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赵现海:“三杨”与明代的内阁

16.4|赵现海:“三杨”与明代的内阁

00:00
24:35



三大中枢政治集团 

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发动了“胡惟庸党案”,废除了中国古代延续两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废相之后朱元璋担心后代子孙复立丞相,于是把禁设丞相作为祖制,写入《祖训》之中,禁止后代变革这项制度。废除丞相之后,朱元璋直接统领六部百官,六部将天下政务汇总、上奏,朱元璋负责决策。但是这个制度虽然能够保障皇帝对文官集团的绝对控制,只是皇帝一人处理全国的政务,实在是太累了。即使像朱元璋这样勤政的皇帝,每天也都十分操劳,后世如果遇到稍微怠政的皇帝,那全国政务一下子就会陷入瘫痪的处境,那就完了。因此这个情况必须要变通,否则很难长期推行下去。

(李善长)


朱棣即位之后,开始设置内阁,使其承担丞相的部分职能。什么是“内阁”?就是文渊阁,是明朝在宫廷之内藏书的地方。朱棣入即大统,在新政权建立之初,需要发布大量的诏书,于是就从翰林院、中书舍人这些近侍官员中,选择一些亲附自己,又有才华的人,进入文渊阁,起草诏书,这就是内阁的起源了。可见,从一开始,内阁就不是一个正式的机构,而是皇帝选拔的秘书班子工作的场所。不仅如此,伴随着朱棣皇位逐渐的稳固,内阁立面的七人也逐渐分化,不再从属于一个政治群体。这七人之中,解缙最有才气,也最受朱棣赏识,但是他介入到了朱棣诸子的储位争夺之中,最到被人用酒灌醉之后,埋在雪堆中冻死了。其他的六个人,伴随永乐政局的发展,逐渐分化成三个政治集团,经历了不同的政治命运。

(解缙书法)


永乐一朝,因为朱棣经常北征,还经常巡幸北京,很多时间都不在南京。太子朱高炽负责监国,皇太孙朱瞻基在朱棣首次北征的时候,留守北京,充当朱棣与朱高炽之间的联络人。由于朱棣离开南京时间很长,长期带领一部分官员跟随左右,处理一些比较重要的政务,其他的官员负责协助太子、太孙,处理一般的政务。这样,永乐时期的政治中枢就一分为三了。第一个集团是北巡集团,这个集团包括朱棣,以及跟着他北征、巡幸北京的王子们,还有文武官员。文官主要是内阁的杨荣、金幼孜和胡广。胡广在永乐十六年(1418年)去世了,这个集团的文臣就剩下了杨荣和金幼孜两个人。这两个人的角色也不一样,杨荣主要负责参谋军务,而金幼孜却主要陪伴朱棣吟诗作赋,抒发塞外之情。第二个集团是监国集团,包括太子朱高炽,还有辅助他监国的吏部尚书蹇义、兵部尚书兼詹事金忠、右春坊大学士兼翰林侍读黄淮、左春坊大学士左谕德兼翰林侍讲杨士奇等,其中杨士奇原来是在内阁的。永乐十一年(1413年)以后,监国集团中又增加了东宫洗马杨溥。由于朱棣猜忌太子的原因,监国集团的大臣不断遭受政治打击,黄淮和杨溥在永乐十二年(1414年)关到监狱里,一关就是十年,金忠在永乐十三年(1415年)就去世了。这样,这个集团中就只剩下蹇义和杨士奇两个人了。第三个集团是留守集团,包括皇太孙朱瞻基和他的师傅、户部尚书夏原吉,这两个人在永乐八年(1410年)负责居守北京。留守集团主要负责处理北京行政事务,联系南京与朱棣。

(杨士奇)


分属三个政治集团的官员,在长期的政务处理和朝夕相处中,各自在内部形成了很强的认同感。由于朱棣与太子不和睦的原因,三个集团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排斥。而杨士奇、杨荣,还有金幼孜,这些被后世都当作阁臣的翰林官,也开始分化。比如跟随朱棣的杨荣和金幼孜都得到了升迁,而杨士奇甚至得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三个政治集团中,监国集团内部的认同感应该是最强的。这是因为太子和朱棣的关系,一直都很紧张,黄淮、杨溥和杨士奇先后得罪,黄淮和杨溥甚至被关了十年。可见监国集团一直都处在十分凶险和艰难的境地。这种命运相连、祸福与共的政治处境,使监国集团内部的这些人之间,产生了十分深厚的感情,都对北巡集团抱有深深的敌意。


