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集】无为,是什么意思?

【第30集】无为,是什么意思?

00:00
13:55

今日知识卡片 

今日课程内容 

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一个新的单元,就是讲解和讨论老子的无为,这涉及无为的概念及其相关的理论。


无为二字是什么意思?简单地从字面上来看,“无”是一个否定词,“为”可以泛指一切行为,这样理解,无为就变成了对一切行为的否定。这样表面、极端的理解就等于说老子主张什么都不做,那就等于无所事事,坐以待毙,这和老子要 “治天下”、“莅天下”、“知天下”、“取天下”等许多说法相冲突,显然是不成立的。


这里我们要知道,中文的无字可以有三种不同的意思。一个是相对于有的无,或先有后无,或先无后有。比如我有一个苹果,我把苹果吃掉了,苹果没有了,这是先有后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是先无后有。这是无的常见的意思,是一般常识语言中的无。这种无相对于有,是有的消失。这是经验世界的无。


第二种无是实有似无的无。比如,良心,友谊,爱情,仇恨,我们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但是我们看不见、摸不着。虽然看不见,但我们确实能感受到它的存在。这是无形体的有,是超越耳目口鼻等感官的有。对于我们的感觉器官来说,它是无,但是就我们的感知能力和信念来说,它是有。我们可以将这类无称作实有似无的无。这也是经验世界的无,但却是超越感官的,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无。


第三种无是一种绝对的无,是什么都没有的无,但它又是一种绝对的存在,王弼所说的道就是这样的无,是绝对的无,是一种绝对的理论概念,王弼认为,万物都离不开这种无,但它无形无相,不仅看不见,而且无法感知它的存在。这种无与真实的世界没有直接关系,是一种绝对的纯粹的无的概念。


对照这三种无,无为的含义应该属于第二种无,也就是实有似无的无。说它实有,因为它有作用,有效果。汉初文景之治就是无为原则的体现,说明它确实有效,是一种存在,但是它超越感官能力,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它又应该属于常识中的无。


关于无为的确切而丰富的含义,我们会慢慢讨论,这里先概括地说一下。从《道德经》全文来看,无为显然是为了实现自然而然的秩序,是为了天下之益,也就是为了对天下有好处。四十三章说:


天下之至柔,

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

天下希及之。


这是说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可以驰骋于天下最坚硬的东西,出于无有之地,入于无间隙之地。我由此知道无为是有益的。无言的教诲,无为的益处,天下很少有人知道。在《道德经》中这类说法很多。简单地说,无为是为了有益于天下。这里的“天下之至柔”的说法也就是一种无为之原则的形象化表述,而“驰骋天下之至坚”也就是柔弱胜刚强的另一种说法,也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形象化的表述。老子在这里讲的至柔的东西是什么呢?老子没有明说,不过我们很容易想到,空气就是一种至柔的东西,但是可以无所不在。也就是“出于无有,入于无间”。至柔和无为的精神是一致的,不是普通人所能理解和体现的。


无为有益于天下,那么谁应该实行无为的原则呢?这个问题需要分三个层次来讲。


第一个层次,根据《道德经》原文,老子所说的无为的主语是“谁”,换句话说,就是老子实际上说的是谁无为?


第二个层次,老子希望谁无为,或者说,老子认为谁最应该实行无为。


第三个层次,我们在现代社会学习道德经,既没有圣人,也没有统治天下的君王,那么谁应该实行无为的原则呢?


先看第一个层次,老子主张谁无为?在这个层次,我们要严格从原文出发。《老子》中共有十章讲到无为,其中五章讲的无为都与圣人有直接关系,无为的主体显然是圣人。比如第二章明确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就是说圣人以无为作为行事的原则,以无言的方式教化百姓。这里非常明确地提出是圣人要实行无为的原则。


六十四章“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意思是圣人实行无为的原则,所以不会失败,如同不去掌控任何事物,也就不会失去任何东西,这是讲圣人实行无为的原则的好处和原因。又如第五十七章“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这明确说圣人实行无为的原则,而百姓自动生成演化。这是讲圣人实行无为之治的效果。这一章我们反复读过,这里就不重复讲解了。此外,第三章和六十三章,也明确讲到是圣人以无为为行事的基本原则,这里就从略了。


