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圣人治国的大智慧

002.圣人治国的大智慧

00:00
20:37


如何将一个国家管理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如何敬长上,而心怀敬畏;如何设法而不用,无奸民,而国泰民安;一个国家要安定,百姓要安居,请听圣人治国的大智慧,您会对至圣先师孔子的治国气魄、智慧,更加升起由然的敬佩!


相鲁第一

定公谓孔子曰:学子此法以治鲁国,何如?

孔子对曰:虽天下可乎,何但鲁国而已哉!

于是二年,定公以为司空。乃别五土之性,而物各得其所生之宜,咸得厥所。

先时,季氏葬昭公于墓道之南,孔子沟而合诸墓焉。谓季桓子曰:贬君以彰己罪,非礼也。今合之,所以掩夫子之不臣。

由司空为鲁大司寇,设法而不用,无奸民。

定公与齐侯会于夹谷,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定公从之。

至会所,为坛位,土阶三等。以遇礼相见,揖让而登。献酢既毕,齐使莱人以兵鼓噪,劫定公。孔子历阶而进,以公退,曰:士,以兵之。吾两君为好,裔夷之俘,敢以兵乱之,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于神为不祥,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君必不然。齐侯心怍,麾而避之。


各位听众好。


定公谓孔子曰,定公啊,当时鲁国的国君,看孔子治国治的不错,就问孔子说:学子此法以治鲁国,何如?说用你这个办法来治理鲁国啊,全国,因为你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一个县邑的一个邑宰嘛,如果让你来治鲁国,这个办法怎么样?孔子对曰:“虽天下可乎,何但鲁国而已哉!”说虽然啊,是治天下用这一招去治啊,肯定也都没问题,哪里只是治鲁国而已呢。


于是二年,定公以为司空。所以到了第二年,第一年表现很好嘛,第二年就被升官了,鲁定公呢,把他升为司空。司空就是一个国家的六卿之一,那主管六个方向的,六个不同的职责的。司空是主宰建筑的、交通的、或水土的,他身为司空,让他来管理全国嘛,看看他怎么做。


乃别五土之性,而物各得其所生之宜,咸得厥所。那么他一上任呢,他是管水土的,他就把不同性质的地形跟土壤大概做个区分。然后呢,土的颜色不同,质性不同,然后应该种什么;然后土的高低不同,有的比较湿,有的比较干,它应该种什么。把哪一种土应该种什么比较恰当,大致的给它区分了一下,然后让百姓作为参考。因为很多百姓呢也不晓得要种什么,随便种嘛,就是种错了长的不好嘛,对不对?而物各得其所生之宜,所以什么东西应该种在什么土上,什么样的地势上,什么样的地理位置上啊,然后呢都有所依据啦,有了依据之后呢,再种下去呢,就付出的劳力少而获得多嘛。咸得厥所,人也好,物也好啊,各得其所了。


先时,季氏葬昭公于墓道之南。说过去呢,那个季氏叫季平子。他把他的国君昭公啊,鲁昭公,葬于墓道之南,什么叫墓道之南呢?这个当时是这样啊,鲁国的所有的先君啊、群公啊,很多很多的公嘛,他们过世之后都葬在同一个区域,这个区域以上呢,就全部是墓。然后呢,这个区域呢,就是隔着一条路。


那么这个鲁昭公呢,当时啊,看季氏啊,太专权了,所以呢,他就去伐他,派兵去伐他。结果呢,鲁昭公呢打败了。打败之后呢,季氏就把这个鲁昭公,就他的国君嘛,把他赶出去了,赶出去呢,死在这个乾侯这个地方了。然后季氏就很恨他啦,这个国君竟然敢伐我啊,没有我的话你当的了国君吗?这个臣啊,你要知道季氏是个臣啊,这个叫做大逆不道之臣,当时势力大了的时候他就觉得他可以压昭公。那昭公被压惯了,被压久了之后就愤愤不平啊,我的臣竟然骑在我头上啊,他就伐他,结果伐输了嘛,被他逼走了,逼到乾侯之地,然后死在那儿。


然后呢,这个季氏呢,把他的骨骸拿回来之后呢,连他葬在哪儿呢,也不是这个昭公的继承人哪去主宰,是季氏主宰的。季氏呢,就把他葬在那一条群公之墓下来有一条路,把他葬在那一条路的另外一边,南边就是另外一边哪。这意思就是说不让昭公跟过去的群公葬在一块,就是有讥讽他跟贬低昭公的意思了。也就是说臣来贬低他的君了,已经大逆不道啦,然后又打败他的君,然后死了之后还得羞辱他一番。


