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史12 | 刘成:“没有永恒的朋友和敌人”之英法恩怨
 5.86万
试听180

英国史12 | 刘成:“没有永恒的朋友和敌人”之英法恩怨

00:00
12:30

一、知识点卡片


二、思维导图


三、文稿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刘成。


上一讲,我们提到英国通过工业革命一步步地登上了世界的霸主地位。但是它要走向这个世界霸主的第一把交椅,必须要解决法国这个问题。


法国我们知道是英国的世仇,而且块头比英国大得多。在法国大革命以后,特别是在拿破仑时期,法国对英国的威胁越来越大,不仅在欧洲大陆,包括在海外殖民地的竞争,法国都成为英国的最大的竞争对手。只有打败了欧洲、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竞争对手,英国才可能登上世界霸主的地位。一个正在经历着工业革命的英国打败法兰西,就成为英国人所面临的首要任务。英国是通过反法战争打败了法国。所以这一讲我们就讲这样一个问题,英国如何抗击欧陆的霸主——法国。


我们知道在拿破仑统治法国以后,法国的势力在欧洲大陆迅速地扩张,实际上法国已经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这一点对于长期坚守欧洲均势主义战略思想的英国来讲,是无法忍受的。尤其是当法国军队的势力影响到尼德兰地区,就是今天的比利时、荷兰这些地方的时候,英国更是无法忍受。因为大家知道低地国家离英国的本土特别靠近,海峡之间的距离特别短,哪一个欧洲的强国,控制了低地这些地区,英国都不可能去忍受它。


于是面对这样一种情况,英国就开始拉拢、团结欧洲其他一些国家来结成了反法同盟。这场由英国挑头组织的一个反法战争,也被称之为“拿破仑战争”,一共进行了长达22年的时间。英国也正是通过这20多年的反法战争,最终打败了法国。英国无论在欧洲大陆,还是在海外的殖民地,它消除了一个最大的竞争者。


当然我们必须要指出,虽然法国是英国的世仇,英国之所以要打法国,并不是因为法国是它的近邻,或者是它的世仇,为打而打。我们知道英国在对待欧洲这个战略问题上面始终有一个指导思想,就是“均势”战略。


什么意思?不允许在欧洲出现任何一个国家超强。任何一个超强国家的出现,都意味着对英国本土安全巨大的威胁,也是对英国海外殖民贸易的最大的一种威胁。英国之所以团结其它国家打击法国,是因为法国在这个时候成为欧洲大陆的第一强。我们后来知道当法国被打下去以后,德国变成欧洲第一强的时候,英国同样采取类似的手段团结其它国家,打击德国这一强。而且英国一直担心俄国要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所以它始终也在团结其它力量来遏制俄国的霸主的形成。


英国的前首相帕麦斯顿就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英国将这个国家或者那个国家当成永恒朋友或者永久敌人,只是一种狭隘的政策。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我们也没有永久的敌人,我们的利益是永恒的和永久的。我们这些领导人的责任就是追寻这些我们永恒和永久的利益。”


所以你们看英国反对法国,它的主要的动机并不完全是为了政治利益,而是为了商业和经济利益。我们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那么下面我们重点讲两场战争,这两场战争:一场战争消除了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就是实现了英国的欧洲均势的再平衡;第二场战争是让英国消除了法国在海外殖民地的一个最大的威胁、最大的竞争。


我们首先讲第一场战争,就是指的1805年发生的特拉法加大海战。这场大海战是英国舰队与法国和西班牙联合军队的一次总较量。

1805年,特拉法加大海战


在当时的欧洲,海军最强大的除了英国之外,就是法国,还有西班牙。所以这场战争直接决定着英国或者英帝国的命运。当时英国的海军统帅纳尔逊是这样说的,他说:“我们只有打败斯拉夫人,英国才能真正强大起来。这场战争的胜利者将是欧洲乃至全世界的主人。”在那样一个时代,海洋的时代,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整个世界。


这场海战的具体过程我们就不讲它了,但是它的结果双方的伤亡都非常大。英国的统帅,就是刚才我们提到纳尔逊将军也在战争当中阵亡了,但是英国获得了这场海战的最终胜利。


正是在这场战争以后,英国获得了海上或者制海权的绝对的优势,英国成为了真正的世界的海上霸主。所以你今天去英国的伦敦市中心——特拉法加广场,你会看到纳尔逊将军的纪念碑高高的雄起,它成为伦敦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性建筑。正是因为他指挥的这场海战是英国成为海上霸主的一个重大标志。

特拉法加广场


第二场战争,我们就讲著名的滑铁卢战役。


这场战役在英国或者说英国联军方面是由英国的惠灵顿公爵来指挥的。拿破仑一向比较轻视英军和他的指挥官,所以拿破仑就把惠灵顿公爵说成是一个印度士兵的将军。正是在这场战争以后,拿破仑在战场上其实就彻底的失败了。

1815年,滑铁卢战役


惠灵顿公爵成为了英国的陆军元帅,而且他还同时获得了法国、俄国、普鲁士、西班牙、葡萄牙以及荷兰这六个国家所授予的元帅军衔。所以惠灵顿公爵是世界历史上唯一一个获得了七国元帅军衔的这样的一个军人,人们把它称之为“世界征服者的征服者”。

