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大定?何谓微密观照?信为能入,智为能度!

何谓大定?何谓微密观照?信为能入,智为能度!

00:00
19:14

如来呵妄识非心之一破妄诸相

第十三页,第十六行,我们将经文念一段,对对地方。

【尔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是如来最小之弟,蒙佛慈爱,虽今出家,犹恃憍怜,所以多闻未得无漏,不能折伏娑毗罗咒,为彼所转,溺于淫舍,当由不知真际所诣。惟愿世尊,大慈哀愍,开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诸阐提,隳弥戾车。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及诸大众,倾渴翘伫,钦闻示诲。】

从这个地方开始。这个经文到这个地方啊,是第二个段落了,前面七番是破心之所在,交光大师在科判里面判作七番破处,古德将这一段经文判作七处征心。这个在前面都给诸位介绍过。这个七处都找不到,七处,释迦牟尼佛的结论,是全都错了。这个时候,阿难尊者再想不出第八处了。虽然讲七处,实在说,有几处都说得很勉强。就算它是处所吧,尽我们凡情的所虑,也只能想到这个七处,那么这个时候,阿难知道自己不行了,那怎么办呢?求佛指示到底心在哪里!那么这个在楞严经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修行关建的所在。

所以,此地说,「尔时,阿难在大众中」,这个尔时就是前面七番都被释迦牟尼佛所破的这个时候,就在大众当中,从自己的座位上起来。「偏袒右肩」,这个是古时候的礼节,现在不实行了,但是在印度呢,还是以偏袒右肩为敬意。我们晓得普通这个穿衣服啊,印度服装跟我们服装不一样的,它是整个一块布裹在身上,平常两个肩膀都披盖着,裹得很紧。偏袒右肩,是把右手露出来,像我们印的佛像里面这种服装。右手露出来是什么意思呢?表示承事的意思,这是礼节里的一种。右手露出来好做事,尤其是侍候长者,一定要右手露出来,表示随时随地为长者服务。不要等到长者要你做事了,才把右手露出来,那么这是礼节的一种。在我们中国古礼的时候,这个祭礼里面有,有这个“偏袒”,也是为大众服务。

右膝着地,这个我们通常称为胡跪,行礼里面就有承事的敬意在,一个脚跪在地面上,起来方便,长者有什么事情叫你做,立刻就起来。两个腿跪在地下,起来就慢。所以为长者做事情要敏捷、要快,不可以慢吞吞的,那个是懈怠,目无尊长,那叫不恭敬,为长者做事情要敏捷。那么这些呢,都是取敏捷。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这个不必多说了,前面说得很多了。那么在此地呀,我们看到的是,请法或者是质疑,都必须三业恭敬。那么阿难在大会里面,做一个榜样给我们看。下面他就说了:

【我是如来最小之弟,】阿难尊者跟释迦牟尼佛是堂兄弟,叔伯兄弟。世尊的父亲净饭王,他有同胞兄弟四个人,那么阿难,这是从弟里面年龄最小的,所以他说「我是如来最小之弟」。在释迦谱上记载的有说,世尊成道的那一天,阿难尊者出生。又二十年后阿难出家,出家之后为佛的侍者,所以他说他是如来最小之弟。说:

【蒙佛慈悲爱怜,】现在虽然是出了家了,还有一个倚仗之心,那个佛,是他的大哥嘛,这个关系不一样啊,免不了带着有骄慢的习气,所以多闻未得无漏啊。那么他跟到佛所学的,成天的就是在讨论教义,博学多闻。在这个僧团里面就偏重在多闻里面,真正的功夫,他就疏忽掉了。别人要修定,要用功,他老人家很随便,对于这个不太重视。蛮以为将来到必要的时候,那这个大哥,如来,还不就把三昧送给他了,何必要自己去修呢?别人要修,他这个关系好,不必修了,到时候,佛一定会特别给他。那么这就是他有一个依赖的心理,这种依赖心理,一直到楞严会上都还没有去掉。

【未得无漏,】这个漏就是烦恼,无漏就是烦恼断尽了,这个完全要靠功夫。换言之,他没有在功夫上认真地去修学,而只是在研教上下了一些功夫。那么那些功夫,记是记得不错,佛讲的话他都记住了,可是意思未必他真懂。为什么呢?前面我们看到,他引用了好几次,都是引用错了的,言语记得不错,意思没有真正体会到啊。那么这就是说,行与解不能相应,才有这样的现象。行解如果相应了,就不会有这个现象了,这是很重要的。所以说:

【不能折伏娑毗罗咒,】前面所讲的这个娑毗迦罗咒,是摩登伽女母亲啊用的这个外道的邪咒啊,将阿难给迷住了。

【为彼所转,溺于淫舍,】这是指前面这一段事情,说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呢?

