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70 ”无聊“的力量

Vol.70 ”无聊“的力量

00:00
05:16






无聊是个我们不太喜欢的词,大部分人追求刺激和快乐,也有一部分人甚至去追求悲伤,但是似乎没有人去追求无聊。

但把这个词换一种说话,就又变成了一个受欢迎的词汇——喜怒不形于色。

中国人对于这个词汇及其追捧,很多人认为,一个喜怒不形于色,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的人,一定是个成大事的人。

你别说,这句话很有道理,并且还有科学依据。


首先我们要理解“快乐”“悲伤”这两种极端对立的情绪。

人的一生基本都在寻找快乐和幸福,不论你是在以什么形式去追逐。

无论是子孙满堂,事业成功,甚至造福人类等等事情,即使我们用伟大的意义感来包裹事件本身,但不可回避的是,即使你做的事情在伟大,再不求回报,你也会得到内心充盈的快乐与幸福感。


这个东西是实质在驱动你的底层事物,但是要认识清楚,他只是一种心理感受而已。

所以实质上,我们是在为了追求心理感受而去做事情,如果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没有丝毫心理感受,那几乎可以说与机器人无异,自然也没有驱动的动力,就会变得行尸走肉。


那我们能不能追求到快乐呢?

真实世界中,我们一生的正向情绪和负面情绪将会达到一种奇异的完美抵消,甚至可以以数学方式计算出来,如果正向情绪是正数,负向情绪是负数,那么一生的两种情绪相加,正正好好等于0

你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那些成功的人,特别有钱的人,不应该比我们快乐幸福得多吗?那些人生失败,坠入低谷的人,难道不是十分痛苦吗?


我们来看一个科学实验:

如果用电流刺激青蛙的坐骨神经,那么你会看到一个升高的神经兴奋电流,但这个电流绝不会持续太久,随之而来的,是陡然落下的神经抑郁电流,即使你依旧奋力的通过电流刺激,希望让青蛙回归到神经兴奋状态,却依旧无用,这叫做“负诱导”。


而通过上下曲线的观察,你会发现兴奋的最高值和抑郁的最低值居然完全相同,相加得零。

也就是说,你想要永远处于开心状态是不可能的,你想要永远处于抑郁状态,也是不可能的。


举一个例子:

一个平常每天都特别开心的人,私下里一定是个特别孤独甚至有些抑郁的人。

因为他把开心的曲线不断拉高的时候,一定会有随之而来的伤心涌动,这是抑制不住的。

所以,一切快乐,都是在为悲伤铺垫。


如果你还是不愿相信,让我们再度回归到现实,看看那些最失败的人。

对于一个饥饿的乞丐来说,似乎人生充满暗淡,但此刻如果你给他买一只烧鸡,他那一瞬间的快乐,几乎可以说超过一个富人几年获得的快乐的总和。

而对于一个成功的人来说,他的快乐来自于一次又一次的突破极限,所以他获得快乐就变得越来越难,与此同时,获得悲伤也就越来越难,所以你会看到成功人士,往往情绪波动就会越来越小。


这时候,我们就能看到一个东西——“无聊”的力量。

很多人认为,如果开心的时候决策会正确率高很多,但实际上,在情绪波澜大的时候决策,是最容易出问题的,不论是正向情绪还是负面情绪。

所以,当你情绪波动减小,进行正确决策的成功率就会大幅增高,这呈一个反比函数关系。


无聊的力量,在于缩小情绪波动,回归理性决策。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雷文先生A

    日月交替,道法自然,想要向上跳,先要向下蹲

  • GadouPoint

    这个观点有点细思极恐,因为如果一个人前半生受了太多痛苦且短命离去,这个快乐的数值远小于悲伤的数值,是不是意味ta轮回后补上。。不断体验认识人生。。

  • 如此安好_52

    而对于一个成功的人来说,经历过大起大落,他的快乐来自于一次又一次的突破极限,所以他获得快乐就变得越来越难,与此同时,承受能力也很强,悲伤也就越来越难,所以你会看到成功人士,往往情绪波动就会越来越小。

  • 要向阳而生

    当我们的情绪波动小时,做的决定会更理性。如果我们处于开心或者抑郁的情绪,情绪波动比较大,做的决定,对于我们都是不利的。

  • 景萍成长记

    无聊在我的解释里是没有事情做叫无聊。这里无聊的力量是缩小情绪波动,用理性来做决策。之前说过如果没有心里感受快乐或悲伤,那么就会成为机械一般的存在。快乐和悲伤是先后顺序而来,快乐和悲伤它的数值是相等的,当你这时快乐着,过会你就会悲伤,因为没有永远的快乐,也没有永远的悲伤。为什么富人会有理性的决策,他们心里对快乐和悲伤那个值,在心里波动很小了,不是没有,而是很小,不会大悲大喜。在大悲大喜中所做事会有偏差。无聊是情绪到一个平行中还有点起伏状态的时态。

  • 熙仔_cp

    佛学已经入门了

  • 陈陈陈同学_

    所以我是因为工作的时候输出了太多快乐给“小客人” 导致我下班以后快乐的情绪就变少了

    1875634emwg 回复 @陈陈陈同学_: 两个角色而已

  • 荒天帝123

    真实也不是你说的这样,把人的情绪分为积极和消极中间的分界线为0值,我学习的目的是找到自己的愉悦。也就是找积极(正值),人如果不经历任何事情,他的值会一直维持0。当人遇到挫折值会下降为负值,当遇到开心快乐事,值会上升为正值。学习心理学,运动,冥想,交朋友等方法的目的是让我们值从0变为正值,当我们在做这些事情时可能遭受挫折,使我们沮丧值下降为负,过一段时间我们会恢复我们原本的水平(正值),突然的成功,会让我们的正值飙升,但过一段时间也回到原来正值的水平。我想说的是:我们情绪的稳定状态是可以提升的,而不是一生平均状态为0。提升了平均稳定状态最主要的好处是受到挫折恢复的能力特别快,从负值会到稳定状态的

  • 1503860syhs

    神经元与情绪的关系,是元件与系统的关系,用动作电位的脉冲与神经不应期来解释正负情绪,是不正确的,犯了前面所说的局部线形思维局部偏差的错误,情绪有神经产生,但情绪不是神经,而是系统,系统有神经编码产生,它是神经兴奋与抑制的序列密码,此文与前面数文不自洽。生命复杂系统尤以脑科学(神经科学)更为复杂。需要系统性思维去理解,王东岳先生是学生物医学的。

  • 听友245925668

    这一集就没意思了,结论是同意的,对的。但是人或者青蛙的神经细胞中正常ATP是有限的,一旦耗竭,再次产生需要时间,同时还要处理乳酸。所以持续的,长时间的传递同一信号的效果是随时间递减的,低于一个临界值就不表示为兴奋了。所以从生物和数学来说,你的结论正确。但是从玄学的角度来表达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