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集】老子的内在无为

【第37集】老子的内在无为

00:00
14:28

今日知识卡片


今日课程内容


关于无为,我们讲到,无为的概念包含一个内在矛盾,这就是就字面形式来看,无是否定词,为是一般的行为,这样,就字面意义来说,它好像是否定了一切行为。但在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没有人会否定人的一切行为,从实际上说,以《道德经》原文为根据,我们看到无为否定的行为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不是一切行为。对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看到老子不否定人的满足生存的基本需求的行为,但是对自尊心和荣誉等方面的追求就有所限制。这就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三章)大意是要净化人的心灵,消弱过强的自我意志,但是要让百姓有温饱的生活条件和坚强的体魄。


总之,无为是对我们的很多行为的限制和否定。为字使人想到的是外在的行动,其实,这外在的行动离不开内在的心理活动和性格、气质的表现。所以,我们看到老子所要限制和否定的外在行为是有内在的心理基础的。如果我们相信,人的外在的行动都是有内在的心理活动的影响和支配的,我们就有理由将老子的无为从内到外联系起来,就是说,要看到外在无为的内在根据。因此,我们根据老子所否定的内在心理属性和外在行动的内容,将老子的无为分为内在的无为和外在的无为。这是我们对老子之无为的一种分析和梳理,以便我们更全面准确地理解老子的无为理论。


我们说过,无为的概念是对人类行为的一种取消或限制,外在的无为以取消和限制向外的行为或行为方式,可以以不争不先为代表;内在的无为限制内心的欲望和追求,可以以不有不恃为代表。上一讲我们主要讲了外在的无为,今天我们主要讲内在的无为。


我们选择以不有、不恃代表内在的无为。“不有”就是不占有,“不恃”就是不居功、不依仗功劳的意思。这个思想主要来自于老子的玄德,就是玄妙之德。为什么叫玄德呢?因为这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甚至是难以想到的,看起来有点玄妙。



五十一章说﹕“故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一章的内容我们多次提到过。前面讲“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等等都是在讲道生成、养育万物的功能,功绩,作用,后面讲道之玄德,就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就是化生万物而不占有万物,有所为而不自恃有功,长养万物而不主宰万物。简单说,道之生养万物的功德是宇宙中最高最伟大的,但道却“不有”“不恃”“不宰”,就是不占有、不自恃有功、不主宰万物,简单地说就是功德伟大,但从不以伟大自居。这也就是道之德,也是圣人之德。


这种圣人的品德叫作玄德大概一是因为少见,二是因为难以做到。为什么说难呢?因为玄德和普通人常见的做法相反。一般情况下,普通人生成什么就想占有什么,做过什么就会自恃有功,长养什么就想主宰什么。而玄德恰恰相反,就是化生万物而不占有、功成事遂而不自恃有功、长养万物而不做主宰。这里讲的是道的玄德。道的玄德与圣人的玄德是一样的。第二章就说“圣人……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大意是圣人有所成就而不自恃伟大,功成事遂而不自居有功。可见道和圣人所体现的是同一种玄德。


类似玄德的这种思想在《道德经》中反复出现,如七十七章“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三十四章讲“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第十章“ 生而不有,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几处文句略有不同,但内容一样,都是有功而不居功的意思。



从常人的观点来看,不有不恃好像就是谦虚而不骄傲的意思。不过,平常的谦虚仅是世俗的美德,是纯个人的修养的表现,是一种做人的态度和风格。但老子的内向无为或不有不恃的精神则来自于本根之道的特点,来自于圣人的玄德之表率,表现的是观照天下万物的襟怀,以万物自然而然化生发育、没有人可以自恃有功为最终根据。所以玄德或不有不恃与普通的谦虚谨慎在根源和境界上不可同日而语。


与不有不恃相关的也有劝人适可而止、不逞强、不过分的言论。如我们上次提到的第三十章第二部分说﹕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这一部分讲的就是内在的无为。大意是战争胜利了不要自满,不要自夸,不要骄傲。作战求胜是不得已的事,所以胜利了绝不能逞强。过于强大会走向衰亡,因为不合于道,不合于道,就会加速消亡。这里不要自满、自夸,不要逞强,是一种适可而止的内敛的态度,也是一种内在无为的呈现。


这里“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等句中的果字就是“果然”的意思,表示达到了预期目的,如“而果得晋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其反义词即“不果”,即没有达到目的。如“欲与之伐公,不果。”(《左传.哀公十五年》)。


这一章虽然讲的是军事活动,但其思想就不限于军事行动,而是主张一切行动达到某种效果和目的即可,不应恃能逞强(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强焉),有了成果也不应骄傲自得,不应矜持自夸,不应炫耀自扬(果而毋骄,果而勿矜,果而毋伐)。把成功之事(包括战争胜利)看作不得已而为之的人,才是能成功而不逞强的人(果而毋得已居,是谓果而不强)。事情发展到太强大就会衰老,就不符合道的原则,就会提前走向衰败。


这种思想和第九章反对“富贵而骄”,主张“功遂身退”,第七十章歌颂圣人“被褐怀玉”,意思就是内怀宝玉,外穿粗布衣服,即重内在价值,而反对张扬自显。第二十九章又强调“圣人去甚,去奢,去泰”也是一致的,就是防止过分的行为,奢华的追求,以及极端的行动。


关于去甚,去奢,去泰,有人解释为“物有固然,不可强为,事有适当,不可复过。”强调“适当”的意义,这是正确的。综合以上说法,“圣人去甚,去奢,去泰”从总体上体现了无为的精神,具体说来则反对过分和奢侈的行为,强调适度与适当的意思。



