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包拯断案

包拯是如何断案的?
1个回答2024-03-20 06:58
有一个无赖,将一个农民告到县衙,包拯对那农民说:“你回家把牛杀了,自己留一点吃,其余拿到市场上去卖。”按当时宋朝的法律规定,民间私杀耕牛是要犯法的,但有县老爷的许可,那位农民回到家中就真的把耕牛杀了。第二天,就有人向包拯控告那位杀牛的农民,反而将这告状的人扣押起来,怒问道:“你为什么把人家牛的舌头割了?”那人被这突如其来的追问弄得惊慌失措,只得如实招供。这个无赖再也没有想到,这是包拯使了个“引蛇出洞”之计。包拯在接到牛舌被割的报案后,马上意识到这一定是有仇家有意陷害这个农民。

巧判小孩
有两个妇人为了一小孩而闹上了公堂,包拯判定两人一人拉小孩的一只手,谁拉赢了那个小孩就是谁的,在经过一番拉扯之后,其中一位含着泪松开了手,但是最终包拯却把小孩判给了那位妇人.别人不明其理,问之,包拯说到:”谁会忍心让自己的小孩受到伤害啊!她放手是因为她心疼她的孩子!你没看见她是含着泪的吗?后来包拯就把孩子还给了这位母亲!
包拯断案的故事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12 11:02
宋朝宋仁宗在位时,端州城郊有一个十多岁的小男孩,名叫张小友,他父亲靠炸糍粑卖来维持生活。
有一天,张小友放学后,他帮助父亲提糍粑上街叫卖。这一天生意特好,晌午刚过就卖完了。小友在回家路上,看见路旁的大树下面有一块长方形的大石头,不坐下来休息。知他一坐下来,竟不由自主地打起了盹。等他醒来时,一摸篮子里的钱,发现被偷去了,小友忍不住大哭起来。 正当他哭得伤心时,包公恰好路过此地;包公叫马汉过去询问原因。
小友哭着对包公说:“大老爷,我卖油炸糍粑的铜钱,被偷去了。”包公听后,沉吟了一下,忽然有了主意,便叫王朝、马汉把石头抬到一间祠堂里面说是要审它。霎时间,包公审石头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人人偕知,第二天百姓急先恐后地涌进祠堂,都想亲眼看看包大人审石关泊奇案。包青天威风凛凛地坐在临时摆高的公堂上,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喝道:“你这块石头,小张坐在你身上打盹,弄得他卖糍粑的钱不见也,定是你偷了,快从实招来,以免受刑。”
包公一连问了三声,石头却沉默不言。包公看见石头不做声,顿时怒目一睁喝道:“这块顽石死不开口,打它三十大板。”石头挨打后,仍旧没有做声。包公又喝道:“再打三十大板,看它招也不招。”这时,看的人挤了一祠堂。包公笑着开口说:“列位乡亲父老,这顽石偷了钱,死不承认,我看这小张真可怜,大家就伸出友爱仁慈的手,每人送他一枚钱,好不好?”大家听后都异口同声地说:“好!我们听包青天的话。”
包公叫王朝马汉守住祠堂左右两边的小门,不准任何人出去;在大门口放了一只装了水的木桶。包公走到木桶前,带头投了一枚铜钱下去,然后坐在椅子上,目不转睛地看老百姓,出一个人就投一枚钱于水桶中。一人、两人、三人……。当有一个汉子将铜钱投入水中时,包公发现水面上浮现了一层油膜。
包公便大喝一声:“把这偷钱的贼抓起来,带上公堂!”这一大喝,令众人莫名其妙,议论纷纷,每人心里都想:“包大人是凭什么说这汉子是偷钱贼?”包公重新升堂,开口问汉子:“你叫什么名字,家住那里?”“我叫王小三,家住王家村。”“你是如何偷张小友的钱的,从实招来。”“大老爷,小人没有偷他的钱,真是冤枉啊!还望大人明鉴。”
“证据在此,你还想抵赖。”于是包公拿起那块起油膜的铜钱,大声地说: “各位乡亲父老,张小友是卖油炸糍粑的,铜钱丢入篮中,难免沾有油渍,钱一旦投入水中,就会浮现油膜。我想每个人出门带钱,若发见钱上有油渍,大都会洗干净的,免得弄脏衣服。
因此我便心生一计,引诱乡村父老及过路行人,都来看“审石头”怪案。偷钱的贼大概已会混进来看希奇的,如果是这样,就正合我意了!各位乡亲今天能破案全赖大家支持合作,谢谢! 王小三听完包公的话,吓得面如土色,连忙爬在地板上,叩头如捣蒜,承认自己偷了张小友的钱,恭恭敬敬地把钱拿了出来,听从包青天的处罚。
包拯断案故事
1个回答2024-01-09 12:40

