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上集)-“千古一帝”的功绩

《康熙》(上集)-“千古一帝”的功绩

00:00
29:44

大家好!我是李沛聪。


今天为你讲述的书是《康熙》。这是一本经典历史著作,也是一本传记。我会为你讲述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


你将听到:康熙皇帝一生的重大事件和功过评定。

说起康熙皇帝,你一定不陌生,他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擒鳌拜、平三藩,收复台湾,关于他的事情,随便谁能都能说出几件。不过大多数人对康熙的印象,都还停留在影视剧中。你看到他擒鳌拜的勇气和智慧,却可能没有注意到,他处置鳌拜时的宽仁厚道。你看到他平定三藩、征伐准噶尔,威风赫赫,却可能不知道,他给百姓带来的沉重伤害。你看到他的盛世德政,却可能不知道,他给清朝后来的衰落埋下了种子。今天我就来为你详细的讲解一下,历史上真正的康熙皇帝。

本书的作者史景迁是一个美国人,英文名字是乔纳森·斯宾塞。史景迁这个汉语名字,意蕴深远,意为景仰太史公司马迁。他是世界著名的历史学者,重点研究中国明清时代的历史,而且十分擅长人物研究。尤其要说的是,史景迁的写作手法非常特别,既学术严谨,又富有文学色彩。《康熙》这本书,史景迁就采用了康熙朝大量的实录、谕旨,这些材料编排出来,让人感觉既是在看历史,又是在看小说,一个鲜活的康熙呼之欲出。

今天为你讲的这本《康熙》就是史景迁作品的代表之一。书中,史景迁以康熙皇帝的口吻,用第一人称叙述了康熙皇帝内心的种种情绪:快乐,悲伤,猜疑、懊悔,甚至于回忆和梦境。将康熙皇帝高高在上的外壳剥开,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既有帝王心术,又有常人烦恼的真实的康熙皇帝。

好了,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下面我们来详细讲述书中的重点内容。本书主要有四个重点内容:


第一个重点,是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让康熙皇帝在众多的皇帝中脱颖而出,成为千古一帝的?


第二个重点,康熙皇帝是如何缓和满汉矛盾的?


第三个重点,储君问题,二阿哥胤礽为什么会被两立两废,四阿哥胤禛又是如何成为康熙皇帝接班人的?


第四个重点,康熙皇帝给后世留下了哪些弊病?

下面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重点内容:康熙皇帝的性格特点。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那么是什么样的性格成就了康熙皇帝这样的千古一帝呢?根据作者的描述,我们可以总结出康熙的四个特点。


第一个是仁厚;


第二个是敢于担当;


第三个是处变不惊;


第四个是善于反思不自我膨胀。


咱们一个一个来说。先说第一个仁厚。

康熙皇帝是出了名的仁君,无论是对臣子,对百姓还是对敌人都是如此。咱们来举两个例子看一看。

康熙擒鳌拜的故事你一定听过。在历史上,像鳌拜这样擅权专政又嚣张跋扈的大臣,但凡有一天被皇帝清算,基本没有好下场。比如说唐朝的长孙无忌,既是顾命大臣,又是唐高宗的亲舅舅,最终却被逼自尽。再比如明朝的张居正,既是顾命大臣,又是万历皇帝的老师,结果死后被抄家,家人还因为抄家被饿死了十多口。

回过头来看鳌拜,他跟康熙皇帝既没有什么特殊的关系,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感情,怎么看都是个死。但是康熙皇帝却念在他以往功劳的分上,没有杀他。只判了个终身监禁。鳌拜死后,康熙皇帝又给他封了一个侯爵。由此可见康熙皇帝的宽仁厚道。

另一个例子是对敌人。康熙二十四年,康熙皇帝派兵驱赶入侵东北地区的俄罗斯人。战胜后,将军朋春向康熙皇帝请示,如何处置俘虏。康熙皇帝回复,一个人都不杀,放他们回国。没想到清朝撤兵后,俄罗斯人卷土重来再次入侵东北。康熙皇帝紧急派兵保卫东北。这一次俄罗斯人依然不是清军的对手,而当俄罗斯人请求和谈的时候,康熙皇帝再次展现了自己的仁厚大度,不仅同意和谈,还将清军的食物、水和大夫分给俄罗斯人,防止他们在谈判期间无辜死亡。最终清朝和俄罗斯签订了保障两国一百七十年和平的尼布楚条约。

不知道你有没有一个感觉,厚道的人难免都有点窝囊。但康熙皇帝是个例外,他不仅仁厚,还非常的有担当。

康熙曾在诏书中说,我看历史书,汉朝的时候,曾因为国家发生大的灾害和瘟疫而重重处置宰相。我认为这很不可取,国家治理不好,上天示警,也应该是皇帝承担主要责任,怎么能全推到宰相身上呢?

