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英语教育师资

如何利用本地资源对幼儿进行美育教育
1个回答2024-01-27 19:57
美育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培养孩子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幼儿时期是是进行美育教育的最好阶段。学前儿童美育教育的任务是:教给儿童关于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方面的粗浅知识和技能,培养儿童对艺术的兴趣。初步培养儿童对周围生活、大自然、文学艺术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幼儿美育有其独特之处,它是以声音、颜色、线条、动作、表情等生动具体的形象来感染幼儿,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接受教育。幼儿阶段对他们进行审美教育能够提高孩子的道德品质和智商、情商。一个人一生的成长离不开美的熏陶。因此,我们应该利用幼儿这一宝贵启蒙阶段,启发幼儿学会用发现美的眼睛观察生活,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社会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美好事物的理解能力及欣赏能力,使他们在长期美的熏陶中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幼儿进行美育教育呢?
  一、美育教育在环境布置中的应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刚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幼儿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幼儿具有特殊的意义,幼儿在优美环境的熏陶和感染中,能够唤起幼儿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和兴趣,因此,我们在创设环境时,无论是幼儿园的整体环境布置还是班级环境布置、活动区的设计都要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性和目标性,动手之前要弄清楚,我们要建立怎样的环境,达到怎样的目的,布置的环境对幼儿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于幼儿我们要设法让他们参与到创设美的环境活动中来,比如:在冬季创设《天冷我不怕》班级布置,我们就是让幼儿自己设计手套、围巾、帽子样式和花纹。
  幼儿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为他们创造优美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在自己参与创设的优美环境中接受美的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环境包括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清洁整齐是美的标志,同时需要有鲜明的色彩和活泼的形式幼儿园的环境应做到整洁化、绿化、艺术化、儿童化,成为花园式的儿童乐园。环境中的用品以及设备应该大方、美观、简洁,这会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
  二、应用绘画歌舞等艺术形式以及游戏对幼儿进行美育教育
  幼儿的身心发育具有情绪性波动大、以象形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因此,唱歌、跳舞、画画、听音乐、讲故事等对孩子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能够引发幼儿浓厚的兴趣,所以,幼儿园里可以选择一些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儿歌、幼儿歌曲、幼儿舞蹈、儿童绘画、甚至诗歌等让孩子学习,并通过学习帮助幼儿认识到其中蕴含的道理、发现其中的美。
  我们有很多儿歌,如:《小花狗赶集》、《大骆驼》等,少儿歌曲,如:《小乌鸦》、《我的好妈妈》、《不再麻烦好妈妈》等。通过这些起伏押韵的韵律、通过这些朗朗上口的旋律,可以让孩子受到声律美的熏陶,联想到一幅幅优美的民俗画,很自然地接受到美育教育。
  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游戏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游戏往往是现实生活的再现,幼儿很容易记住现实生活中美的事物,并通过游戏再现,比如:扮演“商场”里热心的营业员、做“时尚屋”的小小发型师、办“娃娃家”游戏、扮演小医生、小护士去关心病人等等。游戏还能够推动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并创造美。比如:手工,?幼儿通过把材料进行分类、裁剪、粘贴等完成一件作品后,可以充分品尝成功的喜悦,这种自己设计、自己表达、自己创造的活动,将促进幼儿对美的感受与追求。因此放手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由创作,是培养幼儿的审美趣味,促进幼儿通过思考和实践把自己对美的理解付诸行动的好方法。
  三、走进自然走进生活,让幼儿感受自然的美、生活的美
  大自然赋予孩子原生态的美,城市生活同样充满了美好的事物,只要我们善于细心观察,选择其中能为孩子理解的事物加以引导,同样可以提高幼儿认识生活、培养美感和审美能力,比如:壮观的立体交叉桥、变幻的霓虹灯、宽广的大马路、雄伟的高楼大厦等。,让幼儿通过观赏现代文明成果,自己设计未来城市等活动,促进了幼儿对周围生活的理解和认同,从而懂得学习、创造的重要意义并更加热爱生活。
  我们还要不断地培养幼儿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使幼儿热爱生活,活泼、开朗、乐观、自信。在帮助幼儿欣赏美、表现美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让幼儿用眼睛看、用耳朵仔细地倾听,要让孩子通过动手、动脑表现出他的感受,表现出他的想象和思考。这样的美育方式不仅可以开阔孩子的眼界,丰富他们的知识面,还可以促进他们智力的发展,提高他们的情商。幼儿对任何事物都感到好奇,常常被自然景物的各种色彩、声响、,形态所吸引。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揭示自然景物中的美。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该适当选择一些让幼儿观赏自然现象的课程或者活动。比如:带幼儿去郊游,看花展、逛公园等,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孩子们能够理解的艺术语言,讲解大自然中的美,提高幼儿对美的感悟能力和审美水平,从而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比如:蓝蓝的天空、清清的小河、温暖的阳光、嫩绿的小草、挺拔的大树、美丽的小花、等等,让幼儿感受到,只有我们爱护环境,我们周围的世界才能更美,让幼儿观察小蜜蜂采蜜忙,感受到只有像小蜜蜂辛勤劳动,不做懒惰虫,才能创造甜蜜生活。让这些美好的事物感染孩子幼小的心灵,让他们从美育中学会尊重大自然并从美好的自然现象中受到启迪,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信念。
  四、通过美育教育对幼儿进行德育思想的培育
  美育与德育密不可分,德育给美育提供了丰富充实的内容,保证了美育的正确方向,美育为德育提供了富有感染力、吸引了的手段,通过每并利用美对幼儿进行教育,使德育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当然美育与德育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幼儿的审美欣赏能力必不可少。教育者必须具有丰富的学识和经验,懂得美、理解美以符合幼儿心理特点的方式传授给他们。
  生活中美和丑是相对的,在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时,还可以比对丑进行教育。让幼儿在对比中进一步感受美好事物到底美在何处。比如:故事《白雪公主》,我们可以让幼儿感受到,什么人坏,什么人行为美。提高幼儿分辨是非能力。
  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还要注意因人而异。幼儿在对美的感悟和审美能力上、在艺术表现能力上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因此,在提高大多数幼儿美育质量的基础上,注意发现个别幼儿的艺术才能,为他们进一步发展的创造条件;对艺术能力较弱的孩子,应该更多地给予适当的启发和引导,不能歧视他们,也许他们不会演奏某一种乐器的,也许他们画出的东西是四不像,但这些都不会妨碍他们拥有一颗善良的。
  美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应该把审美教育的目标融入孩子日常的生活中,,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全方位地对幼儿实施审美教育,这样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培养他们成为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的人才,从而提高未来社会的公民的整体素质。
谁帮我写一篇“幼儿园中班地方文化资源教育总结”,谢谢啦!
1个回答2024-02-07 23:51
幼儿园还要写地方文化资源教育啊,太麻烦了,呵呵!
幼儿教师资格证教育观的内容
1个回答2024-03-10 18:52
一、素质教育观的定义和内涵

