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03 张瑞敏:不只是砸冰箱那么简单
 6976

试听180【1985】03 张瑞敏:不只是砸冰箱那么简单

00:00
12:02

内容交流群 

欢迎添加微信:xmcaijing,发送购买截图,即可加入课程VIP官方交流群,可获得课程话题交流、直播互动、不定期抽奖等福利!

课程文稿 

在讲1984年的时候,我曾经提到过几个教父级的企业家,都是在1984年开始他们创业的历程,像柳传志、王石…当时我也提到了张瑞敏,但事实上是在1984年12月,时任青岛家电公司副经理的张瑞敏出任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因此我把他放在1985年。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张瑞敏:不只是砸冰箱那么简单”。


因为我和张瑞敏先生有多年的交往,对于他创业前后的事情比较了解。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些过去了解不那么多的东西。


1984年,张瑞敏去的这家“青岛日用电器厂”,它早年是一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后来过渡成集体性质的合作工厂。很多人说海尔是个国有企业,其实更准确地说它最早的时候是个集体合作企业。


在很多年里,它生产过电动机、电葫芦、民用吹风机、小台扇等等,张瑞敏去的那几年则开始生产一种名为“白鹤”的洗衣机,由于外观粗糙,质量低劣,一直打不开销路,工厂资不抵债还亏空147万元。他回忆说:“当时欢迎我的是53张请调报告,工人上班8点钟来,9点钟就走,10点钟随便在大院里扔个手也炸不死人。外边到厂里只有一条烂泥路,下雨必须用绳子把鞋绑起来,不然鞋子就被烂泥拖走了。”     


张瑞敏上任后的第一个决策就是,退出洗衣机市场转而生产电冰箱。他是12月初报到的,当月工厂的牌子就被更换为“青岛电冰箱总厂”。他在家电公司当副经理的时候,就已经看出接下来冰箱市场的前景会很好,他还被派到德国去考察,当地一家冰箱公司利勃海尔(Liebherr)有意愿向中国输出制造技术和设备合同,张瑞敏抓住这个契机。

 

其实他去工厂时就是带着这个使命和自己的愿景,把这个事做成,他去这个工厂才有价值。 所以当时就到青岛市和北京的轻工部再三要求,终于被允许引进利勃海尔的技术,成为轻工部确定的最后一个定点生产电冰箱的工厂。很多人会说,张瑞敏一去就点石成金,其实不是这么简单,他带着转产和引进技术,和资不抵债的小厂对接起来。这是海尔能起来的至关紧要的因素。

 

为了整治工厂,张瑞敏上任后就制定了13条规章制度,其中第一条是“不准在车间随地大小便”。很多人会觉得不可思议,但在当时很多国营工厂里,随地大小便是一件不被禁止并司空见惯的行为,张瑞敏的制度贴出半年多后,随地大便的人没有了,但是小便的却还没能马上杜绝。


其他制度包括“不准迟到早退”、“不准在工作时间喝酒”、“车间内不准吸烟”和“不准哄抢工厂物资”。为了执行最后一条,张瑞敏有一天把车间门窗全都大开着,布置人在周围观察有没有人再来拿东西,没料到第二天上午就有一人大摇大摆扛走一箱原料,中午张瑞敏就贴出布告开除此人。这件事情后,全厂工人才相信,这回新厂长好像是动真格的了。

 

而所谓的“砸冰箱”,是当时张瑞敏的朋友想到他那儿买冰箱,但挑了很多台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毛病。朋友走后,张瑞敏把库房里的400多台冰箱全部检查了一遍,结果发现有76台冰箱都不同程度存在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有人提议把这76台冰箱以低价格处理给职工。把残次品低价格处理是很多生产厂家都采用的“好办法”,都认为这样既有益职工又有利企业。但张瑞敏不这么认为,他认为不能把残次品当做商品区出售。他一声令下,76台冰箱被砸成了废铁。


当时,一台冰箱的价格是800多元,相当于一个职工两年的工资,很多职工砸冰箱时都心疼地留下了眼泪。“张瑞敏砸冰箱”成为这家日后中国最大的家电公司的一个传奇,


其实张瑞敏1985年的“砸冰箱”,我采访他时,他说最主要的不是砸冰箱这么简单,其实是要打造一个品牌,是个系统工程。不仅内部生产要加强,市场开拓也特别重要。


那时经常要到北京跑批文,一说要去,就是今天下午或明天上午马上就去。火车票是稀缺资源,不可能买到票,所以我们就5分钱买一张站台票,他从青岛一直站到北京,如果运气好也可能中途能找到地方坐下来。不管怎么样,目标是北京,其他一切都无所谓。


