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复旦大学的王宏图。前两次我们了解了莎士比亚的生平,和《哈姆莱特》的内容,也通过和一些作品的对比,解决了哈姆莱特这么多年为人所争议的问题,王子为什么一再推迟为父王复仇。现在,我们就来好好把哈姆莱特给从里到外进行一下分析,看看他的形象为什么这么深入人心?
像哈姆莱特这样性格的人,敏于言语与思考,但意志软弱,缺乏付诸行动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你要是遇见这样性格的人,一定会忍不住抽他几下。但现在我要问的是,你真的讨厌哈姆莱特吗?
我想绝大多数人虽然不一定能喜欢上他,但发自内心讨厌他的人还真是不多见。当然他出身高贵,外表英俊潇洒,赋予了他常人不具备的魅力,而他忧郁的气质更使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光彩。
尽管哈姆莱特在履行为父复仇这件艰巨的使命上做得不甚成功,仇敌最后的确是死了,但他自己也赔上了身家性命。他性格上犹豫不定的弱点,却有着时代的意义,他有北欧人的忧郁与迷惘,浓重的人生虚无的情绪,这种性格不局限于他个人。如果将他的所作所为放到欧洲文艺复兴的大背景下看,它们具备了某种普遍性的意义,我们可以说它是早期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最早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中世纪后期欧洲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毫不夸张地说,它塑造了近现代欧洲社会的基本面貌,改变了此后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历史进程。 所以恩格斯曾经这样评价文艺复兴运动:“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
文艺复兴运动涉及的领域方方面面,而它一个鲜明特征便是肯定人的世俗欲望和价值。人活着的意义就在你活着的当下,而不是死后虚无缥缈、摸不着边际的天堂。
那个时期有一大批作品,像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的《十日谈》,法国作家拉伯雷的《巨人传》,这些作品都有强烈以人为本、颂扬人的自然生命价值、肯定人的世俗生活意义的倾向。阅读这些作品会发现,人不再需要将自身的本性视为罪恶的源头,人本身就是神按照自己模样来创造的,它汇集了大自然 美的精华,具备无穷的创造潜力,是宇宙间最为绚烂动人的生灵。
人文主义者对人性的过分赞美与肯定,会导致忽略人性中的黑暗面。中世纪神学对人的自然感性欲望的压抑,的确使人的创造活力受到禁锢,内在巨大的潜力没有机会得以施展,但文艺复兴对人的感性欲望的一味肯定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它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让众多的人性中的恶念恶行招摇过市。
哈姆莱特一度停留在对人性美好的崇拜当中,然而残酷的现实打破了他的信仰,周围所有的人包括他自己,都暴露出人性的弱点。这一切让我们明白,人性本身是有种种缺陷的,所以说《哈姆莱特》这部剧作,触及了一个非常尖锐的伦理问题。
那就是在这样一个险象环生的环境中,一个正直的人该如何应,对如何自处?
这里我用另一个形象作个对比,让你对哈姆莱特的认识更为清晰。如果说哈姆莱特是属于“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那么另一类型的人则是“行动的巨人,思想的矮子”。和莎士比亚同时代的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在其代表作品《堂吉诃德》中描绘的便是这样一种类型的人。
吉诃德先生读骑士小说读得入了迷,自己想做骑士,于是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幻觉中,没有多加思索,就拉了头骡子,当起了游侠骑士,直到死前才幡然醒悟。他将客店视为城堡,将妓女认作贵夫人,而将田野中的风车视作巨人。显而易见,堂吉诃德的所作所为鲁莽冲动,不计后果,还差点丢了性命,但他具有哈姆莱特所没有的优势,那种强烈的锄强扶弱、嫉恶如仇、见义勇为的英雄气概和持之以恒的意志力。
从塞万提斯作品中可以看出,堂吉诃德并不是脑袋里没有一点墨水的笨蛋,他也读过很多书,但问题在于他从来不反省不多思考。他钦佩昔日骑士的种种伟绩,想仿效,根本不去思考外部世界已发生了多大的变化,究竟还有没有适合骑士生存的土壤,也不去顾虑自己有没有禀赋和才干,成为一名骁勇善战的骑士。他只要有一个念头,便执着于此,马上就做,根本不会思来想去,多加纠结。如果换了堂吉诃德,他可能早就完成为父亲复仇的任务了,这哈姆莱特这出一波三折的戏剧也就不存在了。
但哈姆莱特的性格与堂吉诃德截然不同。不难发现,除了性格上固有的优柔寡断外,他的重重思虑也大大阻碍了他快速实施复仇。正是在这里,我们发现在哈姆莱特王子身上,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因素,那便是他的反省意识与自审意识。他的虚无主义情绪看起来是消极的,成为他行动的障碍,但与此同时也体现出人文主义者对人本性,对人自身认识的升华。
