对较高。这一点与现在倒颇为相似。作者幼年丧父,母亲带着他寻找新居,但却无力承担房租。当时一个很小的房子每月都要10个银元。而一个亲戚家有一处大房子,里面有四间大屋,一个月只收2个银元的“友情价”,因此解决了作者一家的居住问题。


出行方面,作者小时候坐电车是每人一个铜元;如果租马车出去玩,则是每半天0.6个银元。后来,作者为了方便,在订婚的时候买了一辆汽车,花了1100多银元。


如果到外地去,交通费要花多少呢?1930年代中期,作者到日本去出差,买的是二等舱。二等舱是两个人住一间,每位客人可以获赠两盒日本寿司,往返加起来62银元。


除了衣食住行之外,生活中还会有其他一些开销是绕不开的,比如,作者小学毕业时,要参加毕业典礼,得打理下形象,就花8个铜元理了一次发。之后作者上中学,每学期的学费是16个银元。


吃穿住行,再加上仪表打理、教育开支,陈存仁来了一回现身说法。那么作者的收入情况如何,对这些花销,他应付得来吗?我们先来看看当时的一些收入情况,根据作者的记载,1920年代末,卫生局的一个科长每月拿30银元,普通书记员只有8元。但是相对于普遍收入,一个银元还是很值钱的。刚才我们就提到,一个五口之间,收支平衡的情况下,一个月每人都大概要花6个银元,一个银元,相当于拿出月用支出的五分之一左右,所以,“当时人对一枚银元看得很重,超过一元以上,更是一件大事”。

不过,对作者来说,一块银元不算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因为他的收入比较高。还在求学期间,就有人来找作者看病,门诊费就接近每人半个银元。后来,陈存仁自己在今天上海的山东中路一带开诊所,门诊费涨到每人1.2个银元。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每日的门诊量也固定在10人左右。比照前边那个五口之家,作者一天的收入,就相当于人家两口人一个月的花销。真可以说很能赚钱,再后来,诊所附近的三友实业社,又邀请他为实业社的500多位职工担任常年医疗顾问,每月给他50银元。


除了行医外,作者还有其他一些赚钱的途径。1928年开始,他创办了介绍健康常识的《康健报》。第一期订阅量就有8000份,每户收银元2块,立刻便获得16000银元的现金,一下子步入小康生活。 他主编的《中国药学大辞典》销路不错。有出版商邀请他再编一本《皇汉医学丛书》,并且二话不说,愿意先预支7000银元的稿费。因此,作者在当时属于绝对的高收入阶层。1930年前后,他曾说自己在银行里的存款接近1万银元。根据一般人的心理,在谈及自己财产时总会有所保留,所以真实数字很有可能比这还要高。


说完了当时的物价,还有作者的收入情况,我们进入最后一个问题:陈存仁自己是怎么理解钱的?他又是如何处理自己手中的钱呢。围绕着这一中心,作者主要介绍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借钱之道。俗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谁都有手头不宽裕的时候,难免需要找他人帮助。而借钱便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加上中国是人情社会,借钱背后又牵涉到复杂的人际往来。具体到作者来说,刚刚开始开诊所时,来借钱的人要求不高,最多也就借2个银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借钱者的胃口越来越大,所借的银元少则五十,多则数百。而借出去的钱很少有人主动归还的,强行讨要又容易破坏彼此间的感情,作者非常烦恼。后来,在前辈的提点下,作者总结出一套借钱之道:


1、绝对不要贪利息。任何人向你许以高额利息,都应婉言谢绝。如果真正值得帮忙的亲友,就不要希望他还钱。如果他到期还了钱,反而要视为意外之喜。


2、如何去应付借钱中的人情。有的人对自己有恩,或者是真的很需要钱。那就应该很爽快地加以资助,但应说明这不是借贷,而是赠予。抱定施恩不图报的态度,反而没烦恼。


3、对于有的人,千万不可以借钱给他们。如年轻人借钱,应该立刻拒绝。借一分钱给他就是害他一分,养成他借钱的习惯,断送他一生。有不良嗜好的人,更是借不得,千万不要怕伤感情。因为这种人一旦得手一次,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开口。到那时便会使感情受到更大伤害。


