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有什么功效

近些年很火的“三伏贴”,有哪些功效?
3个回答2022-12-06 22:52
三伏贴的功效是可以去除体内的湿气,而且也会将体内的一些寒气排出去,不会在后期引发这样的病症。
三伏贴有什么疗效?
1个回答2022-11-19 12:37
三伏贴其实就是一个冬病夏治的预防医学的思想,或者是在夏天要补养阳气,助养阳气。而使用三伏贴相当于西医的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就是病因治疗,未病先防;二级预防就是得了病之后,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然后在疾病的后期,要进行对症治疗预防...
小孩三伏天贴膏药有效果吗
1个回答2024-02-01 22:25
小孩三伏天贴膏药有效果吗

这个要看小孩个人体质,有些小孩三伏贴贴膏药是有效果的,有些小孩效果甚微。

三伏天贴三伏贴是顺应季候做的养生贴,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一样,有些人三伏天贴一阵三伏贴,身体就养护好了,有些人则没有什么效果,所以,三伏天贴三伏贴有没有用还是要因人而异的。

小孩三伏天贴膏药作用

冬病夏治

中国有一句传统俗语叫“冬病夏治”,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热的一段时间,三伏天的时候气候炎热,此时身体内的阳气大盛,如果此时使用中药贴对穴位进行局部热 *** ,可以扶阳驱寒、去除冬病。

预防疾病

三伏贴采用传统中药精制而成,三伏天的时候贴一个三伏贴可以帮助身体积蓄阳气,避免冬天寒冷的时候身体阳气不足而被寒气所伤,因此有预防疾病的作用。

养护身体

另一方面,三伏贴有疏通身体经络的作用,三伏天的时候贴个三伏贴可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免疫能力,还能调和身体脾肺器官的机能、健脾和胃,具有不错的保健养生作用。

三伏贴哪些人不适合贴膏药

对贴敷药物过敏人羣

有些人体质特殊,对这些个贴敷药物极易产生过敏症状,这样的人是不适合三伏天贴三伏贴的。

局部皮肤溃烂者

三伏贴中的成分是纯中药,对伤口具有一定的 *** 性,因此,建议局部皮肤溃烂者不要贴三伏贴。

妊娠期妇女

女性怀孕期间体质特殊,三伏贴的成分是纯中药,很容易冲突孕妇,一般情况下我们不建议孕期女性贴三伏贴,以免伤害自己和胎儿。

三伏贴真的有效果吗?
1个回答2023-01-04 21:45
有效的。它源于中医的冬病夏治的理论。对一些特定疾病的疗效特别的好。但是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三伏贴的。
冬病夏治有效吗,“三伏贴”人人都可以贴吗?
2个回答2023-05-23 20:06
冬病夏治有用,但是三伏贴不是人人都可以贴,比如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不能贴,否则容易诱发疾病。
三伏贴对成年女性有效吗?
3个回答2022-12-17 14:03
三伏贴是真对你的疾病来进行预防或治疗,冬病夏治来进行的一种治疗方法,是不分男女的,大人小孩都可以贴,但是要到正规的医院,让医生根据你的病情来贴,这样你得到很好的治疗和预防。
小美医生的三伏贴有效果吗?
1个回答2023-02-03 17:15
现在正是进入三伏天了,是是最热的时节,也是养生、冬病夏治的好时机,三伏贴,可以最大限度的以热治寒!鼓舞阳气!小美医生的三伏贴还是有效果的
很多人都贴三伏贴,冬病夏治的三伏贴有用吗?
4个回答2023-01-07 18:59
应该是有用的,亲戚家有个孩子现在6岁了,每年都贴三伏天,贴了3年了,如果没有效果,她是不会年年都坚持贴的,听她说贴三伏天能提高孩子的抵抗力,防止生病。
什么样的人贴三伏贴
2个回答2022-12-06 23:18
三伏贴具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调节人体肺脾得功能。患有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以及体虚易感冒人群。患消化系统疾病虚寒型胃病、慢性结肠炎、腹泻以及各种慢性胃肠道疾病人群。患妇科疾病寒凝血瘀所致的痛经、宫寒症、带下量多等。风湿骨病各类风湿病、骨性关节炎以及各种肩颈腰腿痛等。都可以贴三伏贴。
杨偕的人物传记
1个回答2024-06-01 20:31

