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的智慧有声小说

为什么“急中能生智”“静定能生慧”
1个回答2024-02-07 08:29
也许有人会问:智和慧这两者难道还有什么区别不成?其实,智和慧是有很大区别的,只是现在的人不讲这个区别了.不过,我只要说两个成语大家就能知道它们之间的不同了.一个是“急中生智”,另外一个是“静定生慧”.一个是在着急上火的时候迸发出的灵感,一个是在极度安静,无欲无求的状态下达到的一种人生境界.两者完全不一样.\x0d再深入一点来说,智不带“心”,它不动心,也不动神.智也就是“知日”,意思就是说它研究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就像一个明晃晃的太阳挂在那儿,大家都在讨论它,除非你是瞎子,只要是长了眼的人都能看见.所以,肉眼凡胎的人都可以讨论的学问叫智.\x0d而那个“慧”,首先它带心,只要是带心的东西它都能通“神”.而且它上面是两个丰富的“丰”字.两个“丰”字说明它有极其丰富,不可想象,没有穷尽的内容.“慧”中间带的这个字就像回归的“归”字那右边儿,象征着一种“拐弯”的哲学.极像我们讲的乐极生悲,它到时候会拐弯儿的.它不像“智”,研究的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二加二等于四,它越研究越是无穷无尽.而且,研究到“慧”的时候,多了不好,太强势了也不好,守拙倒是挺好好的.你要是从“智”那个角度来看就觉得这个人是个傻冒,若是按“慧”来讲 ,他就是高人.这就是智和慧的区别.
智慧、哲理、看后让人心静的书
1个回答2024-01-27 03:10
古人曾有:“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的诗句。
推荐学习楞严经,金刚经
《智慧书:静心冥想的智慧》
1个回答2023-12-11 13:24
冥想与静心

有没有一个点,你只有方向却静止,没有任何的联系让你参照和可依凭,地狱与天堂皆不存在,那空寂的无边的静止,却又充满流动的美,这样的能量和美,才是属于当下的,充满喜悦自由的你。

冥想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真相却是最刹那与当下的,这才是冥想的方式。安静下来,没有信仰和记忆的参与,自我认知,自知之明。冥想做为开端,让你在当下,觉知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每一个关系里的每一件事,这就是冥想真正的方式。

冥想让你自知之明,智慧让你自知而明。思想成为智慧的前提是,你明白思想如何产生和如何运作,已知进入已知,这就是思想最大的问题,未知是到来的,不是思想来的。冥想不是忘掉自我而是了解自我,了解自我才融入自我,才让自我消失,得以永恒。

做一个感知者,而不是思想者,思想者让你有一个明确的核心,明确的朝向。冥想中没有思想者,觉知周遭的一切,你就是安静的,可以映照的,可以觉知美的,觉知纯真的当下的喜悦的,就是真正的冥想。

 

冥想与解脱

已然寂静,自然不需经验去准备未来,无求才可安静,不是单纯的无欲,而是对当下的尊敬和正视。在当下里冥想,即在当下解脱,自然的进入寂静,自然命运无时无刻照顾你。已知、时空、经验已然被超越,仅仅需要你在当下解脱。

解脱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开始,冥想下,空掉你的记忆与心智,冥想就是创造。当下没有解脱,未来自然也没有。创造不必表达,没有动机,只有当下的生、死、爱,当下的存在,这样的冥想光明而创造力无限。

 

创造力

看到真中之假是世俗的经验的,看到假中之真是当下的解脱与冥想。美与冥想,对于你的生命同样重要,存在不是一种标记,而是一个过程,静心于中,再解脱出来,真正的冥想,美、爱降临。

创造力是穿透力,爱是包容,喜悦是动力,静心是无压力,冥想让你清明而明晰一切联系。任何的欲望,恐惧,都让你狭窄你的心,受制于你的记忆与经验。宽大你心的范围,有获取,也有无回报的给予,将你彻底的给予出去,当下的解脱成为一种开始,至善在冥想中绽放。

                                                       

答案的困惑、我们被答案困惑

一方面,我们渴求答案,于是将答案看做过程。另一方面,我们将答案当做问题,去推演其中的流程。

于是,我们将自我割裂,思想与思想者,观察与被观察者。

我们畏惧未来,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变化。是不能够拿已知去推演未知。我们怀念过往,是因为经历让我们以为我们可能改变,可能做得更好。其实骨子里还是我们已然知道过去不能改变。不能改变畏惧改变的自己却以为渴望未来,渴望改变,那那些逃避畏惧的理由就毫不稀奇了。

被答案困惑;被过程左右;被未来恐惧;被过去幻想。

那当下的你如何空寂,充满喜悦及生命呢?

