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塬
佛学研究者、实践者,印度文化研究者
他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习梵语、巴利语,师从黄宝生、郭良鋆、葛维钧先生。曾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学习多年,与婆罗门、高僧一起交流学习,对印度佛教有专业独到的理解。
他也是一位身体力行的实践者,不仅足迹遍及南亚、东南亚的佛教修行中心和古代圣地遗迹,能将实地的考证与见闻融入讲课中,而且精通瑜伽与冥想,对印度哲学和修行有深入的体会思考。
大约两千五百年前,佛教在印度创立
在无数人的努力下,它开枝散叶,从菩提树下走向世界
佛教的经典、修行、智慧、传说……无一不在影响着今天的我们
想正确认识佛教的思想,就要清晰地了解它的过去:
佛教和印度婆罗门教是什么关系?
在寺院拜菩萨像是偶像崇拜吗?
大乘佛教和上座部佛教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佛教后来在印度反而衰落了?
……
许多人都想了解佛教文化及其历史,但往往面临三大障碍:
市面上披着“佛学”外衣的心灵鸡汤太多,一旦选错会被误导;
专业的印度佛教史著作艰深晦涩,各种专有名词让人望而却步;
记住零碎知识相对容易,但形成系统的佛学认知却很难。
如何用正确的方式打开博大精深的佛法世界呢?
范塬老师专研佛教20余年,曾在缅甸、印度游学多年,精通梵语、巴利语经典,对印度佛教文化有深入了解。他精心打造的这门课程有三大特点:
一、纠正误区,借鉴经典讲透历史
依托渥德尔、平川彰、吕澂等前辈大师学者的研究成果,借鉴各版本印度佛教史的优点,纠正常见误区,既讲故事又讲学术,打造一门既有趣又专业的佛教史课程。
二、梳理脉络,建立连贯的知识体系
以佛教发展史为主线,勾勒出印度哲学脉络,将纷繁复杂的佛学知识串联起来,让你在印度佛教史这棵参天大树下循序渐进地学习、领悟、理解、实践。
三、读史静心,在学习的同时修行自我
范塬老师结合在缅甸、印度的多年修行经验,带你通过读史净化自我,在佛教人物故事中感悟自身,在印度哲学经典中思考人生,在历史长河面前获得心灵的平静。
本专辑共分12个单元,以150集课程的篇幅,从佛教诞生以前的印度文明格局讲起,串联起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初期-中期大乘佛教、密教等不同时代,同时突出从中国看印度佛教的独特视野,加入在艺术遗迹中追寻佛教历程的内容,让你不仅构建佛教知识系统,而且能够感受历史的厚重感和历经沧桑的艺术之美。
你将获得
精讲:系统梳理两千五百年以来的印度佛教历程
经典:解读从原始佛教到大乘佛教的数十本佛经
拓展:介绍现代学者研究成果,补充多维知识面
启示:从佛教史中理解精神本质,获得深层感悟
© 2014-2022 喜马拉雅 版权所有
FionaJIN2020年12月4日
10阿克巴大帝2020年11月26日
10茶貮肆2020年11月27日
9克里姆希尔特2020年11月26日
10萌萌萌萌萌萌啦2020年11月26日
10Cerelia_Yao2020年11月26日
10緣起故空2021年9月13日
10安_0d2021年1月8日
10白玛若巴8月10日
10奔腾的火山岩浆5月7日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