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璩

赵璩的史书记载
1个回答2024-03-05 12:56

《宋史·卷二百四十六·列传第五》:
信王璩字润夫,初名伯玖,太祖七世孙,秉义郎子彦之子也。生而聪慧。
初,伯琮以宗子被选入宫,高宗命鞠于婕妤张氏;吴才人亦请于帝,遂以伯玖命才人母之,赐名璩,除和州防御使,时生七岁矣。伯琮以建国公就傅,璩独居禁中。俄拜节度使,封吴国公,宰执赵鼎、刘大中、王庶等坚持之,命不果行。会秦桧专政,遂除保大军节度使,封崇国公。寻诏赴资善堂听读。绍兴十五年,加检校少保,进封恩平郡王,出就外第。时伯琮己封普安郡王,璩官属礼制相等夷,号东、西府。逾年,改武昌军节度使。
二十二年,子彦卒,璩去官持服,终丧,还旧官。显仁太后崩,普安郡王始立为皇太子,璩因加恩称皇侄,名位始定。迁开府仪同三司,判大宗正事,置司绍兴府。
孝宗即位,璩表请入贺,许之,特授少保,改静江军节度使。顷之,省绍兴府宗正事,改判西外宗正司。璩累章乞闲,改醴泉观使。淳熙中,除少傅。高宗崩,奔赴得疾,逾年而薨,年五十九,追封信王,累赠太保、太师。
始,璩之入宫也,储位未定者垂三十年,中外颇以为疑。孝宗既立,天性友爱,璩入朝,屡召宴内殿,呼以官,不名也,赐予无算。
子四人:师淳历忠州团练使、永州防御使,师瀹、师沦、师路并补武翼大夫。孙希楙,特补保义郎。

阎若璩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3-16 09:44

阎若璩,字百诗,号潜丘,慧巧袜生宽枣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卒于清康熙四十三年(前激1704年),山西太原人,侨居江苏淮安府山阳县。清初著名学者,清代汉学(或考据学)发轫之初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阎若璩的相关寓言
1个回答2024-01-05 04:09