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面向全体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三、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新课程改革提出了

六项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1.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

2.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

3.强化教师在职进修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待遇.优化学校管理

(三)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

(四)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五)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如何让自然角成为幼儿园教育的有效资源
1个回答2024-03-11 11:52
一、自然角是幼儿亲近大自然、走进科学的窗口1.亲近大自然的窗口自然角

自然角里可放置的内容很多,如动物可以有:漂亮的金鱼、生命力强的乌龟、捉来的蝌蚪鸣叫的小鸟,甚至泥鳅、螺蛳、昆虫盒里的蚂蚁等。植物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种子、水果、树叶,用废弃盒子种植的萝卜、青菜、葱、蒜等农作物。此外,各种卵石、贝壳等有趣物品,都可置于自然角。

它俨然是一个微型的自然界,虽然只有方寸之地,却不乏自然界中的生机和活力。

根据季节、地域的不同,为幼儿提供符合其年龄层次的丰富的生物,可让幼儿足不出户便感受到自然界生动、鲜活的美。2.

走进科学的窗口

陈鹤琴先生指出:“幼稚园需布置一个科学环境,尽可能地领导儿童栽培植物(花卉、菜蔬)

,布置园庭从事浇水、除草、收获种子等工作,并饲养动物等?”自然角正是这样一个科学环境,是幼儿学科学的一种重要而特殊的场所,能够方便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随机的和长期的观察活动。幼儿在自然角,既不像集体教学,要在统一计划和指导下活动,也不像科发室,要分班、分组地轮流进入活动。

他们随时有机会去观察、触摸和探索各物品,还可以对某个对象进行长期的观察。

幼儿可在这里共同观察、测量和进行小实验:观察各种农作物的种子,比较并进行种子发芽的小实验;对小蝌蚪变青蛙以及蚕的生长过程进行长期的系统、细致观察;定期对种植的大蒜生长情况进行测量并记录?许多偶发的科学活动会在自然角发生。

一次,几位小朋友发现长长的蒜苗“长歪了”,笔者听后请他们继续观察蒜苗以及其它植物的生长方向。有的幼儿便发现许多植物都是歪着长的,并且向着有阳光的方向生长,这时就可以告诉他们这是植物生长的向光性。接下来就“怎样让长歪的蒜苗变直”,在集体中展开讨论。有的幼儿提出将盆转动一下,让蒜苗另一半对着阳光。最终得出结论:为了让自然角的植物不变歪,需经常转动它们的盆。

二、自然角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1.

