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生活方式:茶】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150.【生活方式:茶】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00:00
21:41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于丹,说起来喝茶,其实我们今天有好多袋泡茶,有很多简易的,随身可以携带的下茶包,这些真是方便了我们的节奏,就像现在有快餐一样,但是咱们还是应该把眼光往古典去探索探索再探索,看看过去的人怎么喝茶的。上一次呢我们说到过日本人冈仓天心,说过他用英文写的《茶之书》,知道他有一个多么优美的比喻吗?他说唐代的煎茶是古典主义,宋代的点茶是浪漫主义,明清时代的泡茶是写实的自然主义。我们也来说说这三个阶段中国人是怎么喝茶的。


唐代的茶做出来的是茶饼,煮茶之前有一套还相当繁复的程序,先要把茶饼放在炭火上烤,烤得很松软,陆羽说那要软得像婴儿的手臂一样,然后立刻趁热放到茶袋里,不让香气四散,冷却下来以后捣成茶叶末,再用火力强劲,不沾腥膻油腻的木炭来煮,这才叫做煎茶,这种煎茶现在在日本可以买得到,是捣碎的茶叶。当然,煮茶的水呢也很有讲究,山泉水为最上,江湖水为其次,最差才是井水。我想想现在是不是自来水就根本不能入流了呀,因为过去讲茶是活物,林间之水是活物,如果山泉沥沥而下它就带上了草木芬芳,湖水宁静一点但是辽阔,它映着山川心事,寻常喝的井水细小幽深,没有山泉涌动,没有江湖的宽广,所以陆羽认为井水泡茶都不好,烹茶要用活水。


陆羽说初沸的小水泡如鱼眼,水很鲜活,没煮老。这个时候把烤软捣碎的茶叶放进去,如果边缘像涌泉连珠,那就是二沸,火就大一点了,波浪一样的翻滚起来是三沸,这个时候煮的水已经老了。我就常常想起来我们现在经常是一泡茶叶或茶包,怄在茶杯里面,一喝喝上半天,那茶也死了,水也老了。当然了大家会说我没时间,没时间。不要紧,喝茶是个心情,我们可以做不到,但是不能不知道,你看那个时候的煎茶于水的要求,于茶的要求,多么讲究,甚至他们喝茶的时候,还微微地要加一点盐,初沸的时候,加盐加茶叶,在生机勃勃的时候泡开,二沸的时候,水波渐渐地大了,舀出一勺放在一边,等到第三沸的时候水波更大,把刚才舀出来那一勺微凉的水冲进去,避免煮得太熟。我给学生讲这段的时候,有学生跟我开玩笑说,老师,这不像现在煮饺子点水一样嘛,我觉得也可以这么理解。因为饺子汤也是要从汤锅里面舀出来一碗再点回去,不像点凉水那么突兀,茶当然要更讲究吧。


过去中国人这样煎茶点水冲出来的,茶跟盐都融化了,水表面有薄薄的一层白色的汤花,用唐诗的话来讲,明亮像积雪,灿烂若春花。这个时候的茶斟在碗里多美呀,唐人喝煎茶逸趣在这,现在从日本买回来的煎茶我们试试还能不能够找到那样些许的味道。


那么宋人点茶的浪漫是什么呢?宋人是在小石磨里把茶叶碾成细细的沫子,再用沸水在碗里冲,冲起来以后用竹子做的茶锨点茶,让茶沫和水点出来密密的一层泡沫,打出汤花来,那点汤花就是细细碎碎的,一点一点的浮起来,这个点茶的程序其实就是日本现在喝抹茶的程序。大家去日本会看到他们点茶茶碗很讲究,有里千家和表千家,就是茶碗转的时候是向里还是向外。点的绿绿的抹茶,面上一层细碎明亮的泡沫,然后递给客人,客人接过来要恭敬的喝下,一直喝到底,然后主人再接过这个茶碗来。整个这样一个点茶,奉茶,回敬这样的一个程序,其实是点茶的浪漫主义。唐宋的习惯,煎茶点茶,现在在日本的煎茶抹茶中还能够找得到。当时冈仓天心说的明清时候是泡茶,这种写实的自然主义在我们的生活里面会比较多,散茶放在碗里直接泡开,没有煎茶那么复杂,也没有点茶的汤花,这就是现实主义回到我们的生活里了。