阎氏《疏证》的“科学方法”绝不科学。毛奇龄“旁搜曲引,吹毛索瘢,锻炼成狱”是对阎氏方法的准确描述。胡适“宁可疑而错,不可信而错”则是阎氏方法的“升华”,是侫人学术“有罪推定”原则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绝大讽刺意味的是,在《古文尚书》“二十五篇”中已经出现倾向于“无罪推定”的思想。在《大禹谟》中,皋陶对帝舜的一段话完整表述了这种倾向:“帝德罔愆,临下以简,御众以宽;罚弗及嗣,赏延于世;宥过无大,刑故无小;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兹用不犯于有司。”这是一个伟大文明开创时期充满道德和智慧的治政方略。两种思路之间,一则博大仁爱,一则悉启刻薄猥琐。有多少中国学者可以区分?我们是一个什么样文明的传人!本文副标题是“清代考据学存在多大问题的一次检验”。实际上,《古文尚书》问题贯穿中国经学史的全过程。怎么认识孔子之前《书》的性质、用途和影响?孔子是否编定过《书》?其中是否包含“二十五篇”?这“二十五篇”在什么程度上可以被视为三代史的史料?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是什么意思?两汉学术今古文之争(三个世纪)在多大程度上是学术之外一边倒的权势利禄之争?如果从魏晋南北朝到隋代(四个世纪)《古文尚书》对《今文尚书》的文献替换过程是人们对二者文本质量的选择结果,也就不存在“作伪”问题。如果事实如此,那么唐人义疏的文本选择就是对以往四个世纪选择结果的正确和重要的确认。这就有必要重新认识和评价唐代学术在中国传统学术史中的意义和地位。
宋代学术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孟子风格”,《大禹谟》“十六字心法”以唐人文本选择为前提,朱熹对“二十五 篇”行文平易的“猜想”则是对同一前提的逆反。“怀疑精神”在学术史中绝非坏事,关键问题是清代学术对朱熹“猜想”给出了一个什么样的研究结果。本文至少可以证实阎若璩的研究远远不足以支撑其结论。但是,阎氏的方法和结论却在一定程度上为此后的清代学术提供了依据,包括乾嘉考据对“汉学”的复古,包括“古文学”和“今文学”的兴替。阎氏之后清代考据学被称作“汉学”,江藩将阎若璩列为清代“汉学家”第一人。事情开始有些荒唐:考据学鼎盛时期为什么无力纠正阎氏《疏证》中大量十分明显的考据错误?清代“汉学”古文家、今文家的学术定位有几分明白几分糊涂?两个世纪清代学术在多大程度上以阎氏《疏证》为支点?
阎若璩在《疏证》中(第八十)讲了一个故事。先说郑康成于病重时以书信告子:“末颂陆态所愤愤者,徒以亡亲坟垄未成,所好群书率多腐敝,不得于礼堂写定,传与其人。日西方暮,其可图乎?”然後讲他自己“《疏证》第五卷写成,年五十有三”。再说卜葬其父的过程。最后说:“后三年,果有……善写生者适至,属写二图,一礼堂写定图,一传与其人图。观者咸叹其秀眉明目,以为康成遗照,而不知实以余像代之。因藏诸丙舍秋山红树阁,视我世世子孙云。”
郑玄书信见《后汉书》本传。“末所愤愤者”是郑玄于病重时交待遗愿。“其可图乎”是嘱其子设法了却暮年心愿(和画像没有关系)。我读《疏证》三遍。初见上文,哂其误解文义,行事荒唐;连“秀眉明目”都要掉书口袋。复见,观其自比康成,沐猴而冠,窃窃私喜之状。三读,蓦然警醒,终于觉察到他移花接木、恶意戏弄的快感:我逗你们玩儿呐。《疏证》五卷写成,他已经蜚声海内。这就怪不得他敢于写下这样的寓言。大约在此之后,他开始往《疏证》中“注水”。
由于阎氏寓言戏弄成分过于露骨,被他孙子阎学林在集资所刻西堂本中删掉。其动机是对家祖的温情与敬意。阎氏之后,中国一些知识精英逐渐丧失对中国文明的温情与敬意。历史学家最终成为历史的杀手。这样的历史研究转化为酷吏断案深文周纳的笔墨文书。“莫须有”的作伪故事如此这般编造下来,形成一种极不审慎的恶劣学风,于是有了康有为先生的作伪故事(《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顾颉刚先生的作伪故事(“层累”说)。于是一些今文《尚书》篇章和更多的古文献也最终成为“野源伪书”。时至今日,中国史学界似乎仍然搞不清楚谁是历史学家,谁是佞人遗种,什么叫客观慎重的科学研究,什么叫酷吏断案的笔墨功夫。一门健全的学科必须要有一个知识的轮廓,要有一套获得和分析经验的相对成熟的方法,一套修复谬误和良性生长的机制。难道没有地下出土的“物证”,我们就没有能力解决问题?说来有些荒唐,实则大可悲哀。

对比璩秀秀与崔宁的人物特点?
1个回答2022-11-28 21:36
我觉得他们两个人物的特点相似之处都有一股傲气。
《崔待诏生死冤家》中璩秀秀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1个回答2023-12-04 14:31

《崔待诏生死冤家》是一部以唐代宰相崔希顒的故事为背景的小说。其中,璩秀秀是一个富家女,和崔希顒的儿子崔待诏是恋人关系。然而,由于崔希顒和权臣李林甫的斗争,崔待诏被牵连进去,最终被流放并被杀害。璩秀秀为了向世人昭示真相,决定上书朝廷,结果被贬为妓女并最终自杀身亡。

