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大批判逻辑下的文化对峙

清朝:大批判逻辑下的文化对峙

00:00
14:44

课程金句 


第71集 清朝:大批判逻辑下的文化对峙

今日文稿 

大家好,我是余秋雨。


上次我们讲到,由于中国文化走下行的路线,又由于欧美各国对中国茶叶和丝绸的高度需求造成了贸易逆差,所以他们需要用毒品来填补,造成了中西文化的直接对峙,造成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惨败。在这种情况下,我必须要讲的是文化对峙。


文化心理的对峙 

对于军事对峙和经济对峙,现在已经有了很多文章,但是对于文化心理的对峙,我们还是讲的很少,所以我在这儿必须讲一讲这个问题,因为中国文化的世界形象和世界身份在这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们究竟如何来应对?这是我们这个课程的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我们不能放过。


大家知道,我们从清朝开始,已经发生过对外国传教士又爱又恨的各种各样的故事,有时候,故事又发生地非常的惨烈。好几次,外国传教士都产生了生命危险。那么我现在想讲的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努力想和西方文化沟通,但在这个沟通过程当中,产生的一系列的问题,证明中国文化确实遇到了非常了不起的困难。


这个了不起的困难,其实是面对我们的中国文化,是个挑战、是个考验,某种程度上既可能是毁灭之门,也可能是新生之门。譬如,我一直耿耿于怀的一个故事,就是汤若望的故事。


汤若望当时在中国传播天文历法,西方的天文历法。中国朝廷给了他一个很不错的官职——钦天监,相当于我们国家天文台台长。一个朝廷能够把国家天文台台长,让一个外国人担任,这个气魄很大。


但是很快就出现了文化差异,这个文化差异就是后来中国除了外力的原因以外,自己逐步走向衰亡的一个原因。譬如,当时有个叫杨光先的官员,告发汤若望,说他送给皇帝的是两百年的历,但是,我们总是讲皇帝万寿无疆,要送万年历。他这是居何心?我们现在一听很好笑,但当时实实在在是一个很重的罪名。


然后,他说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就是在杨光先的奏折里边,说:宁可中国无好历法,不能使中国有西洋人。汤若望后来没有被处死刑,这是由于孝庄太皇太后的干涉,但是,因为后来受了太多的惊吓,一年以后就病死了,他的助手都被处死了。


这里边,就考虑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了,就是汤若望本来是顺治皇帝非常信任的一个官员,顺治皇帝去世刚刚四年,这是满朝文武都知道的,但是大家根据文化,却可以立即把他置于死地。这里边有一个百思不解的问题,就是所谓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一碰,很多中国人的智商就立即降低。


大批判逻辑 

后来中国驻英国大使兼中国驻法国大使的郭嵩焘先生,被朝廷撤职这件事情更说明了这一点。郭嵩焘,嵩山少林寺的嵩,涛是长寿的寿字下面加上四个点。这更进一步说明了中国文化保守到什么程度,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必然会产生败亡,这好像是一个外交事件,但实际上是一个文化事件。


这个问题我曾经花了很长时间认真研究过。当时郭嵩焘到外国的时候,他中国上层的朋友全部阻止他,因为说他这是和洋鬼子打交道,那就不是正派人。他去了以后,为了回答朋友们,他写了一本书回来,叫《使西记程》,就是去西方以后的记程。


大家对这本书非常反对,因为在这本书里,他用中文写出了很多中国文化当中没有出现过的名词,有哪些名词呢?比如赤道、经度、维度、国旗、新闻,这些词汇在中国文字当中是没有的,他居然把它们一个一个写出来了,通过翻译写出来了。


所以当时有个学者叫李志明说:凡是有血气的人,无不咬牙切齿。愤怒到这个程度,非常夸张。当时有一个高官叫张佩纶,也就是作家张爱玲的祖父,他也特别保守,说郭嵩焘这样做,一定会混乱人心。


表面上看,这好像是生活方式,实际上,它实实在在地表现了两种文化之间的区别,这不是平和的区别,实际上是由于在中国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幸福日子以后,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自信。这个自信,不是正常的自信,是一种反面的自信,是我们不喜欢的那种自信。 


郭嵩焘后来被撤职的罪名一共有十条,现在我们看一看的话,每一条都很有趣。譬如其中有一条罪状说:郭嵩焘在接待外国客人的时候,他排列的座位违背了以右为尊的古制,采取了当地的模式,所以是对中国传统的否定,这是第一条罪状。


还有一条罪状是,郭嵩焘见到地位很低的商人和职员,他也握手。看到军士,他还站起来表示敬礼,这违背了中国传统的尊卑有别的规则,因此有弱国体。


第三条,说郭嵩焘到海上去参观英国的一个炮台,由于那天海风太大,英国的一个军官就把自己的呢子大衣披在郭嵩焘身上,他居然没有拒绝,这是有辱华夏衣冠。


第四条,他居然让自己的家眷去学英文,还参加应酬,这违反了中国的规训之道,就是妇道。


每一条的事情都很小,现在仔细一想,完全没有做错,但是全部上升到了民族传统、文化遗产,这样就活生生把一个大师搞倒了。这个事情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落后,西方已经公认了,但是还把落后的原因当作珍宝来捍卫,所以这实在是显得非常丑陋了。


后来郭嵩焘一直被朝廷所批判,罪名越来越重,揭发他的人叫刘锡鸿,刘锡鸿说:披外国服装,听外国音乐,见到巴西这样小国家的皇帝也站起来,这不是汉奸是什么?你看,罪名已经上升到了汉奸,那就完全没法沟通了,这是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大批判逻辑。


