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梨的故事孔融让梨的故事

你想对孔融让梨中的孔融说什么,长一点
1个回答2023-08-18 20:22
'哭泣离婚率
孔融让梨对孔融公平吗
1个回答2024-04-03 05:42

         我个人认为是公平的,并且并不认为孔融是在作秀。试问一下,孔融让梨才四岁啊,一个四岁的小孩能会作秀吗?

         个人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所有的公平只是对于人类自己的看法而言的。你自己认为是公平的,那么他就是公平的。孔融让梨的故事符合中国的传统思想,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古人对道德常识非常重视。道德常识是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融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听了孔融让梨的故事 你想对孔融说什么
1个回答2024-01-19 03:16
......你太虚伪了,才几岁就这么会装= =
其实后来孔融成了大官,守城时为彰显其文人风度,每日饮酒不管城防俗务,等到城破之后抛下妻儿自己先逃命,结果自己幸存,妻儿遇难→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孔融让梨,孔融是几岁
1个回答2024-02-07 14:47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父亲叫孔融他们七兄弟从最小的小弟开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个最大的,而孔融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就给哥哥们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我是哥哥,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融四岁,能让梨。”就是出自这个典故。 可见是四岁的时候

一元一次方程大家都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其实据说孔融不但让梨,而且还会分梨,传闻孔...
1个回答2024-01-20 14:37
第一个小朋友分了梨的一半外加半个梨;第一个小朋友分了剩下梨的一半外加半个梨,剩下一个给自己,问一共有几个梨?设共有n个梨,第一个小朋有得n/2+1/2=(n+1)/2(个);第二个小朋友得(1/2)[n-(n+1)/2]+1/2=(n-1)/4+1/2=(n+1)/4(个),孔容得梨1个,故n=(n+1)/2+(n+1)/4+1;解之得n=7,即共有7个梨.即第1个小朋友得4个,第2个小朋友得2个,孔容得1个.
孔融为什么要让梨
2个回答2023-02-04 09:41
因为吃了大的,哥哥会打人
孔融让梨。
2个回答2022-06-21 15:02
从前有个姓孔的夫妻整天吵架他们有个儿子叫孔融这天又开始吵架了他们儿子就对他们说爱过就过不爱过就离吵什么吵后来他们就离了这就是孔融让离的由来懂了吗?
孔融让梨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5 07:45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奇童4岁时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



日父亲买了些梨子特地拣了大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小梨子说疲乏:我年纪小应该吃小梨梨给哥哥吧父亲听十分惊喜孔融让梨故事快传遍了曲阜并且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好例子



孔融小时候仅学习勤奋而且善于思考父亲外出拜客总带着去10岁年随父亲来洛阳正逢洛阳太守李膺大府内走时守门人忙把拉问道:哪家小孩边玩去!孔融严肃地回答说:请们进去通报山东孔融来访守门人见本正经也知来头笑着问:小公子有红贴孔融说:我家和家主人世代交往又有师生之谊无需红贴只管通报守门人怕慢待贵客只好进去通报时李膺正和许多文人雅士交谈听了通报时想起位孔融和自己家庭关系只好哈哈:请进!小孔融兴冲冲走进大厅边向主人问候边拱手招呼各位来宾态度亢卑李膺边让座边打量着位俊才少年心里好生奇怪:小孩从未见过面而何自称通家呢于李膺问道:小公子说我们两家世代交情我想起来啊!孔融微笑着说:500年前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孔子姓孔老子姓李说明孔、李两家500年有师生之谊今性李我姓孔也师生关系我们两家累世通家!



孔融语出惊人座客人无暗暗称奇太守李膺禁哈哈大笑起来:小公子真神童也唯有太大夫陈韪冷冷地说:小时候聪明人长大未必有作面对挑战孔融笑着说:样说来先生小时候定聪明巧妙对答弄得陈韪面红耳赤无言回对暗暗坐旁生气孔融则目斜视装着大人模样本正经地喝着茶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孔融让梨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18 21:06
最佳答案 - 由提问者2006-08-26 16:01:30选出

孔融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



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就故意问孔融:



“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你看,孔融讲得多好啊。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



孔融四岁,知道让梨。上让哥哥,下让弟弟。大家都很称赞他。



参考资料
孔融让梨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14:14
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疲乏:“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孔融小时候,不仅学习勤奋,而且善于思考。父亲外出拜客总是带着他去。10岁那年,他随父亲来到洛阳。正逢洛阳太守李膺大府内走。这时守门人忙把拉,问道:“你是哪家小孩,到一边玩去!”孔融严肃地回答说:“请你们进去通报,山东孔融来访。”守门人见他一本正经,也不知是什么来头?笑着问:“小公子,可有红贴?”孔融说:“我家和你家主人世代交往,又有师生之谊,无需红贴,只管通报。”守门人怕慢待贵客,只好进去通报。这时李膺正和许多文人雅士交谈,听了通报,一时想不起这位孔融和自己家庭是什么关系,只好哈哈:“请进!”小孔融兴冲冲走进大厅,一边向主人问候,一边拱手招呼各位来宾,态度不亢不卑。李膺一边让座,一边打量着这位俊才少年,心里好生奇怪:这小孩从未见过面,而他为何自称通家呢?于是,李膺问道:“小公子,你说我们两家世代交情,我怎么想不起来啊!”孔融微笑着说:“500年前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孔子姓孔,老子姓李,说明孔、李两家500年就有师生之谊。今你性李,我姓孔,也是师生关系,我们两家不是累世通家吗!”

孔融语出惊人,在座客人无不暗暗称奇。太守李膺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小公子真神童也。”唯有太中大夫陈韪不以为然,冷冷地说:“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后未必有作为。”面对挑战,孔融笑着说:“这样说来,先生小时候一定很聪明。”这一巧妙对答,弄得陈韪面红耳赤无言回对,暗暗坐在一旁生气。孔融则目不斜视,装着大人模样,一本正经地喝着茶,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