你可能会说,说好听的谁不会,问题是做的怎么样呢?事实上,康熙皇帝做的更好。

比如说历史上著名的“三藩之乱”,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精忠三人本是明朝降将,帮助清朝平定天下后,三人分别被分封在云南、广东、福建三地为王。后来,三王手中的军队,消耗粮饷越来越多,朝廷无法负担,三王又在封地内各自为政,俨然已经威胁到清政权。于是康熙皇帝决定收回三王手中的权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削藩”,却不想,三王赶在康熙削藩之前,联合叛乱。这场叛乱波及了全国16个省份,几乎要将整个清王朝颠覆。叛乱发生的初期,一直反对削藩的大臣索额图曾跟康熙皇帝建议:杀了主张削藩的大臣明珠,安抚吴三桂。


如果熟悉历史,你应该会对这一幕很熟悉。汉朝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同样是主张削藩引起叛乱,同样有大臣建议杀掉主张削藩的大臣晁错,安抚藩王。汉景帝六神无主之际,居然真听信谗言,杀了晁错。结果我们都知道了,晁错不过是白白枉死,最终叛乱还是要靠武力镇压解决。

而当时年仅二十岁的康熙皇帝,却做出了跟汉景帝完全不同的反应。他对索额图说,主张削藩的是我,跟别人没有关系,要杀你先把我杀了吧。

你看,在亡国的危难面前,康熙皇帝都丝毫不肯推卸责任。这样的皇帝,谁不愿意对他效忠呢?最终,在康熙皇帝带领下,清朝平定了“三藩之乱”。而这场叛乱的平定也标志着清朝的统治进入了稳定期,我们熟悉的康熙盛世即将来临。

这场“三藩之乱”,不仅展现出了康熙皇帝有担当,还能看出他处变不惊、临危不乱。

“三藩之乱”整整持续了八年,在第六年的时候,京城地带爆发了一场大地震。史书记载,当时井水枯竭、黄沙漫天、地上裂口、黑水黄水横流,而且余震不断。包括皇帝寝宫在内的整个皇宫都遭到严重破坏,康熙皇帝不得已只好去紫禁城北面的景山,躲避地震。

外面吴三桂还在作乱,家门口又爆发了这么大的地震,一般人碰到这样的事情,不吓死也愁死了。但是此时的康熙皇帝却表现出了异常的镇定。地震爆发后,他立刻颁布了一系列的赈灾措施,并且对余震现象做了科学的分析,向大家说明,余震只会越来越轻,而不会越来越重,有效的安抚了灾民的惶恐情绪。

灾情基本稳住之后,康熙皇帝又下“罪己诏”。所谓“罪己诏”,就是皇帝数落自己不是的诏书。古代人认为,皇帝失德,上天就会降下灾害,作为警告。所以每逢大的灾害,皇帝都会下“罪己诏”,向上天和天下臣民请罪。

康熙皇帝爱好西学,在天文、地理、物理、数学等方面都有涉猎。所以能比较客观的认识地震是自然现象,而不是所谓的皇帝失德,上天示警。

所以康熙皇帝下“罪己诏”并不是为了请罪,而是为了借机敲打大臣。果然,康熙皇帝下完罪己诏之后,话锋一转,对大臣说,我有错,你们就没错吗?这几年和吴三桂打仗,我没精力整顿官吏,你们背着我都干了什么当我不知道吗?康熙皇帝当即历数群臣的八大罪状,狠狠的敲打了大臣一番。

你看,能一边镇压叛乱,一边解决灾情就已经很让人佩服了,但是康熙皇帝却更上一层楼,借灾害的名头,整顿官吏。这样的智慧,恐怕“临危不乱”“处变不惊”都不足以形容。

除此之外,康熙皇帝还有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就是善于反思、不自我膨胀。

“三藩之乱”平定后,举国欢腾,大臣们纷纷要求,给康熙皇帝上个尊号,表彰他的丰功伟绩。尊号是什么意思呢?咱们知道,一般的大臣如果有功劳,可以加官进爵,赏赐金银。但是皇帝已经到头了,没法再升官了,国家的东西都是他的,也用不着赏赐。所以,如果皇帝有了大功劳,臣子们通常会给皇帝加个好听的名号。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荣誉称号。

