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卷欣赏
(请将手机横屏观赏)
宋 赵佶 瑞鹤图 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想获得高清大图,添加课程助教微信:xmly18,获取更多学习交流机会,还有老师画作明信片奖品哦~
本集文稿
最近我的很多学生都在追一部清宫剧《如懿传》,有个细心的学生跟我说,他发现有一集,新年伊始,皇帝携皇后和众嫔妃到慈宁宫给皇太后请安时,太后身后出现了一幅特别醒目的画,就是宋徽宗的《瑞鹤图》。如果你也在追这部剧,不知道有没有留意到这个细节。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幅画,这幅画一定有什么特别之处吧?
今天的中国画旅程,我就带你来到北宋年间,去认识这件《瑞鹤图》和它的作者——中国历史上最有故事的皇帝之一,宋徽宗赵佶。
北宋政和二年,也就是公元1112年,正月十六日的那天,在都城汴京的宣德门上空,飞来了一群仙鹤,它们鸣叫飞翔,盘旋在宫殿的上空。这一景象引来了皇城的宫人和行路的百姓,大家十分诧异,纷纷抬头仰望,天空中的群鹤久久盘旋,最后缓缓地向西北方飞去了。
当时,宋徽宗也看到了这壮观景象,兴奋不已,认为这是天降祥瑞,是国运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的好兆头。于是回到宫中将这一幕难得一见的精彩景象,画成了今天我们要欣赏的这幅《瑞鹤图》。这幅画收藏在辽宁省博物馆,最近正在展出。前不久,我又特意去拜读了一下,那湛蓝色的天空,白羽的仙鹤在年代久远的宋绢上仍焕发出闪烁的光彩。
宋徽宗应该算是历史上最特别的皇帝之一了,他在政治上实在没有天赋,缺乏治国安邦的才能,又信用奸臣,到最后被金兵俘虏,病死他乡。后人给这位失败的君王起了个绰号叫“昏德公”。宋徽宗虽治国无方但他的艺术天赋非比寻常,艺术的才华最终让他千古留名。
在历代帝王中,能诗善画的也不少,但有如此高的才情与天分的,宋徽宗真是绝无仅有的一位了。他诗文俱佳,自认为超过了南唐后主李煜。他通晓音律,也弹得一手好琴。你可能看过一幅宋徽宗的人物自画像,名叫《听琴图》,在画面的松树下有一位装扮成道士的模样,端坐在那里抚琴的人就是他自己。
传为宋徽宗所作 听琴图 绢本设色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宋徽宗还把兴趣和精力投入到建设画院,兴办画学上,以自己特殊的地位和权利为艺术的传承和传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他的倾力关注下,宋代画院人才辈出,最著名的就属王希孟了,他18岁时在徽宗的亲自指导下,完成了绝世之作《千里江山图》。这幅画,我在之后的课程中也会讲到。
宋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局部)
宋徽宗对绘画的热爱与勤奋,在皇帝中是无人能比的,他擅长的题材很多,比如人物、山水、建筑,对花鸟画更是情有独钟,而且钻研地特别深。他不仅仅临摹古代的名画,从中学到了很多精湛的技艺,而且十分重视对生活的观察和写生。
他在汴京的东北处堆土为山,造了个皇家的大园林,叫做艮岳”。他把收集来的天下名石、珍禽、花木都安置在这里,以方便随时游赏。通过长期观察,他积累了对自然物象的丰富体验,所以既能明白孔雀登高时为什么会先抬左腿的道理,也能清楚分辨季节转换和日夜变化中,月季花瓣和叶子究竟会有哪些差异,这种超强的观察能力和对生活的细心体验常常会令其他画家们感到汗颜。
在他绘画注重观察细节的要求下,宋代绘画以严谨的格物致知的精神让中国画精工的写真技能达到当时世界领先的水平。
在他众多的花鸟画作品中,我个人最喜欢,也是最想和你分享的就是今天我要讲的这幅《瑞鹤图》。
这幅作品非常特别,类似花鸟画题材,但又不局限于此,除了画面上方的群鹤,在画幅三分之一的下方描绘了宫殿建筑,这类题材在中国画中称之为界画。所谓界画,就是专门描绘宫观楼阁等建筑物的画种。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这幅画就是花鸟画和界画的一次跨界合作。
五代宋初的花鸟画,大多以花和鸟的特写镜头作为绘画的主要内容,有点类似现在照相机微距离的静物拍摄。画家用精工写真,就是勾描染色的工笔写实的技法的方法,来表现各种花鸟的生动和真实。宋徽宗也很善于此类表现方式,比如他的《五色鹦鹉图》《芙蓉锦鸡图》等等。
宋 赵佶 五色鹦鹉图 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宋 赵佶 芙蓉锦鸡图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但这幅《瑞鹤图》却大有不同,宋徽宗的着眼点不仅是几只鹤的精工描绘,重要的是如何安排这二十只仙鹤:你仔细看画中群鹤的姿态,其中两只停在殿脚上,另外18只白鹤在空中盘旋,它们优雅地嬉戏追逐,无形间像是有一种圆形的队列安排。
“圆”是中国人喜欢的形状,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它寓意着周而复始、天长地久、祥和圆满。这就是宋徽宗精心设计的瑞鹤群舞的华美场景。
那在画面的节奏上,宋徽宗又是怎么处理的呢?请你仔细观察画面,你会发现他安排了多组静与动的对比镜头,鹤群盘旋飞翔的动态,与宫殿凝重的静态形成了对比。在鹤群中,两只仙鹤优雅地停于殿角之上,与其余回旋飞动的群鹤又产生了一组对比。还有飘动的云彩与宁静的建筑的对比。这些静与动的处理,增加了画面中音律般的节奏美感。
