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英语课堂沉默的原因

如何面对学生课堂沉默
1个回答2024-02-14 12:45

认真对待学生的每一个提问,减弱学生的恐惧感 
    

学生不提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惧怕,害怕自己出丑,被老师和同学认为笨。他们对自己不理解的内容不敢提问;对于老师对其他同学的问题的回答,如果自己没听明白,也不敢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认真对待学生的每一个问题来鼓励学生多提问。也就是说,要打消学生提问的顾虑,让他们感到教师对他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很重视,无论这个问题看起来多么简单,或多么麻烦。

    
增加教室的活跃气氛 
 学生不提问,不讨论,教室气氛过于沉闷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可以时不时地对教室里的桌椅进行调整,比如把课桌拼成几张大桌子,让学生相向而坐,而不是整天面朝黑板。可以请一位学生站起来,走到每一位学生的跟前,请他们对某个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不能移动桌椅,则可以让学生改变座位,跟以前从来没有坐在一起过的同学坐在一起,这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增添教室的活跃气氛。关键是要不断变化,并让学生感到,沉默不语是不行的;之所以要对环境进行改变,目的就是要促进大家的参与。 

  很多时候,问题出在教师提问的方式上,比如问题过于宽泛或含混不清,让学生感到回答起来有困难。因此,教师应该精心设计问题,以学生最能接受的方式提问。 

为什么中国学生在课堂上总是沉默
1个回答2024-03-05 21:53
确实存在这种情况。沉闷的课堂必然低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学生对老师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自然不愿参与其中。二是所谓的问题都有唯一的固定答案,而标准答案早已掌握在老师手里,如果自己答对了还好,万一答错了,有可能会遭到同学的嘲讽。三是老师的问题难度过大,超出了学生的能力,大家只好回避。还有时候老师的问题太简单,学生不屑回答。在课堂上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是一种锻炼,可以提高自己的胆量和心理素质,所以,还是别再沉默了。
课堂沉默对学生的影响 学生沉默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3-01 00:17
课堂沉默对学生的影响 学生沉默怎么办
为了避免这种尴尬,
老师一般都会采用那种可以自问自答的问法
因为 现在让学生主动回答问题比让背书都难
怎么研究关于学生课堂沉默现象
1个回答2024-02-15 06:36
可以啊 ,这个问题很复杂了
如何面对学生课堂沉默
1个回答2022-11-17 23:51

认真对待学生的每一个提问,减弱学生的恐惧感 
    

学生不提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惧怕,害怕自己出丑,被老师和同学认为笨。他们对自己不理解的内容不敢提问;对于老师对其他同学的问题的回答,如果自己没听明白,也不敢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认真对待学生的每一个问题来鼓励学生多提问。也就是说,要打消学生提问的顾虑,让他们感到教师对他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很重视,无论这个问题看起来多么简单,或多么麻烦。

    
增加教室的活跃气氛 
 学生不提问,不讨论,教室气氛过于沉闷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可以时不时地对教室里的桌椅进行调整,比如把课桌拼成几张大桌子,让学生相向而坐,而不是整天面朝黑板。可以请一位学生站起来,走到每一位学生的跟前,请他们对某个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不能移动桌椅,则可以让学生改变座位,跟以前从来没有坐在一起过的同学坐在一起,这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增添教室的活跃气氛。关键是要不断变化,并让学生感到,沉默不语是不行的;之所以要对环境进行改变,目的就是要促进大家的参与。 

