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倭侠侣第一季全集

抗倭侠侣杨天纵的是谁?
1个回答2024-02-09 10:14

杨天纵,是神雕侠杨过的后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个性浪荡不羁,很像青年时期的杨过,爱慕峨眉派后人郭问梅,身有玄铁宝剑集齐诸多武学于毕身,游走于江湖行侠仗义,正如先辈独孤求败那样杀尽仇寇,败尽英雄,抗击倭寇,保家卫国。

抗倭名将是谁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11 22:08
是说戚继光的故事。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抗倭名将
1个回答2024-04-23 04:02
明嘉靖年间抗倭 戚继光
明万历抗倭援朝战争 李如松,杨元,麻贵,刘挺,陈lin,李如梅,李如柏,祖承训,查大受,李宁,董一元,邓子龙,张世爵,宋应昌,杨镐,刑阶。后3个是平倭经略和平倭总督
明朝抗倭名将?
1个回答2024-03-20 19:00
俞大猷(1503~1579) 中国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字志辅,号虚江,福建奇迹人.



戚继光(1528-11-12-1588-01-05) 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字元敬,号南塘,又号孟渚。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原籍河南卫辉。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于闽、浙、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



胡宗宪(1512-1565)字汝贞,号梅林,明代南直隶徽州府绩溪人(今安徽绩溪人)是明朝嘉靖时期的一位兵部尚书,也是一位驰聘抗倭名臣。
明朝时候的抗倭名将是谁?
1个回答2024-05-03 05:16

1、戚继光。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2、俞大猷。俞大猷(1503年-1579年),字志辅,又字逊尧,号虚江,奇迹(今福建泉州)人,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武术家、诗人、民族英雄。

3、唐顺之。唐顺之(1507年11月9日-1560年4月25日),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谥襄文。明朝南直隶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官右佥都御史卒。唐宋派文学家,嘉靖八才子之一,与归有光、王慎中两人合称嘉靖三大家。顺之亦善武,通兵法,晓武术。

常州著名的抗倭名将
1个回答2024-04-23 08:18
唐荆川
唐荆川(1507—1561年),明代武进(常州)人,原名唐顺之,字应德。因爱好荆溪山川,故号荆川。明嘉靖八年(1529年)二十三岁中进士,礼部会试第一,入翰林院任编修。一年后即告病归里,闭门读书二十年,于学无所不精。嘉靖初年与王慎中同为当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世称“王唐”,又曰“奇迹王、毗陵唐”。后又与归有光、王慎中三人合称为“嘉靖三大家”。后人把王、唐、归三人与宋谦、王守仁、方孝孺共称为“明六大家”。著有《荆川集》、《勾股容方圆论》等著作。郑振铎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中说:“唐宋八大家之说盖始于唐顺之”。可见他是文学史上有影响的人物。   荆川先生不但是有名的文学家,同时他又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而且是有名的抗倭英雄,刀枪骑射,无不娴熟。他在抗倭战斗中屡建奇功。相传民族英雄戚继光和俞大猷等都从他学过枪法。最后因积劳成疾,客死异乡。荆川五十一岁那年被朝廷重新起用,任右佥都御史,兵部主事及凤阳巡抚等职。自此,他亲督海师狙击倭寇,屡建奇功,后因久居海中,足腹尽肿,在赴任凤阳巡抚途中,病重去世,终年54岁。
唐一岑的抗倭事迹
1个回答2024-02-09 03:13

1554年秋,倭寇再犯,唐一岑据土城抵抗,入夜,唐一岑率领城中军民出城杀寇,迫退倭寇逃至海上。两天后子夜,倭寇买通千户(明武官名)高才,潜入东门,唐一岑得报,带领100多位亲兵,出县衙50米处,与敌遭遇,发生巷战。唐一岑一马当先,挥舞大刀,砍死数名倭寇,终因敌众我寡,加上唐一岑是一介文士,不谙武事,身负重伤,流血过多而殉国。
天已黎明,城中军民,闻讯唐一岑战死,县城失守,个个义愤填膺,在顾国,樊汉两位秀才组织号召下,高呼:“不杀倭寇,何以报唐公”,与倭寇展开血战,战至近午,杀死倭寇200多人,余敌逃窜,县城收获。
战后,崇明人民为抗倭英雄唐一岑举行隆重葬礼,遗体葬于县城西南角(1731年,迁葬今大同蟠龙镇,1990年,再迁葬县城东果林场)。这是崇明自开垦以来,第一次与外敌激战,由此崇明成为抗倭要地,明清两朝都视崇明为江防重镇。

关于华亭海塘的抗倭故事和传说
1个回答2023-07-12 12:41
明朝嘉靖年间的吧
锦衣之下小说抗倭第几章?
1个回答2022-06-12 11:58
锦衣之下小说Conway:巴掌第八章这个挺好看的,回头你可以去看看。
明朝嘉靖年间,有哪些著名的抗倭事迹?
1个回答2024-03-15 08:37

嘉靖二十三年,福建巡抚在谭纶、戚继光、总兵俞大猷等领导下,东南沿海军民浴血奋战,抗击倭寇。嘉靖三十二年,俞大猷率精兵夜袭普陀山倭寇老营,重创倭寇,又在王江泾歼灭倭寇两千人。嘉靖四十年,戚继光率戚家军等在台州九战九捷,痛歼入寇台州之敌。此后,戚、俞联合,基本肃清福建、浙江倭寇。嘉靖四十四年,戚继光与俞大猷二军配合,击灭盘踞在广东、南澳的倭寇。至此,东南沿海的倭寇最后荡平。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