比如说,武则天就曾加尊号:圣母神皇。

平定“三藩”,稳固清朝的统治,这在咱们现在看来,也是很大的功绩,所以大臣们请求加尊号也算不上是阿谀奉承。但是康熙皇帝却认为,如果不是他草率削藩,就不会导致这八年的叛乱,以至于生灵涂炭、百姓苦不堪言。所以他坚决不同意加尊号。

还有一次,康熙皇帝平定了扰乱西北的准噶尔汗国后,并没有急着高兴,而是总结了自己在战争中的两大失误。

第一条是丧失时机。康熙平定准噶尔共经历了三次大战,其实在第一战,也就是乌兰布通之战中,清军就已经大败了准噶尔军队,但是却不幸被准噶尔大汗葛尔丹逃脱。后来葛尔丹招兵买马卷土重来,清朝不得已再度劳师远征。如果了解中国古代的战争史,你可能会有感觉,一旦战败,主帅通常跑的比谁都快,所以大军战胜却被对方主帅逃脱,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根本算不上什么大错误。但是康熙皇帝依然对这个错误,做了深刻的反思。

第二条是用人不当。战场上,时机稍纵即逝,难免会有一些将军判断失误。比如说将军阿拉尼,因为性格急躁,没等大军全部赶到,就贸然发动进攻。再比如说将军马斯喀,因为决策迟缓而贻误战机。面对这些问题,康熙皇帝没有把责任全都推给当事人,而是进一步反思了自己的用人不当。

康熙皇帝的自我要求,大概就是曾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了吧。

好了,以上为你讲述的就是第一个重点内容,康熙皇帝的性格特点。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通过擒鳌拜、平定三藩、京师大地震、平定准噶尔、抵抗沙俄入侵等事件,我们可以看出,康熙皇帝具备:仁厚、敢于担当、处变不惊、善于反思四项大优点,也正是这四项优点成就了康熙千古一帝的美名,成为他一生功业的支点。

说到功业,我们上边提到了平三藩、遏制沙俄入侵、打击准格尔。不过终康熙一生,还有一件大事还没说,这就是我们要介绍的第二个重点内容:康熙皇帝是如何处理满汉矛盾的?

我们都知道,但凡改朝换代,总会有一些人,出于习惯,或者忠义二字,对于新的朝廷不认同。而和汉人王朝的皇帝相比,少数民族王朝的统治者还要多面对一个问题,就是民族的不认同。准确的说,是本民族和汉族之间的矛盾。和我们现在推崇各民族团结友爱不同,中国古代的汉人,对于少数民族非常歧视。从命名上就可以感觉的到:蛮、夷、戎、狄,基本没有一个好的意思。

所以,任何少数民族入主中原,都会遭受到汉民族的强烈抵抗。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政权就有可能被推翻,元朝就是很好的例子。

而康熙朝,正是满汉矛盾非常尖锐的时期。因为在此之前,清朝的统治者们一直在激化矛盾。清太祖努尔哈赤大肆屠杀汉人;清太宗皇太极六次劫掠中原;顺治时期,摄政王多尔衮又推行剃发易服,也就是说,要求汉人都改换满人的发型和服装。当时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想必你一定听过。

所以,如果康熙再不能缓解满汉矛盾,清朝就很有可能会遭遇亡国危机。

为此,康熙皇帝推出了三项缓和民族矛盾的措施,分别是:收拢名士,祭拜汉族文化代表,以及拉近与汉臣的关系。

我们先来说第一点,收拢名士。


为什么缓和民族矛盾要先收拢名士呢?