  很多时候,问题出在教师提问的方式上,比如问题过于宽泛或含混不清,让学生感到回答起来有困难。因此,教师应该精心设计问题,以学生最能接受的方式提问。 

5. 如果学生保持沉默,没有人愿意在课堂上分享他们的想法,你会说什么和做什么?
1个回答2024-02-07 07:39
本文针对高中生在课堂中的沉默现象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教师要主动营造宽松环境,改进课堂提问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打消顾虑,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
【关键词】高中课堂;沉默课堂;提问技巧
作为高中一线教师,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比较普遍但值得反思的现象,即在课堂中教师抛出问题,学生反应淡漠,老师请学生提问,学生集体沉默,似乎学生都无需答疑。课堂缺乏思维碰撞,情感互动,这样“安静”的课堂让人觉得非常不舒服。高中生都是十六七岁,朝气蓬勃的青少年,应该是活跃的课堂,为何会出现如此尴尬的场面。怎样才能打破这种沉静,本文就此问题做一些分析,并寻找解决的方法。
一、高中生为何不爱回答问题
首先,中国有悠久的尊师传统,认为教师是权威,不能“随便”挑战。在这种文化熏陶下,“作业做完了没有?”是家长最常问的一句话,关注点在老师布置的任务完成了没有,而不是关注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而在以色列犹太家庭,家长经常问的一句话是“你今天向老师提问题了吗?”如果孩子说:“我今天向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老师没有答上来?那家长会和孩子一样喜形于色。
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怕丢“面子”是学生不愿回答问题的主要原因。高中生的自尊心非常强烈,特别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怕同学嘲笑,被老师看不起导致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畏首畏尾,没有十足的把握不会回答问题,而愿意选择安全的办法即保持沉默。
课堂沉默现象 [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原因和解决策略]
1个回答2023-11-29 19:36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即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英语的学习,学会英语的表达技巧,进而达到融会贯通、活学活用的境界。但是在小学英语课堂上,随着年级的升高,英语难度的加大,那些本应该在课堂上表现出兴趣浓厚、争先恐后、积极发言的学生,却渐渐地似乎越来越愿意选择沉默,既不提问题,也不回答问题。因此,笔者进行了一项调查,从四年级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发言情况入手,真实而准确地去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希望由此能走进学生沉默的内心世界,找到解决该问题的办法。
  本调查的对象是本校四年级的学生共48人,收到有效问卷47份。由表1(附后)可以看出,发言情况一般、很少发言甚至基本不发言的学生比例达到了一半。分析其原因,我们可以发现,四年级学生在英语课上选择沉默的原因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1.由长久以来的不良听课习惯造成不专心,开小差。2.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储备水平、认知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在面对同一问题时,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同,导致发言的积极程度和发言水平的差异。3.学生被一些不良情绪所影响,存在不同程度的内心焦虑状况。有对自己认知能力的焦虑,有出于其他学生对自己看法的焦虑,也有对教师本身和教师评价自己的焦虑(见表2)。
  那么,教师应从哪些方面着手解决四年级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不愿发言、选择沉默的问题呢?
  1. 对于由学生不良听课习惯造成的发言沉默,我们应着眼于学生平时听课习惯的培养。策略有:①让学生复述教师总结性、转折性的重要语句,可由多名学生复述。②让学生转述其他学生的发言。这既能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英语课堂听讲的方法,也能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某个知识要点。③采用小组为单位竞争发言的方式,促使四年级学生在外力影响下更加自觉地听讲。
  2. 由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造成的英语课堂中的沉默,我们可以在英语课堂上激发小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思考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以学生的思维、知识、经验为本,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大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从中体验到个人或团体解决问题的乐趣。
  3. 对于学生在英语课堂中不自觉地受到诸多心理情绪如焦虑、害怕的影响,而产生的发言困难、沉默的问题,笔者认为,小学英语课堂也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注小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避免小学生由于各种情感焦虑而过早地选择以沉默来应对发言要求。
  从表2的选项中,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学生单纯而又复杂的心理。孩子们虽然是小学生,但他们的情感体验能力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对教师、同学,包括对自己、对英语本身,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在举手与不举手之间,他们越来越表现得进退两难。
  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帮助学生减轻或消除这些焦虑情绪。
  英语是学生习得的第二种语言,学生对它具有新鲜感、征服感,但同时也具有陌生感、畏惧感。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之外采用讲英语小故事、小笑话、英语话剧表演等各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拉近学生与英语的心理距离,消除陌生感。
  其次,小学英语教师要注重自身的英语知识修养,用以身作则的言行赢得学生的信任。这个言行既指教师在平时的英语教学和为人处世方面要以德为上,也指小学英语教师在使用英语时的良好表现,包括英语思维和英语表达。
  最后,课内课外的同伴交往也会对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心理产生影响。课堂上,英语教师对某个或某些学生的一言一行甚至在课后都会成为学生们彼此或羡慕、表扬,或冷落、攻击的依据。教师要充分发挥小团体的作用,让小团体真正成为学生喜欢英语课堂的外在基础力量,在班级内营造积极向上的英语学习氛围,减少和杜绝学生之间的猜忌行为,使每个学生都能心无旁骛地参与英语课堂的学习,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真正做到敢想、敢说,告别沉默。
  (责编 刘宇帆)
《课堂参与:沉默与喧哗》读后——2021第二本
1个回答2023-12-04 02:24
      本周读了校长书柜里《课堂参与:沉默与喧哗》一书,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探讨课堂上的沉默现象的书。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深知课堂上学生的沉默意味着学生思维停滞或教师课堂教学效果欠佳,这种“冷场”现象令老师不舒服。然而书中介绍表明,课堂的沉默可能是一种有意义的交流现象,教师可灵活变通将沉默转化为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工具。

