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断句划分

怎么给句子断句呢划分节奏呢?
1个回答2024-03-02 04:36

断句的方法是名词状语须打住;关联词后漫步走;专有名词分清楚;划一划二不划三;主谓动宾要停顿;省略成分断没错。“名词状语须打住”意思是连续两个单音词要分开读,名词作状语前要停顿。“关联词后漫步走”意思是“之乎者也”这些虚词往往需要断句。“专有名词分清楚”意思是表示人名、地名、年号名等专有名词中间决不能停顿。“划一划二不划三”意思是在一句文言句子中,停顿一二次是常事,停顿三次或三次以上就很少了,即使是要停顿三次或三次以上,做题时,也可以省去可划可不划的地方。

“主谓动宾要停顿,谓补之间照样分”意思是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省略成分断没错,提示停顿理当然”意思是古代汉语常有省略句式,在省略之处停顿是没错的,有些语气词用在句子中,表示提示或舒缓语气,在这个词的后面停顿合情合理。

划粥断齑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1 07:36
范仲淹年幼时家境贫寒,无法上学,但他读书心切,只好到寺院的一间僧房中去读书。?

在寺庙读书期间,他将自己关在屋内,足不出户,手不释卷,常常读书通宵达旦。

由于家贫,他的生活十分艰苦。每天晚上,他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饭,等第二天早晨凝成冻后,用刀划成四块,早上吃二块,晚上再吃二块,这就是“划粥”。没有菜,就切一些腌菜下饭,这就是“断齑”。生活如此艰苦,但他毫无怨言,专心于自己的读书学习。“断齑划粥”的典故即由此而来。

范仲淹的艰苦生活,被当地留守官的儿子知道后,深为同情,便从家里送来了好菜好饭,范仲淹表示感谢,收下了饭菜。

几天之后,留守的儿子来看范仲淹之时,看见自己送给他的饭菜还在那里,都已经坏了,大惑不解。范仲淹解释说:“您赠我好饭菜,实在感激不尽,但我平时吃稀粥惯了,并不觉得怎样苦。现在我如果贪食这些东西,吃好的食物惯了,我将来怎么办呢?”

留守的儿子回家后,将范仲淹的话如实告诉了他父亲。他父亲夸奖说:“真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日后必定大有作为呀!”

这样的日子,范仲淹一过就是三年。正是凭着“断齑划粥”这股苦读的劲头,他终于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划粥断齑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3-12-15 19:45

划粥断齑的意思为:等粥冻结后把粥划成若干块,咸菜切成碎末一起食用,形容十分刻苦,在句中一般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褒义,多形容刻苦。

出处:

出自郑瑄-《昨非庵日纂》

成语典故:

范仲淹不到3岁时,父亲因病故去。他随着母亲改嫁到朱家。范仲淹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朱家是长山的富户,但他为了励志,常去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读书,晨夕之间,便就读讽诵。

他片读不懈的精神,给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和切成细末的咸菜一起吃,吃完继续读书。

后世便有了划粥割齑的美誉。

划粥断齑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23 11:09
范仲淹“断齑画粥”的故事



北宋大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曾给后人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千百年来受到了人们的赞誉。可是他幼年却很不幸,出身贫寒,无力上学,只好跑到寺院中的一间僧房中去读书。



在寺庙读书期间,他将自己关在屋内,足不出户,手不释卷,读书通宵达旦。



由于家贫,生活得也十分艰苦。每天晚上,他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饭,等第二天早晨凝成冻后,用刀划成四块,早上吃二块,晚上再吃二块,没有菜,就切一些腌菜下饭。生活如此艰苦,但他毫无怨言,专心于自己的读书学习。



后来,范仲淹的一个同学看到范仲淹的生活如此艰苦仍好学不辍,就回家告诉了父亲。同学的父亲听说后,被范仲淹刻苦学习的精神所感动,也深深同情范仲淹的贫穷处境,于是吩咐家人做了一些鱼肉等好吃的东西,叫儿子带给了范仲淹。



那个同学将做好的鱼肉送给范仲淹,说:“这是我父亲叫我送给你的,赶快趁热吃吧!”



范仲淹回答说:“不!我怎么能够接受你的东西呢?还是带回去吧!”



那个同学以为范仲淹不好意思接受而推辞,连忙放下东西,就回家去了。



过了几天,那个同学又来到范仲淹的住所,发现上次给他送的好吃的东西丝毫未动,已经变坏了。就责备范仲淹说:“看,叫你吃你不吃,东西都变坏了,你为什么不吃呢?”