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习惯

爱劳动是教育对每个孩子提出的要求,现在的孩子能够有机会去体验劳动的,已越来越少。自然角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平台。通过照料自然角:给植物浇水、给小动物换水、清理死角等,加之填写劳动记录表,让参与其中的孩子能直观感受到自己的劳动过程和成果,体验劳动的光荣与乐趣。有家长反映: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在家更愿意帮助父母做家务了,也更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2.

有利于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

“在大自然中,许多事物会拨动幼儿的心弦,并频频触动他们的心灵深处。”幼儿正是在与自然角的朝夕相处中形成良好性格。

壮壮顽皮好动,平时做事大大咧咧、毛手毛脚。但在给小金鱼换水时却表现出无比温和、细腻的一面:轻轻端起鱼缸,轻轻倒水、放水?为此我经常请他来帮忙照料自然角,时间久了,他粗心的毛病真的改了不少。

自然角中的小动物还可充当一种角色:倾听者。孩子更愿将心中的苦恼或心愿向它们倾诉,以寻找心灵的寄托。经约定,男孩子们很少有打架的现象了,他们想发火时会去找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小乌龟我告诉你,嘟嘟太让我生气了,好不容易搭的空间站被他搞坏了!”见老师在看他,孩子调皮地笑了,想必心中的怒火也消了不少吧?3.

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及合作、分享意识

三、将自然角与其它教育资源结合幼儿园的教育是统一的、整体的教育。1.

自然角作为一份教育资源,也可与其它资源结合起来。

我们班的女孩对自然角中各种各样的花卉很感兴趣,我们便在角色游戏中增设“七彩花店”的游戏。场地就设置在自然角旁,将自然角也纳入到花店范围:一边是幼儿从家中带来的各种花卉,另一边是模仿这些花卉自己创作的“作品”。这些花卉既美化了花店环境,又为幼儿的制作提供感性经验。此外,自然角还可与语言区、科学区等区域游戏融合起来。2.

与主题教育活动结合每月一次的主题教育活动中,自然角也可以利用起来。如主题活动《好吃的豆芽》中,请幼儿带来黄豆和绿豆,进行种子发芽试验,置于自然角供幼儿观赏,还一起收集各种春天的自然景色:油菜花、迎春花、小蝌蚪等,同样置于自然角。

总之,我们应赋予自然角更深层次的意义,充分利用好这份教育资源,挖掘出自然角的潜在价值!
广西学前教育幼儿园资助资金申请书怎样写
1个回答2024-01-09 14:34
如何填写申请资助理由
如何充分利用幼儿园各种教育资源
1个回答2024-02-12 23:21
充分利用幼儿园资源,提高幼儿动手能力
  幼儿园内既有显性资源,又有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中的隐性资源。幼儿园所拥有的人、财、物是显性资源,时间、信息、校园文化、组织精神是幼儿园的隐性资源。我园幼儿的动手能力之所以能得到提高,最主要的是我们利用了幼儿园活动室的环境创设和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精心培养的结果。
广安公立幼儿园保育员工资多少?
1个回答2024-01-30 09:40
根据广安市教育局的规定,公立幼儿园保育员的薪资标准是每月3000元-4000元,具体工资取决于保育员的学历、工作经验、岗位等级等。
幼儿教育学对幼儿教育工作有哪些启发
1个回答2024-01-30 07:08
浅谈对当今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启示,敬请专家指正。

一、强调幼儿教育的基础地位,重视人才的早 期培养

陶行知十分重视幼儿教育,认为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基础教育。他发挥了我国古代“教儿婴孩”的优良传统,明确指出:“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不可不乘早给他建立得稳”。他还根据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告诉人们:“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在他看来,儿童6岁以前的教育将为一个人打下人格、智力、体格的基础,并且这个基础一旦奠定,便不易改变,故马虎不得。若“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须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而这些已形成的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待到他们入学后去纠正,即使教师花了九牛二虎的力量,则往往勤苦而难成。因此,陶行知大声疾呼:“有志之士,起而创设幼稚园,以正童蒙。”