从哈姆莱特王子对人性恶和他自身恶的认识不难发现,他和早期像薄伽丘拉伯雷那些作家很不一样,他不再一味赞美人性,而是在自身不幸的遭遇中发现了人性恶,发现了人要战胜它是多么困难。正是有了这一反省、自审意识,他对世界的认识比乐观的前辈与同代人要悲观得多,也深刻得多。
显而易见,在哈姆莱特王子这一形象身上,寄托了剧作家莎士比亚本人对他那时代、对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和探索。我在前面介绍莎士比亚生平时曾经说过,作为一个活跃在伦敦戏剧圈内的艺人,他并不是叱咤风云的大人物,没有波澜起伏、可歌可泣的吸引人眼球的伟大功业。
他是一个纯粹的戏剧艺人,他全部生活体验、感受,全部的思考与体悟,全部的才情,都表现在他30多部剧作当中。而在《哈姆莱特》这部气势恢宏磅礴、大开大合的剧作中,他通过丹麦王子一波三折的复仇故事,写的是站在新旧时代交替门槛上的早期人文主义者的形象。
在世界史中我们都学习过,知道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但这一巨大的变革不是一夜间完成的,而是持续了数百年之久。在漫长的时间段里,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新的观念思想与旧有的一切错综复杂地绞缠在一起,常常处于混沌状态。而像哈姆莱特这样的受到人文主义思想熏陶的人,与周围的人不同之处在于,他至少是向前拥抱时代变革的。
但令人遗憾的是,这只是这类人的一厢情愿。他们一只脚已踩到了新时代的门槛上,但整个身体还是滞留在旧时代的泥沼中。了解了那个时代,我们就能从哈姆莱特王子身上找到闪光点。
那么,莎士比亚塑造哈姆莱特这一形象的价值和意义到底在哪呢?
上世纪我国早期的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在《悲剧心理学》中谈到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他认为作者在精神上陷入了强烈的困惑,一方面他渴求人的自由和神圣的正义,另一方面满眼皆是苦难、命运的盲目、专横和残忍。所以,朱先生认为,像莎士比亚这样的剧作家在精神实质上已不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他从内心深处怀疑天地间是否真有正义公道。
我们看到《哈姆莱特》全剧中王子尽管采取复仇行动是一拖再拖,但他的精神却一直处于紧张的探索中,作者也是在同等强度的紧张状态下写作,他将那一时代早期人文主义者对生命价值和意义、对伦理道德领域正义公道的探索,淋漓尽致地展示在你眼前。这就是哈姆莱特王子这一形象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
那么,当代作家又是怎么来看这个戏剧的?从一个观众的角度看,哈姆莱特为父复仇无论其最后结局如何,它本身具有道德上无庸置疑的正当性。不仅莎士比亚这么看,他那个时代的观众读者,还有它问世后四百多年来绝大多数观众读者也是持这一态度,肯定这一复仇具备绝对的正义性。
不过我在现代的众多作家当中,找到了衣蛾不一样的视角。在20、21世纪之交,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以王子复仇的题材创作了一部长篇小说《葛特露和克劳狄斯》。它从新的视角——人性而不是传统的伦理视角,重新演绎了一遍哈姆莱特。
厄普代克的小说是怎么写的呢?
他从哈姆莱特父亲发迹写起,以克劳狄斯登基为王结尾,情节展开的时间安排在莎士比亚那部剧作之前,所以有人将它称为“哈姆莱特前传”。哈姆莱特的父亲霍文迪尔是一名战功显赫的武士,长得高大魁梧,但骄横自负,生性残忍。他得到国王赏识,娶到了比他小20岁的公主葛特露。老国王刚咽气,霍文迪尔不等贵族会议决定新的国王人选,就强行抢先入住王宫,以造成既成事实。从老哈姆莱特登基时这一行径,厄普代克暗示他登上王位并不是那么名正言顺,也没有绝对的合理性。
由于老哈姆莱特长年在外征战,王后葛特露常年孤身一人在空旷、阴冷的王宫中消磨时光。儿子哈姆莱特与她并不亲近,他想入非非,满面病容,并继承了父亲对女性冷漠与蔑视的基因。这时候,小叔子克劳狄斯出现了,他长年受兄长虐待,在欧洲南方浪游,深受骑士精神的熏陶。他的性情热烈、浪漫,和孤独中的嫂子同病相怜。在林中小屋中,两人发生了违逆伦常的恋情。当隐情败露后,克劳狄斯孤注一掷,他长年来便对老哈姆莱特怀着深重的怨愤,现在机会来了,他用从拜占庭带回的毒药杀死了哥哥,登上了王位,并娶了嫂子。到这里,厄普代克这部小说嘎然而止。
听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开始了一场头脑风暴呢?你会想,这分明就是反莎士比亚王子复仇故事的套路了。
厄普代克的小说从王后葛特露的视角重新讲了《哈姆莱特》的故事。王后这一角色并不光彩,她背弃了对老哈姆莱特的誓言,急不可耐地投入了小叔子的怀抱。因而她受到儿子义正辞严的谴责。但王子对她的指斥完全是站在传统的男性中心主义立场上的,而厄普代克小说采取了20世纪风行全球的女性主义视角。
这样一种新的叙述方式带来的结果,颠覆了原有的男性中心主义的道德伦理观,重心已不在传统的伦常秩序及其衍生的复仇使命,而是一个女人(即便她贵为王后)屈折的命运遭际,她在男性话语体系中被压抑的真实丰沛的生命体验,她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体认与感悟。
为什么我在这儿介绍厄普代克的这部“哈姆莱特前传”?