    读完此书,觉得有这样一些收获:        学生沉默分积极沉默与消极沉默。积极沉默主要有倾听型沉默,即学生融入教学情景中,静心倾听所授内容时所产生的沉默;消极沉默即由学生认知困难,课堂教学内容承载量过重导致学生认知疲倦时所产生的沉默。

      教师应正向认识与积极处理课堂中的学生沉默现象,首先需要明确沉默类型。我们可以借助沉默时的面部表情、眼神、肢体动作等,对教学中沉默类型进行判断。积极沉默时,学生眼神专注且集中于教师,赞同时会轻微点头,存有异议时轻微皱眉与摇头。消极沉默时,学生无精打采,眼神涣散。

      教师要想消除消极沉默,就是要让学生激发自我认同感,增进主体意识。有三个建议值得借鉴:

      首先,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个体,理解其作为完整的人具有的主体意识,不能将教师的观念强加于学生之上,要求其被动服从。

      其次,课堂中平等关注每个学生。避免以个人倾向选择交流对象,每个学生皆应得以公平的发言机会。在教学时,很多时候需要学生联系生活,独立创设情景小故事,教师尽量让每个孩子展示自己的故事,课堂往往因为这个环节而产生欢跃、轻松而平等的氛围,也提高了课堂学习质量。

      最后,学生消极沉默可能伴随着对课堂答问的恐惧等负面情绪。教师良好的交流技巧可以转化消极沉默。

      教师的交流技巧包括倾听、追问与反问。

      学会倾听,不盲目地打断学生,即使回答中有错误,不急于反驳也能够保护学生的自尊,避免出现沉默。

      学会追问。学生话语间表达的内容可能只是其思考后的冰山一角,教师可通过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学会反问,增加师生或生生之间的沟通,引发与课堂有关的更多探讨。

    希望未来课堂上,教师能深入了解孩子们“沉默的心声”!运用好交流技巧,把沉默由消极变积极,让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2021.3.10于宁陵四小

         
课文《可贵的沉默》中这一片沉默指什么
2个回答2022-08-30 15:28
这一片沉默指的是孩子们在老师提问的问题后,感到自责和内疚,觉得对不起父母,于是都选择了沉默,在沉默中反省和思考。沉默后明白了真理,懂得了要如何回报父母的爱。所以这个沉默是可贵的。
你觉得中国学生在课堂上为什么总是沉默不语?
1个回答2023-12-01 21:27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一个叫“恭敬谦虚”的价值观念,它强调尊重长辈和有经验的人,并认为过分张扬个人观点会犯了“不谦虚”的错误。因此,在课堂上,很多中国学生会觉得提问或发表个人观点是一种不恰当的行为,可能会被认为是不尊重老师或不顾全班集体利益,所以他们倾向于保持沉默,听取老师的讲解并做笔记。
此外,中国教育注重考试成绩的评价,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老师会强调考试中要学习的知识点和答题技巧,而不是探讨思考问题的过程或个人观点的独立性。因此,中国学生可能更加注重记忆和应试能力,而不是提问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个人观点的重要性和价值,尤其是在职场和社交场合中。因此,在现代中国,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尝试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提问问题,尽管这可能需要一些勇气和自信心。
总之,中国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沉默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传统文化的影响、教育体制的限制等等。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意识逐渐转变,越来越多的学生会开始尝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提出问题,这也是一个积极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