先来想一个问题,当时汉人对满清统治者不满,那么最不满的应该是哪一部分汉人呢?答案是知识分子。原因很简单,普通百姓,或许会对满族人当皇帝有所不满,但是这种不满不会很强烈,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能吃饱饭,谁当皇帝都差不多。但是知识分子不同,他们长期受儒家思想熏陶,对于华夏民族和周边少数民族的区分非常重视。比如说,儒家经典《大学》篇中就有一句“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大概意思就是,把奸臣赶到少数民族居住的蛮夷之地去,不让他们呆在中原。看看,少数民族住的地方,都成扔坏人的垃圾堆了,可见儒家对于周边少数民族的歧视。

具体到行动,不认同清朝的知识分子,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誓死不降的,比如著名的儒家将领张煌言,他一直领兵抵抗清朝,被清朝俘虏后,面对清朝的封官许愿,誓死不降,最终被杀。另一类是消极抵抗,不跟清朝人合作。比如明朝大将卢象升的弟弟卢象晋,被清朝强行剃发之后,索性把头发都剃光,出家当了和尚。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想要缓解满汉矛盾,就要先安抚知识分子,而安抚知识分子,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开展科举考试,清朝的科举考试从顺治年间就已经开始了。但是当时有一些读书人,是不愿意参加科举考试的。这些人大多是当时的名士,著名的名,士大夫的士。用咱们现在的话来说,差不多就是儒学大师,或者著名学术权威。这些人在读书人中有影响力、号召力。只有他们认可了清朝,才能算知识分子阶层认可了清朝。但是问题是,这些人差不多都一大把年纪了,就等着死后留下一个忠于明朝,至死不降的美名呢,他们不会参加科举考试,更不会轻易的投降清朝。

所以康熙皇帝另想了一个拉拢名士的办法:开“博学宏词科”。博学两个字不用说,宏是宏大的宏,词是词语的词。“博学宏词科”,是科举的一种。这个制度不是康熙的发明,而是从唐朝唐玄宗时期传下来的,只不过呢,开科考试的次数少,时有时无,到了元代之后,科举只取进士,所以你可能不熟悉。康熙这次开“博学宏词科”,走的路径就比较高端,要有省部级的高官推荐才能参加。当然啦,一旦考中,机会也比进士要多得多。相当于是一条给名士开的绿色通道吧。

那么康熙皇帝的这个办法效果如何呢?应该说还是不错的。

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名士,要数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三个人。这三个人虽然都没有参加“博学宏词科”的考试。但是知道了康熙的这项举措之后,他们对清朝的态度都有所改观。

先说顾炎武,当时康熙皇帝提出要见他,他不见,请他去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他也不去。但是呢,他的学生潘耒(lěi)参加了“博学宏词科”考试。他的三个外甥也都参加了清朝的科举考试,后来都在清朝做了高官,而这些人都还和他有联系。可见,此时顾炎武对清朝的态度,已经有所软化。

黄宗羲和顾炎武差不多,虽然自己还是不跟清朝朝廷接触,但是他的儿子和学生都去了明史馆,修明朝史。这里顺带提一句,当时约定俗成的规矩,是每个朝代都要给前朝修史。

王夫之呢,一开始对清朝非常排斥,清朝建立后,住在树林子里面不出来。后来“三藩之乱”爆发,吴三桂称帝,有人请他写劝进表,支持吴三桂称帝,但是他拒绝了。可见,这个时候他心里已经开始认可清朝了。

除了这些请不动的名士大儒,还有很多的名士参加了“博学宏词科”考试,康熙这一科博学宏词,共录取了50位博学鸿儒,这些人作为士林的领袖,开始慢慢的认可清朝,与新满人统治者合作起来。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康熙皇帝缓和满汉矛盾的第二个举措,祭拜汉族文化地标。

康熙皇帝下江南的时候,沿途拜祭了孔子庙、大禹陵、明陵、泰山四个地方,这四个地方的共同特点就是,他们都是汉族文化的重要符号。

孔子不用说了,这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康熙皇帝到了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对孔子像行三拜九叩的大礼。这样一个举动,代表着,清朝也跟汉人王朝一样,推崇孔子,推崇儒家思想。这样的信号无疑会让知识分子们很暖心。

大禹治水的故事你一定听说过,大禹是儒家推崇的明君典范,祭拜大禹和祭拜孔子,目的是一样的。

第三个,祭拜明陵,也就是祭拜朱元璋的陵墓。这里你可能不太理解,明朝不就是被清朝灭亡的吗?怎么还去祭拜朱元璋。其实准确的说,明朝不是被清朝灭亡的,而是被闯王李自成灭亡的。是李自成攻入北京,导致崇祯皇帝自尽,明朝宣告灭亡。而清朝攻入北京,则是打着给明朝报仇的旗号。虽然这话鬼都不信,但至少清朝的官方说法宣称,自己的皇位是继承自明朝,而不是从明朝手里抢过来的。此时,康熙皇帝再跑到朱元璋墓前祭拜一番,把朱元璋夸奖一番,自然能获得不少怀念明朝人士的好感。

