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审美】018 欣赏不了?你的问题还是歌的问题

【音乐审美】018 欣赏不了?你的问题还是歌的问题

00:00
10:58


Tips


今日歌单


1)贝多芬 - Grand Fugue Op.133 in B-Flat Major

2)The Brotherhood of St. Gregory - introit
3)Symphony No. 3 in E-Flat, Op. 55 
4) 勋伯格 - Sechs kleine Klavierstücke, Op.19 - No.4 - Rasch, aber leicht
5)Sonatine pour flûte et piano - 1. Allegretto


思考一下


哪种类型的音乐是你过去没法儿接受的?
现在你对它的看法改变了吗?


音乐家小档案


亨利 · 杜蒂耶 

Henri Dutilleux(1916年1月22日-2013年5月22日),法国古典音乐当代作曲家,活跃于二十世纪下半叶。他的作品既类似莫里斯、阿希尔和阿尔伯特的风格,又有独自创作的风格融合两者。他的作品数量不多,但都具有重要影响。



今天是你拓宽认知的第 18 天,我们来说一个憋在很多人心里,但是就是不好意思说出来的问题:


为什么有些歌明明看起来很厉害,我却欣赏不了?到底是我的问题,还是歌的问题呢?



我在UCSD上学的时候听过一个作品,是一部德国作曲家的大鼓、长号的二重奏,内容比较诡异,留白特别多。


当时心里想,这也没多大的审美体验啊?而且要持续40分钟才结束!


我也在纳闷为什么呢,我的问题?歌的问题?


后来跟同学探讨探讨,再去扒了一下时代背景,才知道原来那段时间,德国现代音乐作曲家的稿费都是按时间来收费的,所以……你懂得!



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哎呦,这歌,我欣赏不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先来听听这首音乐:


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哎呦,这歌,我欣赏不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先来听听这首音乐:

这是贝多芬晚年创作的弦乐四重奏,现在公认是一部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精品,甚至啊有人说贝多芬才是摇滚乐的开山祖师。

但这首作品第一次公演的时候,可以说是恶评如潮,大家都觉得:结构混乱,难以理解。


连大主教都说,哎,贝多芬真是又老又聋,已经不行啦。

贝多芬晚年创作的很多作品,除了一部第九交响曲,其他的几乎都不被当时的观众接受。


耳朵聋了,开不了音乐会,本来就比以前穷了,作品还不好卖——当时的的贝多芬,就像一个穿着破衣服的武林高手,站在雪山顶上,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嘲笑。


我们今天觉得贝多芬是大师中的大师,可在当时观众的眼里,贝多芬没准儿就是晚节不保。

你看,古典音乐不像大家想的那样总是保守而沉稳,时光倒流几百年,贝多芬照样可以是异端。

其实但凡能在音乐史上留下名字的作曲家,多多少少都有很激进的地方,不激进,怎么能有伟大的突破呢?



在中世纪,西方的音乐主要还是为宗教服务的,很严肃,比较刻板,我们可以听一段格里高利圣咏中的赞美歌,感受一下这个时期的音乐风格。


再来听听这一段赋格曲:


从那样~变成这样,这种跨度,在教科书上可能写不满半张纸,但在真实的世界里,就是两三百年的长度。而观众们,从接受英雄交响曲,到接受刚才我们听到的大赋格曲,又是几百年过去了。


我们现在认为的古典名曲,在当时也可能是激进的先锋作品,主流审美的变化是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



其实音乐跟技术一样,也有实验作品和成熟商用作品之分。

你看,一项技术的发明,一般都是先从实验室里一个发现开始的;到大范围商用,中间会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就像GPS技术最开始是为了能在战争中搜寻情报的,最后变成了咱们出门必备的地图导航。

我们现在都在享受最后的商用成果,但最开始的无数次的探索和实验,往往曾经遭到过强烈反对。

比如勋伯格的作品,有的连音乐学院的专业学生都不一定欣赏得了,我们可以先来听一段他的无调性钢琴小品:

我们再来听一位在圈里声望很高的现代作曲家——亨利·杜蒂耶的作品。

嗯……是不是感觉比勋伯格的“好听”多了?但其实杜蒂耶的作品,很大一部分都是吸收了勋伯格的作曲技法。

如果没有勋伯格的无调性探索,我们可能就会错失一大批像杜蒂耶一样的优秀作曲家。

UCSD几乎是全美国最前卫的音乐系了。很多作品我一开始都觉得匪夷所思:咋还能这么写呢?