总的说来,作者对于借钱这件事不是很赞成。觉得借钱会最终使人失去自尊,甚至一辈子以借钱为生,带来巨大的伤害。之所以会有此种观念,可能由于作者自幼家境贫寒,故极为看重钱财的进出。而且,随着作者财产的增加,名声越来越大,借钱者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且多数不予归还,认为作者不在乎这点小钱。但作者却为此而牵肠挂肚、心神不宁,最终便总结出以上这番借钱的哲学。


作者关注的第二个重点,就是如何理财。与借钱相比,作者更主张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经济条件,这个强烈的理财意识,贯穿在这本书中,成为本书的另一条线索。所以,这本书也可以当作一本理财的教科书来读。


在1930年前后,作者手中已有了一定的积蓄。此时,大收藏家丁福保向他提出建议,认为将钱存在银行内虽然安全,但只拿一些利息不上算,应当买一块地,再坐等地价上涨。然后,在丁的指导下,作者以5000多银元买了一块地皮。三年后,以3万银元卖出。但丁福保认为卖早了,这块地还会涨价。结果果然突破10万银元。


作者对丁的判断力颇为惊讶,便向他请教。丁福保就讲出一套生财之道。他认为策划一件事,如同看病一样:了解病情后,先制订一个治疗方案。并计划好第一步怎么办?有了进展后又该怎么办?而在有了方案后,必须以百分之二百的精力予以投入,以防止在方案实施过程中效果打折扣,预备事情随时发生变化。在这一基本原理的指导下,作者举一反三,干脆和丁福保一同合作拓印古钱币。


当时,丁福保出了一本《古钱大辞典》。根据这本书,有的人就能将一些有名的古钱币的下落查访清楚了。虽然这本书是专门类图书,销路不广。但丁福保在古钱收藏圈子里开始出名了,许多人来找他请教,他也赚了些钱。他觉得这是个赚钱的路子,就要求作者根据自己之前的指导,拿个具体计划出来。


作者经过思考,想出一个很妙的计划。首先,由丁福保以介绍人的身份出面,引荐作者将某古玩市场上的古钱币全部买下。市场上的商家听说有这么大的买主,就纷纷前来招揽生意,互相竞争杀价,买者自然得偿所愿。第二步,将这个消息到处传播,其他市场上的商家听说了,也纷纷把大量古钱币卖给作者。作者再把这些钱币拿到丁福保家。第三步,丁福保亲自鉴定,从送来的大量钱币中挑出精品。第四步,将上述方法推广到其他地区,进一步扩大古钱币的搜索范围,并继续从中挑出精品。第五步,将挑出的钱币精品进行拓印,也就是做复制品。同时明确说明是复制品,防止被人指责为做假古董。

接下来,便是将拓印的复制品向各处推销。虽然推销的是复制品,但由于都是精品,适应了当时一般收藏场上的商家听说有这么大的买主,就纷纷前来招揽生意,互相竞争杀价,买者自然得偿所愿。第二步,将这个消息到处传播,其他市场上的商家听说了,也纷纷把大量古钱币卖给作者。作者再把这些钱币拿到丁福保家。第三步,丁福保亲自鉴定,从送来的大量钱币中挑出精品。第四步,将上述方法推广到其他地区,进一步扩大古钱币的搜索范围,并继续从中挑出精品。第五步,将挑出的钱币精品进行拓印,也就是做复制品。

同时明确说明是复制品,防止被人指责为做假古董。接下来,便是将拓印的复制品向各处推销。虽然推销的是复制品,但由于都是精品,适应了当时一般收藏者的需要,因而大赚了一笔。每套复制品最后卖到400银元。

这样的商机,当时还不为一般人看重,而且很少有人敢事先投入巨额资金,来大量收购古钱币。结果凭借着先发优势,以及后天的努力,陈存仁获利颇丰。


《银元时代生活史》是作者前半生所见所闻的回忆,原本是为杂志专栏写的随笔,所以,和一般的图书相比,显得非常零散,信息十分丰富。同时,这本书纯粹是私人的回忆,且时间跨度极大,阅读时务必留意。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还有一本《抗战时代生活史》,可视为本书的“姐妹篇”。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将这两本书对比着阅读,或许会有更多的发现。


好了,《银元时代生活史》这本书就为您解读到这。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双面煎五成熟

    BGM:《市集》胡伟立,一听就想逛街,逛古代的街

  • tomy_8k

    有启发,唔错

  • 江门六如居士

    李兄、请教一下!陈生此书写他作书这段其实我个人认为是陈生生平的最苦经历。不知李兄可认同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