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欢迎您收听《宋英杰讲二十四节气》。
这一讲跟大家聊一聊各个月份的别称。月份的称谓不只是数字化的几月几月,而且有很多艺术化甚至哲学化的表达。有的,借用典故;有的,借用物候;有的,完全是人们内心的感触。希望我们能够从月份的别称当中,看到古人刻画时间的方式,以及对于自然、对于气候的细腻体验。
月份的别称,最著名的是正月,因为避秦始皇嬴政的名讳,或者改了读音,读作正月;或者换了个字,叫做端月。
月份的别称,主要可以分为六大类。第一类是按照季节等长的原则,每个季节三个月,然后像兄弟排行一样进行分季节排序。
这是最常规的月份别称体系。在这一体系当中,每个季节的三个月如同三兄弟一般。顺便说一句,从月份的角度,春天有几个月呢?三个月,所以叫做三春。而从日期的角度,夏天有多少天呢?九十天,所以叫做九夏。因此,所谓三春九夏,并不是指夏天比春天更长。
除了一个季节按照孟、仲、季的排序,还有其他一些排序方式。比如说春天,一月可以叫做始春、早春、初春,春天刚刚开始。二月可以叫做酣春,春意酣畅之时。三月,从草木繁盛的角度,可以叫做阳春、盛春;而从春夏交替倒计时的角度,又叫做晚春、暮春、残春。
比如秋天,七月叫做首秋、肇秋、新秋、早秋。八月叫做中秋、正秋。九月叫做晚秋、暮秋,还有穷秋,秋季即将穷尽;杪秋,这个杪,本意是指树梢,后来借用它代表一年、一月、一季的末尾。
月份的第二类别称是根据物候特征。比如早春二月叫做花月、杏月。农历二月是花开的时节,花月已经概括了所有的花,那为什么还有杏月这个称谓呢?因为春耕是以杏花开放作为物候参照,所以杏月这个称谓具有劝耕的意味。
比如阳春三月叫做桃月、桐月、蚕月、莺时、樱笋时。初夏四月叫做槐月、麦月、麦秋月。仲夏五月叫做榴月,石榴花开,叫做蒲月,来自于端午节挂菖蒲的习俗。也叫做鸣蜩,蝉开始鸣叫。六月叫做荷月、荔月;七月叫做兰月、瓜月;八月叫做桂月;九月叫做菊月。这些别称,都是与可以观赏或者品尝的物候相关,因物候而得名。
但月份物候别称体系是黄河流域为基准的,所以冬季的物候别称便很少。如果是在“草经冬不枯,花非春亦放”的华南,月份可以有更为多样化的别称。
第三类别称就直接来源于天气。比如农历七月叫做凉月,对应着立秋凉风至。比如九月称为霜序,对应着霜降节气,正是初霜降临的时候。比如十月称为小阳春,对应着立冬之后,南方如同阳春一般温暖的晴朗天气。
比如十一月叫做寒月、雪月,天气更加寒冷,降雪之后能够形成积雪。十一月也称为冰壮,在小雪封地、大雪封河之后,冰层逐渐地加厚。然后十二月称为冰月,对应着大寒节气的水泽腹坚,冰层达到最厚。比如农历五月称为郁蒸,热气如蒸。这是气压低、湿度大、气温高所形成的综合体感。
再比如农历六月称为焦月。按照《尔雅》的解释:六月盛热,故曰焦。所以,焦月这个称谓,是万物几乎被炎炎烈日烤焦的情景写照。六月也被称为溽月,焦月的焦体现的是干热暴晒,而溽月的溽体现的潮湿闷热。
第四类别称是来源于典故。比如暮春三月的别称雩(yú,古代求雨的祭祀)风,出自《论语》。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说的是暮春三月,穿上春装,约上五六个成人、六七个孩子,一同在沂水中洗浴,然后在求雨的舞雩台上吹风,一路唱着歌回家。体现的是孔子所认同的一种生活情趣。
第四类别称,是人们对于这个月的感触或者评价。比如说四月被称为乏月,既是指人,困倦慵懒的疲乏;也是指粮,青黄不接的匮乏。
比如说二月,被称为丽月,景色俏丽的月份。也被称为令月,美好、吉祥的月份。还被称为如月,如者,随从之意。万物相随而出。有人将“如”解读为顺从,万物顺应着渐渐回暖的天气,相继复苏。也有人将“如”解读为延续,温暖在承上启下地延续着,生命的活力也在延续和增长。
第五类,是某个节日作为所在月的别称。比如农历二月称为花朝,是因为被称为“百花生日”的二月十二花朝节,只不过各地花期不同,各地花朝节的日期略有差异;五月称为端阳,是因为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六月被称为天贶,是因为六月初六的天贶节;九月称为重阳,是因为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十二月成为腊月,是因为古老的腊祭。