与监国集团不同,留守集团的政治立场相对中立一些。这是因为太孙和朱棣、朱高炽的关系都比较亲密。一方面,太孙是太子的儿子,自己将来能不能登基,取决于太子地位是不是牢固,他认同监国集团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另一方面,朱棣不喜欢太子,却非常喜欢太孙,太孙性格和朱棣也很像,祖孙关系十分融洽,朱棣让夏原吉、杨荣这些朝廷重臣辅导太孙,实际上也是打算用这种办法,培植太孙在朝廷中的势力。太孙除了居守北京,还曾经追随北征,和北巡集团中的很多人,都有比较多的接触。因此太孙看待北巡集团,便不像监国集团那样充满敌意。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朝迁都北京以后,虽然三个政治集团开始合并,但原先属于不同集团的政治人群,仍然保持着势力分野,并且深刻影响了洪熙朝的中枢政治格局。

(杨荣)


洪熙朝政治格局

朱棣在北征途中去世后,太子朱高炽继承了皇位,庙号是仁宗。仁宗时期,不再北征了,三大中枢集团分立的态势也就没了根基,再次合并成了一个,中枢政治中官员的地位与权力,相应面临着重新洗牌。表面来看,洪熙时期政治中枢的新格局,只是把三大中枢集团进行了简单的合并。蹇义和杨士奇因为有拥戴的功劳,理所当然地就进入了政治中枢。夏原吉属于留守集团,又曾经多次维护太子,自然也占据了政治中枢的一个名额。杨荣和金幼孜作为先朝旧臣,虽然属北巡集团,但并未与监国集团直接交恶,在朱棣晏驾之后,稳定了局势,为仁宗顺利即位提供了条件,因此这两个人的地位也仍然得以保留。至于黄淮和杨溥,虽然也是监国旧臣,但由于长期被关到监狱里的原因,和朱常炽的关系已经疏远了,没有进入到中枢政治里面去。

(杨溥)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三个中枢集团中的成员,都进入了新朝的中枢政治系统,并没有出现某一方势力完全替代其他势力的情况,但是五位官员在政治中枢中的地位,却悄然地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是因为仁宗对于自己在永乐年间的困境,记忆犹新,相应在脑海中还保持着三大政治中枢集团的界限,于是就把人事关系作为准则,重新构建政治中枢格局。


仁宗即位之后,最重用的是蹇义和杨士奇两个人。蹇义是吏部尚书,位列百官之首,相应在中枢政治中,排在第一位。不过杨士奇的安排就有问题了。杨士奇的官职是翰林侍讲,只有正六品,比其他人都要低。即使仁宗给杨士奇提升官职,也只能提到殿阁大学士,也只是正五品,还是很低。而明代的官职是朱元璋定的,是祖制,不能改。怎么办?仁宗想了一个办法,既然官职提升的空间有限,那就通过加虚衔的方式,给提上去。具体来讲,就是授予蹇义少师的品衔,是从一品,这是当时最高的品级了。而杨士奇,本来是从正六品,现在给他了一个少傅的品衔,也是从一品,但是少傅地位比少师低,因此杨士奇的地位也就比蹇义低。夏原吉是户部尚书,正二品,地位本来比杨士奇高很多,现在却被授予了少保衔,少保地位比少傅低,夏原吉也就只能排在杨士奇的后面。可见,蹇义、杨士奇、夏原吉三个人位列三公,地位最高。

(明仁宗)


与这三个人比,杨荣和金幼孜的地位虽然也提高了,但却排在了这三个人后面。杨荣和金幼孜在永乐时期是排在杨士奇前面的。现在因为和仁宗的关系比较疏远,只能排在下面。杨荣被授予太子少傅,是正二品,金幼孜被授予太子少保,也是正二品,但由于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属于三孤,地位比夏原吉要低。杨士奇、杨荣和金幼孜地位的提升,也提升了内阁的地位。杨士奇甚至排到了户部尚书的前面,打乱了洪武时期六部的独尊地位,把内阁的地位提得很高。但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发现,杨士奇地位的提升,不是因为他是阁臣,而是因为他和仁宗的关系好。因此这个时候内阁还是一个很松散的,在国家制度体系中,没有独立地位的一个场所,还不是一个机构。


