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全文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下一句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5-18 15:10
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作者是谁
1个回答2024-03-10 14:02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出自清代钱泳的<<履园丛说>>中钱泳生平简介:钱泳原名鹤,字立群,号梅溪居士,无锡人。生于1759,卒于1844,享年85岁。钱泳出身于名门望族却不事科举,这到底是因为家里有钱,不用稻粱谋,还是因为个性使然,已无史料可查。这在今天也有点不可思议。这就像现在的孩子能考大学却执意不考。也许正因为如此,钱泳才会行万路里,读万卷书,不人云亦云,也才会年过八秩仍著述不辍,身后留名史册,为我们无锡人世代引以为骄傲。读明清笔记,怎么也绕不开钱泳的《履园丛话》。这本古代笔记以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文笔流畅而著称。全书分24卷,涉及典章制度、天文地理、金石考古、文物书画、诗词小说、社会异闻、人物轶事、风俗民情、警世格言、笑话梦幻、鬼神精怪等许多方面,堪称包罗万象,蔚为大观。钱泳晚年潜居履园,“于灌园之暇,就耳目所睹闻,自为笺记”,自谦其为“遣愁索笑之笔”。他自序《履园丛话》,是清道光十八年七月,时年八十。说钱泳退隐归里,是指他年方弱冠即离家远行,长年游幕异乡,足迹遍及直隶、山东、河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等省,五十年后才回归故里,过起隐居生活来。通常读书人所说的退隐,是指做官的年老多病,做不了官了,回家颐养天年;或者是耿直气盛,不为五斗米折腰,归去来兮,还自问胡不归;而钱泳的退隐与这些人不同,因为钱泳一辈子没做过官,甚至从未考过举人进士,故比之于做官的退出官场,更像武林人退出江湖。钱泳是清代著名学者,生前精通金石碑版之学,尤善篆书。即便到了二三百年后的今天,他的墨宝亦随处可见;如扬州的明月楼,常熟的钱牧斋墓,不一而足。钱牧斋本是明朝大臣,官至礼部尚书,清兵下江南时,率领弘光朝廷的官员向多铎投降,并派人四处张贴榜文,号召百姓不要抵抗,免得化为齑粉,故大节有亏,人所不齿。就在乾隆皇帝亦大骂钱牧斋“丧心无耻”,查禁他的著作,江南文人愈加鄙夷他是“江浙五不肖”之首时,钱泳却毅然为荒废已久的钱牧斋墓“集刻苏文忠书曰‘东涧老人墓’五字,碣立于墓前,观者莫不笑之。”此若逆水行舟,要有多大的勇气才敢这样呵!钱牧斋所著的《初学集》、《有学集》、《国初群雄事略》及《列朝诗集》,至今仍是明清史学者所研究的重要著作。钱泳为钱牧斋墓刻字,是尊重身为文人的钱牧斋,而不是屈膝投降的钱牧斋。一是一,二是二,钱泳没错。钱泳在《履园丛话》“血袍”一节中,对抗清殉节的杨廷枢更为尊重,敬仰之情溢于字里行间。通常认为,女子裹足从宋代起,历经元明清直至民国,前后经历700余年。所谓裹足,是把女子的脚从小用布裹起来,使其变得又小又尖,人称“三寸金莲”。钱泳自幼精通经史,博览群书,尤其擅长于史学考辨。他在《履园丛话》“裹足”一节中,不厌其烦地追溯裹足的来由。他发觉古人推崇女子裹足,是因为喜欢看女人穿一种小巧玲珑的舞鞋跳舞,认为舞鞋越小越好看,自然也希望女人的脚一个比一个小。钱泳考证,裹足“起于南唐李后主,至宋时有裹有不裹”。于是他在书中写道:“大凡女人之德,自以性情柔和为第一义,容貌端庄为第二义,至足之大小,本无足重轻。”钱泳于每个女人都得裹足的清代,发出革除这一陋习的呼吁,使他与同样反对裹足的袁枚、李汝珍、俞正燮和龚自珍等齐名。
读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后,你有什么感想
1个回答2024-05-07 20:18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才能将学到的应用到生活。这才是最终的目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27 01:28
明代的大探险家徐霞客撰写《徐霞客游记》,游遍名山大川.
徐霞客在游历考察过程中,曾经三次遭遇强盗,四次绝粮.湘江遇盗,跳水脱险的事,发生在公元1636年他51岁时的第四次出游中.这次出游,他计划考察湖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出游不久,就在湘江遇到强盗,他的一个同伴受伤,行李、旅费被洗劫一空,人也险些丧命.当时,有人劝徐霞客不如回去,并要资助他回乡的路费,但他却坚定地说:“我带着一把铁锹来,什么地方不可以埋我的尸骨呀!”徐霞客继续顽强地向前走去.没有粮食了,他就用身上带的绸巾去换几竹筒米;没有旅费了,就用身上穿的夹衣、袜子、裤子去换几个钱.重重的困难被踩在脚下,他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不是读书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03 08:57