杨偕,字次公,坊州中部人。唐左仆射於陵六世孙。父守庆,仕广南刘氏,归朝,为坊州司马,因家焉。偕少从种放学于终南山,举进士,释褐坊州军事推官、知汧源县,再调汉州军事判官。道遇术士曰:“君知世有化瓦石为黄金者乎?”就偕试之,既验,欲授以方。偕曰:“吾从吏禄,安事化金哉?”术士曰:“子志若此,非吾所及也。”出户,失所之。
在官,数上书论时政,又上所著文论。召试学士院,不中,改永兴军节度推官。又上书论陕西边事,复召试,不赴,即迁秘书省著作佐郎,为审刑院详议官,再迁太常博士。宋绶荐为监察御史,改殿中侍御史。与曹修古连疏,言刘从德遗奏恩太滥,贬太常博士、监舒州税。以尚书祠部员外郎知光州,改侍御史,为三司度支判官。
时郭皇后废,偕与孔道辅、范仲淹力争。道辅、仲淹既出,偕止罚金。乃言愿得与道辅等皆贬,不报。富民陈氏女选入宫,将以为后,偕复上疏谏上。以尚书户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马季良以罪斥置滁州,自言得致仕。偕以谓致仕用优贤者,不当以宠罪人,又数论升降之弊,仁宗嘉纳之。判吏部流内铨,徙三司度支副使,擢天章阁待制、河北转运使。按知定州夏守恩赃数万,守恩流岭南。明年,丁母忧,愿终制,不许,进龙图阁直学士、知河中府。
元昊反,刘平、石元孙战没。偕闻,乃伪为书驰告延州曰:“朝廷遣救兵十万至矣。”命旁郡县大具刍粮、什器以俟。比书至,贼已解去。夏竦为陕西经略使,请增置土兵,易戍兵归卫京师。偕言:“方关中财用乏,复增土兵,徒耗国用。今贼势方盛,虽大增土兵,亦未能减戍兵东归,第竦惧败事,欲以兵少为解尔。”竦复奏偕不忠,沮边计,偕争愈力。时陕西议立五保,偕又以为扰民,疏请罢之。徙陕州,又徙河东都转运使。诏大选三路之民,募为兵。偕复言:“方今兵不为少,苟多而不练,则其势易以败,又困国而难供。”时论者惟务多兵,而偕论常如此。
进枢密直学士、知并州。及元昊入寇,密诏偕选强壮万人,策应麟、府。偕奏:“出师临阵,无纪律则士不用命。今发农卒赴边,虑在路逃逸及临阵退缩、不禀号令,请以军法从事。”诏如所请。并人大惊畏,都转运使文彦博奏罢之。有中官预军事素横,前帅优遇之。偕至,一绳以法,命率所部兵从副总管赴河外,戒曰:“遇贼将战,一禀副总管节度。”中人不服,捧檄诉。偕叱曰:“汝知违主帅命即斩首乎?”监军怖汗,不觉堕笏,翌日告疾,未几遂卒。于是军政肃然。元昊大掠河北,诏修宁远砦。偕言:宁远砦在河外,介麟、丰二州之间,无水泉可守。请建新麟州于岚州,有白塔地可建砦屯兵。谓“迁有五利,不迁有三害。省国用,惜民力,利一也。内御岢岚、石府州沿河一带贼所出路,利二也。我据其要,则河冰虽合,贼不敢逾河而东,利三也。商旅往来以通货财,利四也。方河冻时,得所屯兵马五七千人以张军势,利五也。今麟州转输束刍斗粟,费直千钱,若因循不迁,则河东之民,困于调发无已时,害一也。以孤垒饵敌,害二也。道路艰阻,援兵难继,害三也。且州之四面,属羌遭贼驱胁,荡然一空,止存孤垒,犹四支尽废,首面心腹独存也。今契丹又与西贼共谋,待冰合来攻河东,若朝廷不思御捍之计而修宁远砦,是求虚名而忽大患也。况灵、夏二州皆汉、唐郡,一旦弃之,一麟州何足惜哉!”书奏,帝谓辅臣曰:“麟州,古郡也。咸平中,尝经寇兵攻围,非不可守,今遽欲弃之,是将退而以河为界也。宜谕偕速修复宁远,以援麟州。”
明年,改左司郎中、本路经略安抚招讨使,赐钱五十万。偕列六事于朝:一、罢中人预军事;二、徙麟州;三、以便宜从事;四、出冗师;五、募武士;六、专捕援。且曰:“能用臣言则受命,不然则已。”朝廷不从,偕累奏不已,乃罢知邢州,徙沧州。求面论兵事,召还,今间日入对。
