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萌芽巇罅,抵之以法—同时解决多项难题

27.萌芽巇罅,抵之以法—同时解决多项难题

00:00
15:07

喜马拉雅的朋友,您好!我是兰彦岭

人会生病,一个组织乃至社会都会出现问题和矛盾。那么,如何应对和处理这些问题和矛盾呢?这一讲,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鬼谷子开出的解决问题的药方。我们先来看一下社会出现问题的症状:


鬼谷子说:“天下分错,上无明主;公侯无道德,则小人谗贼;贤人不用,圣人窜匿;贪利诈伪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父子离散,乖乱反目,是谓萌牙巇罅。”


意思是说:天下分裂错乱,上面没有英明的君主;公侯大臣没有道德,小人当道,毁谤和残害忠良;有能力的人不被重用,圣智的人隐居避乱;贪婪虚伪的人到处兴风作浪,君臣之间互想猜忌,国家土崩瓦解,互相残杀攻击。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反目成仇。如果是出现了这种情况,便叫做社会有了裂缝。


社会有了裂缝,就是社会病了。天下大乱,弊端丛生,社会各种矛盾集体大爆发,就像地球内部力量如果达到了不平衡,那么就会出现火山、地震,是一样的。我们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


鬼谷子说:“圣人见萌牙巇罅,则抵之以法。世可以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之。或抵如此,或抵如彼;或抵反之,或抵覆之。”


意思是:圣人见到国家产生了裂缝,便用各种方法来挽救它。如果世道还可以治理,便采取措施堵塞裂缝:如果已经不可挽救,就破旧立新,建立新的体系。或者用这种措施来治理,或者用那种措施来治理;或者使它返回到原来的状态,或者推倒重来。


在这里,鬼谷子强调圣人是以洞察处于萌芽状态的罅隙和矛盾为特长的,而且胸怀安民治世的良策,站出来定规范、定标准、树道德。作从总体上来说,抵巇之道有两个做法值得参考。


一、世可以治,则抵而塞之。

世道虽然病了、出现了裂缝,但还可以治疗,就采取堵塞的办法。通过修补让事情出现转机,太平天国起义让清朝动荡不止,但中间出现一个曾国藩,通过“抵而塞之”的做法把清朝这只大船上的漏洞给填补上了,于是继续生存下去。曾国藩也因此被称为“中兴之臣”,他所采用的正是鬼谷子的抵巇办法。


抵而塞的做法一般用于处理内部矛盾。什么叫抵呢?当出现很小的毛病的时候,要想办法去把它弥补、教育,把它的矛盾给去除掉。比如,战国时期的赵国,文靠蔺相如,武靠廉颇,两人不和必将危害国家。最后两人和解,一个宽宏大量,一个负荆请罪,共同填补了空隙和漏洞,保全了社稷的安全。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说:“外部敌人的最大作用只能在一个社会自杀还没有断气的时候,给它最后一击。”的确如此,文明衰败的根源不在于外部力量的打击,而在于内部机制的退化。鸡蛋一旦是坏掉了,一定是先从里边坏掉的。如果里边坏了,并向外边发作起来,那才是最难弥补的。所以领导人尤其要注意内部不能出问题,遇到裂痕都要学会及时地、主动地去补救,不要等到事态逐渐变大到最后无法收拾。


二、不可治,则抵而得之。

世道病重,已经无法通过小补小修来治好了,这个时候怎么办?鬼谷子的建议是干脆推翻重建。我们不但要砸烂一个旧世界,还要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这个道理就好像你家的一台冰箱坏了,让维修人员来看,他说很难修好了,要更换很多零件,算下来比重新买一台还要贵很多。那怎么办?我想你会选择干脆扔掉,重新换一台新的。


孙中山为什么要革命?因为在此之前清政府以反腐败来澄清吏治、洋务运动到维新改良,都是“抵而塞之”的办法,结果都证明了堵塞裂缝的做法行不通,救不了清朝。而裂缝实在太大了,小修小补已经解决不了问题。腐朽透顶的清政府就像一台坏得无法收拾的冰箱,只有砸烂扔掉,换一台新的。这就是鬼谷子所谓的“抵而得之”。


关于以上抵巇之道,鬼谷子不仅提供了自己的观点,而且还列举了历史上相关的案例。


鬼谷子说:“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事,抵而得之。诸侯相抵,不可胜数。当此之时,能抵为右。”