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这是从相反相成的角度讲圣人实行无为的意义。这五章都以圣人为“施事”,这就清楚地说明无为是圣人的行为原则,而不是对一般人的要求和期待。第三章“是以圣人之治……常使民无知无欲……为无为,则无不治”,这也是强调圣人治理天下的原则是无为。


在另外四章中,老子没有直接说明是谁在实行无为,但从原文的对照中不难看出这些无为也都与圣人有关。如第四十八章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显然,这里的为道之人和为学之人相对照。为学之人是一般读书人,而为道之人是超出常人的人,应该和圣人是一类或同一层次的人。上面提到的四十三章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这一章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吾”是谁,没有说明是谁应该实行无为,但“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与第二章“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完全一致,因此推断这一章所主张的无为的实行者也是圣人应该是没有疑义的。第三十八章说﹕“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这里的上德之人与圣人也是一类。第四十八章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显然,这里的为道之人和圣人也是一类或同一层次的人。


此外,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毋离乎?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监,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这里老子所希望的能以无为的原则来“爱民治国”的人同时也是修养、道德和认识上的楷模,说这样的人是圣人应该也是没有困难的。这里涉及到圣人的特点问题,下文我们将专门讨论这一问题。


总之,《道德经》中有五章是直接讲到是圣人无为,另有四章可以推断出也是讲圣人无为。所以,依据《道德经》原文,实行无为原则的主体就是圣人。无为是圣人的行为原则,特别是“取天下”、“治天下”、“莅天下”、“知天下”的方式。在左传、论语和老子的年代,圣人没有特定的代表人物,那时所说圣人就是出类拔萃之人,是理想的人格代表,不是任何具体人,所以我们可以知道,《道德经》中所说的圣人是老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不是特定的人物。由此也可以推论,无为是《道德经》所推崇的治理天下的理想的方法和原则。这是一句《道德经》原文得出的关于无为的第一层含义:圣人是实行无为原则的主体。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老子的无为首先不是对一般人的要求,不是普通的方法论原则。但是,这也不等于说无为就是为统治阶级设计的一般意义上的治国方术。不能将老子的圣人等同于统治者。无为是老子对理想的社会管理方式的一种表达。这种表达是对现实的一种间接的批评,也是对现实的统治者的一种规劝,但还不是直接的统治术。 这样说是为了强调《老子》中无为一词的理想性特点,把它和现实的直接的政治统治术加以区别,以求细致和准确。


在老子看来,圣人的无为之治是实现自然而然的原则的最好方法。它要避免来自于统治者的直接的强烈干预和控制,避免社会整体发展的突然变化和震荡,避免社会各部分之间和不同人之间的剧烈冲突。这样才可以保证社会发展以内在因素为主的比较自然的进程,没有发展轨迹的突然中断或转折,没有过多的斗争或战争。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chm2020

    无为是有为的努力方向,没有有为就没有无为!

    刘笑敢 回复 @chm2020:

  • IBZ88888888

    刘笑敢 回复 @IBZ88888888:

  • 白玛若巴

    老子主张圣人“无为”,而不是执政者。

  • 唐飞_0o

    华盛顿根本做不了皇帝,哪里来的他的自性,不做皇帝!不懂美国三权分立的制度设计初衷,美化老美!

  • 和_vvv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 唐飞_0o

    刘校长是出口转内销的洋盗夸。

  • 唐飞_0o

    华盛顿是英国版汪精卫

  • 晚晴烟雨

    刘老师您好,学生刚读完老子,正在读庄子,但是庄子齐物论第三部分论述事情的是非没有绝对的正确,而且还透露给我很多消极信息。您建议我读吗,我现在高三

  • 静思远空

    无论我们想无为,还是不想无为,时刻都在无为。

  • 静思远空

    道须臾不可离可离非道,无为应该是道的运用,无之以为用,只不过圣人这些开悟的人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人,早明白了些。我们应该向这些人学习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