仁宗不仅在品衔上提高了蹇义和杨士奇的地位,在实际的决策中也最信任这两个人。但是如果表现得太明显,会让夏原吉、杨荣和金幼孜三个人觉得不受重视,比较难堪。怎么办?仁宗又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延续中国古代的密奏制度,单独给蹇义、杨士奇两个人,每人一个银章,自己有重大、机密的事情,就告诉蹇义和杨士奇,蹇义和杨士奇有重要的事务,也写到一个纸条上,盖上银章,单独呈报给仁宗。这样,三个人可以私下就把很多事给办了。


宣宗时代的贤臣政治

仁宗即位一年多就去世了,太子继承皇位。值得注意的是,仁宗和朱棣在很多方面都不一样,比方说朱棣迁都北京,仁宗对于北京没有好感,由于他长期在南京监国,对南京感情比较深厚。当上皇帝之后,他一直想再把国都给迁回去,因此,就让太子先到南京去,为迁都做准备工作。仁宗突然去世,太子还在遥远的南京,仁宗的弟弟朱高煦一直想夺取皇位,他在山东的青州,离北京更近。仁宗的皇后张氏派人秘密地到南京去接太子过来。太子快到北京的时候,张氏让官员们出城迎接,唯独留下了与太子关系最好的夏原吉一人,让他掌控北京的局面。太子看到官员们都来接他,唯独没看到夏原吉,很不高兴,问夏原吉在哪?了解情况之后太子才明白了怎么回事,对于张太后的安排,也很认同。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太子和夏原吉关系一直很深厚,这一点是当时人都知道的。


太子即位为帝,庙号是宣宗。宣宗即位之后,因为他和夏原吉关系最好,因此最信任的就是夏原吉。不过因为在永乐时期和北巡集团、监国集团关系都不错,因此,宣宗没有像仁宗那样,刻意地扶持谁,打压谁。只是金幼孜这个人的政治谋略不如其他人,宣宗就把他排斥到中枢政治以外了。这样,杨士奇、杨荣仍然在中枢,金幼孜却被排除出去了,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内阁还不是一个机构。宣宗发明了集体决策的方式,经常和夏原吉、蹇义、杨士奇、杨荣四个人,一起讨论政务。他把奏疏让太监拿过来,让这四个人先看一遍奏疏,在走上上面贴个小条,写上自己的意见。这就是后世所谓的“票拟”了。票拟的意思就是在小票上草拟。宣宗看过票拟以后,就把小条撕下来,如果同意,就用红笔照抄一遍,如果不同意,就再改改。这就是“批红”了。可见宣宗时期的政治中枢是一种跨部门的贤臣政治。

(批红)


三杨的政治运作

如果我们对永乐到宣德的中枢政治进行概括的话,可以发现超越部门的私人政治,是最显著的特征了。这种情况在英宗即位以后,却发生了很大改变。


夏原吉在宣德五年(1430年)就已经去世,蹇义也在英宗即位十多天后病故。这样中枢政治中人员就只剩下杨士奇和杨荣两个人了。张太皇太后看到内阁人太少了,就又调原来监国集团中的杨溥进入内阁,这样正统朝的中枢政治,就形成了内阁三杨共同主政的局面,内阁也从明前期政治中枢的部门之一,变成了垄断政治中枢的部门。

(明英宗)


三杨主政以后,采取了两大政策,来维护内阁在政治中枢中的垄断地位。第一个办法是,在杨士奇建议之下,明朝开始实行经筵日讲制度,对皇帝、太子进行教育。值得注意的是,经筵日讲是文官直接影响皇帝与太子,和他们搞好关系,结成私人关系的很好方式。所以三杨十分重视经筵日讲,不仅自己参与到这个事情中来,而且还让翰林官负责讲读,从而为他们进入内阁铺路。经筵日讲最开始是由内阁与六部共同负责的,但内阁极力排斥六部的官员参加,最终,经筵日讲完全被内阁为首的翰林官垄断了。第二个办法是内阁废除常朝制度。因为内核的核心权力是票拟,但是如果皇帝非常勤政,经常召见六部官员议政,那就可以直接在朝堂之上做出决策,不需要内阁来票拟了。为了避免这个现象的发生,三杨必须要切断皇帝与六部之间的联系,所采取的措施,就是以英宗年幼,每办法处理朝政作作为借口,废除日常的常朝制度,所以的政务处理,都改成奏疏批答的方式,这样内阁就完全垄断了对全国政务的初步决策权。因为英宗十分年幼,又尊崇三杨,所以对于三杨的票拟,十分尊重,基本就是让宦官原样批红。