范仲淹回答说:“并不是我不想吃,只是我已经过惯了艰苦的生活,如果吃了这些美味佳肴,以后再过这种艰苦的生活就不习惯了,所以我就没有吃。感谢你父亲的一片好意。”



那个同学回家,将范仲淹的话如实告诉了他父亲。他父亲夸奖说:“真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日后必定大有作为呀!”



范仲淹正是凭着“断齑画粥”这股苦读的劲头,最后终于成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
断齑划粥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19 23:52

范仲淹年幼时家境贫寒,无法上学,但他读书心切,只好到寺院的一间僧房中去读书。?在寺庙读书期间,他将自己关在屋内,足不出户,手不释卷,常常读书通宵达旦。

由于家贫,他的生活十分艰苦。每天晚上,他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饭,等第二天早晨凝成冻后,用刀划成四块,早上吃二块,晚上再吃二块,这就是“划粥”。没有菜,就切一些腌菜下饭,这就是“断齑”。生活如此艰苦,但他毫无怨言,专心于自己的读书学习。“断齑划粥”的典故即由此而来。范仲淹的艰苦生活,被当地留守官的儿子知道后,深为同情,便从家里送来了好菜好饭,范仲淹表示感谢,收下了饭菜。



几天之后,留守的儿子来看范仲淹之时,看见自己送给他的饭菜还在那里,都已经坏了,大惑不解。范仲淹解释说:“您赠我好饭菜,实在感激不尽,但我平时吃稀粥惯了,并不觉得怎样苦。现在我如果贪食这些东西,吃好的食物惯了,我将来怎么办呢?”
留守的儿子回家后,将范仲淹的话如实告诉了他父亲。他父亲夸奖说:“真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日后必定大有作为呀!”这样的日子,范仲淹一过就是三年。正是凭着“断齑划粥”这股苦读的劲头,他终于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划粥断齑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2-16 17:35

划粥断齑的意思为:等粥冻结后把粥划成若干块,咸菜切成碎末一起食用,形容十分刻苦,在句中一般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褒义,多形容刻苦。

出处:

出自郑瑄-《昨非庵日纂》

成语典故:

范仲淹不到3岁时,父亲因病故去。他随着母亲改嫁到朱家。范仲淹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朱家是长山的富户,但他为了励志,常去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读书,晨夕之间,便就读讽诵。

他片读不懈的精神,给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和切成细末的咸菜一起吃,吃完继续读书。

后世便有了划粥割齑的美誉。

给宝宝断奶前,先做好计划
1个回答2024-01-22 19:09

        在宝宝进入离乳期之后,如何断奶就成了一个大问题。尤其是哺喂母乳的宝宝,他不仅从妈妈那里得到乳汁,更是获得了难以割舍的依恋感。那么,在什么时候开始断奶最合适?又该怎么进行呢?

 

  计划1:观察辅食添加状况

  在宝宝满6个月之前,母乳完全能够提供成长所需要的营养和热量。当宝宝满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之后,世界卫生组织(WHO)仍旧建议持续哺乳至2岁或2岁以后。也就是说,添加辅食就是离乳的开始,至于何时彻底完成离乳,则视宝宝和妈妈的具体情况而定。

 

  何时开始添加辅食,宝宝的身体会发出一些讯号,6个月大是一个基准值,有些宝宝可能在5个多月时就已经准备好,而有些(特别是过敏儿)则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准备。以下有几个观察点可供参考,当宝宝开始对其他食物有兴趣、能够坐好、舌部发展良好、不再把食物往外推的时候,基本上就代表可以添加辅食啦。

 

  一般来说,我们习惯从稀释果汁、稀饭等开始为宝宝添加辅食,高宜玲医师在此特别建议,不要只给宝宝淀粉类食物,除了米粉外,还可以加一些水煮鱼肉、牛肉、豆类等更多的营养素。在添加辅食的初期,一次只给一种食物,在观察几天之后,如果宝宝确实没有过敏反应,再循序增加其他食物。

 

        随着辅食种类的日益丰富和进食量的逐渐加大,宝宝将逐渐改变以乳品为主的饮食习惯,这时离乳计划便已经成功了一半。请注意,我们不需要在辅食的食用量上太过计较,以轻松的心情和良好的用餐气氛引导宝宝更好地接受辅食,这才是成功离乳的关键。

 

  计划2:注意宝宝情绪反应

  依赖?饥饿?