 

问题和答案、洞见

我不会给你答案,因为那是我的答案,但我会告诉你如何去思索,你自然有你的行动。真正的爱,不是爱这个字可以表述,头脑总在问这代表什么,可以如何解释,学会问自己,体验思维方式。

洞见的降临,来自于你不再寻找答案,任何的答案来自于已知-竭尽全能的思维,让头脑承认无知无能,放弃对已知的检索,思维安静,身体安静,心就浮出来,洞见所以降临。

 

空、静、随时修行

空不是无一物,而是物的充盈,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其实现在心亦不可得,得则有失,不得则皆得。空是一种状态,不是不着一物。充满而均衡、交换,可以融入新的一切。不是压缩、归类、选择、变造,这才充满喜悦,才可能喜悦。自由的另一个解释是全部,是包容。

努力去静,与是否静是两回事。佛讲不执,空至极致又非空,观比自观更重要。但更应该的是共鸣与共振,谐而不同,此要义也。

冥想,打坐,调息,瑜伽,不是为了什么,不是仪式仪轨的一部分,不属于什么,也不需要达到什么。专注让你充满意念力,然后得到成功。人生本就是修行,一呼一吸皆是,觉知才会出现。

 

                                                                 

摒弃是一种自由

为了证明你不孤独和拥有什么,人类造就了很多的形式。利益分配与所有权,甚而因为爱情产生的婚姻亦大部分如此。

太多的人本质上怕失去而不是渴望得到,如果你还想从这个世界里学习到什么,你或许就不能计算或保卫你已认为拥有的,包括知识。知识不会让你更强大,除非他没有阻碍你认知这个世界的方式和过程。

学习的越多你摒弃的应该越多,你谦逊的心才越谦和,那是一种自由。

                                                         

孤独是宿命、离苦未必得乐

我们因为孤独才依赖,因为厌倦才抛弃?

因为独立才感觉孤独,因为依赖才觉得安全,厌倦和放弃的是外界的事物,还是你的过去?为什么越依赖你越怕失去?为什么越厌倦,你越感觉孤独?你会不会总是陷入一种状态?为了逃避某种依赖而被另一种依赖所束缚?为什么被拥有有时候感觉比拥有更安全?

真相只有一个,你不承认你是孤独的,是与外界万物平等的联系!

你总把独立与依赖对立起来,于是找种种的理由、行为、思想去证明这种对立。其实又变成了一种思想、语言、仪式、程式的束缚,这种依赖更为隐秘也更为过于执著,明白这些,才有可能安静的明白真相。

 

智慧不是理性、美和语言无关

智慧是一种观察,不是一种决定。智力让你理性,智慧让你慈悲。决定是头脑的事情,头脑负责建立模式,相信他的决策,但不要相信它的判断与观察,这一点交给智慧去办。感知才能推理,和谐运用才有真相。

我们热衷于谈论智慧,以为智慧就是剖析别人或是剖析自己,分裂自我,对视自我,是一种自虐般的强迫,关键你是在寻找解释自我的理由吗?

观察自我,你所在意的情绪需要歇下来,但不是消失。

美让你爱,但是思维偏要让你用语言描绘出来。

但你感知的美,你观察的美,爱被你所体验到,不是靠脑袋推理、思维到的。

我们问为什么是美的,忘了美就是美。停下你的思维,停下语言的推敲,这样的美才真实的美。智慧不仅仅是知识,还包含正确的行动。理智与知识,热衷于割裂和认识某一点,永远无法得到完整。自知之明让智慧统合理性和爱。

同样的,智慧不是你的知识或技巧,而是直截的认识事物的能力,我们越来越多的借助已有的别人的认识、方法去看待真实,内心被思维和心智替代,那如何需要智慧的出现呢?

智力沦为结论的奴隶,人生成为结果和结论的评点。智慧是充满感知的行动,不是答案和结论,知识没有让你智慧,而是让你逃避和寻求安全感的时候,你已然不可能智慧。

                                                                    

语言产生歧义

学习让你明白词汇大多数人界定的意思,但你的经历又让词汇有了属于你的认知。语言的意义是什么,是为了让你明白领会,还是为了解释你观察到的?

