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卷欣赏
唐 李昭道 明皇幸蜀图 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本集文稿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他的《蜀道难》诗篇中的一句话。诗人用了艺术的浪漫主义手法,在诗中写出了蜀地山川的峥嵘险峻。山路的崎岖,常常让行人望而生畏。尤其在古代,没有我们今天这样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和旅行装备,要在蜀道跋涉,的确有着相当的难度。
今天我们的中国画旅程就要带你穿越到唐代,通过一幅有故事的山水画来感受一下古人跋涉蜀道的那份艰辛。这幅作品就是唐代的《明皇幸蜀图》。
此图的特别之处是它有双重身份:其一,此画是记载了唐代一个重要历史事件的故事画。其二呢,它又是中国山水画史中一幅具有代表性的青绿山水画。好,这节课,我就围绕着画中的故事和青绿山水画的画法来为你导赏这幅作品。
这幅画到底画的是什么故事呢?
这个就要先了解一下作品名称了。明皇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幸蜀就是到四川蜀地的意思,古时候皇帝到一个地方就叫做“幸”,幸就是幸福的幸。
我数了下,画面中有三十几个人,有男有女,还有大量马匹和驮着大小行李的骆驼,像是一支匆忙赶路的队伍,在大山中前行。
原来这幅画画的是唐玄宗在安史之乱时为了避难,带领大部队从长安逃往四川蜀地的情景。从整个画面来看,峻拔的山势,茂密的树林,盘曲的山路,还有山峰间穿梭的白云,作者花了很大的力气,营造了一个险要的迷宫般的山水空间。这个山水空间还占据了画幅的主体位置,结构复杂,技艺精湛,以致于我们今天更愿意把此图作为一幅青绿山水画来欣赏,而忽略了画中的主题故事。
那接下来我就作为暂时的导游,带领大家一起进入这个山水大迷宫,来寻找一下皇帝逃跑的路线,并看看这个大迷宫里还有什么?
既然故事的主角是唐玄宗,那么我们就先来找一下这位皇帝的身影,以他作为视点来进入画面。
在画面的右下方,你是否看到一位身穿红色衣服的男子,骑着一匹骏马正准备过桥,他就是唐玄宗。一般皇帝这样重要的人物,在画面中总是占据中心的位置,而且为了更加突出形象,常常要大于周围的人物。如阎立本画的《步辇图》中的皇帝就有这样特点。
唐 阎立本 步辇图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但这张图中的唐玄宗位置不在中心,而且形象与周边人物相差无几。画家之所以如此低调设计皇帝的位置与形象,实际上是以隐晦的方式来表明这是一次逃难的特殊行程,只是用了显眼的红色来表明人物的特殊身份。
你再看,皇帝的身后是不是有很多侍从,还有五六位侍女骑马跟随。在桥的前方处于画面中心偏下的位置,有一大块平坡,画面安排了一个旅途劳顿中休憩的场面。侍从们有的卸下马鞍,有的整理行李,有的在一旁小坐。这个休息的小片段,舒缓了画面紧张又匆忙的气氛。
接着你再把目光向画面的右侧看,一对人马又开始前行了。在这支队伍中,你是否注意到,在上坡途中最前面的一个骑马人的背影,他的坐骑只出现了半个马屁股,这一细节的描绘,生动地表现出了山路的崎岖与起伏不平。此时山路又向下方延伸了,顺着这条路再向上看,在石壁的悬崖边出现了盘曲的栈道,队伍继续向纵深行进。画中的整队人马看似散落,实际上还是前后连贯着,你将人物流动的曲线串联起来看,便可以清晰的找到它的行进路线。
那么画家又是如何画出这么复杂多变,像迷宫一样的山路结构呢?
以我绘画的经验,我认为画家在表现山体时概括了三个部分。具体来说,第一部分是画面下方的人物行进路线,主要以山路、平坡、栈道为主。画家的视角主要是从上往下俯视,把大队人马路线尽收眼底。
第二部分就是主体的大山,大山分为左中右三组,期间分布了沟壑、瀑布、峭壁、悬崖。山体的特色是高耸峻拔。这里画家的视角是自下往上看,你看画中的树木是不是下边高大,越向山顶就越来越小了呢?唐代的山水画已经摆脱了魏晋时期山水画中人物、树石比例不协调的幼稚阶段,越来越接近真实。画中还有云彩穿梭于峰峦之间,显得山峰高耸无比。
那么第三个部分呢,请你把眼光移到画面的右上方,这里出现了一片水面,还有层层的远山。这里画家的视角好像是站在很高的地方,从高处向远处眺望,这种处理方法一下子增加了画面的辽阔和深远的感觉,似乎让我们的视线一下子跳出了大山的迷宫,豁然开朗。
现在大致理解了这幅画后,你是不是也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在爬山途中感受的变化呢?先从山脚下盘桓向上,此时抬头看到山峰高耸入云,当你走到山中,林木山石将你包围,你就很容易迷失方向。再当你拾级而上到达山巅时,眼前的屏障没有了,站在高处俯瞰山下,人物车马像蚂蚁般大小在慢慢挪步。你再眺望远方,一片开阔,此时是否会感到心里一片敞亮,想对着远山大喊一声呢?