 包拯巧取合同文


一天,包公受理侄子告伯母骗取合同文、不认亲侄一案。   原来,在东京

汴梁西关外定坊有户人家,哥哥刘天祥,娶妻杨氏。这杨氏乃是二婚,带来

一个女儿,到刘家后再没生养儿女。弟弟刘天瑞,娶妻张氏,生得一个儿子

,取名安住。父亲在安住两岁时,就给他与邻居李社长家的小女儿定了娃娃

亲。大嫂杨氏打算待女儿长大后,招个女婿,多分些家产。因此,把刘安住

当成眼中钉。   这一年,东京地区大旱,颗粒无收。官府发下明文,让居

民分户减口,往他乡逃荒。弟弟天瑞照顾哥哥上了年岁,不宜远行,决定自

己携妻儿离乡背井。天祥就请邻居李社长写下两张合同文书,把所有家产全

部写在上面,以做日后见证。兄弟俩各执一份,洒泪分别。   天瑞带了妻

儿,来到了山西潞州高平县下马村。房东张员外夫妻,为人仗义疏财,虽有

许多田产,却无儿无女,见年方3 岁的刘安住眉清目秀,乖觉聪明,就收为

义子。对天瑞夫妻也像骨肉兄弟一样看待。但是不久,天瑞夫妇染上疫症,

几天后相继去世。天瑞临死前掏出一纸合同文,将儿子托付给张员外。  

 一晃,刘安住18 岁了,为使父母尸骨归乡,决定回老家安置。张员外就把

合同文书交给他。   刘安住直奔东京汴梁,一路问到刘家门前,只见一

位老妇人站在那里。那老妇人正是伯母杨氏,她一心想独占家财,就骗取了

刘安住的合同文书,却翻脸不认侄子,反抄起一根木棒,打得安住头破血流

。邻居李社长闻声赶出,问刘安住:“那合同书既被她骗走,你可记得上面

写的什么吗?”安住一字不差的背了一遍。李社长说:“我是你的岳父李社

长。”当下他写了状词,带着安住来到开封府告状。   包拯接了状词,

便传令拘刘天祥夫妇到了公堂,责问刘天祥:“你是一家之主,为何只听老

婆的话不认亲侄子?” 刘天祥回答:“小人侄儿两岁离家,一别十几年,实

不敢贸然相认,凭合同文书为证。而今他和我妻一个说有,一个说无,我一

时委决不下。” 包公又问杨氏,杨氏一口咬定从未见过合同书。包公假意愤

然对安住说:“他们如此无情无义,打得你头破血流。大堂上,本官替你作

主,你尽管打他们,且消消你这口怨气!” 刘安住流泪道:“岂有侄儿打伯

父伯母之理?小人为认亲葬父行孝而来,又不是争夺家产,决不能做为出气

而责打长辈的事。” 包公自有几分明白,对刘天祥夫妇说:“本官明白这小

子果然是个骗子,情理难容,改日定将严刑审问。”今天祥夫妇先回去,而

将刘安住押至狱中。 第二天,包公一面让衙役四处张扬:“刘安住得了破

伤风,活不了几天了。”一面派差役到山西潞州接来张员外,于是真相大白

。   几天后,包公传来一行人到公堂。张员外所言句句合情合理,杨氏

胡搅蛮缠死不认亲。于是,包公传令带刘安住上堂。不料差人却来宾报:“

刘安住病重死在狱中。”众人听罢大惊,只有杨氏喜形于色。包公看在眼里

,吩咐差人即刻验尸。一会儿,差人回报:“刘安住因太阳穴被重物击伤致

死,伤口四周尚有紫痕迹。” 包公说:“这下成了人命案。杨氏,这刘安住

是你打死的,如果他是你家亲侄,论辈份你大他小,纵然是打伤致死,不过

是教训子侄而误伤,花些钱赎罪,不致抵命。如果他不是你的亲侄,你难道

不知道‘杀人偿命’吗?你身犯律条,死罪当斩!”即命左右将杨氏拿下,

送到死囚牢中。此时,杨氏吓得面如土色,急忙承认刘安庄确是刘家的亲侄

。包公问:“既是你家亲侄,有何证据?”杨氏只好交出那张骗得的合同文

书。包公看后,差人叫刘安住上堂。刘安住接过包公赚出的合同文书,连称

“青天”。杨氏方知中计。   包公提笔判决此案:表彰刘安住的孝道和

张员外的仁义;杨氏本当重罪,准予罚钱赎罪;刘氏家产,判给刘安住继承


为什么少年包拯学断案是励志故事?
1个回答2022-11-20 21:35
导演的演绎``
有关包拯断案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10 06:01

