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郭橐驼传知识点

种树郭橐驼传的题目
1个回答2024-02-02 04:35
道理: 通过种树与治民的类比,解释了“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端,以及由此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阐明了作者养民治国的进步思想。另外,也蕴含了一个生活的哲理:我们做任何事情,小到种树,大到治国,都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否则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文章由种树之道到谈到治民之道,采用的是类比手法。(。那些地方你就去看看文章把,不打出来了- -) 揭示了“令烦扰民”的弊政。 (2) 暗用了其他的类比。种树要“顺天之木,以致其性”来类比治民要“顺民之天,以致其性”。用种树要“其莳也若子”来类比做官要爱护百姓。用种树要“其置也若弃”来类比要让百姓好好休养生息 。等。 这些类比的运用,大大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文章阐述种树的道理,用了对比的手法。郭橐驼种树和“他植者”种树。在原理,态度,方法和结果多方面都构成了对比。通过郭橐驼成功的经验和他植者失败的教训对比,突出了“顺天之木,以致其性”的重要。求给分 - -
谁能帮我讲解一下文言文种树郭橐驼传?
1个回答2024-02-12 16:40
种树郭橐驼传(译文)

郭橐驼其人知原名患有伛偻病行走时背脊高起脸朝下像骆驼所乡里人给取了驼外号橐驼听说:好啊给我取名字挺恰当于索性放弃了原名也自称橐驼家乡叫丰乐乡长安城西边郭橐驼种树职业长安城富豪人家了种植花木供玩赏还有些种植树出卖水生人都争着接家供养大家看橐驼所种或者移植树没有成活而且长得高大茂盛实结得又早又多别种树人即使暗观察模仿也没有谁能比得上



有人问回答说:我郭橐驼并没有能使树木活得久、生长快诀窍只能顺应树木天性让尽性生长罢了大凡种植树木特点:树根要舒展培土要均匀根上带旧土筑土要紧密样做了之要再去动也必担心种好离开时头也回栽种时像抚育子女样细心种完像丢弃样管天性得了保全从而按本性生长所我只过妨害生长罢了并没有能使长得高大茂盛诀窍只过压制耗损实罢了也并没有能使实结得又早又多诀窍别种树人却样种树时树根卷曲又换上新土;培土过分够有与做法同又爱得太深忧得太多早晨去看了晚上又去摸摸离开之又回头去看看更过分做法抓破树皮来验查死活摇动树干来观察栽土松紧样日益背离天性了虽说爱实际上害虽说担心实际上与敌所们都比上我其实我又有特殊能耐呢

问人说:把种树方法转用作官治民上橐驼说:我只知道种树而已作官治民我职业我住乡里看见些当官喜欢断地发号施令好像怜爱百姓结却给百姓带来灾难早早晚晚些小吏跑来大喊:‘长官命令:催促们耕地勉励们种植督促们收割早些缫们丝早些织们布养好们小孩喂大们鸡、猪’会儿打鼓招聚大家会儿鼓梆召集大家我们些小百姓放下饭碗去招待些小吏都忙过来又能使我们人丁兴旺人心安定呢所我们既样困苦又样疲劳我说些切事实与我同行种树大概也有相似地方吧



问人说;真好啊好我问种树却得了治民方法于我把件事记载下来作官吏们鉴戒



篇文章题目传实际上却篇即有强烈讽刺色彩寓言作者虚构种树能手郭橐驼植树经验做类比告诫官者养人犹养树应该致木之天致其性养人即治民:指责唐吏治扰民、伤民反映了作者同情人民思想感情及改革政治愿望
《种树郭橐驼传》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2-15 20:43
今天上午读了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感受很深。领悟了一些道理。我也苦苦地寻找真理,如饥似渴。今恍然大悟,顿感心胸开阔,兴奋不已。
此文讲的是一个人叫郭橐驼,因“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而得其名。此人以种树为职业。常为“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种树。且他种的树或种或移徙的。没有不成活且生长茂盛的。果子结得又早又大。别人都无法效仿。他本无什么文化。但他却知道了自然法则。能顺木之天,顺应天时。
别人问他为什么种的树这么好时,他说“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这句话的意思大致是:我郭橐驼并不是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繁殖得快,只不过能顺应树木自然生长的规律,充分发展它的习性罢了。要讲种树的规律,树根要舒展,培土要均匀,移栽要带旧土,捣土要细密。这样做好了以后,就不要再去动它了,也不要去想它,走开去不要再去管它。移栽时要像对待自己的子女,栽完后把它放在一边,这样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就得到保全,本性也就能得到发展,所以我只是不妨害它生长罢了。
讲的太有道理了,每个事物都有它的规律,何止是树木如此。郭橐驼发现了这个自然规则,不用太多的功夫,却收到了这么好的效果,以致于别人都无法效仿。只是一个认识罢了,并不是多么复杂的工艺。我们在认识事物时总是受到目光的限制,看不到更深处的道理。我们总是把眼光放到具体事物上,认为是务实却忽略了大道理,方向错了,你越走离真理就越远。只消一个道理,一个宏观的道理。我们就会给人生一个正确的方向,就会改变你愚蠢的行为。
再看看别人是如何种树的:“他植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也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别人种树就不是像我一样,树根蜷曲在一起,移栽又总换上新土。培土呢?要不是过分就是不够。如果有能不这样做的,却又对树木爱得过于深厚,担心得过了头。早上看看,晚上摸摸,走开了还要再回头瞧瞧。更严重的,还用指甲抓破皮来验验树的死活,摇一摇看看树的松紧,这样,树的本性就一天天丧失了。虽说是爱护树,其实是害了树;虽说是担心树,其实是仇恨树啊。
这位郭橐驼虽未明示以理,但理自显出来。我深受感动,是啊,树的自然天性就是有一个好的环境,一个自然成长的机会,你不需要去干预,你不去妨害它就是对她早大的爱了。而再看看我以前的那些行为,真是自愧不如。羞愧难当。我不尊重别人,总是拿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总想着是爱,实则为害。总想让别人按我的想法习惯去行事。却忽略了别人的天性。
看看我以前的那些坏习惯,真的很后悔,未得到神的指示。未求得真理,现在大悟。以后定当改过自新,充分尊重别人的想法,不能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太可怕了,如果我还像以前那样做下去,岂不是要众叛亲离。一个种树的郭橐驼虽未知真理,却悟其本质。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个规则适用于任何地方。起码我从此文中是收受益非浅的。
种树郭橐驼传中名句成语 越多越好。 名句,成语都要
1个回答2024-02-24 08:33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橐驼之技 过犹不及
种树郭橐驼传是小说吗?
1个回答2024-02-29 11:27