偕在并州日,尝论《八阵图》及进神楯、劈阵刀,其法外环以车,内比以楯。至是,帝命以步卒五百,如其法布阵于庭,善之,乃下其法于诸路。其后王吉果用偕刀楯法败元昊于兔毛川。久之,迁翰林侍读学士、知审官院,复以为左司郎中。元昊乞和而不称臣,偕以谓连年出师,国力日蹙,宜权许之,徐图诛灭之计。谏官王素、欧阳修、蔡襄累章劾奏:“偕职为从官,不思为国讨贼,而助元昊不臣之请,罪当诛。陛下未忍加戮,请出之,不宜留处京师。”帝以其章示偕,偕不自安,乃求知越州,道改杭州。时襄谒告过杭而轻游里市,或谓偕合言于朝。对曰:“襄尝缘公事抵我,我岂可以私报耶?”又上《太平可致十象图》。
还,判太常、司农寺,改右谏议大夫。请老,以尚书工部侍郎致仕。于其归,特赐宴。尝召问,赐不拜。卒,遗奏《兵论》一篇,帝怜之,特赠兵部侍郎。偕性刚而忠朴,敢为大言,数上书论天下事,议者以为迂阔难用。与人少合,尤喜古今兵法,有《兵书》十五卷,集十卷。子忱、慥,皆有隽才,早卒。   西夏侵犯宋边境,夏竦任陕西经略使,提出增置土兵,以调换戍兵归卫京师。杨偕认为关中民力物力不济,增置土兵是徒耗国家财政。夏竦向皇帝上奏说杨偕不忠,阻挠军事计划,杨偕不服仍争辩。陕西议立五保,杨偕认为扰民,上疏请罢,被徙河东都转运使。诏命于三路募兵,杨偕议论说:“方今兵不为少,苟多而不练,则其势易以败,又困国而难供。”晋枢密直学士,知并州(今山西太原市)。西夏入犯,诏命杨偕选壮丁万人,策应麟、府(今陕西神木、府谷一带)。杨偕上奏:出兵打仗,无纪律则士卒不肯拼命。今征百姓赴边,若途中逃逸或临阵退缩者,请以军法从事。诏许。有中官随营监军,素骄横。杨偕至,对其绳之法,命率部从副总管赴边,受副总管节制,若违令即斩首。由此军纪整肃。  西夏军掠塞上,皇帝诏命修宁远砦。杨偕上书说:宁远砦介于麟州(治今神木县)、丰州(治今府谷县北)之间,无水泉可守。建议在岚州(治今山西岚县北之岚城)建新麟州,有白塔地可建砦屯兵。他认为迁麟州有五利,不迁则有三不利。一利是省国用,惜民力。二利是可防御岢岚等沿黄河一带西夏人进犯之路。三利宋军据守险要,虽黄河冰封,西夏人也不敢越河而东进。四利客商往来贸易。五利是黄河上冻时,“得所屯兵马五七千人以张军势”。三不利是:向麟州运送粮草费力费钱,加重河东百姓负担。以孤垒引诱西夏,而道路艰阻,援兵难继。且麟州四面已被袭掠一空,孤垒难支。他认为西夏与契丹合谋,待黄河冰封将进犯河东,朝廷应准备防御,放弃麟州。皇帝看过他的书奏,认为杨偕之议不可取,是退守河东,以河为界的错误主张,命他速修宁远,以援救麟州。  次年,改为左司郎中、本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他复上书言:“一、罢中人预军事;二、徙麟州;三、以便宜从事;四、出冗师;五、募武士;六、专捕援。”且言:“能用臣言则受命,不然则已。”朝廷不从,他反复上奏,被罢知邢州,徙沧州。他仍要求上朝面论军事,被召回京。  杨偕在并州任上,“尝论八阵图及进神楯、劈阵刀,其法外环以车,内比以楯”。他到京后,皇帝命他用五百步卒布阵。他演示后,皇帝命将此法颁于各路军中推行。  久之,迁翰林侍读学士、知审官院,复为左司郎中。西夏国主元昊向宋求和,不愿称臣。杨偕认为可准许,谏官弹劾他不宜留在京师。杨偕便请出朝知越州,改知杭州。在任曾上奏《太平可致十象图》。后召还朝,判太常寺、司农寺,改右谏议大夫。以工部侍郎致仕。归家之日,皇帝特赐宴。庆历八年(1048)卒。赠兵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