并不是要推翻莎士比亚剧作中有关复仇正义性的种种伦理设定,只是为这部作品提供一个新的解释途径。这也从反面映证了哈姆莱特这一形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所以,这可真应了那句话:“说不尽的哈姆莱特”。
好了,到这里,关于《哈姆莱特》王子形象意义与价值我们就讲到这里。说白了,哈姆莱特其实就代表着普通人。人身上的人性种种弱点与缺陷,他一样都不缺。正是因为他这么的“普通”,却偏偏具有普适性,就变得不普通了,所以每个人看他的时候,都能从他身上找到一些特质跟自己有那么一点点相似,正因如此,他的形象才从根上深入人心。
有关《哈姆莱特》这部剧作的分享在此告一段落。你现在对这部剧作有了个粗略的了解,对哈姆莱特王子这一复杂而有魅力的形象有了相当程度的理解。《哈姆莱特》这部剧作,我觉得它的好处在于,他能让你不断代入、反思。从每个角色,从哈姆莱特王子身上,碰触到人性中某些隐微而难以为人察觉的东西。
不过真正理解这部作品,还是要打开书本,自己去阅读这部经典剧作,或者有机会走进剧场,观赏它的演出。通过与哈姆莱特零距离接触,直接感受这位悲剧人物的温度。《哈姆莱特》的中文译本很多,可以读朱生豪先生或者卞之琳先生的译本,朱先生的译本保留了原作的神韵,生动晓畅,卞先生的译本采用的是诗歌体的翻译,电影《王子复仇记》的中文配音采用的就是这个译本。
由衷的希望你可以把作品拿过来看看,说说你眼中的哈姆莱特。今天就到这里,我是王宏图,我在喜马拉雅等你。
之前看到过这样一段话:如果说,《奥赛罗》是关于感情的悲剧,《李尔王》是关于亲情的悲剧,《麦克白》是关于野心的悲剧,那么,《哈姆雷特》则是这三者的综合。听了老师的讲解之后,对上面那句话的理解更加深刻了,哈姆雷特的悲剧不仅仅在于,他的危险、他的死亡,更在于他对自己的拷问,对人性的怀疑,对现实残酷的挣扎。
莎士比亚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全世纪,他的戏剧就象灿烂星空中的北斗,为人们指引着方向。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他提出这个问题正是哲学的基本命题。因为刚刚发生在他身上的这些事引发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他的人生中诸事顺逆的时候,他是不会考虑到这个问题的,那时他看到的只是人生的光亮面,那时的生活无疑是美好的,而现在,突如其来的这场悲剧迫使他正视生活阴暗的一面和人性丑陋的一面。
有人听到了美的意境,有人听到了错别字,有人听到了一种观点,有人听到了标准答案…
又要理智行事以防唐吉诃德,又要感情底线以防哈姆雷特!
1737503cqei 回复 @默木妈: 咦...,怎么讲
王宏图老师的声音有种魔力,虽然是平铺直叙,娓娓道来,不急不缓的,从没有一句废话。对哈姆雷特人物的专业深入分析,让我有忍俊不禁的代入感,有不连续听完不罢休的感觉。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的个性有很强普适性,他的懦弱犹豫……让我也不禁代入反思,学习到很多。希望听到更多王老师的作品!
在自身不幸的遭遇中发现了人性恶,发现了人要战胜它是多么困难。正是有了这一反省、自审意识,他对世界的认识比乐观的前辈与同代人要悲观得多,也深刻得多。
老师好温柔啊。听了这么多集,只想说,由老师们解读的经典文学,让我大开眼界。付费知识是有道理的
娓娓道来,亲切温和。
哈姆雷特的形象不算高大,一方面要求自己坚强,可是他又柔弱、忧郁,他看清了现实的黑暗,生存的无意义,想要逃避,可是又必须活下来为父报仇。正是这样我们才更加体会到他的无助与彷徨,这样立体真实有血有肉的人物才能唤起人们对文艺复兴,对人文主义的向往与回忆
王宏图老师讲的是真的好。 学习到很多,希望听到更多王老师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