孔子沟而合诸墓焉,孔子看这个情况是大逆不道,这等于宣扬自己的过错,他就在这个昭公的墓的下面再挖一条沟,把所有的群公之墓,用一条沟把它围起来,那这样子就已经算是同一区了吧,对不对?就故意用这个动作花了很多人力,然后把昭公的墓跟过去群公的墓把它合在一块。


因为一个领导人有一个领导人的一个地位,一个值得我们去尊敬的地方嘛。任何地方,职务都有不同嘛,一个公司是不是也有董事长,然后下面也有总经理、然后下面又有主任、然后也有职员,是不是这样?那他既是上面的人,我们就应当尊重他的职权。一个国家也是一样嘛,总是有一个领导人,然后下面呢,有各个部会,然后下来还有很多机构。他既然是一个领导人,一个总统也好、一个总理也好,我们要不要敬重他的职权呢,当然是需要敬重的。所以,敬重长上乃是为人的一个最基本的规矩啊。那么现在呢,民主社会这一个观念呢,有一点混淆。虽然人性是平等的,但职权不同。一个国家领导人我们就应该尊重他嘛,到哪个国家都一样的对不对?


那么,昭公成这个国家领导人,然后呢受制于逆臣,只不过是被这个逆臣打败,但是他还是一个国家领导人,他并不是做了什么多恶劣像纣王那样的事情,他还是应该跟群公合葬在一块儿。孔子觉得呢,一个国家要安定,这个分位一定要非常的明白。现在的社会很乱,就是因为分位不明白。


这两天新闻炒的很热,一个桃园的国中里边很乱,已经乱到老师管不住。然后这个学生呢,手比着手枪啊,指着老师说:“你再管我我就拿手枪来开你。”竟然对着老师这样讲啊,管不得啦!现在老师分位呢也混淆了,学生的分位呢也混淆了,如果我们对于我们的师长、对于长上、对于领导人,每个人心里都怀有一份敬畏的心呢,社会怎么会乱成这样呢?就是现在的教育啊,已经非常的混淆了,已经非常非常的堕落了啦,堕落成这个样子,这必须要釜底抽薪大幅改变。


孔子呢内心有尊王的意思,这不是封建的思想,即使在现在的民主社会,你可以不尊你的王吗?你还是必须尊敬他的。那这个概念如果被季氏这么一搞,然后呢让每一个人都不尊敬他的长上,那以后世界的乱也可想而知。孔子这么一做,让大家知道呢,要尊敬他的长上了。


谓季桓子曰,孔子呢,做了这个沟,把他合在一块儿之后告诉季桓子,季桓子就是季平子的儿子啦,就是季氏的儿子啦。他没有直接告诉季氏,而叫他的儿子跟他讲。


曰:贬君以彰己罪,非礼也。说贬他的国君,臣应该听君的,现在你作为一个逆罪之臣,你不听君的,还打败你的君,还胆敢跟君打仗,还打败你的君,然后呢让他客死他乡,拿出来的骨骸呢,又不跟他跟群公葬在一块,还贬低他,是非礼也。


“今合之,所以掩夫子之不臣说现在呢,我挖了一条沟把他合在一块,那跟这一条路就没关啦,是不是同一区,现在大家看这一条沟而不是看那一条路了。我把它合起来,让他跟群公在一块,这样呢,来掩藏季平子过去所犯的不臣之罪,这是孔子的用心哪。那么这个用心到底是对还是错呢,现在很多提倡民主的人,说孔子这个是封建思想,是做什么,是只捧一个长上而不顾下面,他没有说不顾下面,但是,分位有高有低这个规矩要不要先订定下来?这个是需要的,不然呢,国家也乱,社会也乱,公司也乱,对不对?到底谁听谁的呢。


然后呢,孔子这段时间第二年又表现的不错,由司空为鲁大司寇。孔子呢又晋升啦,从这个司空再晋升为司寇。司寇是什么东西呢?就是管这个匪寇的,就是管刑狱的。像现在的管司法的,差不多这个意思。


设法而不用,无奸民。等孔子做大司寇的时候,他虽然也跟百姓约法三章,他也设定了一些很简单宽松的法令,问题是没有机会用,为什么?因为无奸民。那时候呢,孔子非常得人心啊,那个时候鲁国已经没有什么犯罪的人。那个奸就是罪犯,没有什么犯罪的人哪。


那么我们从这里呢,看孔子从一个小小的县宰不断的晋升,管一个小小的县,然后管到国家的水土建设,然后管到国家的这个法令,刑罚、监狱都是归他管的,我们就可以知道孔子短短两三年的晋升呀,他的治国长才可以说是一览无遗啊。各位想想哦,如果是你去做那个县邑的县宰,你有没有办法管理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呢?如果你是做这个司空,有没有办法让各地的五谷丰登各得其所?如果你当大司寇,有没有办法设法而不用,而无奸民呢?我们常常有很多人喜欢批评孔子,等你坐上这个位置,你就知道他真的是非常不简单的。


