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隗说燕昭王求士原文及翻译

2023-12-02 23:57

1个回答

郭隗说燕昭王求士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

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

译文:

昭王说:“我将要拜访谁好呢?”郭隗先生道:“我听说古时的一位人君,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三年也没买到。一个近侍对他说:‘请允许我去寻求它。’国君派遣他去了。三个月后获得千里马,马已死,用五百金买了死马的骨头,返回去把此事回报国君。

国君很生气,道:‘我所要购求的是活马,死马有什么用,而且还花费了五百金买它呢?’近侍答道:‘死马尚且要花五百金购买,何况活马呢?天下必定认为大王您是能出高价买马的人,千里马现在就会到来了。’于是不到一年,千里马来了好几匹。

现在大王实在想要招揽贤士,先从我开始吧;像郭隗我这样的人尚且被重用,何况比我更贤能的人呢?他们难道会嫌路远而不来燕国吗?”于是昭王为郭隗专门建造房屋,并拜郭隗为自己的老师。

乐毅(战国名将,率燕军先后攻占齐国七十多城)从魏国赶来,邹衍从齐国赶来,剧辛(赵人,后为燕将)从赵国赶来,人才争相奔向燕国。燕昭王悼念死者,慰问活著的人,与百姓同甘共苦。燕昭王二十八年,燕国殷实富足,士兵们生活安乐舒适,不怕打仗。

于是就用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赵、魏、韩,三国的国君原是晋国大夫,后瓜分了晋国)联合策划攻打齐国。齐军败,齐闵王外逃至莒,不久被杀。燕军独自追赶败退的齐军,深入到(齐都)临淄,掠尽齐国的财宝,烧毁齐国的宫殿和宗庙。齐国城邑没被攻下的,只剩莒即墨。

相关问答
郭隗说燕昭王求士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2-16 23:54
《郭隗说燕昭王求士》是一篇文言文。选自作品《战国策》。
郭隗给燕昭王讲求千里马的目的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4-17 21:29
是郭隗回答燕昭王“谁朝而可”的那段话,他以涓人市马为喻展开议论,形象地说明:求士要从身边做起,要示人以信.. 最重要的作用就是 招贤答好历纳士 表明清搜燕昭王对贤人的渴求袜升 从人和这个角度 ...
全文
战国时郭隗对燕昭王说请自隗始是指它开始干什么
1个回答2022-11-13 19:41
善待和尊重贤士
《燕昭王求士》郭隗讲了一个用千金买干里马骨的故事,有何寓意?
1个回答2024-01-23 14:15
郭隗讲了一个用千金买干里马骨的故事的意思是,人才难得,劝诫别人要好好善待有识之士
战国时郭隗对燕昭王说“请自隗始”是指什么
1个回答2022-11-15 14:51
“请自隗始”就是从自己开始,聘请任用贤者。 当年,燕国弱小,燕昭王向郭隗请教富国强兵之术。郭隗为燕昭王讲了千金买马的故事,对燕昭王说:若招贤者,请自隗始。于是,燕昭王修建了幽州台,郑重其事的拜郭隗为师...
全文
战国时郭隗对燕昭王说 “ 请自隗始”,是指他开始干什么呢?
2个回答2022-09-03 19:50
隗是指郭隗 前后文的意思是今大王想招揽贤才,请先从我郭隗开始。像我这样的人都能被重用,那么比我能干的人肯定会来归附的。”
战国时郭隗对燕昭王说请自隗始是指他开始干什么
1个回答2022-11-17 08:30
他说礼遇人才的事请从郭隗他郭隗开始这是郭隗的智慧既能使自己得到好待遇又能让别人知道燕国厚待人才
战国时郭隗对燕昭王说请自隗始 是指他开始干什么
1个回答2023-12-25 03:07
当年,燕国弱小,燕昭王向郭隗请教富国强兵之术。郭隗为燕昭王讲了千金买马的故事,对燕昭王说:若招贤者,请自隗始。于是,燕昭王修建了幽州台,郑重其事的拜郭隗为师。之后,天下英雄都聚集到燕国,其中包括后来大...
全文
郭隗讽燕王纳贤
1个回答2024-04-24 02:41
战国时燕昭王招贤报齐仇,向他问计。他说“请先自隗始。”即:你要招贤,先从我开始;你对我当贤人尊重,比我贤的人就会找你来了。于是昭王给他建了宫室曰金台,堂号为“尊贤堂”,并把他当作老师来尊重。结果乐毅、...
全文
燕昭王求士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2-27 05:49
《燕昭王求士》选自《战国策》。《战国策》为 国别体史书,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初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和本子,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