《种树郭橐驼传》不是小说,该文是一篇寓言体传记散文。《种树郭橐驼传》是唐代柳宗元的作品。该文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郭橐驼种树的事迹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该文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批评当时唐朝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行为,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

种树郭橐驼传主要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3-01 04:39
本文是寓言体的传记。名“传”,实际上时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是柳漏岁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为言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捐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厅凳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扮搜旅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
真正意图:警示上层统治者清肃吏治,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让他们休养生息,才能恢复元气。
<种树郭橐驼传>的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3-09 19:35
本文名为“传”,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从内容和风格上看,当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它是“稗官之属”,把它当作小说来看。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则更进一步说它是“幻设为文”,“以寓言为本”。



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发而为言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据《旧唐书·食货志》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柳宗元参加的“永贞革新”的先声。“永贞革新”是以王叔文为首的官僚士大夫为打击宦官势力而进行的一场斗争,柳宗元、刘禹锡是这一革新运动的核心人物。虽然王叔文集团执政仅146天,参预者均遭贬斥,但他们实行的改革措施,如罢宫市、出宫女、限制进奉、减免租税等,在当时是深得人心的。柳宗元为他的政治理想和追求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被一贬再贬,年仅47岁就死在柳州任上。
种树郭橐驼传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1-18 10:12

《种树郭橐驼传》是唐代柳宗元的作品。本散戚文是一篇兼槐掘搏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本文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铅祥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批评当时唐朝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行为,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

种树郭橐驼传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1-23 13:09

《种树郭橐驼传》是唐代柳宗元的作品。本文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本文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批评当时唐朝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行为,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

种树郭橐驼传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1-24 13:48
橐驼所讲的道理无疑是正确的,然而,写此文仅仅是为了种树吗?我们说不是,要郭橐驼讲种树之理是为了“移之官理”,是用“养树”和“治民”作类比。作者先从种植的当与不当作对比。连用四个“欲”字句,概括了树木的本性,提示了种树的要领,并收到了“天者全而性得”的理想效果;而“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因而必遭致“木之性日以离”的恶果。 管理的善与不善作比较。“勿动勿虑……若弃。”郭橐驼看似听之任之的做法里,却包含了“顺木之天”的大道理;而他植者好像无微不至地关心,但结果适得其反,“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作者围绕“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之纲,分述“己植”和“他植”。己植部分说明树木的本性,再说明“自己”如何按照树木的本性去栽培,做到“不害其长”“不抑耗其实”。他植部分则分述两种违背树木本性发展的做法,然后归结到“他植”不如“己植”,由此显示橐驼种树之道的正确。行文简洁,对比鲜明。通过对话,将“养树”与“养人”作类比,把种树、管理树之理引申到吏治上。“树”与“人”,虽为两种本质不同的事物,“养树”与“养人”也各有其特点,但尊重并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却是为实践所证明了的共同规律。因此,两者类比,既使人感到自然、亲切,也使文章增强了哲理性、说服力。

    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开头的叙述,语言质朴明朗;后面两大段对话,多用排比对偶,说理深刻,尤其是在排比对偶句中,活画出各种逼真情状,令人理服心折。例如,写他植者“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几句,把一个“爱之太殷,忧之太勤”的种树者的蠢行刻画得栩栩如生。又如,写俗吏旦暮扰民的“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击木而召之”一段排比对偶句,难道不也 把那纷纷扰扰,鸡犬不宁,百姓疲于奔命的情景都活画出来了吗?从语言上看,许多语句如串串珠贝、璀璨夺目,足堪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