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古诗解释

使至塞上的(使)和(塞上)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9-10 10:25
到和边塞的意思
塞下曲和塞上曲的解释是什么?
1个回答2022-09-29 16:28
看顾时期尸首
使至塞上
1个回答2024-02-05 06:40

热情抒发了对守卫有功的将士的崇敬之情,表现了诗人的豪情与壮志。

使至塞上

作者: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7 19:10

开元二十五年(737)的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这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这首诗所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单车欲问边”,写自己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要走多远呢?“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山高路远,诗人觉得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而去,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经过长途跋涉,诗人终于“萧关逢候骑”,却没有遇见将官。一问才知道“都护在燕然”:将官正在燕然前线呢!故事似乎还要延续下去,但诗歌却于此戛然而止,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

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试想,那茫茫无边的沙漠,只有用一个“大”字才能状其景观;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是多么醒目,“孤烟”二字正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直入人心。“长河落日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间。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长”字便自然涌上作者心头。而“长河”之上,是那一轮圆圆的落日,这里的“圆”字与前面的“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难以言其妙处。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赏析

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但是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第三,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

《使至塞上》的“使”是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2-09-12 10:30
出使,奉使前行
绌塞的解释绌塞的解释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7-27 03:46
绌塞的词语解释是:1.困厄;闭塞。
绌塞的词语败键解释是:1.困厄;闭塞。注音是:ㄔㄨ_ㄙㄞ。拼音是:chùsāi。结构是:绌(左右结构)塞(上下结构)。
绌塞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困厄;闭塞。引宋曾巩《饮归亭记》:“然自秦汉以来千有_岁,衰微_塞,空见於六艺之文,而莫有从事者,由世之苟简者胜也。”《明史·杨廷和传》:“即位一_,中官之_路_塞殆尽,天下方传诵圣德,今忽有此,何以取信?”
二、网络解释
绌塞绌塞,读音是chùsāi,汉语词汇,解释和枯友为困厄;闭塞。
关于绌塞唤槐的成语
茅塞顿开堵塞漏卮左支右绌下塞上聋朝穿暮塞波罗塞戏财匮力绌相形见绌
关于绌塞的词语
漫山塞野时绌举赢心劳计绌左支右绌计绌方匮下塞上聋时绌举盈塞狗洞茅塞顿开朝穿暮塞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绌塞的详细信息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的意思解释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21 07:04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的意思是:指不把这种东西打倒,什么新文化都是建立不起来的。塞:堵塞;止:停止。形容凡事要遵照辨证发展规律,不可急于求成。比喻只有破除旧的、错误的东西,才能建立新的、正确的东西。

读音:bù sāi bù liú,bù zhǐ bù xíng

出处:唐代韩愈《原道》,“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中蕴含的哲学道理:

首先塞与流,止与行,是矛盾的两方面,是对立的,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又是相互转化的,塞是前提,流是结果,二者又是统一的一个整体,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没有有永远的塞也没有无休止的流,二者的转化最重要的是具备一个前提条件,量变到质变,这种分析法就是矛盾的分析法。

使至塞上,记叙了诗人什么的故事,和心情
1个回答2024-01-29 14:17
"征蓬","归雁",即景设喻,用以自比,传达出诗人被排挤受命赴边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对塞外大漠风光的描绘,融情于景,表达了自己孤单,寂寞的情绪.
使至塞上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个回答2024-02-12 06:46
《使至塞上》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于737年(开元二十五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做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途中所见所感。

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排挤而孤独、寂寞感伤、飘零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英雄本色,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都护的赞叹。

开元二十五年(737)的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这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这首诗所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单车欲问边”,写自己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要走多远呢?“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山高路远,诗人觉得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而去,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经过长途跋涉,诗人终于“萧关逢候骑”,却没有遇见将官。一问才知道“都护在燕然”:将官正在燕然前线呢!故事似乎还要延续下去,但诗歌却于此戛然而止,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 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试想,那茫茫无边的沙漠,只有用一个“大”字才能状其景观;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是多么醒目,“孤烟”二字正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直入人心。“长河落日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间。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长”字便自然涌上作者心头。而“长河”之上,是那一轮圆圆的落日,这里的“圆”字与前面的“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难以言其妙处。
王维的《使至塞上》全诗是?
1个回答2024-08-23 01:26

原文:

《使至塞上》

【作者】王维 【朝代】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 :

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扩展资料:

《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

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开元二十五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

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