铡美案 新鸳鸯蝴蝶梦等

包拯智断牛舌案,他的思路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02 05:23
“你只管回去,按我刚才的吩咐去做,不出几日,小偷必然会来自首。”

听着县令大人的话语,老农陷入了迷茫,他迟疑着不敢应声。堂上,县令包拯看出了老农心里的困惑,再一次强调道:“回去后,千万不可对任何人说起你来过县衙。”
老农悻悻而回,有个问题,他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偷牛贼会主动来自首?
事情还要从当天早晨说起,春耕时节,老农早早便起了床,准备下地干活。都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时节农活繁重而紧凑,幸亏家里有一头牛帮他分担劳动,才使得自己不会错过农时。

打开牛圈的围栏,只见耕牛,跪在角落里,显得有气无力,甚至叫声都非常虚弱。这和往常的情景非常不同。
别是耕牛病了吧,老农心里咯噔一下。这节骨眼上,万一老伙计病倒了,等恢复好了再让它下地干活,八成会耽误时令。

正想着,老农爱怜地抚摸着耕牛的全身,想以此减轻它的痛苦,也想知道老伙计哪里不舒服。当手摸到耕牛嘴角的时候,他突然觉得有些不对劲。老伙计没有像往常那样伸出舌头舔自己的手。老农下意识看了一眼,瞬间惊呆了:老伙计,你怎么会满嘴流血?你的舌头呢?

耕牛还在,但舌头没了,这种情况,老农从小到大也是第一次碰到:牛丢了,但没完全丢。是谁偷了牛舌?只偷牛舌,有啥用处?老农觉得自己活了半辈子,却遇到了新问题。


片刻之后,老农拿来了草木灰,帮牛止血。随后,他决定前去报官。

大宋朝,农耕立国,继承了不少汉朝以来的农业法规。对于生产工具的耕牛,以及战时备用马匹,都有法律保护。民间私自宰杀自家耕牛,都会被判罚“徒”刑一年,也就是做一年的苦役。要是把耕牛弄伤,也会有相应的惩罚。

偷牛者罚,杀牛者罚,伤牛者罚,唯独有一种方法可以避免灾祸:牛是病死的,而且得到官府的承认。老农匆匆赶往县衙鸣冤,一心想着报官后,可以免去自己的责罚。


出奇招,县官做局巧用计
鸣冤鼓响起,县令包拯升堂判案。

听完老农的陈述后,他觉得这个迷局有些棘手:小偷夜里作案,缺乏人证、物证。这案件又很难到周边去排查,没有人会承认自己割了牛舌。搞不好还会打草惊蛇,让人顺势告发老农,说他自己弄伤了牛。

退一步说,万一真的是老农自己弄伤了牛,然后自己跑过来报官,想开脱罪责,这也是有可能的。

那么,偷牛贼的动机是什么呢?


包拯觉得,偷牛贼应该不是为了钱财。正常情况下,如果是为了钱财而去偷牛,是一定会把牛牵走的。正因为民间杀牛会判责罚,才导致黑市上牛肉价格奇贵无比。

当时走江湖的豪杰,喜欢呼朋唤友,前往能避开王法的山野小店里,叫上几斤牛肉和烧酒痛痛快快地吃上一顿。吃牛肉,代表着豪杰的能力和财力。

几乎所有的偷牛贼,都会把到手的牛销往这些小店。从而换取高额的报酬。然而,本起案件,牛没丢,只是少了牛舌,小偷目的不是为了钱。
不是为钱,难道是为了报复?这念头在包拯脑海中一闪而过。