外在的无为或不争不先限制的主要是外在的行动,特别是主动的、进取的、进攻的、强力的、干涉性的行动,特别是军事行动。不有不恃主要是对某些态度表现的否定和限制,所反对的主要是上述行为的内在心理基础,如争强、争胜的内在的欲望,如占有、主宰、炫耀等等。如果说不争不先反对的是对他人他物占有和主宰的行动,那么不有不恃反对的则是对他人他物占有和主宰的欲望和倾向。一个人可能实际上占有或主宰着他人他物,但他不以此为理所当然,而认为是“不得已”的事,更不以此而得意炫耀,这也是无为的内在精神体现。



相对于不有不恃,无身无欲针对和限制的则是更为一般的欲望,包括生理和心理需求的过分发展和膨胀,如意志、情感以及荣誉感、享乐之心等。《老子》四十六章提出﹕



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这段大意是最大的灾祸来自于不知足,最大的过错来自于获得的欲望。所以要知道,知足才有足,知足就是恒常的足。比如,我的生活是有温饱保障的,如果我满足了,这就是经常的足,如果我羡慕富翁的生活,那我就永远不会满足。罪责和灾难的最大根源在于“得”的欲望,或者说在于“不知足”的欲望。争天下,争权力,争地位,争名誉,要征服,要主宰,要占有,要炫耀,这都可以归结为“欲得”和“不知足”,这一切都会带来麻烦,甚至是灾祸。因此老子提出“知足之足,长足矣。”这样说有深刻的道理。



满足是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与价值观有密切关系,价值观有问题,自己的欲望太多,期待太高,就永远不会有满足感,也就永远不会快乐。较高的欲望和期待可以促进一个人努力向上,也可以带来无穷烦恼和冲突斗争。所以欲望和期待都必须限定在适当的范围内,也就是要懂得知足。


所以老子在四十四章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就是说,懂得知足,就不会自召其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这样就可以长久安康。第三十三章也说“知足者富。”也是强调内心欲望的平衡。



此外老子也偶尔提到无心(帛书四十九章)、无身(十三章)、无私(七章)、不仁(五章),也较常提到无欲(一章、三章、三十四章、三十七章、五十七章)、无知(三章、十章、七十章),这里没有必要详细讨论这些说法的内容。大致说来,这些说法和无为一样,也是以全称否定的形式表达部分的否定和限制,都是对意志、欲望、情感等主观精神方面的某种约束。此外,第十二章还提到“为腹不为目”的问题,也是要在保护基本需求的同时控制过分的享乐追求。不果,在这些方面老子虽有所论及,却不是论述重心所在。



总之,看到老子的无为有内外两个方面,可以让我们对老子的无为理论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也便于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学习和领会无为的精神。


好,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今天的课后思考题是,为什么要区分内在的无为和外在的无为?内在的无为包括哪些内容?我们普通人可以怎样学习和实践内在的无为呢?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和问题,我会在答疑时间回复你们的问题和想法,也希望大家将本课的内容与喜欢道德经的朋友分享。我们下次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崇拜刘老师的小道童

    刘教授,读了您的老子古今再总结之前看到的解析总结出了 人的内在是有一部分是属于道的,您在之前的课程里讲过,想要认识道(悟道)要通过内省和冥想,我感觉既然内省可以接近道,其中内在是有一部分是跟道有联系的所以说人的内在有一部分属于道您看是否正确

    刘笑敢 回复 @崇拜刘老师的小道童: “属于”二字似欠妥,要推敲一下。

  • 白玛若巴

    化生万物而不占有万物, 有所为而不自恃有功, 长养万物而不主宰万物。 个人认为,这也是万物能延续不断的基础,而不是人类自以为是万物之灵,世界的主宰。

    刘笑敢 回复 @白玛若巴: 认识个人及人类的有限性是老子思想智慧的重要内容

  • 刘一力123456

    最近学生在看一部由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叫《将夜》,感觉作者的小说构建的思想以一般意义上的儒家为依据的。他认为创造人类的昊天在生成天下万物后,要生而有,为而恃,长而主宰万物,更可怕的是昊天最后还要有所收获,每隔千年来一次回收能量,万物枯寂,来一次永夜。这和老子理解的道完全相反,唉,各种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信仰,各种极端,真的无法选择,但是我还是相信老子的道结合现实生活的意义还是很大的。

    就是可伊 回复 @刘一力123456: 那这作者一定没接触佛道之学吧?

  • johnson90

    刘老师,我有两个疑问:1、内在无为,一直强调适可而止,强调知足,是一种内敛的态度,这固然有意义,但从反面看,这个似乎与积极进取的主流价值观有冲突,也与现在鼓励彰显个性的处事方式相反,存在着浅尝辄止、小富即安的问题。这是不是意味着无为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了呢?又或者无为在老子原文中本来就是针对圣人、上位者来说的,所以对一般人来说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吗?请老师指点!2、您提到谦虚谨慎和不有不恃有区别,还不是很理解。是不是可以认为谦虚谨慎更倾向于价值理性、不有不恃更倾向工具理性?

    气吞梦泽 回复 @johnson90: 我觉得,为了理解这一点,可以参考过去的几位贤人、圣人的生平经历,比如王阳明,平定南方叛乱后的表现,又比如唐朝帮助平定安史之乱的,郭子仪。

  • 和_vvv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 1360596iagb

    刘老师在比较道德经与西方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