第六类别称,是以阴阳的视角对于特定月份的描述。总体而言,这一类别称比较深奥,不像物候别称那样浅显和直观。
比如三月称为炳月。
《尔雅 释天》:三月为寎(bǐng,嗜睡)。
“阳春三月阳气渐盛,物皆炳然也”。也就是说天气快速回暖,万物快速成长。不过现在常常有人也将三月称为寐月,春困之月。
再比如说六月称为且月。
按照清代学者郝懿行的解读:谓由夏徂(cú,往)秋,阴虽前来而阳尚盛,故将进不进。
也就是说盛夏的农历六月,阳气依然强盛,虽然阴气渐生,但只能隐忍、潜伏。 且月这个称谓比较晦涩,有些概念化。或许是为了提示人们,虽然“夏至阴生”,但却是天气最炎热的时候。
比如农历十一月称为辜月。也就是吐故纳新之月。虽然这时候开始进入隆冬,但冬至阳生,是阴阳流转的拐点。
农历十一月也称为畅月。为什么叫做畅月呢?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畅代表充实。按照元代陈澔《礼记集说》中的说法,是“言所以不可发泄者,以此月万物皆充实於内故也”。万物都要充实阳气而不能发泄阳气。另一种说法是,阳气一直屈缩着,现在终于可以伸展了,感觉很畅快,所以叫做畅月。但无论哪种说法,说的都是所谓阳气。
再比如农历五月称为小刑,字面的意思是小小的刑罚。《淮南子 天文训》当中有“五月为小刑”的说法。为什么呢?因为五月夏至阳之极,阴之初,即有轻微杀气,故曰“小刑”。也是从阳气阴气此消彼长的视角去看待某个月份的特征和属性。
最后再跟大家聊一个现在经常说到的时间别称,叫做:春脖子。这是一个拟人化的说法。有人将春脖子理解为春季的时长,感慨春天短暂。这当然也可以作为春脖子的引申语义。
但所谓春脖子,原本是指从春节到清明之间的时间。也就是人们欢度完春节,到“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间的准备时间。
所谓春脖子长或者春脖子短,其实一直没有严谨的定义,只有笼统的划分。我们以立春和清明两个节气作为标准时间节点。
为什么呢?因为对于二十四节气起源地区而言,立春解冻,清明播种,都有着明确的物候标识。从解冻到播种,大约相距60天。
如果春节是在立春之前五天以上,也就是春节距离清明超过65天,可称为春脖子长。过完春节,人们的备耕时间非常充裕;如果春节是在立春之后五天以上,也就是春节距离清明少于55天,可称为春脖子短。过完春节,人们的备耕时间比较短促;如果春节日期与立春相近,相差5天以内,可视为春脖子不长不短,算是正常。
最早的春节是1月21日,距离清明75天;最晚的春节是2月20日,距离清明45天。您看,最短的春脖子跟最长的春脖子比,短了整整30天!
关于春脖子,人们最常说到的还是春脖子短,意在劝耕。春脖子短,春节之后就不能再悠闲了,所以说“春脖子短,节气往前赶”。
但春节日期的早与晚,与春季天气回暖的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春脖子短的本意,不是春天短暂,夏天很快就来了。而是留给大家备耕的时间已经不多了。2018年就是春脖子特别短的一年,在1949年以来最短的春脖子中轻松跻身前十位。
好,今天这一讲就讲到这儿。今天这一讲还是以分类和举例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了月份的别称。有的很简单,说的就是天气或者物候,或者是人们的感触和印象。有的比较复杂,因为是以阴阳消长的理念来诠释某个月份的特征。最后又向大家介绍一个经常被提及也经常被误解的时间别称---春脖子。春脖子的长度,指的是春节到清明之间的时间。
好,这一讲结束。欢迎您继续收听《宋英杰讲二十四节气》。
月份的别称,原来这么多,还包含这么多有趣的说道,宋老师为我补上了这一课!喜欢!谢谢!
草经冬不枯,花非春亦放
这一期的月份终于说的是农历了。
居然听着睡着了
中国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
喜欢听🤗🤗
好听
讲得太好了。真是不管是一片秋叶、还是一株古柏,都能带我们看到山河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