意思是:五帝之时,世道尚可治理,发现裂缝及时地堵塞,改良新政;夏、商、周三王更代之时,世事已无法救药,那就要推倒重来,建立新的秩序。历史上诸侯之间攻伐兼并,数不胜数。每逢此时,善用抵巇之道解决问题的人就是值得推崇的人。


五帝时期到底是什么情况?根据《史记•五帝本纪》的记载,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他们之间的传承以德者居之,通过禅让的方式,不需要战争和篡位等卑鄙手段。这时,世道总体还是好的,即使有问题也是小问题,不影响根本,那就采用修补改良的方式来解决。这就是鬼谷子所说的“抵而塞之”,通过社会改良,让裂缝一次次地得到修复和完善。


三王是指夏、商、周三代开国的君主。大禹的儿子夏启建立夏王朝。禅让制就变成了家天下。直到夏桀昏庸无道,社会矛盾大到无法堵塞,于是商汤率兵讨伐,建立了新的商王朝。到了商纣王的时候,酒池肉林、残害忠良,社会矛盾再次大到无法修补,于是周武王讨伐无道,建立新的周王朝。这个时候所采取的办法就是鬼谷子所说的“抵而得之”,砸烂一个旧世界,重建一个新世界。


除了“抵而塞之”和“抵而得之”这两个大的抵巇之法之外,鬼谷子还提供了其他的几种抵巇的原理和方法。


一、抵而却之。

如果罅隙和矛盾是外部引起的,就要想办法把问题消除在外面,叫“抵而却”。却是阻挡、退却之意。阻挡和消除不利的外部因素,营造良好的环境。军事上的离间计往往就是这样的一个原理。


“抵而却之”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解决外部麻烦的策略,如果敌人内部有矛盾,怎么办?那就要挑拨离间扩大矛盾,到最后让他分崩离析,我方乘机而除之。二是阻挡来自外部的矛盾和阴谋。一旦外部不怀好意制造矛盾,我们要想办法把它消除在外面,而且马上给自己的人做思想工作,互相信任、相信盟友。


二、抵而息之。

如果罅隙和矛盾是由下面人(比如下属、中层干部及基层员工)引起的,就要想办法弥补和平息,不要让事态蔓延扩大,一定要想办法消除在萌芽状态。


春秋时期,楚庄王在一次庆功宴上,安排自己最宠爱的两位爱妃向文武百官献酒。这个时候,一阵风吹灭了蜡烛。在黑暗中,有人拉住许姬的手。许姬扯断了那人帽子上的缨带。她让楚庄王点亮蜡烛查找此人诛杀之。你看楚庄王是怎么处理这一纠纷的?


他命令不要点亮蜡烛,而且宣布:“寡人今天大摆宴席,就是要与各位狂欢。现在大家都摘掉帽缨,尽情地饮酒狂欢吧!”等大家都取下帽缨之后,楚庄王才命人点亮蜡烛。就在这个时候,楚庄王就把一场风波给平息于无形之中了。


三年以后,楚国和晋国爆发战争,其中有一个将军打仗特别勇敢,五次交战都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立下了赫赫战功。这人其实就是当年那个喝醉酒骚扰许姬的人!”


楚庄王不愧是深谙领导艺术,值得现代领导人学习和借鉴的模范。作为一个领导,每天都会遇到来自下属上报的大大小小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这个时候,我们要懂得运用鬼谷子抵巇之道中的“抵而息之”的策略,把那些不影响大局的风波、纠纷平息和消除,千万不要大惊小怪地激化矛盾。


不少群体事件原本都是可以避免的,大都因为某些领导不懂得“抵而息之”,不但没采取安抚,反而火上浇油,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很大的麻烦。这是值得我们引以为戒的。


三、抵而匿之。

如果是这个矛盾或者危险产生在高层怎么办呢?鬼谷子告诉我们要“抵而匿之”,一方面高层当中的矛盾一定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加以解决;另一方面是无论内部有再多的矛盾都不要让别人知道,要保守机密,因为下面的人知道会乱了军心。


高层之间的矛盾让下层知道了,会对领导、组织担忧或散失信心;被敌人知道了,敌人可能会反其道而用这个矛盾挑拨离间,就可能让事态扩大,从而让你所在的组织解体。对一个家庭来说,父母之间的矛盾和纠纷一定不要让孩子知道,否则就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和情绪,不利于健康的成长和日常的学习生活。


这一讲,我们学习了鬼谷子提出的解决问题的两大办法。下一讲,我们继续学习其他几种抵巇的原理和方法。

好,谢谢收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赵雪彤_s2

    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