于是,语言传递的要么是部分的认同感,要么,产生新的歧义,语言在你使用的时候,已经让当下的观察脱离真实了。当你觉出词不达意的时候,通常会指责自己知识的匮乏,你何曾明白,有那么多的时刻,因为你活在当下,词语已无法注释你的爱和喜悦,于是你决定抛弃那些词汇。

谈论树的时候,你在想他的定义,还是他的模样,还是你能成为一棵树?不要因为名词拘囿你。

你要成为他自身,你才能感知他。

                                          

                                                                                               

超我、观者及被观者

所谓的超我如天空中的风筝,牵绳的你只要不大动,他稳定。但你如果崩溃的游走,遇到大的坎坷,他一样是属于你的,一样消失。

自我和超我,这同样是制约的一种形式。

观者及被观者,其实是一体的。冲突是常态的,认不清此点,所有的思维都变成一种分析,而不是一种体验。

认清观者与被观者都是你的,只有你统一了自己,才明晓你在何处。

 

                 
老子智慧:大成若缺 知清静以为天下正
1个回答2024-02-15 02:38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知清静以为天下正。

真正伟大的成就好象还有缺陷,它的效用却永远不会过时;真正内涵最丰富的学问好象空虚不足,发挥起作用来却是无穷无尽。最正直的德行好象歪曲,最技巧的工艺好象笨拙,最会辩论的人好象很不会讲话,却是语不轻发、言必有中。身体不断地运动可以战胜外界的寒冷,心境保持宁静清凉可以战胜外界的酷热,掌握著清静无为的准则就能够成为天下的统帅。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成”和“缺”是相对的,“盈”和“冲”也是相对的。最高的境界就是反朴归真,就是由灿烂归于平淡。修养成就到了最高的境界,反而虚怀若谷,表现出很空虚不足的样子。丰盈到了极处,反而显得空空如也。但是表现尽管如此,实际上却是“不弊”和“不穷”的,这是它们与一般的“缺”和“冲”最本质的区别。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在这里主要是承上启下的作用。真正的含义还是指观察事物要注重内在实际的东西,不要被外在的表现迷惑。因为有的时候事物外表的“屈”、“拙”、“讷”可能真正的内在正是“大直”孙祥、“大巧”和“大辩”。只有从根本上看清了事物的真相,才能进一步去采取合适的措施。那么应该怎样去采取这个合适的措施呢?

“躁胜寒,静胜热。知清静以为天下正。”

“躁”和“静”是我们可以主动去做的行为,“寒”和“热”是外界的环境对我们的影响。“躁”代表的是“阳动”的一切行为,主要用来对付“寒”这个阴胜于阳的外界状态;“静” 代表的是“阴静”的一切行为,主要用来对付“热”这个阳胜于阴的外界状态。这里最根本的目的都是要取得阴阳的平衡。

这句话还有一个可以参照的地方就是第十五章的“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就是针对阳动过分的“浊”和阴静过分的“安”如何采取适当的对策来进行调整。

内修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阴阳平衡,国家发展很重要的一个思想也是要均衡发展。如果出现了问题怎么来调整歼凯没?就是要用“躁”氏纳和“静”这两种方法。

但是“躁”和“静”在实际的运用上并不是同等重要,可以等量齐观的。因为万事万物的根源在“无”上面,表现出来的种种“有”的变化都是枝叶性的、次要的。主要矛盾在于防止“化而欲作”、防止“妄作”、防止“有为”,所以保持“清静”才是最关键的。

什么的花语是冷静,智慧?
2个回答2022-11-30 07:20
牵牛花 爱情、冷静、虚幻
黄杨 坚定、冷静
白桑 智慧过人
金凤花 智慧
松树 智慧、长寿
静启智,定生慧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2-02 10:52
静下心来入定能够开启智力增加智慧。
急需智慧典故、智慧成语、智慧人物
1个回答2024-02-19 19:01
草船借箭 殚精极虑 殚谋戮力 多谋善断 多谋善虑

发短心长 计穷智短 经纶满腹 力屈计穷 满腹经纶

妙算神机 谋臣如雨 匹夫之勇 挈瓶之智 孙庞斗智

心长发短 一夫之勇 勇而无谋 智勇兼全 智勇双全
如何提高自己的智慧,大智慧和小智慧
1个回答2024-03-15 03:32
这个只有多看书
多做罩槐毕事!

多做一些细小的事情
比如洗衣做饭等等!
读书明洞读儒释道的经典理论
看文章大家的思想体会!
大智慧就是读势的慧眼!
小智慧就是机巧!
但是都需要积累,小智慧更依赖于我们平时所说的“智商”;大智物芹慧则是要悟!
智慧是什么意思?大智慧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2-23 17:25
其实小聪明和大智慧是相对的两个词。用在一起是不合适的。就像有人对你说:你是大块头小个子。有些不知所云。
如果他说你是小聪明的话,就是指爱耍小计谋,小心机,喜欢投机取巧。一般比较短视!
大智慧是真正的聪明,见解独到,目光长远;沉着,着眼的不是小恩小惠!
关于智慧的事和智慧的人
1个回答2024-02-19 11:07
司马光砸缸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厂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马光出了名,东京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成图画,广泛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