是一句古话,谈文学创作的素材来源,不是读书的故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的感想
1个回答2024-04-05 05:51

更多的知识就会造就的道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感想
1个回答2024-04-19 05:17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古人经过多年的经验总结出来的一句话。体现的哲学思想是“知行合一”。在早期哲学思想里,主张“吾日三省吾身”,以思为主,也以读书为主。但是慢慢地人们发现光读书不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把“读书”与“行路”关系作个比喻:“读万卷书”好比人们通过一个窗口看到了知识和能力的金山,但要想真正得到知识和能力这个金山,还要靠走出门去“行万里路”。

读书一方面能够使我增长知识,学习到别人的经验,但同时也给你的头上加了一道“紧箍咒”(这是经验的特征,经验越多,人们头脑受到的束缚越多,创新意识越差)。“读万卷书”之后,只有“行万里路”,走出去亲自看一看,体验一下书中描述的情景,你才会发现书中所说的不及体验的千分之一,同时也使你理解了作者对这种情景的感受并同自己的感受加以比较,从而放大你的知识,只有这时读书的效果才能体现出来。所以说:读书好比一个放大镜,不管你心中的知识是“真”是“假”,它都会放大若干倍(当然,读书越多,放大倍数越大)。

只读书不行路,你受到地束缚就越来越多,好比吃多了饭不能消化吸收,只能是累赘,不但无益而且“害人不浅”。

宋代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正是这一思想的表述。当然这种说法也是对纸上谈兵的有利抨击。作为春秋战国时代名将赵奢的后代赵括。自幼熟读兵书,对很多兵法都非常了解,而且他“夸夸其谈”,特别擅长表达,将当时的国王说得都深以为然。但是在实际战争中,却一战而败。这说明从纸上,从书上得来的东西,是不完全可靠的。真正有效的东西,一定要从实践中得来。其实中国古代很多名将,都是在理解兵法的基础上,应时而动,应势而动,总结出适应当时战争特点的战术来,才取得了最终的战争的胜利,甚至在兵法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声。古之名将固然如此,岳飞、戚继光,乃至后来太平军中的出色将领,皆是如此。

所以说纸上谈兵是无效的,是“尽信书不如无书”,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知行合一,格物致知,才是最好的学习和实践的方法。
读万卷书胜过行万里路的名人故事
1个回答2024-02-16 05:48
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说:1、万景躬亲在现在生活节奏紧张的社会是不可能的,读书可以弥补 。 2、对大部分人来说还没进入富裕的阶段,要成天去旅游金钱是不允许的,而对那些有钱的人来说行万里路更是不可能的(有钱人一般都很忙 ~)。 3、“读万书,行万路”是在古代咨讯媒体不发达的时候说的,现在我们有电视、网络等,可以在家不出屋的情况下让我们随艾姆2号入深海跟神州6号上蓝天。 4、在古代科技和社会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行万路是可以帮助我们从实际出发有所成就,但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已经进入了深分工阶段,只有从书本上我们才可以理解“狭义相对论和熵”意义从而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路即使走上十万百万对这些专业技能的提高也无用 。 5、读书在现在看来是一件很有效率的事,我可以从《中国交通》杂志上迅速查到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不需要“行而后知”。 6、书本是抽象和具体话的知识和理论,可以系统掌握,“行万路”见闻教多不易归纳记忆。

1,现代社会的确是个咨询发达的社会,能在铺天盖地的网络,图书中获得知识,但是有楼主你有没有想过在这么多的咨询当中包含着多少错误的咨询呢?你不去实践,怎么知道这是真的还是假的?“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尽信书不如无书”!

2,这里的行万里路不是光是字面上的走路,而是要求我们增长社会见闻,多实践! 古代的一卷书(竹子做的)记载不了多少东西,万卷也不就是相当于现在印刷的几本书~ 如果楼主按照字面的理解的话,就是读几本书就胜过走1万里路的路了~! 那么更不可比了~!读几本书的知识怎么能跟走半个中国见识得多呢~! 所以,这里的万卷书,万里路都是引申意!

3,你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呢?最终还不是进行社会实践、投身于工作之中吗?光读书不用书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社会价值呢?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亲身经历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2-21 20:09
我非常向往法国,那美丽的国度,但我毕竟还小,于是我买了许多关于法国的书籍,我在那书中寻找我向往的城市。我很快乐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