惠林顿公爵



惠灵顿公爵在战争结束以后,作为驻法占领军的总司令,坚决反对签订一个惩罚性的合约,拒绝枪杀拿破仑或焚烧巴黎的建议,而且还积极地想办法来解救法国的财政问题,并且提出在三年以后撤出驻法的占领军,所以体现了英国在欧洲大陆的这样一个军事战略——它不是为了消灭某一个国家,而是为了实现欧洲的一种平衡。


在这场战争结束后不久,人们就在这个战争的原址上堆成了一座小山丘,在这个小山丘的山顶上安放了一头巨狮,据说这头巨狮是用拿破仑军队丢弃的枪炮做成的,意思是什么?就是要威震法国。滑铁卢古战场就在今天的比利时,离布鲁塞尔也就十多公里。


我们重点讲解了那两场战争。那么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反法战争结束以后,英国在欧洲或者在世界就没有任何对手了。英国的力量达到了它的最顶峰。英国在这场战争之后的一个世纪当中,再也没有卷入到欧洲的战争中去。
那么对于这场反法战争的胜利,它的重要性,我们认为主要表现在这样两个方面:


第一,就是英国通过这场反法战争,它消除了长期以来对于它本土安全最大的威胁——法国。


英国在1066年诺曼底征服以后,一直到现在英国本土只有两次遭到外敌入侵的真正的威胁。一次就是拿破仑战争期间,就是法国要入侵英国,当然英国在这场战争当中获得了胜利。另一次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希特勒德国也要入侵。这场战争我们也知道,我们今后也会重点讲这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也取得了最后的胜利。那么拿破仑战争以后英国就实现了保持欧洲均势的这样一种理念,而且长达100年时间。


这场战争第二个方面的重要性表现在英国在这场战争之后,确定了世界海上霸主地位。在反法战争前夕,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能在海上与英国相抗衡的只有法国和西班牙。这场战争以后,法国的舰队和西班牙的舰队,它的主力被英国彻底击败了,所以再也没有办法与英国来进行较量。所以在这场战争以后,世界各国的海军力量就发生了一种根本的变化。英国海军的总吨位数就变成世界排名第一,而且这个第一超过了后面的三个国家——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法国、俄国和西班牙海军力量的总和。英国海军的总吨位数,占据了整个全球海军力量的1/3,所以无法来撼动它。英国的国防力量,特别是它的海军力量,正是在反法战争以后,达到了最高点。


正是在这场战争以后,在近一个世纪里面,英国在整个世界没有敌手。在英国步入世界强国的这样一个风光的过程当中,英国社会内部却出现了大量的不平等、不公平的现象。太阳之下也存在着阴影。那么英国人是如何来看待它英国在工业化进程当中,在走向世界强国的过程当中,所出现的这些不平等不公平问题这些现象的呢?我们下一讲,就讲这样一个问题。谢谢你的收听。再见。


图片来源于网络


精选用户评论
  • 闷声屠鹅写作文

    英国确立海上霸权地位的标志是1763年七年战争打赢法国还是1805年特拉法加大海战?

其他用户评论
  • 云端的妖精

    革命法国的对外扩张严重地威胁了欧洲的均势体系。1790英、荷、奥、普《莱亨巴赫协定》;1792普法战争;1793第一次反法同盟;1795普、西退出战争;1797第一次反法同盟解体;1798第二次反法同盟;1800第二次反法同盟土崩瓦解;1801《亚眠条约》反法战争告一段落;1805特拉法加大海战,欧洲势力再均衡;1815滑铁卢战役,清除最大威胁:维也纳会议标志着反法战争的结束。

    闷声屠鹅写作文 回复 @云端的妖精: 法国屁事是真的太多,农业国底子包袱太重+中央集权君主个人专制,效率还特别低下,为数不多的政治遗产确实它民主革命搞的最彻底,一点余地都不留。中法俄三国革命,一个比一个厉害……

    石头_no5 回复 @云端的妖精: 谈的具体,祥细。

  • ZHZH_oi

    好作品! 喜马拉雅就该多组织这样的节目。

  • 晓晓铜豌豆

    惠灵顿公爵不是英国人吗?他为什么会被七个国家授予元帅军衔呢?

    耆卿_r8 回复 @听友197515038: 可能是反对拿破仑的旧贵族?

    听友197515038 回复 @脆皮小仙女: 所以法国授予他是在战败后???

    脆皮小仙女 回复 @晓晓铜豌豆: 为了反法的共同的利益,类似于“苏秦配六国相印”

    查看全部3条回复
  • qzuser_oxwc

    我觉得这个战争过程应该简单地讲一下,否则听完了也没印象

  • 听友226947215

    拿破仑战争/反法战争是经历22年吗?我在百度上查的时间是1803-1815,12年。哪个准确

    听友281022137 回复 @听友226947215: 1793年就有反法战争了,那时候还不是拿破仑当权。而拿破仑时期的反法战争开始于18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