文化的最后沉淀物 

郭嵩焘不得不回国了。但是驻伦敦的世界各国使节都非常悲痛,其中的一点就是,中国的世界形象正是在这儿产生了逆反。在伦敦,平常态度最拘谨的波斯公使也说,我认识这里很多官员,听说你要回国,每一个人都感到很难过。


英国的首相还幽默地说,中国怎么会有您这样的好官?如果我以后在英国的政坛遇到什么问题,我一定到中国投靠你。郭嵩焘应该是特别受欢迎的一个中国人,但是中国人的标准和当时国际标准有非常大的区别。


揭发郭嵩焘的刘锡鸿,他的形象却是人人生厌,当时所有的外国人都讨厌他,他随地吐痰,吃相也不好看,甚至他非常不合理地在德国送礼,这违反了德国的规则。但是这样的人,在当时中国的官场上大受重用,而他要扳倒郭嵩焘却很成功,很多人都拥护他!


更让我感到难过的是,郭嵩焘应该是湖南人的骄傲,他的家乡在湖南,但是他带着国际的荣誉和朝廷的罪名,回到家乡的时候,湖南的官员却冷眼相看,长沙的街上还出现了大字报,说他是勾结洋人的汉奸,这实在是让人感到非常的难过。


这里边出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人格对比,就是郭嵩焘的对立面,我刚前面讲到叫刘锡鸿。他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本来是郭嵩焘提拔的,然后郭嵩涛被任命为大使的时候,他想做个副使,但郭嵩焘想来想去,他最多只能做参战,没报上去。后来刘锡鸿通过其他关系,还是做了副使,所以他就把郭嵩焘当做对头,永远向郭嵩焘叫板。


我记得当时德国有个公使,叫巴兰特曾经讲,在柏林30多个国家大使馆的从业人员当中,所有的人都对刘锡鸿怀有厌恶之心。你看,受世界各国的外交人员欢迎的人失败了,受世界各国外交人员厌恶的人却胜利了,这里边就牵涉到我永远讲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文化的最后沉淀物是人格。


这里的人格其实是和中国文化紧紧连在一起,负面人格一旦占据上风的时候,正面人格就黯然失色。当时,有一个真正的启蒙主义者严复,在郭嵩焘去世以后,曾经写的一个挽联里边讲到:


你是独行之人,你是首先醒来的一个人,所以一定会受到周围的攻击。


这个独行之人就像屈原,其实严复本人也是这样的,所以这里边文化冲撞就变成了一种人格冲撞。可爱的郭嵩焘的人格被否决了,所以中国文化一头撞到了墙壁上,这是我们中国一个非常大的悲哀,就是一种极端保守主义,以一种人格化的方式走到了中国文化的前面,所以中国文化就要受到一次很大的灾难。 


后来清朝不得不走向灭亡,中国不得不走向重重危机。我们一次次发生的战争,一次次都失败。中华民族包括中国文化在内,论语沦落与灭亡的边缘,都和这种文化走向和人格的变异直接有关。这个问题很大,我们下次再讲,谢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向往诗和远方_3n

    今天听得有些郁闷,给一句话说中了: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郭嵩焘的沉浮和中国文化莫名其妙的自信和莫名其妙的自卑常常在现代中国重现直到今天,以至于就像余老师说的,这种逻辑我们都很熟悉。

  • 甘心207

    现在却是湖南的骄傲,时间改变一切

    侠盗简妮 回复 @甘心207: 死后千好万好,生前口诛笔伐。真是劣根成性。

  • qingqinglvhe

    我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白天看孩子,晚上听余老师讲课,收获匪浅。谢谢余老师!

    倭瓜大妈 回复 @qingqinglvhe: 六十岁正当年

  • 002006

    当前,此现象还有隐性的存在。

  • 徐徐的风中的鱼

    现在在科技上虽然不再保守,但文化上主要的表现还是保守。看不到对其它文化的肯定,对自己文化的批判,自我麻痹、自我陶醉,让人感到有点十全老人时的状态

  • 听友205790942

    今天和两百年前,何其相似。 内忧外患,迂腐与混乱并存。也许还有30年,又一场标记着或荣誉或耻辱的战争将不可避免的发生。 我们还是两百年前的我们吗?两百年前的耻辱之业,一百年前的未竟之业,中华文明史的考卷交到了我辈手中,我们能答多少分呢?

  • 1399735aijo

    历史如此相似, 当今的中国依然如此

    1869830btjx 回复 @1399735aijo: 盘盘旋旋,终难突围

  • 快乐宝贝_0x

    前面中国文化骄傲迷人,今天我含着眼泪听,甚至是悲愤。疫苗事件是应该是文明社会人性的底线吧,可是我好怕,我们的文化人格未来的希望在哪里?

    桀骜流年 回复 @快乐宝贝_0x: 你懂文明?文明的进步,就是人类道德沦丧的一步步加深

  • 毛毛388

    可爱,可敬,可崇拜的中国文化精英先生们,您们无奈的只好拿起手中的笔杆,向有文化没文化的老佰姓讲诉真理!让我这个没有文化的人都听得入迷!感恩!感恩先生的辛苦付出!

  • 闲临牗

    最不喜清朝,尤其它的服饰,丑极

    恩琪爱诗词 回复 @闲临牗: 哈哈,没有人会喜欢清朝吧。衣服是丑,那个破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