可见正是在三杨时期,内阁制度才真正确立下来。明中后期的内阁,也一直延续着三杨的做法,极力控制经筵日讲,切断六部与皇帝之间的密切接触,从而维护自身在政治中枢中的独大地位,并且在时机具备的时候,不断通过人事安排与权力斗争,控制六部长官,甚至干预六部的政务,借此来实现内阁对六部的权力渗透。明代,尤其晚明内阁和六部的权力争夺,根源就是在这里。


但另一方面,内阁权势虽然不断提升,但从始至终都不是法定意义上的丞相,一直都只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也不是统领百官的文官之首,只有议政权,没有最终的决策权,更没有执行权,一直都没有办法直接指挥以六部为首的文官集团。万历初年的时候,张居正内阁权势达到空前绝后的地位,张居正通过改革考核制度,由内阁对六科进行考核,对六部进行考核,借此实现对六部的制度化管理,但是,也仅仅行之一时,遭到六部的强烈反对,在他死了以后,不仅很快就被废除了,而且成为政治反对派反攻的重大口实。可见,朱元璋制定出的禁止设立丞相的规定,一直都得到了贯彻。

(张居正)


由于不设立丞相的缘故,包括内阁、六部、宦官,甚至和皇帝有其他私人关系的政治群体,都可以不断地进入政治中枢,在客观上加剧了明朝的政治斗争,助长了明代党同伐异的政治风气,这也是明朝政局长期处于动荡状态的根本原因。正是看到了这个情况,黄宗羲在总结明朝灭亡的教训时,做出了一项广为人知的判断:“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也就是说,明朝混乱局面的开始,是从朱元璋废除丞相开始的。

(黄宗羲)


第四讲复习课

你好!赵老师第四讲结束了,我们一起复习一下本讲内容。


朱元璋废相之后,皇帝直接统领六部,在加强皇权的同时也增加了自身负担。


永乐朝开始从翰林院等近侍官员中选拔亲信进入文渊阁,起草诏书,这便是内阁的起源。朱棣多次亲征,远离南京,朝廷中枢逐渐分化成三个政治集团,即围绕皇帝朱棣的北巡集团、围绕太子朱高炽的南京监国集团、围绕皇太孙朱瞻基的北京留守集团。三大政治集团在长期政务处理中,各自加强了内部认同感,尤其是监国集团。


仁宗登基后,对原属监国集团的蹇义、杨士奇格外重用,大力提升二人地位,赋予他们银章密奏之权。这一时期政治中枢的决策体制,并非依据部门,而是依据诸臣与仁宗关系的亲疏程度。


宣宗即位后,发明了集体决策的形式,即所谓的“票拟”与“批红”,这是一种跨部门的贤臣政治。


英宗朝,三杨主政,为维护内阁在政治中枢的垄断地位,采取了两大政策。第一,实行对皇帝、太子进行教育的经筵日讲制度,经筵日讲也由最初的内阁与六部共同负责,到最终完全由内阁为首的翰林官垄断。第二,废除常朝制度,改为奏疏批答,内阁完全垄断对政务的初步决策权。在三杨主政时期,内阁制度才真正确立起来。此后内阁一直延续三杨的做法,极力维护自身独大的地位。


内阁始终不是法定意义上的丞相,只有议政权,没有决策权和执行权,无法直接指挥文官集团。


由于不设丞相,各政治团体都谋求进入政治中枢,助长了党同伐异的政治风气,这是明朝政局长期动荡的根本原因。


以上就是本讲的主要内容,感谢您的收听。


加入学习群可添加运营微信:liaojie86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曹玉骞

    明代三孤是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不叫三孤。参见《明史·职官志》

  • 胡杨树_ut

    社科院的这位大师 太能 “呢” 了。 不说呢,就不算一句完整的话。不知道写论文时是不是也 呢呢呢的

    HeidiWang_bi 回复 @胡杨树_ut: 听课就好了,有必要纠结这个吗

  • 回宋

    “太子即位为帝,庙号是宣宗”。。。

  • 肖薇_q7

    听众很认真,对老师要求高哦

  • 周瑟夫同学

    呢老师的内容还是可以的...

  • 木头人_9r

    声音小

  • 13761319bqo

    谢谢。

  • 1869746noqa

    下面看不到啊

  • 1869746no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