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处暑立年景

53 处暑立**

00:00
14:22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欢迎您收听《宋英杰讲二十四节气》。这一讲,继续说处暑节气。


古人所说的处暑物语,是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元代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初候,鹰乃祭鸟。鹰,义禽也,秋令属金,五行为义,金气肃杀,鹰感其气,始捕击诸鸟,然必先祭之,犹人饮食祭先代为之者也,不击有胎之禽,故谓之义。

二候,天地始肃。秋者,阴之始,故曰天地始肃。

三候,禾乃登。禾者,谷连藁秸之总名,又稻秫苽粱之属皆禾也,成熟曰登。稷为五谷之长,首熟此时。


先说一候鹰乃祭鸟。在古人眼中,鸟类“得气之先”,就是鸟类比其他生物要提前感知时令变化,提前开始做越冬的准备。所以到白露时节,一候鸿雁来,鸿雁从度夏地归来;二候玄鸟归,燕子向越冬地飞去;候鸟开始迁飞。三候群鸟养羞,各种留鸟也会忙活着赶紧积攒过冬的食物。


老鹰更早,在处暑节气就开始捕杀小鸟。捕杀之后,把所猎之物码放在一起。古人看到这一情景,就觉得老鹰在祭祀。就像人祭祀的时候,把各种美食要先供奉给神灵和祖先一样。而且不捕杀正在孵化或者哺育幼鸟的鸟类。所以古人将老鹰称之为义鸟,有情有义的鸟。


在古老的节气物语当中,有三个感觉与祭祀有关的物语,分别是:雨水一候獭祭鱼,处暑一候鹰乃祭鸟,霜降一候豺乃祭兽。


初春时节,“此时鱼肥而出,故獭而先祭而后食”,水獭把捉到的鱼在岸边码放好,然后再食用。深秋时节,“杀兽而陈之若祭”,豺狼把抓到的小动物要先陈列一番再食用。它们似乎都是在食用之前,搞一个成就展,把战利品展示一下,嘚瑟一下。在古人看来,这是它们心有敬畏、心存感恩的虔诚祭祀。


从时间次序我们也可以看得出鸟类的得气之先。鹰乃祭鸟是在处暑一候,豺乃祭兽是在霜降一候,都是准备过冬的食物,两者却相差整整两个月。当然,这不只是因为鸟类更敏感,因为兽类牙齿锋利、身手敏捷,所以艺高兽胆大。更重要的原因是,它们的猎物什么时候更多,更膘肥肉美。


再说处暑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天地始肃,是一个难以量化的节气物语。它是指天地的表情开始变得严肃了,一切因肃而清。


在古人看来,上苍对于我们,是严慈相济。春和夏,体现的慈;秋和冬,体现的是严,阳气由疏泄转为收敛。


《淮南子》:“季夏德毕,季冬刑毕”。

所谓季夏德毕,就是夏季一过,上苍已倾其所能,能够给予我们的恩德都已经惠及我们。处暑时节,上苍将由慈到严,由让我们领受恩德变为让我们接受刑罚。


但初秋时节,以凋零和寒冷为标志的刑罚,尚未“行刑”。处暑三候“禾乃登”,也就是谷物成熟,是体现恩德的丰硕成果。它使人们沉浸在即将收获的欢畅与憧憬之中。在这个时候,人们终于可以估算出收成如何,年景怎样,正所谓处暑立年景


