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山道长评书

自相矛盾教学评价?
1个回答2024-01-12 16:20

这则寓言讲得非常好,采用微课动画的方式让学生既了解了寓言的故事情节,更深刻体会了寓意。

如何评价曹文轩和郑渊洁之间的矛盾?
1个回答2024-02-24 13:06

曹文轩和郑渊洁两人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两人间的矛盾闹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两人总是相看两厌,这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们自小接受的教育理念和生活环境完全背驰,导致两人的价值观不同,所以矛盾越积越深。    

1955年,郑渊洁出生于河北石家庄,父亲是高级步军学校的教员。虽然出生于书香门第,但是他自幼叛逆。小时候,老师让写作文——《长大以后干什么》,他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作文,骄傲地告诉所有人,他立志要成为一名掏粪工人。    

郑渊洁从来都不是热爱学习的好学生,哪里受得了这委屈,当众就点燃了课兜里的鞭炮以示不满。而他,也因为这一顿鞭炮声,被学校开除。从此,他再也没有接受过正规传统教育。   

而在长江另一边,比他年长一岁的曹文轩,却过着和他完全相反的生活。曹文轩,他家境一般,为了离开这个偏僻的地方,他一直发奋努力读书,一直以来,他都是老师们家长们眼中的好学生。尤其是他写得了一手好作文,他的写作水平把同龄人都甩得远远的。可能就是从那时,文人的清高自傲就刻在了他的骨子里。    

曹文轩的学习生涯和很多人一样,中规中矩,学习读书,考大学,一路走得平安顺遂。相比俯身读书的曹文轩,此时的郑渊洁的人生路就比较坎坷,1977年,他因为学历太低而情场失意。    

年少轻狂的他当时就励志要搞出一番事业,终于,他将目光投向了写作。1978年,他的处女作——《壁虎和蝙蝠》过稿,刊登在了《向阳花》杂志社,还拿到了10元的稿费。那时的他,好像发现了一条除了读书以外的出路,他的写作之路至此开始。

一年之后,已经从北大毕业的曹文轩,他写的《弓》和《哑牛》频繁获奖,得到了主流的认可。从前天南地北的两人,都走上了写作的路,慢慢地,有了交集。   

他们两人的恩怨还得从30多年前说起。1986年,两人受邀去庐山赴会。可是,当时北大教授曹文轩很看不上这个“草根作家”——郑渊洁。    

虽然曹文轩总是以谦谦君子示人,但是长久的正统教育熏陶让他还是对于半路出家,只有四年级学历的郑渊洁无法接受。    

会议讲话时,他甚至在讲话中隐晦曲折地讽刺郑渊洁,“咱们这儿有人不知天高地厚,一个人写一个月刊,如果他能坚持写两年,我就把名字倒着写。”    

此言一出,两人的梁子彻底结下了。    

郑渊洁也是个有脾气的,“士可杀不可辱”,曹文轩这是对他赤裸裸的挑衅。从此,郑渊洁以勾践为勉励,卧薪尝胆,每日提醒自己遭受的羞辱。终于“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他成功地做出了自己的月刊——《童话大王》,并且连载至今。    

当时还有人开玩笑,还得感谢曹文轩成就了笔耕不辍的郑渊洁。    

郑渊洁与《皮皮鲁总动员》    

后来的两人的写作之路越来越顺畅。    

郑渊洁的皮皮鲁火遍了大江南北,成为了享誉中国的“童话大王”。    

曹文轩更是在2016年获得了有“儿童文学的诺贝尔奖”之称的国际安徒生奖。    

他俩的名字总是相伴而生,充溢着孩子们的童年。    

尽管两人都在同一领域内,获得了认可和成功,但他们之间的恩怨并没有因此消散。    

郑渊洁先后在2010年和2014年,多次微博上发文怒怼曹文轩,甚至提到曹文轩去小学在讲座后就逼迫小学生们必须要买他的书籍以此来提高书籍销量。    



曹文轩与学生:    

郑渊洁在微博中还放出了证据——学校当时给大家发的订书单,虽然后来校方解释,均是学生自愿行为,但是这种事儿本就一句两句解释不清楚,而且还有网友发声,他们确实被“胁迫”,可面对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揭露和围攻,曹文轩只用了短短几个字回应:不愿意发声,让大家自己判断。颇有几分清者自清的意思。    