但听多了之后就开始细细品味一些有意思的东西——我改变了自己,开始欣赏了。

如果永远不做这种前卫的探索,也许这个领域的边界就永远都得不到拓展。



当然了,欣赏不了,并不代表审美高低,本质上是熟悉度不够。

如果你对某种类型的音乐完全陌生,你听到的就会完全打破你的预期,这也是我们之前讲过的大脑对音乐的处理机制:

一个从小到大只听过样板戏的人,你让他听摇滚乐,有可能直接就听进医院里去了。而一个从小到大只听莫扎特的人,也不一定接受得了纯电子的音乐。

我的一个朋友,认识他的时候他就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

凡是小时候妈妈没有给他做过的菜,一律不吃。

为什么?不知道,反正以前没吃过的新品,我就不吃。你说他固执把,也没啥错啊,“欣赏不了”。

其实,听歌是个很轻松的事情,没必要那么沉重,就像有人无辣不欢,有的人就是只爱吃甜的,口味不同,无所谓好坏。

我喜欢听凤凰传奇,你喜欢听肖斯塔科维奇,你喜欢周杰伦,我喜欢鲍勃迪伦,大家都挺开心的。

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说过,审美能力,与其争高下,不如论宽窄吗?你没有必要强迫自己欣赏很多东西。


但是从个人角度,我还是希望大家能保持一个开放的头脑,经常跳出舒适区,尝试一些不一样的音乐类型,这样,才不偏食,不会错过更丰富的审美体验。



今天我们学习了为什么有些音乐你会觉得欣赏不了,课程中提到的作品和音乐家,已经在我们的音频下方整理成了知识卡片和小贴士。


最后,留给你一道思考题:


哪种类型的音乐是你过去没法儿接受的?


现在你对它的看法改变了吗?


回想一下今天的知识点,期待听到你的看法,咱们评论区见。


我是向奕裴,下一节课,继续拓宽音乐的世界。


P.S

战胜自己,远比在沙场战胜数千个敌人,更有资格称为英雄!”


Pei.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Yeada315

    以前不喜欢电音,现在慢慢接触、了解,也慢慢的学会欣赏

  • 娇娇和大猴

    我一给孩子放这个他就秒睡

  • 宝拉妈

    以前听不了唱戏,完全无感。但是出国好多年,突然又觉得京剧评剧大鼓这些传统曲艺好好听,好有感觉啊~

  • Kingwang1202

    第一次接触这个节目,连续听了几课,很受用。感谢!

  • 杨大柏

    巴赫的复调音乐现在也还是听不懂

  • 真乐观人生

    以前听不了左小诅咒的歌,然后有段时间被这种不想听的意愿狂虐了。因为有个人天天在我面前放啊!直到慢慢的我都习惯那种声音了,也就不排斥了,并且拿他作为笑料。关键的来了。忽然有一天,我特别不爽,忽然觉得,他的声音就是为了宣泄这种情绪的,他自由的在各种旋律上游走,就像我心中想要挣脱束缚的情绪。最后,其实左小诅咒挺好听的。哈哈哈。

  • KexiMintMuse

    想起了“小泽征尔和村上春树的听交响乐”的那本书.

  • 转基因蘑菇精

    以前觉得古典音乐很多都不太好听,还有就是广场舞歌曲,现在也还是只喜欢其中的一部分~旋律和节奏比较符合我胃口的就会喜欢了~

  • 转基因蘑菇精

    再次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