好,这幅大迷宫路线图我们暂时就先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疑惑,为什么我到现在还没有介绍这幅画的作者?这是因为,关于这件作品的作者到底是谁,学界还经历过一番考证波折。
此图原来被认为是唐代著名青绿山水画家李思训所作,他曾经担任大将军,所以画史上称其为李将军。他有一个儿子叫李昭道,后人称其为小李将军。画史上说,小李将军“变父之势,妙又过之”,总之就是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意思。父子都是贵族出身,又都在朝廷供职,所以他们的青绿山水画自然有富贵华丽的气象,并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评论家们把他们父子奉为了青绿山水的祖师爷。
由于大李将军在安史之乱前已经不在人世了,自然不可能画出此图。文献中说,小李将军当时是宫廷奉职的画家,安史之乱时有可能跟随皇帝的大部队一同避难入蜀,他像是一位随军的记者,事后画出这重要的历史事件应该是他的本职工作,所以现将此图传为李昭道所画有一定的道理。
我觉得李昭道是位有政治智慧的画家记者,他有意识的回避了君主逃难中沮丧狼狈的模样,而将逃亡的状态粉饰成了君王率队的一次巡礼之行。同样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一幅李昭道的作品,内容与此图完全一样,取名《春山行旅图》,我也把这幅图放在了文稿区,如果你仔细比较下,可能就会感觉到其中的玄妙。今天我们看到的《明皇幸蜀图》,既留下了重要的历史时刻,又保住了皇家的体面,可见李昭道的良苦用心。
唐 李昭道 春山行旅图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从魏晋到唐代,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中国的山水画已经相当成熟了,尤其是将勾勒填彩的山水画法,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青绿山水画了。因为唐代是个开放、张扬的时代,青绿的华丽和时代气息非常吻合。例如隋唐时,有一幅展子虔的《游春图》,就是以青绿来表现春日阳光洒在山川湖面的美景。宋代也有出色的青绿山水画,如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和赵伯驹的《江山秋色图》,但你细细体味会发现,虽然这些作品也有青山绿水的重彩华丽,却多了一种典雅的婉约,这就好比中国的诗词,唐诗豪放大气,宋词婉约内敛。可见,同样的颜色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画家的手里会传达出不同的意境。艺术的妙处由此可见一斑。
接着我们来看下,青绿山水是如何上色的。
你看,山石上的青绿颜色是不是有浓丽的感觉?这种浓丽并不是西方油彩厚重的涂抹。中国画的纸和绢都是轻盈、柔软的质地,不能用很厚的颜色直接涂染,而是用薄而透的颜色,层层叠加直至显现厚重感,同时又不会掩盖材质的纹理。
我们可以看到图中山体的青绿色,最上一层是石青、石绿色,这是石质的矿物色,颜色有粉质,覆盖力较强,也较为鲜亮,所以一般涂在画面的最上一层。那么在石青、石绿的下面,则是许多层不同植物性颜色的叠加。画山石的第一层实际上是用赭石来打底的,特别是在山脚下的部分,可以明显看到这种暖色调。在赭石打底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浓淡需要,以植物色的藤黄加花青形成绿色,再多遍渲染,直到出现既有厚重感又不失透明感的效果,再以石质的青绿色进行几次覆盖,这样层层叠加,山石的温润与翡翠般的颜色就渐渐显现出来,一幅漂亮的青绿山水画就完成了。
虽然唐代的山水画还没有出现水墨的皴法,但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在山水画中将工整细巧的线条和华丽的青绿色,画出了山水画的富贵之气,也成就了这幅青绿山水画的巅峰之作。
课后作业
你喜欢华丽富贵的唐代青绿山水图,还是婉约典雅的宋代青绿山水画呢?
请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见解。
添加课程助教微信号:xmly18,入学习群获取更多学习资料和福利~
艺术日签
有俯视,有仰视,有眺望,有近观,总之,没有西方的透视,依然视觉成立!极富故事性,是一幅可看性超强的"逃命"图,跟着老师解读画家多重视角作图后,这副画好像豁然开朗起来~妙哉妙哉啊😄
老师,想要高清大图。
中国画的青绿山水的浓丽却婉约,不同于西方油彩厚重的涂抹。配上中国画轻盈、柔软的纸和绢,彰显了中国画内在的质感。李昭道的青绿实在是唐代青绿山水的一大代表,也提升了中国画青绿山水的高度,线条和设色的技法配上入蜀避祸这个故事,将这幅作品诠释的淋漓尽致。老师讲解的十分细致,听完收获不菲
我是老有所乐,走进书画艺术的老朋友,就想通过老师的讲解,来学习了解中国画的历史,临听老师的课我太高兴了,真是一个高境界的精神享受谢谢老师!
喜欢宋代山水,更具文人气质
很幸運有老師引領進入高難的賞析古畫藝術
感谢老师,受益匪浅
详细的
赞👍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一个入蜀避祸的故事在李昭道的笔下跃然绢本之上,一幅青绿山水经典佳作在主讲老师的讲述中娓娓道来……受益良多。画中山川树石以细劲线条勾勒,并以青绿赭石填染,不加皴斫,赋彩染色浓重,可见李氏父子「金碧山水」一派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