我自己看画的时候,觉得此图最精彩的要数画面气氛的营造。一般花鸟画多表现的是以小见大的一花一鸟一世界。而《瑞鹤图》的格局突破了花鸟画的局限,有了山水画的气场和境界。仙鹤在空中的回翔充满了自由气象,而宫殿建筑的严整又显现出庙堂的富贵,两者彼此呼应。
作为天子的徽宗皇帝,一心追求美的极致与自由,这种追求应该是艺术家的任性,但身在帝王之家的赵佶迷恋于此不能自拔,以致时时忘记自己的身份与责任,天上的自由与人间的华贵,对应了艺术家的浪漫与帝王的现实。这正暗喻了宋徽宗自己无法辨别的双重身份。
我们常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每一个在现实社会中的人都有各自不同的角色,但事实上理想的角色和现实身份经常矛盾,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我们这样的寻常百姓,都必须遵守现实的理性和规范。也许是因为现实的过于无情,作为自然人,我们的情感总要寻求平衡与慰籍,于是理想诞生了。自由与美好的理想时时慰籍现实中日益受损的心灵和肉体,它不仅能化解烦恼、焦虑,更能引领我们超越现实。
一位政治家或一位艺术家如果足以优秀和伟大,他们是不可能没有理想的。
这位入错行的皇帝在真实的世界中时而任性时而纠结,但他以这幅美丽的《瑞鹤图》化解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找到了永恒的慰藉。
在这幅《瑞鹤图》的左侧,是宋徽宗的一段题跋,这也是此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是描述了我开头所说的,当日瑞鹤飞翔盘旋于宫殿之上的情景。但我想让你留意的并不是其中的内容,而是他的书法。中国书法史上有一种书体叫做“瘦金体”,这就是宋徽宗所创造的,他的线条有一种屈铁断金的锐气和锋芒。这种审美与中国传统书法中绵里藏针,柔中带刚的美学要求有着很大的差异。我想这种锐气和锋芒正是皇帝的一种任性。这种任性打破了儒家中正之道的约束,以艺术家的一意孤行走向极致,甚至毁灭。这难道不是他帝国不久将走向灭亡的征兆吗?
在宋徽宗的众多花鸟作品中,《瑞鹤图》的意义不是他的其他作品可以比拟的,它不只是线条工细、赋色明丽、构图完美的艺术精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把它视为宋徽宗人生的一个梦境。这一梦境虽源于生活的一幕场景,但在宋徽宗的笔下:画面中的仙鹤、祥云、宫殿等细节,都充满这浪漫主义的色彩,艺术的浪漫让宋徽宗久久不能醒来,或者说是不愿意醒来。当然现实中帝王的富贵、奢靡的生活,永远不会像《瑞鹤图》中的祥瑞气象那样永恒存在,直到千秋万代。
宋徽宗赵佶在位26年,在其当政的第12个年头,天降祥瑞的奇幻景色让他画出了《瑞鹤图》,那年他30岁,他的帝国已走完了一半的旅程,但他始终活在艺术的梦想之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课后作业
在中国历代帝王中,你还知道有哪几位有艺术才能的君王,他们留下了些什么作品呢?欢迎你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答案。
添加课程助教微信号:xmly18,入学习群获取更多学习资料和福利~
艺术日签
宋代绘画写真的高度到目前仍无法超越,不能不说某种程度上归功于宋徽宗的倡导和引领。前些年辽宁博物馆展出过瑞鹤图这幅作品, 有幸欣赏过这幅作品,今年再次展出,过几天会再去欣赏,相信这次感受一定大不同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这一段解读好精彩,听到这里不自觉被感动了!
美的享受!
抑扬顿挫,娓娓道来。对瑞鹤图的解读,对宋徽宗的解析,精准简练,清晰独到。
玩物丧志,贪享奢靡,恋栈不早退,坏了江山,是史上最无能的政治家之一;才情卓绝,痴迷不懈,又是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
喜欢瑞鹤图,是源于它的色彩和构图,但对于宋徽宗作图的创作来源和社会背景了解不深。通过邵老师对画的解读,让我了解了画家的创作语境,以及他虽身处一国之王,但他对艺术和自由的精神向往,很令我钦佩。期待邵老师带给我们更多的艺术细读。
一直喜欢瑞鹤图,听了节目才了解关于作品丰富的背景知识,以及宋代皇帝现实与理想的纠结,令人深思,棒极了👍👏
本来只是记得此画的样貌,听了邵老师对《瑞鹤图》的具体内容和题跋书法的详细解析,感觉对这张画印象更深刻了,也更好的理解的这张画的很多细节,叹服宋徽宗画的精彩绝伦,也领会古往今来,画画一定也要贴近自然,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学到了很多
如懿传明明有在看,却没注意到这张画,我可能是假装在追剧。前几年去辽博的时候赶上装修,特别遗憾没有看到这幅画。这次听了邵老师对这幅画的讲解坚定了下次一定要去看的决心!!喜欢宋徽宗的艺术才能,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使他把些许情感置于画中,读这张画再联想宋徽宗其人,实在是妙了!邵老师解读角度绝佳,感悟颇多,为邵老师打call!!
瘦金体,任性而糜弱的“病态美”
宋代是文人时代,是中国历代审美的巅峰。在这点上,世人当真要感谢宋徽宗。虽统治王朝不力,但艺术造诣留给后人的成果,对后人心神的滋养,对中国古典大雅之美的基调的确定,他的功绩也许更大于一位专心励精图治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