二、坚持“教学做合一”,倡导因材施教

“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那么,怎样在生活中进行教育呢?最根本的原则与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其涵义就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教学就是通过“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使儿童会做”。“教学做合一”的实质就是要根据生活的需要而教、而学,通过生活实践去教学,从而使儿童获得生活实践所需要的真正的生活力、创造力,成为“真人”。陶行知曾经形象地说:“松树和牡丹花所需的肥料是不同的”,并以此来告诫人们:“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陶行知还强调教师要给儿童“点石成金的指头”,而不是“金子”,坚决反对不了解儿童的特点和能力而采取不切合儿童实际的强制性的灌输教育。在他看来,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和家长要加入孩子的队伍中去,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从而了解儿童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并从中找出切合儿童实际的教育方法,做到因才施教,有的放矢。诸如在幼儿园教育中,一些教师对幼儿缺乏深入了解,也谈不上研究儿童,只能采取“放羊式”的看管,或者照本宣科式的灌输,不太考虑全班幼儿的个性特点与智能层次差异。这样,一些有特长的孩子得不到合理的培养与发展,而另一些所谓的“差生”则被忽视甚至放任自流。至于有些家长争着为孩子购置钢琴、电脑,盲目延聘家庭教师,强迫孩子学这练那,全然不顾孩子自身需要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这些做法都违背了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规律,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小则牺牲了孩子童年的快乐,大则导致教育上的失误。

三、主张解放儿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儿童是“有力量”、“有创造力”的,这种创造力是人类经过几十万年与环境作斗争,获得并传递下来的才能之精华,发挥、加强、培养这种创造力便是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他曾明确指出:“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强调把培养儿童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在教育的突出地位。为了发挥儿童的创造力,教育者“应化作儿童”,加入到儿童的生活中去,发现孩子的创造力,然后进一步将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把学习和创造的自由还给儿童。1.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2.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3.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4.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谈;5.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他们赶考,使之能学习渴望的东西;6.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教师对儿童应负的责任是指导而不是代替他们学习、思考和创造。另外,他还特别要求教育者必须以宽容而不是自流的态度对待儿童。不要压制儿童的创造性,摧残人才幼苗。如当今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机械记诵、轻灵活运用;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儿童主体地位等问题,都束缚儿童的手脑,羁绊孩子的手脚,阻碍了儿童思维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现成材料让孩子们动手又动脑,以手促脑,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启发儿童的创造力。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带孩子走向社会,接触大自然,增长见识,丰富想象力,培养创造力;还可以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通过拼拼、剪剪、拆拆、装装,让孩子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以幼儿生活为中心,实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当前,我国的素质教育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它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着眼于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的现代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使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以及身心、审美、劳动素质都得到提高,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基本要求是做到五会: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会劳动、会创造。
怎样才能做好婴幼儿教育工作?幼儿时期应该做什么教育?
1个回答2024-02-09 07:22
快两岁了,是需要养成好的习惯,包括吃饭玩耍等,可以教宝宝一些平时礼貌用语的,多讲故事的,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做一些亲子游戏等,多出去见世面开阔见识
如何开发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幼儿爱家乡教育
1个回答2024-02-01 15:43

   [内容摘要]

  社区是幼儿生活、学习和活动的外在环境,蕴涵着丰富的可供利用的教育资源,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如何有意识地利用这些显性和隐性的教育资源,对幼儿进行爱家乡教育,是一个值得研讨的课题。本文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谈谈自身在这一方面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

  社区 教育 资源 利用

  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幼儿接受教育的内容应是以幼儿生活为基础,应与幼儿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幼儿生活的社区,蕴含着许多可供利用的教育资源。譬如社区环境,作为幼儿生活的主要环境,与幼儿的生长息息相关,它以一定的物质或精神的形态完整地出现在幼儿的面前,时时刻刻都以一定的方式作用于幼儿。如何利用好这笔财富,为幼儿教育服务,这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将社区资源作为幼儿园课程资源的一个组成局部,以“大自然大社会”中的“活教材” 支持幼儿的学习,引导幼儿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幼儿园教育内容选择要求。《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一起为幼儿的发展发明良好条件。”这为我们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幼儿爱家乡活动指明了方向。

  在以往的幼儿教育教学实践中,笔者在如何开发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幼儿爱家乡教育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充分利用社区中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显性和隐性的教育资源,使其最大限度地得以开发利用,开展幼儿爱家乡教育的系列活动,取得可喜的效果,在此仅做抛砖引玉之谈。

   一、利用社区资源萌发幼儿爱家乡情感

  笔者工作所在的幼儿园地处老城区,周边是泉州有名的古巷——旧馆驿。小巷以其幽雅的环境、古朴的民风著称,幼儿每天从这里经过都在感受着它特有的魅力。于是我们利用这有利条件,开展了《我们的社区》系列活动,通过带领幼儿实地观赏、进行古厝写生等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下去感知周边环境的优美,萌生出热爱小巷的情感。