可浑者永远清不了,“曹文轩式自愿征订”早已在教育界屡见不鲜。    

面对郑渊洁的意有所指,曹文轩只是淡淡地回应说:“让大家自己判断吧。”这一清者自清的态度反而让郑渊洁哑口无言。    

但是郑渊洁的复仇之路远不止如此,他甚至因为某次丛书的编委会主席是曹文轩而拒绝参加授权此丛书。而且他又把这事情发在了微博上,就开始了郑渊洁公开开怼曹文轩,曹文轩又每次都置之不理的局面。    

矛与盾 你会怎么介绍矛与盾
1个回答2024-02-22 11:56
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十分坚固,任何东西都不能穿透它。”又炫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十分锋利,什么东西都能穿透。”有人问:“用您的矛戳您的盾,怎么样呢?”那个人回答不出来了。
矛取矛夺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2-02 07:51
予取予夺,汉语词语,出处 秦牧的《拳头海岸》,意思从我处掠取。
矛盾啊矛盾
1个回答2024-02-27 03:24
不理他是最好的办法。所有的事都不理他。
五年级自相矛盾教学评价?
1个回答2024-01-13 19:21

这则寓言讲得非常好,采用微课动画的方式让学生既了解了寓言的故事情节,更深刻体会了寓意。

自相矛盾评课优缺点及建议
1个回答2023-11-30 08:13

自相矛盾评课优缺点及建议如下:

1、通读的环节还有些欠扎实,读得形式应该更丰富一些,尤其是学生反复读错的地方,一定不能轻易放过,要重点讲,要让所有学生都不正确。读的形势可以在家多样一些,可以开火车读,一人一句,参与面广。

2、三个重点词“誉”“弗”“立”出现的太突兀,王老师说听课时感觉有点走过场,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可以以“质疑”的形式出现,先让学生自己提出不懂的字词,如果学生提不出来,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来。

3、掌控学生的能力欠缺。主要表现为不能人真倾听学生的发言,或者听不出学生发言存在的漏洞,不能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而是生硬地过渡到自己预设好的环节。如张老师所说,我现在把控教材的能力很强,但是驾驭学生的能力不行,这是我的缺点,也是我的短板。这块短板必须补齐!

4、老师的动作表情等都应当与课堂内容融为一体,推动课堂走向高潮。这一点我真的很欠缺,总是拘谨放不开。这一点在今后的常态课中一定要有意识地改进。老师自己放开了,不拘束了,学生也就不无聊不会注意力不集中了。

简评《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莎菲形象的矛盾性与时代色彩。
1个回答2022-10-25 05:17
莎菲为什么没有前途?
寓言矛与盾中,卖矛和盾的人说的两句自相矛盾的话是
1个回答2024-02-22 09:49
我的矛锋利的很,什么盾都能击破

我的盾结实的很,什么矛都刺不破
自什么矛什么
5个回答2023-12-10 18:02
自相矛盾
[拼音] [zì xiāng máo dùn]
[释义] 《韩非子·难势》上说,有个人又卖矛,又卖盾。卖矛的时候说他的矛无比锋利,什么东西都能刺透;卖盾的时候又说他的盾无比坚固,什么东西都穿不透。有人就问他,要用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呢?他无言以对。后用“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出处] 《魏书·明亮传》:“辞勇及武;自相矛盾。”
[典故]
楚国有一个卖兵器的人,到市场上去卖矛和盾。
好多人都来看,他就举起他的盾,向大家夸口说:“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坚固的,无论怎样锋利尖锐的东西也不能刺穿它!”,接着,这个卖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惭地夸起来:“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无论怎样牢固坚实的东西也挡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上,嘿嘿,马上就会被它刺穿!” 他十分得意,便又大声吆喝起来:“快来看呀,快来买呀,世界上最最坚固的盾和最最锋利的矛!”,这时,一个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面盾牌问道:“如果用这矛去戳这盾,会怎样呢?” “这——” 围观的人先都一楞,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便都散了。
那个卖兵器的人,灰溜溜地扛着矛和盾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