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笑的小故事

九牛一毛 名人 事迹
1个回答2024-06-01 10:36
九牛一毛

--------------------------------------------------------------------------------

汉武帝(刘彻)听说李陵带着部队深入到匈奴的国境,士气旺盛,心里很高与。这时,
许多大臣都凑趣地祝贺皇帝英明,善于用人。后来李陵战败投降,武帝非常生气,原来祝贺
的大臣也就反过来责骂李陵无用和不忠。这时司马迁站在旁边一声不响,武帝便问他对此事
的意见,司马迁爽直地说李陵只有五千步兵,却被匈奴八万骑兵围住,但还是连打了十几天
仗,杀伤了一万多敌人,实算是一位了不起的将军了。最后因粮尽箭完,归路又被截断,才
停止战斗,李陵不是真投降,而是在伺机报国。他的功劳还是可以补他的失败之罪的。武帝
听他为李陵辩护,又讽刺皇上近亲李广利从正面进攻匈奴的庸儒无功,怒将司马迁下在狱
里。次年,又误传李陵为匈奴练兵,武帝不把事情弄清楚,就把李陵的母亲和妻子杀了。廷
尉杜周为了迎合皇帝,诬陷司马迁有诬陷皇帝之罪,竟把司马迁施予最残酷、最耻辱的“腐
刑”。司马迁受到了这种摧残,痛苦之余,就想自杀;但转念一想,像他这样地位低微的人
死去,在许多大富大贵的人的眼中,不过像“九毛亡一毛”,不但得不到同情,且更会惹人
耻笑。于是决心忍受耻辱,用自己的生命和时间来艰苦地、顽强地完成伟大的“史记”的写
作。古人所谓有大勇的人才有大智,司马迁便是这样的人。他知道在他所处的年代里,死一
个像他那样没地位、没名望的人,比死条狗还不如,因此他勇敢地活下去,终于完成了那部
空前伟大的历史的著作——“史记”。
司马迁把他这种思想转娈的情况告诉也的好友任少卿,后来的人便是根据他信中所说的
“九牛亡一毛”一句话,引伸成“九牛一毛”这句成语,用来譬喻某种东西或某种人材仅是
极多数里面的一部份,好像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一样。
魔兽世界V大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6-01 10:36
引用:刚和V聊天,他说他之前一直在wow只是因为记者MM,但现在MM删号了,他也要退出了,但还是想知道她每天的状况.我感觉V似不懂怎样去表达对他人的关心,可能和他的年龄也有一定关系吧.



看过V4的人应该会注意开场的那个女亡灵… 没错,那个中国MM,nga论坛用户名“schado”,是Vurtne的忠实粉丝,曾以记者身份对Vurtne进行过采访,后来在Vurtne所在服务器建立人物,与Vurtne日久生情。分手原因至今不详。



以下是那个中国MM在一篇帖子上留的言:



讽刺的是,许多时候许多事情,很难再回来了。



你说你不需要粉丝,我可以做你的朋友,后来我们真的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你无意中说想要穿裁缝的衣服,我就把技能洗成了裁缝,然后你穿上我亲手做的衣服了。



你很懒,从来不会买副魔,我就开始收集各种配方,不管你想不想要,都给你副上。



你抱怨我升级比你快,我就停下自己的号帮你练。但是你说,小心别被联盟杀掉,他们会把我录进录象。



我们经常吵架,每次都是我拉下脸皮道歉,因为我知道你犟起来真象一头牛一样。



你的标志性语言是:“回答我!” 你经常抱怨我回复慢,“你在跟20个人聊天吗?” 可是你不知道,我其实在想怎么回答你的问题



你有时语气会很不好,我会问“是不是我哪里说错了所以你不开心?”你说不是,然后继续AFK



你有时会因为一些很小的事生气,你说我骗你,“你明明有那么多人在好友名单上你却跟我抱怨在这个服务器没有朋友”



你说你想转服,“这个服务器真烂” 你说想带我一起转,我说可以啊,我已经不怕在新服务器上玩了。你却说我满不在乎,“难道不能给个确切一点的答案么”。 我给了,你又不转了。



这些我都可以忍受,我想也许是我上辈子欠这个人的,每次我都是让步的那一个。但是有一天你说你不想再继续了,WOW真是浪费时间,你要退出。我说,好的,那我们一起退出吧。我想我可以为你而来,自然也可以为你退出。很公平。而且对两个人都有好处。



你说我丢下你一个人,你说我迟早有一天要回国的,不如现在就把事情结束。我点点头“那么今天晚上就说再见吧” 你又说你不想真的离开,只是想要一个答案,可是我不知道你要什么样的答案。你责备我自私,连一个答案都不肯给,你觉得我说的都是假的,是为了不破坏气氛。可是我真的不知道能给什么了,你要的我给不了,我给的你不再重视了。

我终于下定决心。如果我是你不离开WOW的包袱,那我知道我该怎么做了。我说对不起,不能和你一起做V5的ENDING了。你却嘲笑我什么时候开始那么在意这些,“你就那么想引人注意,想当明星吗?”这句话真的很伤人。是的,我很自私,我想在离开前留下一些纪念,你说你已经构思好了整个结尾,我们会手拉手一起死去。