“到北京,没有好的宾馆,有好的也不行,没钱!那时我们要求不得住超过十块钱一晚的宾馆,一般住的都是五六块钱,从我开始,住招待所。十几个人一个房间。上厕所要打着伞。为什么?楼上那个卫生间往下漏污水。


北京最有名的是四大商场,谁能够进去就能占据有利地位,就能够卖得多。所以我们邀请他们来看我们的产品。人家根本不去。很不容易请到西单商场冰箱组组长来到招待所,十几个人的大房间中间有块空地,冰箱就放那里。他看后恰恰是被这种精神感动了,决定一定要进我们的冰箱,说其他商场都不进我也要进。北京第一个让海尔进驻的就是西单商场。”


张瑞敏还讲到一个故事,就是到西德的利勃海尔去培训,生产线是从那里引进的。当时中国有三家电冰箱企业去培训,青岛、杭州、武汉都有。青岛去的这批人每天晚上学习到12点、1点、2点,星期六、星期天不休息,德国专家说老师不能休息受不了。但是青岛去的人说一定要把这些东西都吃透,特别特别敬业。


杭州和武汉的另外两家企业看了看,说这很简单,有什么必要培训十几天?太长了。于是要了点马克到附近游玩。西德人当时说了一句话,青岛来的中国人和其他人不一样。后来的结果怎样呢?杭州的企业见不到了,武汉这家被我们兼并了。


所以说,要干成事业,必须有一种创业拼搏精神。张瑞敏说:“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如果人的素质不高,也做不出来好产品。砸冰箱是为提高人的素质,是拼搏精神在质量方面的体现。”


为了创出冰箱名牌,张瑞敏在厂里建立了“自主管理班组”,这是最早的“人单合一”。自主管理班组就是员工自己决定怎么改进绩效。比如有一个做冰箱门封条的自主管理班组,过去是上班后通上电加热40分钟再开始工作。为了提高效率,他们商量后决定轮流每天早来40分钟先加热,大家来了以后就可以直接进入工作。


这类调动员工自主性的方法在当时就已经有了。但是并没有完全铺开,因为这种自主性需要有些奖励,就需要给些奖金。但当时青岛市劳动局决定着每个企业的工资总额是固定的,想多开一分钱都不行。他们想了很多办法,从其他地方搞了一点钱给他们,加了一块儿奖金。但全厂都来推广,做不到。不管怎么样,这算是最早的‘人单合一’的种子。


张瑞敏1984年底到青岛日用电器厂—后来的电冰箱厂,相比其他做企业的人,已经是相对成熟。他和共和国同龄,他是1949年1月出生,而且一直非常注重学习。1965年上高一,1966年“文革”开始,1968年高中毕业去工厂当工人,做五金用品的加工。


一个有思想的人,最终能够找到自己的希望和前途。


张瑞敏回忆说,“文革”时,他千方百计地借书看,怕别人议论他走“白专道路”,所以经常把书包上皮。印象最深的是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还有蔡东藩的《东周列国志》等文史著作。


当时借书有一个圈子,大家互相交换,看两三天就必须还。他还看了不少外国文学作品,比如俄国作家契科夫的《套中人》。小说的主角别里科夫害怕一切变化,总想给自己造一个安全的套子,总把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戴着黑眼镜,耳朵里塞上棉花。


在那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张瑞敏,喜欢思考,但不爱说话,更不会不分场合地发牢骚。当时有个借书给他最多的人对他说:“中国不可能这样下去,不办大学,不学知识,那这个民族就完了,总有一天会改变。”


张瑞敏白天在工厂做工,改革开放后,考上一所夜大,下班后骑很长时间的自行车,到夜大学习与机械制造相关的技术,整整四年。因此张瑞敏其实是有一定技术背景的,他运用学到的知识在厂里进行了一系列技术创新,得到认可。


1984年底,35岁的张瑞敏走进濒临倒闭的电冰箱厂当厂长。到1995年5月海尔总部搬迁到海尔工业园,差不多十年时间。这是海尔从0到1创业创新的十年:成为中国名牌,拿到中国电冰箱史上第一枚国优金牌,获得国家冰箱行业第一枚国家质量管理奖“金马奖”。


所以我们来看很多企业家,都把他的传奇定义为某一个事件,比如“砸冰箱,砸出来的名牌”。其实不是这么简单,在砸冰箱很早以前,他对知识的学习,他对人生的感悟,他对时代的理解,这些东西都构成了一种支援性的资产,埋藏在那里,当他一旦有机会时,这些东西就会被唤醒。


所以一个人有机会的时候,可以爆发出你的能量,但在没有机会的时候怎么去积蓄你的能量,这个事特别重要的。这就是张瑞敏在文革时期沉潜中的知识积累,对他未来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用户评论
  • x4wex4qbk7hml2cxn7dm

    可以花在其他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