我们再看下一段,孔子更不简单,我非常佩服他。会佩服他不是没有原因的,也不是呢故意要捧一个圣人,都不是的。我们看下面这一段,更让我们对孔子的气魄、勇气跟智慧啊,升起油然的敬佩。


定公与齐候会于夹谷,夹谷呢是个地名,那鲁定公跟齐景公,受齐景公之邀,在夹谷这个地方要会盟。


孔子摄相事,那鲁定公知道,孔子非常精明干练,这个时候有一个那么大的国家要约他,那是生是死啊,是吉是凶还不知道啊,恐怕会被要挟啊,所以他就请孔子,暂时设理了相事,就是去帮他,在旁边帮他打理一切,做他的左右手啦。


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这个孔子就说啦,这样子去的话肯定被要挟的,他在想哦。他就跟鲁定公报告说啊,曾经说有文事的一定要有武备啊,要备一些这个兵力啊什么的,武器啊什么的,来保障安全嘛。“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有武事的呢,也要有允文允武的人啊。


“古者诸侯并出疆,必具官以从”,说过去古代啊,诸侯只要出了他的国界,那个疆就是国界,一定会带着随从的官仆,有文有武的。那现在呢,这个两个国君的相会,那么鲁君呢请孔子暂时摄相事,等于有文备了啊,那少一个武备啊。所以他说:“请具左右司马。”请你呢,要出发前啊,先备好左右司马,有人管这个军事的,司马就是管军事的,管兵权的,带兵的,带个部队去保护的意思啦。


然后定公从之。那实际上呢,定公没有兵马,定公就找这个季氏商量。这个季氏呢,他也受制于下面的权臣,季氏跟权臣商量。季氏是答应孔子啦,权臣呢,下面有权臣呢也答应季氏了,可是实际上到时候,出发的时候呢,那个权臣的兵马并没有跟来,当时的情况是这样,不过呢,孔子碍于他的职守,他必须提出建议了。


至会所,为坛位,土阶三等。两个诸侯呢,到夹谷相会了。然后齐国呢,早就在那里筑了土阶,有三层,三等就是三层。用土做梯,总共很高,有三层。


以遇礼相见,遇礼是什么呢,很仓促成礼叫做遇礼。就是礼节里面,最简要的啦,最简约的啦,那这也无可厚非啦。为什么呢,因为在野外会盟嘛,毕竟比不上朝堂啦,所以以遇礼相见。揖让而登。献酢既毕,然后两个人呢就作揖,互相行礼,然后一起登上了三层的土台,献酢既毕,酢就是酒啦,献酒,敬酒。


齐使莱人以兵鼓噪,劫定公。那么,这一次齐人,齐国呢,齐景公跟定公的会盟,其实呢是想要要挟他签一些协议,然后以后呢,鲁国就等于要听他的。那他怎么样来吓唬这个定公呢。他就是叫了一个莱人,莱人就是东夷的蛮邦,蛮夷之邦嘛,那个土人就对啦,拿着枪,画着刺青的那种人。然后呢,在那边舞动兵戈、舞动刀枪,然后击着鼓,看起来像野人的一些活动,可是实际上因为呢,非常近身而且带着刀带着枪,对不对?表示有威吓的意思,他就想要这样来吓吓这个定公,待会儿呢,签什么都好说。


孔子看到这个情况,他是负责去保护定公的,对不对?他是摄相嘛。然后呢,历阶,就是快速的走过台阶,一层一层进,而进,进了几层。然后以公退,曰,然后就站在定公旁边,然后拉着定公,保护定公一起退下来,叫做以。以公就是跟着定公在一起。退曰就是说扶着他一起退,退了之后呢,孔子跟鲁国的士兵说,他曰,是跟鲁国的士兵说:“士,以兵之。”说你们这一些保护国君的士兵,你们应该杀了这些莱人。


“吾两君为好,裔夷之俘,敢以兵乱之”,看看孔子的智慧跟魄力勇气啦,我们两国的国君在这里盟约交好,裔夷之俘,裔是边缘,说边缘的蛮夷之邦,过去还是我们中原战败的俘虏。敢以兵乱之,竟胆敢呢,用这些刀枪在我们两个国君面前,在那边舞动,在那边干扰我们两军盟好。


“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我相信这不应该是齐君命令他们出来,来捣乱这个诸侯的会盟。其实孔子知不知道是齐君的命令,当然是知道啊,对不对?但他说,我相信应该不是,因为这个实在是太离谱了。这个言外之意就是说,一个国君不可能做出这么不入流的事情,这谁都知道的,对不对?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我们看孔子怎么说,这么边远的地方的人不能参与这个我们华夏的事务啊。夷不乱华,这种蛮夷之邦的不能干预我们大中华的这种礼仪之邦的事务。