最后一个是泰山。满族人的圣山是长白山,而泰山是汉人的文化里尊贵无比,我熟悉的汉族皇帝,秦始皇、汉武帝等都曾祭拜过泰山。所以康熙祭拜泰山,也是一个融入汉族文化的信号。

下江南的沿途祭拜了这些汉族文化的代表,到达江南地区后,康熙皇帝又开始实施他的最后一个举措:拉近与汉族大臣的关系。

当时的清朝朝廷是满族大臣占主导地位,汉人挤不进去。所以满族大臣和汉族大臣之间不可能没有矛盾。康熙皇帝想要缓解这种矛盾,就要拉近与汉族大臣之间的关系,对汉朝大臣加以安抚。

而汉族大臣中,又以拉拢江南地区的汉臣最为紧要。你或许听说过,明朝除了首都北京之外,还有一个陪都,在南京。而明朝灭亡之后,明朝的残余势力也主要聚集在江南地区抵抗。所以江南是清朝统治非常薄弱的一个地区。也因此,是康熙皇帝着重拉拢的地区。

康熙皇帝拉拢汉族大臣的方法也没有什么新鲜的,主要就是三样,赐东西、请吃饭和封官。这些事,本来没什么稀罕的,但是皇帝亲自做,感觉就不一样了。再说人和人就是要你来我往才能增进感情。皇帝和大臣的关系也不例外。

比如说,康熙皇帝跟一个叫宋荦的官员。宋荦当时任江苏巡抚,管辖整个苏南地区。宋荦自己撰写的笔记记载,康熙南巡之时,特别让御厨去他家,传授内府豆腐的做法,好让宋荦后半辈子都能尝到大内的味道。想想看,如果你是宋荦,你会不会觉得,自己跟皇上不是一般的君臣关系,而是有私交的。而这,也正是康熙皇帝想要达到的效果。

好了,以上为你讲述的就是第二个重点内容,康熙皇帝是如何缓解满汉矛盾的。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在康熙之前,满清的统治者一直激化与汉人之间的矛盾。如果康熙皇帝再不能缓和与汉人之间的矛盾,就很有可能面临亡国的危险。为此,康熙皇帝实施了拉拢名士、祭拜汉文化地标、拉近与汉族臣僚关系三项举措,缓和了满人和汉人之间的关系。巩固了清朝的统治。

说到这,我们讲述《康熙》这本书的上半部分,也就结束了,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重点内容。

首先,我们通过康熙人生中的重大事件,分析了康熙皇帝的性格特点。处置鳌拜,抗击俄国侵略体现了他的仁厚;平定三藩体现了他的有担当;京师大地震体现了他的处变不惊;打击准噶尔则体现了他的善于反思。

其次,我们讲到了康熙皇帝处理满汉矛盾的方法。一共有三个方面:拉拢汉族文化精英,一定程度上满足汉人的心理诉求,再就是拉近自己和汉族大臣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清朝入关以来,满汉之间深刻的矛盾。

当然我们说了康熙皇帝这么多的好,好像他所向披靡,无事不成的样子,其实不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痛点和盲点,康熙皇帝同样不能例外。在接下来的下集内容中,我会为你讲解,康熙皇帝一生最大的痛点,立储问题;还有康熙一朝无法回避的盲点,一系列政治的弊端。

好,《康熙》这本书的上半部分介绍就到这里,精华笔记在音频下方。我们下集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808760ccne

    喜欢听和文字版的形式:,

  • 1377609vqto

    为什么我已付费,但是听不到完整的

    1313929eabm 回复 @1377609vqto: 你上当不够骗?

  • 1387830tacq

    说得很清楚,很好听

  • 快乐时光_08

    听梁锦辉讲的康熙大帝不知多少遍了。

  • 中山小榄公

    今日才听聪哥这个系列,一查原来史景迁先生原来已在一周多前的21年12月26日辞世。

  • 小泉纯奕郎

    感觉很有下午茶时光,举办分享茶话会的感觉,很舒服。聪哥内力深厚啊

  • 逆光1688

    想缓和满汉矛盾,首先是取消剃发易服把那条猪尾巴剪了,恢复汉人发型服饰是归还汉人最基础的民族尊严

  • 逆光1688

    三藩之乱如果成功,中国是否会恢复汉人统治呢

  • 慕思伊人

    喜欢

  • 慕思伊人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