  在离乳的过程中,当宝宝吵着要吃奶的时候,妈妈一定要注意辨别,到底是因为肚子饿的生理需求需要满足,还是宝宝对妈妈的依赖感太强或是希望引起妈妈的注意。比如妈妈正在打电话,而宝宝却要钻进妈妈怀里去吃奶,那就可能是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如果妈妈不喜欢这样讨奶喝的行为,不妨放下电话,并带宝宝出去走走。如果宝宝有睡前喝奶的习惯,可利用睡前故事来中断这顿奶。如果宝宝习惯性地早起,并赖在妈妈的身上喝奶,那么妈妈可以更早一点起床,让宝宝无奶可赖。


        辅食喂养时机

  许多妈妈担心宝宝的辅食接受度不佳,进而更加难以离乳。其实,离乳并不是让孩子乖乖吃饭的灵丹,最重要的是找出让宝宝愿意吃饭的办法。在宝宝感觉又饿又累、对辅食完全没兴趣的时候,他只想讨点方便又习惯的母奶来喝,这一点也不奇怪。所以,要提高宝宝对辅食的兴趣,就要在宝宝还不是很累很饿时给予辅食。

 

  满1岁之后,宝宝能吃的食物种类大大增加,全脂鲜奶、豆浆或薏仁、豆奶等植物奶都可以,有些宝宝孩子甚至已经能够接受大人的食物,妈妈不妨随身带把小剪刀,为宝宝将鱼、肉、菜等剪碎,以方便咀嚼,而母乳则可当做辅助营养品,继续给宝宝提供营养和抗体。

 

  掌握关键时间

  在执行离乳计划的时候,时间非常关键。就宝宝的成长状况来说,1岁前和2岁之后的离乳难度都比较小。这是由于1岁多的宝宝正处在似懂非懂的时期,情绪反应的波动比较大,而2岁之后其认知力、理解力及语言表达力都比较成熟,沟通起来更为方便和有效。

 

  不同妈妈,不同做法

  离乳计划的执行又因妈妈是否为职业女性而有所不同。如果妈妈是上班族,那么在宝宝满1岁之前,不妨逐渐减少白天挤奶的次数,下班回家后仍旧持续哺乳。如果是全职妈妈,那么在孩子满6个月之后,就可以在两餐母乳之间添加一顿辅食,等满1岁之后,逐步由一顿辅食取代一顿母乳,让宝宝逐渐习惯把母乳之外的食物作为主食。

 

 

  离乳是离开与取代的过程,少量多餐地让宝宝练习咀嚼,并体会天然食物的美味,这比大量进食更重要。有些妈妈为了节省喂食时间,就将米、麦粉直接加入奶水中喂食,这并不是正确的做法。因为给宝宝添加辅食不只为增加营养,也是为了帮助他更顺利地度过离乳期。

 

马说断句划分
1个回答2022-11-18 00:42
1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 才\美不外见
3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4 故\虽有名马
断齑划粥原文
1个回答2022-08-05 09:24
【原文】
范仲淹少贫,读书长白山僧舍,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两块,断齑数十茎啖之,如此者三年。”
划粥断齑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17 10:32
范仲淹年幼时家境贫寒,无法上学,但他读书心切,只好到寺院的一间僧房中去读书。?

在寺庙读书期间,他将自己关在屋内,足不出户,手不释卷,常常读书通宵达旦。

由于家贫,他的生活十分艰苦。每天晚上,他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饭,等第二天早晨凝成冻后,用刀划成四块,早上吃二块,晚上再吃二块,这就是“划粥”。没有菜,就切一些腌菜下饭,这就是“断齑”。生活如此艰苦,但他毫无怨言,专心于自己的读书学习。“断齑划粥”的典故即由此而来。

范仲淹的艰苦生活,被当地留守官的儿子知道后,深为同情,便从家里送来了好菜好饭,范仲淹表示感谢,收下了饭菜。

几天之后,留守的儿子来看范仲淹之时,看见自己送给他的饭菜还在那里,都已经坏了,大惑不解。范仲淹解释说:“您赠我好饭菜,实在感激不尽,但我平时吃稀粥惯了,并不觉得怎样苦。现在我如果贪食这些东西,吃好的食物惯了,我将来怎么办呢?”

留守的儿子回家后,将范仲淹的话如实告诉了他父亲。他父亲夸奖说:“真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日后必定大有作为呀!”

这样的日子,范仲淹一过就是三年。正是凭着“断齑划粥”这股苦读的劲头,他终于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