“俘不干盟”,那些过去曾战败的人,哪里能够干扰我们什么,干涉我们什么两国的盟约呢?“兵不逼好”,这个刀枪不能够呢,出现在两个友好友邦结盟的这个会所的面前,等于是拿这个刀枪来逼我们,这些都不是古人的礼。


“于神为不祥”,这个事情对神明来说是非常不吉祥的,刚刚不是献酢吗,献了酒了吗?对不对?对天地献了酒啊,对神明共鉴的吗。对神明来说这是非常不吉祥。“于德为义”,愆义就是违背道义啦,对于德性来说这根本就是违背道义的事情。“于人为失礼”,对一般人来说也都知道这是非常失礼的。


“君必不然”,我相信齐国的国君,堂堂大度的一个齐国的国君必不可能做这样的事情。然后他这样子说了之后啊,等于是,他虽然是说齐国必然不会是这样,其实就是指说你怎么会做成这样,怎么这么不入流。


齐侯心怍,这个怍就是惭愧,齐候听了非常惭愧,这么短短的一句话,还有看到孔子的气魄,马上登上台的气魄,然后呢,非常知礼的,保护着他的国君,引他先退,退了之后自己再站出来,然后呢,对着士兵说,你们应该杀了他,为什么?我讲原因给你听,你看也不必打草稿,对不对?振振有词,每一句都非常精当。所以齐候听了胆战心惊啊,说:“哎,我这么堂堂大的国,跟人家要盟约,怎么做出这种丑事来啊。”麾而避之。手一挥呢,叫这些莱人啊,全部退下去。


各位啊,我们读这些文章哦,你不能感觉什么,我要请你想象啊,你是当时的孔子啊,这个文章还没有完,我们先看到这里,我们先来回想一下就好了。如果你是当时的孔子,鲁定公被邀,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对吧?你敢不敢呢,说:“好吧国君,我虽然知道我们人单力薄,我虽然知道对方心怀不轨,我虽然知道随时会人头落地,好吧我跟你去。”第一个,如果你是孔子啊,你干不干这个事情啊?


然后呢,当这些土著啊,在那一边舞刀弄枪的时候啊,马上一个箭步快步踏上台阶去,他也不怕被杀,也不怕那一些莱人到底会怎么样,然后呢,先保护他的国君退。各位啊,你会不会这样做,还是你先跑了,会不会啊?我看大半的人先跑了吧,他不顾性命的,先上去,一个读书人哪,这么大的勇气跟魄力啊。然后把他国君安顿好之后呢,大声的叱喝他们,告诉鲁国的士兵,鲁国士兵很少啊,根本没几个人哪。气宇轩昂的跟他们说,你可以杀了他们,为什么我讲原因给你听,一点都不畏惧的。他也不怕待会齐侯啊,这个羞愧转成生气啊,不晓得会做出什么事情,还是那一些莱人会做出什么事情来,根本不怕的,那个随时准备舍身的啦。然后骂得这个齐候哪,非常的惭愧。


我刚才这样讲的意思是说,为什么我们要来说孔子值得学习啦,在那样的危急的状态下,他做出什么气节、他如何安排、他的智慧,让我们来看看。


好,我们今天讲到这。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兰子_0h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看看孔子是如何做到的

  • 爱笑lucy

    孔子沟而合诸墓焉,看到他对长上的尊敬;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展现出他的治国长才;夹谷相会更是展示圣人的智慧气魄和勇力。 展示了一位立体的圣人形象,赞叹

  • 听友63565441

    “峡谷会盟”,感受到了孔子的气节,原来夫子可不是一个文弱书生👍呀

  • 兰子_0h

    孔子智勇过人,正当保护自己的国君,感叹

  • 郝素红

    感受圣人治国的大智慧和气魄,内心更加升起由然的敬佩!

  • 嘉琪_i6

    这一集最惊叹孔夫子的“大勇”,千军万马中可以气定神闲,正义执词,讲师把这个故事讲的太精彩了👍

  • 太原张惠

    了解到作为圣贤的气魄和担当是多么的令人敬佩

  • 芳枝

    孔子治国很快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无奸人,做国君的相事出访表现出的气魄,勇气和智慧真是赞叹啊

  • 沙漠绿洲_kp

    这样做天下也足以治理好,岂止是治理好鲁国,孔子,真的是有很多让人佩服的地方。

  • 沙漠绿洲_kp

    第二年,孔子先升为管理水土建设的司空,又很快晋升为管理司法的司寇,治国长才一览无余。保护鲁君去齐国会盟,智勇双全,真是让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