虽然天地始肃,万物肃杀的刑罚即将开始,但人们还不及秋愁、秋悲,而要开始准备秋收。


《庄子》曰:夫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宝成。夫春与秋岂无得而然哉?天道已行矣。

按照《庄子》的说法,春气勃发,百草生,而秋气收敛,万宝成。一个负责生,一个负责成。一切绝非偶然,这就是天道,也就是自然规律。


《文子》曰:因春而生,因秋而杀,所生不德,所杀不怨,则几于道矣。

按照《文子》的说法,上苍让万物在春天萌生,在秋天终结。这一切既不是出自恩德,也不是出于怨恨,一切都是自然法则。


《管子》曰:春风鼓,百草敷蔚,吾不知其茂;秋霜降,百草零落,吾不知其枯。枯茂非四时之悲欣,荣辱非吾心之忧喜。

按照《管子》的说法,百草的繁盛与凋零,并不是四季的悲伤与欢欣。别人给予我的荣辱,也不是我内心的忧愁与喜悦。


可见,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万物之枯荣,春天的蓬勃与秋天的肃杀,都只是时令使然。所以我们不必夸赞,无须幽怨,也不需要把春天视为上苍的恩宠,把秋天视为上苍的刑罚。不要因为春天到来而欣欣然,也不要因为秋天降临而戚戚然。人们只要遵循节令、顺应天时便好。



宋代吴炳《嘉禾草虫图》


好,再说一说处暑三候的禾乃登。在二十四节气物语当中,只有两个与主要粮食作物相关的物语。一个是小满三候的麦秋至,另一个就是处暑三候的禾乃登。一个代表夏收,一个代表秋收。


“禾乃登”,当然是泛指谷物开始成熟。但这个时候并不是所有的作物都成熟了。“禾乃登又特指稷的成熟,稷为五谷之长,首熟此时”。也就是说,江山社稷的稷,它作为五谷之首,在处暑时节率先成熟。


什么是稷,一直有不同的解读。有人认为是粟,也就是小米。当然,也有人认为是高粱,还有人认为是不粘的黍米。


所以禾乃登,是指作为二十四节气创立时期最主要粮食作物的稷,在处暑时节成熟了,主粮收获进入了倒计时。按照现在的节气歌谣,北方地区是处暑动刀镰,秋收拉开帷幕。然后“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


我们先看一下不同时节的颜色变化。立夏的时候,家里青黄不接。立秋的时候,田里青黄相接。正所谓“晚禾青来早禾黄”。而到了处暑和白露,颜色不断地在变化,“处暑满垌黄,白露满田光”。


到了处暑时节,都有什么作物陆续成熟了呢?我在文本当中贴了一些与处暑相关的农事谚语:

处暑谷渐黄,大风要提防。

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

处暑三日割黄谷。

处暑十日忙割谷

处暑收黍,白露收谷。

处暑高粱白露谷。

处暑高粱遍地红。

处暑见新花。

处暑拔麻摘老瓜(处暑拔麻起蒜)。

处暑见红枣,秋分打净了。

七月枣,八月梨,九月柿子红了皮(或:九月柿子来赶集)。


您看,处暑时节,割黍子、谷子、高粱,打枣、卸梨、拔麻、起蒜、收瓜、摘棉花,累并快乐着。可见,很多物产都应该贴上“Made in 处暑”的标签儿。


在处暑时节,人们对于天气,晴天好还是下雨好,有着完全不同的两种观点。


认为晴天好的说:不怕立秋雷,只怕处暑雨。处暑好晴天,家家摘新棉。


认为下雨好的说:处暑不落浇,将来无好稻。处暑雨,滴滴都是米。处暑雨如金。


您看,之所以会有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那完全是屁股决定脑袋,作物决定什么是好天气。处暑时节,种稻的希望是雨天,种棉的希望是晴天。就像一位婆婆的两个女儿,一个买伞,希望下雨;一个卖帽,希望放晴。如果卖的是保护伞、乌纱帽,那倒是不用那么在意天气了。


在南方,人们为棉花和水稻都设立了它们的“生日。人家在过生日的一段时间里,是不希望雨水的打扰。


棉花生日:(农历)七月二十

二十日,俗传棉花生日,忌雨。谚云:雨打七月廿,棉花不上店。


水稻生日:(农历)八月二十四。

农人以是日为稻生日。雨则藁多腐,谚云:烧干柴,吃白米。


棉花生日是农历七月二十,是临近处暑。过生日的时候,棉花裂铃吐絮,然后陆续收摘,当然希望最好是晴天。所以谚语说:雨打七月廿,棉花不上店。如果这个时候下雨,秋后的集市上就没有棉花了。