可是直到我删号的前一秒钟,你还是在一刻不停的指责我,“你有没有在读啊?回答我!又在玩扮演受伤的小鸟” 我只能说,你完全误解我了,,,我甚至记不清我最后一句话说了什么。我在MSN上告诉你,我已经删号了,可是你好象根本视而不见的样子:“回答我!你到底在干什么” 我不知道该回答什么,我真的很累,也许你要的是一个答案,不是我。



还有一个号我不忍心删,是以前你写给我的信,和一些小礼物,我全部存着,有空的话,会去看看,应该会想起许多事情。



你这个家伙,前几天,才刚是认识半年的日子啊,我还没有做好最后一件礼物。一直在洗布,就是为了这个。



有那么多关心你的人陪伴,你应该不会寂寞。



----------------------------------------------------------------据说照片为Vurtne4视频里那个叫Cesia的亡灵女术士带着小黑猫给V绑了一个石头让V复活了,这就是那个Cesia的照片,上海姑娘.
朱姓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6-01 10:34

朱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祁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朱挟为得姓始祖。朱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为第17位;至2013年,按人口排序,朱姓在中国位列第13位,主要分布在江、浙、皖地区,约占了全国人口的1.2%,总人口约有1500余万。1在中国历史上,朱姓曾经建立过两个王朝,除了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另一个则是五代十国时期朱温建立的后梁。

最新做菜书籍的名称
1个回答2024-06-01 10:34
《大众美食》系列图书,里面包括20本书,有:新编大众菜谱;家常小炒;四季养生粥;好吃面;营养早餐;巧做面食;厨房小窍门;等。你可以买来看看我就有好几本,我觉得很好。
举一个慷慨大方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6-01 10:33
昨天在宿舍煮面,没菜,跟隔壁宿舍舍长借了两个鸡蛋。今天去超市买了鸡蛋,拿了两个去还,结果隔壁舍长,大手一挥说不用还了。要知道离我们学校最近的市场最少三公里,等车都要等半个钟,两个鸡蛋也是很稀有的东西啊。
瞧瞧自己的熊样.好羡慕那些漂亮的女生啊!!!::>_<::
1个回答2024-06-01 10:32
有什么好羡慕的,就算有不足也可以想办法弥补,关键自己要看得起自己。
被骗保
1个回答2024-06-01 10:32
向当地公安经侦大队报案。
关于春天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6-01 10:31
给你一些描写春的诗句。

一年之际在于春。





1、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3、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杜甫《登楼》

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6、早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7、早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10、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1、春风双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舟》

1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答案补充
●风儿带着异样的寂静,轻柔的把江河湖海亲吻。

——弥尔顿



●春天从这美丽的花园里走来,/就像那爱的精灵无所不在;/每一种花草都在大地黝黑的胸膛上,/从冬眠的美梦里苏醒。

——雪莱

●一燕不能成春。

——克雷洛夫

●春天虽然飞去了,却引来竞芳斗翠的万物;/百花虽然凋零了,却给我们留下了花的种子。

——席勒

答案补充
事例找不到,你等别人的答案吧
提起忻州,你第一个想到的名人是谁?
1个回答2024-06-01 10:30

说起忻州的名人,我最先想到的是傅山先生。

在傅山诞辰400周年之际,忻州市在顿村傅山苑景区移建了“傅山旧家”,一个小四合院,坐西向东,宅内陈设有傅山塑像、生平壁画、药房、居室,家庭用具等,门上由著名书法家陈巨锁题写“傅山旧家”四个大字。在宅外,还有一些附属建筑,其中有陈巨锁书写的傅山诗,还有一个房间,里面陈列有近代当代学者们对傅山的评价,诸如章太炎、梁启超、冯友兰、张岱年等人。

傅山的祖上居大同,其六世祖傅天锡定居忻州顿村。曾祖傅朝宣,因俊美,入赘宁化王府,但顿村旧家尚在,旧业犹存。特别是傅山的母亲陈氏是顿村人,陈氏的伯父陈功在明朝时曾任南京京畿道监察御史,是忻州名士,清朝光绪年间编撰的《忻州志》有记载。傅山弱冠之时生活于顿村,而立之后也常回顿村料理家业。

美学老人是谁
1个回答2024-06-01 10:30
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安徽桐城人,著名美学家。1903年(六岁)开始接受传统的封建教育,能背“四书五经”、《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读过《史记》、《通鉴辑览》,1918年入武昌高等师范中文系读书,1919年经考试被选送香港大学文学院深造,1925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获硕士学位,1931年入德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博士学位,其间写就《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1933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1937年任四川大学教授,1938年任武汉大学教授,1946年重返北京大学任教授,1949年北平解放,继续留任北大教授,1956年译出柏拉图《文艺对话集》,1959年译出黑格尔《美学》(第1卷),1963年《西方美学史》出版,1970年续译黑格尔《美学》(第2、3卷),1977年译出莱辛《拉奥孔》,1978年译出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1980年出版《谈美书简》和《美学拾穗集》,1983年译出维科的《新科学》,1986年3月6日逝世,终年8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