  在观赏中我们还带领他们到小巷里的同伴家中做客。做客中他们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回来后,我们组织幼儿根据观赏古巷的感受,开展绘画活动——《我们的社区》。在活动中,幼儿能积极参与讨论,自身最喜欢小巷的什么建筑?这座建筑是什么样子的等等。在此基础上,幼儿还将此活动延伸到了《我们居住的小区》系列活动中,幼儿在绘画、交流中表达了自身对居住小区的`喜爱之情。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老师既没有枯燥的说教,也没有运用示范,而是通过一系列有目的的提问来开展活动,引导幼儿去感受社区周边环境的幽雅、古朴,让幼儿进行观察和考虑,充分发挥想象。活动中幼儿的兴趣较浓,活动开展比较胜利。通过这一连串活动的开展,既培养了幼儿热爱小区、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绘画能力。

   二、利用社区资源深化幼儿爱家乡情感

  将社区资源作为课程的资源,将幼儿的好奇心转化为幼儿的学习动力,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展开探究,使生活中的偶然转化为教育中的肯定,是利用社区资源生成课程的价值所在。泉州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底蕴,风景名胜享誉海内外。我园又处在泉州名胜——开元寺和近,以家乡的环境和人文优势作为幼儿教育的内容,有意识地带领幼儿实地观赏又是我们开展爱家乡教育主题活动的一大举措。我们带领幼儿观赏开元寺,观赏了东西塔,在欣赏一樽樽浮雕的活动中,幼儿始终兴趣盎然,问题一个接一个:“东西塔有几层?”“东西塔是什么做的?”“上面的雕像怎么刻上去的?”等等。这些问题成为小朋友们急于探究的热点,于是我们引导幼儿通过查找资料、向家长咨询、阅览书籍等多途径,对东西塔进行了一番研究。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幼儿了解了所在社区辉煌的过去,深化了对自身家乡的情感。

  幼儿的兴趣是开展主题探究活动的起点。引导幼儿关注自身社区周围的生活,就是支持幼儿对生活的热爱!教师的引导、支持使社区成为幼儿不时探究的源泉,更有力地促进了活动的深入开展。社区资源为教师支持引导幼儿探究提供了和其丰富的宝藏,为幼儿的自主学习提供了物质基础。教师让幼儿充分了解社区资源,挖掘社区资源潜在的教育价值,构建幼儿与社区资源互动的平台,和时满足幼儿的学习热情,支持幼儿的探究需求,促进了幼儿主动学习的生成和深化,满足了幼儿好奇的天性,加深了对家乡的热爱。

   三、利用社区资源升华幼儿爱家乡情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居住环境的配套设施不时完善。我园地理位置优越,处于老城区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泉州市政府、开元寺、小学、菜市场、超市、茶店等均分布在我园和近。幼儿园周边的生活设施都是我们可利用的教育资源,都能成为我们开展主题活动的活教材。因此,我们合理、充分地利用这些社区资源,丰富幼儿的生活,开展不同的教育活动。

  例如在主题活动《美丽的泉州》中,天福茗茶店成为了小朋友们探究的对象。在研究家乡的特产中,幼儿对安溪的茶叶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为了满足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我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组织幼儿到和近的天福茗茶店观赏。一进茶叶店,幼儿就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了:“怎么茶叶店有这么多茶叶啊”、“怎么还有这么多好吃的东西”、“这里的茶壶、茶杯和我以前见过的怎么都不一样啊”……在实地观赏的过程中,实物的出现在幼儿的脑海中激起了思维的千层浪花。他们在惊叹家乡特产丰富的同时,更进一步激起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泉州的特产我最喜欢这安溪铁观音茶”、“我们泉州还有好多特产”……知识是通过社会情景中的交流而形成的,具有社会性。把幼儿带到社会中,给幼儿充分、自由的想象、发挥的空间,我们的教育效果远比预期的来得好。因此,把幼儿带入社区,让幼儿在社会情景中去感知、学习,并且获得快乐的体验,是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和社会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对幼儿进行热爱家乡教育的一种尝试,其效果远比单纯枯燥的说教来得好。

  综上所述,社区资源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资源已逐步渗透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并给保守的教育模式以极大的冲击,为现代的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社区中蕴含的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珍贵的,它为我们开展教育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实践证明: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主题活动,促进了幼儿良好行为品质的形成;巩固和丰富了幼儿的知识,促进了幼儿的智力发展;增进了幼儿间的互相合作与关爱;培养了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真正起到了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的作用。

  今后我们还将不时探索,进一步深入挖掘社区中可用的各种教育资源,为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为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开辟新的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