水稻的生日是农历八月二十四,是刚刚秋分。那个时候也需要晴天,所以是烧干柴,吃白米。而在处暑时节,正是水稻禾苗的孕穗期,对水分需求量大。所以是处暑要落浇苗雨


显然,在同一个时间段,你眼中的好天气,可能恰恰是别人眼中的坏天气。棉花,解决温,水稻解决饱,解决人们温饱问题的两种作物,却有着令人纠结的天气喜好。所以,天气很难做到让家家满意。


当然还有一种是基于天气韵律的观点,是认为处暑和白露的天气保持相对一致,所谓处暑不下雨,干到白露底。如果处暑不下雨,水稻不喜欢;但白露也不下雨,水稻很高兴。而如果处暑下雨,水稻喜欢,但白露的时候也会下雨,那个时候水稻可就不高兴了。所谓“处暑不干田,白露要怨天”。所以,似乎没有能让水稻一直都喜欢、一直都高兴的好天气。


显然,在不同的时间段,处暑之时的雨,是水稻的好天气;而白露之后的雨,又是水稻的坏天气。可见,靠天吃饭是多么地不容易,因为天气很难让作物时时如意。


最后,我再讲一个小插曲。




有一次我和一位湖北籍的同事聊天,我问她家乡的特色水果是什么。她反问我:菱角和莲藕算吗?我当时很诧异,为什么首先想到菱角和莲藕呢?


她说潜意识当中一直是把菱角和莲藕当作水果的。曾经脍炙人口的歌词:四处野鸭和菱藕,秋收满帆稻谷香。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


记得南方的农谚,也算是水果谚语,这样说:

雨水甘蔗节节长,春分橄榄两头黄;

谷雨青梅梅中香,小满枇杷已发黄;

夏至杨梅红似火,大暑莲蓬水中扬;

秋分菱角舞刀枪,霜降上山采黄柿,小雪龙眼荔枝配成双。

 

仔细一看,原来也是把莲蓬和菱角列入到一群水果当中的。



我的同事这样解释,虽说是秋分菱角舞刀枪,那是熟透的菱角。对于菱角爱好者来说,怎么会错过鲜嫩的菱角呢?一般是立秋时节收嫩菱,处暑时节收老菱。在当地,有“秋风起,七零八落”的说法,就是菱角在农历七月成熟,八月脱落。


想来似乎也对,水果水果,呵呵,菱角确实是水里出产的果。香糯的菱角,或许是许多南方孩子记忆中的私厨味道。平时可以当作水果,饥荒之年,菱角又可以作为粮食的替身。


好,今天这一讲就讲到这儿。这一讲比较详细地解读了处暑物语: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然后又分析了处暑时节什么是好天气,棉花和水稻不一样的好天气。


欢迎您继续收听《宋英杰讲二十四节气》。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明泽yys

    宋老师,为什么有处暑节气而无处寒节气呢?

    张百万168 回复 @明泽yys: 有问题的同学才是好同学。

  • 若溪726

    整个在念稿子,根本不走心。对稿件也不熟悉,听起来很累!

    文溪细语 回复 @若溪726: 评论要凭良心吧

  • 1385060emic

    老师讲的太好了!

  • 张百万168

    地标河南信阳,这段时间的绵绵秋雨,使最低温度跌破了20度,这个处暑节气要凉到骨子里呀!

  • 清平乐_ob

    怎么购买文稿

  • 张百万168

    四处野鸭和菱藕,秋收满帆稻谷香。人人都说天堂好,怎比我洪湖鱼米乡?

  • 梵歌如梦

    可以用“端”字来评价宋老师和他的讲座👍

  • 清风初犊

    七零八落

  • 张百万168

    菱角嫩的时候生吃,老了就煮着熟吃。怎么吃都好吃

  • 后语读蒙学

    赞赞赞,反复听

您访问的内容已下架,将为您查找相关内容
5秒后将为您自动跳转
立即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