想一想唐人喝茶的时候喜欢用岳州窑的青瓷碗,泛着淡淡的青,如玉似冰,绿茶倒进去,跟那个淡青的釉彩相映生辉,好像就在草木间。宋代的点茶呢,因为讲究秘密的那层泡沫汤花,所以喜欢用厚实的黑瓷碗,黑白相映,明明白白,这个时候是文人的情趣,所以讲的是一种素朴,典雅,这个时候的情趣很接近我们说过的千利休那个时代要的那种情趣,因为千利休生长的那个年代恰好就是我们明代的那个中期。而到了明清以后,喝茶的程序越来越简化了,人越来越超越喝茶表面的这个过程,去直达人心了,所以我们喝茶喝它的前世今生和它当下活着的乐趣,关键要喝出来人的那种洒脱。


我们要说喝茶这些事理呀,最著名的还得回到唐代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有一天卢仝在家睡觉,酣然的时候被敲门声给惊醒了,开门一看好朋友孟谏议的新茶送到了,那个时候天也热,他是午睡刚醒,迎进新茶马上冲泡,细细体会茶里的妙趣,写出了传送一千多年的这首好诗。他喝了七碗什么样的茶呢?“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这就是著名的七碗茶歌,七碗茶歌是后世给他的一个通俗的叫法,后世文人引用的时候就不提孟谏议了,只提当时卢仝喝完茶的这几层境界。


“一碗喉吻润”,这个常人都能体会,第一碗茶喝进去,嘴巴喉咙都滋润了,大睡之后口干舌燥一口新茶满口生津,满心滋润。“两碗破孤闷”,喝出好情致了,内心原来的孤单,烦闷在茶里面都融掉了。“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第三碗喝的人头脑兴奋,想吟诗作赋了,搜肠刮肚发现在茶水滋润下,读过的诗书在腹中舒开了五千卷的风雅文字。“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喝到第四碗,觉得这一生的不平之事呀,没什么了不起,都已经随着清汗从毛孔中溜走了,散去了。五碗喝出了肌骨清,六碗喝出了通仙灵。这快要到神仙境界了吧。最神的是第七碗,自己说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这时候不敢喝了,怎么腋下怎么起了清风,要长翅膀了,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玉川子是卢仝给自己起的号,此时此刻,心思远离混沌世事,思念海上蓬莱仙山,仿佛自己乘着茶的清气,一瞬神远,做了俗世神仙。


苏东坡后来屡屡用七碗茶做典,大家说,“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还用得着长生不老吗?用不着了,有这七碗茶,门槛多低呀。所以苏东坡说,要想成仙,干吗去吃魏晋炼的丹那么危险的药呢,直接喝卢仝七碗茶不就行了嘛,那不就零门槛,心归太古了嘛。北宋著名的诗人梅尧臣在《尝茶和公仪》这首诗里面也说,“莫夸李白仙人掌,且作卢仝走笔章。亦欲亲风生两两腋,从教吹去月轮旁。”说李白写诗那仙人掌需要多高的造诣,得凭着他的诗境可以上九天,可以上明月天,咱们有个更便捷的办法,且早卢仝走笔章,喝卢仝的茶吧,清风生两腋的时候,就吹去月轮旁了,人不可以直接上月亮了嘛。大家想想喝出中国人这一片悠远清扬的境界,这才是中国人一直追求的境界,这才是我们今天在都市烦扰,工作重压,众多的焦虑选择徘徊中能够得到茶的真趣吧。有茶,那是不是一种好时光呢?