这情况,是有可能的。牛伤了,一旦被检举,老农就百口莫辩。牛舌被割,算是严重伤害,至少耕牛无法干活了。春耕时期,牛不下地干活,很容易被旁人发现异常。

如果有人想报复老农,在耕牛的伤情上做文章,就不怕引不出真正的偷牛贼。同时,从对牛的态度上,也能判断老农对自家耕牛的情感,验证是不是老农自己伤了牛,却跑到县衙告状,借此混淆视听。
那么,就从对耕牛做文章开始吧。想到这里,包拯拿定了主意,对老农说出了文章开头的那句话:回去把牛杀了吧,不要声张,不要告诉任何人你来过县衙。过几天,小偷会来县衙自首。届时,案情将大白于天下。
少年包拯学断案?
4个回答2022-07-25 03:46
你是看的电视剧吧,是关于少年包拯的一些事情,少年的包拯在学习断案。
包拯断案展昭的真名是什么
1个回答2022-09-19 22:07
展昭,字熊飞,人称南侠
包拯是怎么断割牛舌一案的
1个回答2023-11-29 12:30
包拯到扬州的天长县(在现在江苏省)去做知县。到任不久,就遇到一件案子。
  这一天,一个农民的孩子到河边放牛。他把牛放在河滩上吃草,自己就到河边玩去了。等他想牵牛回家的时候,发现那牛无精打采地站着,嘴边不住地滴血。孩子吓得哭起来。   孩子的爸爸听说了,跑到河边细一看,才发觉牛的舌头不知被谁割去了。他又急又恨,跺着脚说: “毁了我的牛,这让我怎么耕地呀!”   说完,他赶到县衙门去告状。包拯听完他的叙述以后,想了想,有了主意。他不慌不忙地对告状人说: “牛舌头割了,就不能再长上去。你回家把这头牛宰了,做成熟肉卖了吧。免得牛不能吃草死了,连肉也不值钱。”   农民听完,很不满意,望着包拯,抱怨说: “县太爷,小民要是宰了牛,还用什么来耕地?再说,官府也不允许宰杀耕牛……”   包拯装作不耐烦地说:“一个牛舌头算得了什么?也值得这样没完没了?快走吧!”   农民只得忍气吞声地回去,按包拯的话去做了。   第二天,就有个和那农民同村的人来告状。他说那个农民违犯法令,私宰耕牛。   包拯看这个人鬼头鬼脑的样子,就紧盯着他问:“你告他私杀耕牛,你说,他为什么要杀牛?”   “因为那牛舌……”刚说到这儿,告状人发现说错了,忙闭住嘴。   包拯猛一下站起来,“啪”的一拍惊堂木,追问说:“说!牛舌头怎么样?”   “牛舌头被割了……”   “你怎么知道牛舌头被割了?”   告状人被问得张口结舌,答不上来。这时候,包拯大声问道:“你给我老实招来,为什么割他的牛舌头,又告他的状?”   那人听了,大惊失色,赶紧磕头服罪:“是小人和他有仇,所以割了牛舌头……”   包拯依法处罚了割牛舌头的人。从此,他善于断案的名声,到处传开了。
包拯是怎么断割牛舌一案的
1个回答2023-11-19 08:54
包拯到扬州的天长县(在现在江苏省)去做知县。到任不久,就遇到一件案子。 这一天,一个农民的孩子到河边放牛。他把牛放在河滩上吃草,自己就到河边玩去了。等他想牵牛回家的时候,发现那牛无精打采地站着,嘴边不住地滴血。孩子吓得哭起来。 孩子的爸爸听说了,跑到河边细一看,才发觉牛的舌头不知被谁割去了。他又急又恨,跺着脚说: “毁了我的牛,这让我怎么耕地呀!” 说完,他赶到县衙门去告状。包拯听完他的叙述以后,想了想,有了主意。他不慌不忙地对告状人说: “牛舌头割了,就不能再长上去。你回家把这头牛宰了,做成熟肉卖了吧。免得牛不能吃草死了,连肉也不值钱。” 农民听完,很不满意,望着包拯,抱怨说: “县太爷,小民要是宰了牛,还用什么来耕地?再说,官府也不允许宰杀耕牛……” 包拯装作不耐烦地说:“一个牛舌头算得了什么?也值得这样没完没了?快走吧!” 农民只得忍气吞声地回去,按包拯的话去做了。 第二天,就有个和那农民同村的人来告状。他说那个农民违犯法令,私宰耕牛。 包拯看这个人鬼头鬼脑的样子,就紧盯着他问:“你告他私杀耕牛,你说,他为什么要杀牛?” “因为那牛舌……”刚说到这儿,告状人发现说错了,忙闭住嘴。 包拯猛一下站起来,“啪”的一拍惊堂木,追问说:“说!牛舌头怎么样?” “牛舌头被割了……” “你怎么知道牛舌头被割了?” 告状人被问得张口结舌,答不上来。这时候,包拯大声问道:“你给我老实招来,为什么割他的牛舌头,又告他的状?” 那人听了,大惊失色,赶紧磕头服罪:“是小人和他有仇,所以割了牛舌头……” 包拯依法处罚了割牛舌头的人。从此,他善于断案的名声,到处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