从璩秀秀悲剧命运的必然性来看,有几个方面需要考虑:

社会结构的制约:在唐代的官场政治中,权力斗争非常激烈,许多人因此被陷害、流放甚至杀害。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下,崔待诏作为一个官僚家庭的子弟,难以避免被牵连进去。

个人选择的局限性:崔待诏虽然有才华,但是他没有能够适应当时的政治环境,也没有能够抵御家族的影响。同时,璩秀秀也面临着社会道德观念的限制,不能够与崔待诏结婚,只能成为情人。

历史的必然性:在小说中,作者强调了历史的必然性,认为崔待诏的悲剧命运是历史的必然,与时代的背景和社会的制度有关。同样,璩秀秀的命运也被历史所限制,她的上书和自杀都不能改变历史的进程。

综上所述,璩秀秀悲剧命运的必然性是由社会结构、个人选择和历史进程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赵本山和赵四的小品
1个回答2024-01-19 05:17
生日快乐 开头也不是赵四上场 是一个小伙子送蛋糕
赵赵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1-24 10:50

赵赵,女,北京人。 作家、编剧,曾做过秘书、文案、企宣、电视编导、编辑。编剧作品有电视剧《动什么别动感情》、《时尚女编辑》、《结婚进行曲》、《我爱你,再见》,电影《青春期》等。已出版小说《丫头》、《动什么、别动感情》、《穿动物园的女编辑》、《结婚进行曲》、《内衣》,随笔集《春暖花痴》、《命犯桃花》、《浪漫的浪》、《随喜》等多部作品。曾在《南方周末》、《城市画报》、《希望》、《京华时报》、《深圳晚报》、《大众生活》、《天津新报》等十余家报刊开设专栏。为陈明、杨钰莹、屠洪纲、毛宁、甄真、BOB等歌手创作过歌曲。

赵小来来小赵是什么歌
1个回答2024-02-07 06:04
慢慢来比较快 - 梁静茹
词:李焯雄
曲:梁翘柏
让葡萄慢慢晕开 酿成芳香再醒来
有些事其实急不来
等知了蜕变归来 等蝉声夏夜散开
急不来总有些人需要再等待
慢慢来却比较快
来得快去得也快
烟火痛快到头来却空白
用忍耐种下爱等待花开

让时间慢慢晕开 酿成智慧喝起来
有些事其实急不来
让挫败沈淀下来 人生是延长比赛
急不来总有障碍客观的存在
慢慢来会比较快
来得快去得也快
烟火痛快到头来却空白
用忍耐撑下来等待花开
放空慢慢来 专注比较快
放心慢慢来 别惊动未来
时光会淘汰所有悲哀
把好的留下来让等待不留白
慢慢来却比较快
来得快去得也快
烟火痛快到头来却空白
用忍耐相信爱依然期待
慢慢来会比较快
来得快去得也快
烟火痛快到头来却空白
用忍耐撑下来等待花开
慢慢来慢慢比较精彩
急求赵本山,赵四儿小品
1个回答2024-03-08 10:56
发了,看看行不行
赵高简介及人生经历 赵高介绍
1个回答2024-03-17 17:20
1、赵高(?-前207年),嬴姓,赵氏。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管事二十余年”。秦始皇死后,赵高发动沙丘政变,他与丞相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并自任郎中令。他在任职期间独揽大权,结党营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公元前208年又设计害死李斯,继之为秦朝丞相。第三年他迫秦二世自杀,另立子婴为秦王。不久被子婴设计杀掉,诛夷三族。

2、赵高从一名宦官起家,依仗着秦二世胡亥对他的宠信,把秦朝的暴虐色政推向了顶峰,从而加速了它的灭亡。故陆贾叹曰“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指秦灭亡);而《战国策》的编者刘向更是直言不讳:“秦信同姓以王,至其衰也,非易同姓也,而身死国亡。故王者之治天下在于行法,不在于信同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