高秋正是品茗时,在这个时候如果你也头昏脑胀,不妨中午也打个盹,咱们如果不能像卢仝那么睡上个把小时,打盹个十分二十分钟行吧,吃完饭,睡醒觉,喝上那么一杯茶,偷出这浮生一点闲。唐代太多的诗人陶醉在这个境界里,诗人白居易,写过一首《食后咏茶》,讲的就是吃饱睡足以后茶里悟出的人生,他说“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这首诗漂亮吧,“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这点闲趣我们今天能做到吗?吃饱了打个盹,起来了沏上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抬头一看太阳呀,哎呀,黄昏了,今天就这么要过去了,然后他琢磨,时光对于不同心态的人来讲,长短是个相对论,“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高兴的人老觉得时光太短,而烦恼的人,总觉得苦日子过不完,他说一喝茶是什么心情呀,“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一个不觉得岁月苦短,也不觉得日月漫长的人,是一个会喝茶的人,人生有好茶相伴,长短任生涯,喝一份坦然,喝一种自在呀。你看读读茶诗再喝茶,觉不觉得不一样呢。所以我们现在读中唐的诗史,往往元白并称,跟白居易齐名的这个元是谁呢?是元稹,元稹写过一首特别有趣的诗就叫做《茶》,这首诗大家可以看一看,排列到纸上多漂亮。它是一座美丽的宝塔,从一字,两字,四字,这么一路对仗下来,会形成宝塔诗,读读这个诗,第一行就一个字,第二行是双字,第三行三字的,第四行四字的,所以读下来有意思吗?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顶上破题一个茶字,接下来说什么是好茶呀,是香叶,是嫩芽。第三行茶喜欢什么人呢,“慕诗客,爱僧家”,文人喜欢茶,茶禅一味的僧人也喜欢它。第四行“碾雕白玉,罗织红纱。”用白玉碾子碾茶,碾好了用红纱细箩筛,筛出来绿绿的茶沫,你看这一行多漂亮呀。再接下来,到要煎茶了。“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因为是唐诗,刚才说了是煎茶,铫子,现象只有煎药用铫子了,当时就是用来熬煎茶的,茶铫子里面嫩嫩的黄蕊,泛出清浅的颜色,冲到茶碗里面,泛起明亮的汤花。这样的茶,入夜可以邀明月,醒来可以对朝霞,所以叫“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最后这一句诗说,“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这样一盏茶洗尽古今,常喝不倦,那抹香气醉了人心,岁月静好,看看这样的茶,我们能够喝出自己的况味吗?茶能够真正让人心思平淡下来,让人心亮起来吗?


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的曾巩曾经说过,“一杯永日醒双眼,草木英华信有神。”这一杯茶喝下去,人心清了,眼睛就醒了,人心明了,眼睛亮了,所以草木英华,它是有神通的呀。当然了,今天我们还会有很多人说是呀是呀,我现在闹钟叫醒睡不够,所以早晨我要喝茶提提神,到了中午以后处理昏头胀脑的文件实在要打磕睡,我再喝茶,再提提神。到了晚上工作还处理不完,我还得再喝喝茶。喝茶固然有醒神的功能,但是仅仅为了醒神,时间久了要小心神经衰弱失眠。喝茶其实喝的是神韵,喝的是心情,喝的是减法,涤荡烦恼,放下一些暂时处理不清的事情,让自己神清气爽的时候,获得一种效率。喝茶是一种最简易的相伴,是一个人的仪式,是在忙碌中的休止符,是草木英华信有神,茶在手中,人在草木,能不能够还让这些诗情伴着这点茶香沁人心脾给自己一个零门槛的仪式感。我相信我们逐渐逐渐在秋高气爽时节,喝出茶的这点习惯来,那么茶从古到今,减去了煎茶,点茶繁复的仪式,即使身边一个简易杯,喝上一点清新的茶,也能了解茶和人之间的机缘奥秘,也能喝出平淡时光里面不俗的那一点妙趣。当然,前提是你的心真的愿意静下来吗?降下来以后,我们再喝茶,就会发现茶的妙趣,真的离人不远。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寒馨梦螺

    琴棋书画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娃

  • 隅华1989

    心静茶至,茶润唇舌,心神舒畅。一花一叶一菩提,一茶一酒一余生。于丹老师的课,值得盈余生。

  • 祝大姐

    太喜欢于丹老师了

  • 小名柒柒

    女神,讲的真好。

  • 白百和_r5

    讲的太好了

  • 莲心山人

    茶这个字的解密上看是个人在草木间,大家看上面草字头,下面木字底,人就在草和木之间,吸收天地精华,虽然坐在办公室里,那么一盏清茶在手,如坐山林,如归草木,这才是茶给我们今天真正能够开启的世界。

  • 鲁李小白

    初识不知茶滋味 回首已是茶中人

  • 木森林1986

    感谢于丹老师分享

  • 妙菲博客

    老师讲得太好了,太对了,喜欢听

  • 紫月413

    于丹教授讲的太好了,永远的崇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