【当由不知真际所诣。】这个真际就是真如实际的理体,也就是真心。佛所问的这个心在哪里,我想想,大概是因为我不知道真心心在什么地方,所以被这个外道的邪咒所迷惑。那么到这个地方才算是承认了,这一句话是承认了,我不晓得真心的所在。以前是蛮以为自己晓得,在内在外,说了许多,结果没有一处是对的。到这个地方,我们看他总算是承认了,不晓得真心在哪里。

【惟愿世尊,大慈哀愍,开示我等奢摩他路,】

这几句话里面,不但是阿难自己不晓得真心在哪里,在会的这些大众,未证无漏的人,大概都不晓得真心在何处。那么他自己求法,也代大众来求法,求世尊开示,开导指示我等「奢摩他路」啊。

奢摩他,这是讲的大定。前面在请名的时候曾经说过,奢摩他、三摩、禅那,而阿难尊者加上一个妙字。释迦牟尼佛后来指出来了,佛的定叫首楞严定。这个地方的奢摩他,就是指的楞严大定。楞严大定是性定,就是本性本来具足的大定。佛与众生是平等的,并不是说佛有,我们没有,我们也有!而我们虽有,我们不觉得,不知道自己有这个定,这是我们吃亏的所在,所以在这个六道轮回里面得不到解脱,原因在此地。

诸佛菩萨是证得,所谓证得,就是他知道,清清楚楚晓得自己有这个大定,所以在一切境界里面,不动摇、无生灭,而能够照了一切境界,这就叫做奢摩他微密观照。那么阿难现在急切地想求得真心的所在,换句话说,他是很想修学如来的大定,因此,积极地求佛开示奢摩他的道路,所以这里求这个奢摩他路啊。其目的呢:

【令诸阐提,隳弥戾车。】

阐提也叫作一阐提,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叫作无善根。印度人称为一阐提,我们中国意思就是没有善根,不相信善法,当然,更不能够接受圣教了,那么这个就叫作一阐提。所以佛也在许多经里面曾经说过,一阐提没有佛性,一阐提不能作佛。这些话呢,都是佛的方便语,不是真实语。为什么说一阐提不能作佛呢?一阐提不相信佛法。他几时相信了,他几时就可以作佛了。他不相信那有什么办法呢?不相信,没有办法。《大智度论》一开头就跟我们讲,「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他要不相信啊,那是佛来了也没有办法。所以佛意思是从因缘上说,从增上缘上讲的。

一直到法华会上,佛才开权显实给我们讲直实话,一阐提也有佛性,一阐提亦当作佛啊。所以以后人称这个《法华经》叫成佛的法华。别的经不成佛啊?哪一部经都可以成佛!为什么一定要说成佛的是《法华经》?就是《法华经》讲一阐提也能成佛,别的经里佛没有这么说法,所以要懂得这个意思。法华会虽然这么讲,必须一阐提要回头才行啊,回头是岸呢。那就是说,他要对佛法生信心了才可以;他要不相信,那还是不成。那么由此可知,通常佛所讲的阐提无佛性,阐提不能作佛,都是方便话。

弥戾车也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意思就是邪知邪见,一阐提的人就邪知邪见呢。那么这两个名词意思我们懂了,文意就很显然了。此地讲的一阐提,讲的弥戾车,就是阿难自称,我自己这个善根太少了,就跟一阐提一样,邪知邪见。现在求如来大慈大悲,开示我奢摩他路,教我们啦,舍弃邪知邪见,这就叫隳弥戾车。隳是把它摧毁,摧毁邪知邪见,通常我们讲摧邪显正,将我们正知正见引发出来。那么这是求佛,不但要摧灭自己的邪知邪见,前面有说“开示我等”,凡是没有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人,给诸位说,都是属于邪见之人。要是拿楞严经的标准来看,小乘阿罗汉都是邪见,权教菩萨也是邪见,这个是楞严的标准。

阿难在此地这样的表示,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为什么呢?平常我们都认为我们自己正知正见呢。阿难证到初果须陀洹,释迦牟尼佛的侍者,又是佛的堂弟,跟佛这么多年了,还是邪知邪见,我们那个知见正在哪里?!

再给诸位说,有知见都叫邪知见。几时没有知见了,那就叫正知正见。真知无知啊,无所不知啊,这个才是正知正见。那么我们在此地,但有言说,我们是嘴皮上的正知正见啊。实际上有没有呢?问题很严重啊。阿难在此地这个表示,就是表示自觉了、觉悟了,晓得自己知见错了,这就是很大的进步。

我们修学,甚至于修学一辈子都是邪知邪见。误会了,认为自己是正知正见,别人都是邪知邪见,这个是大大的错误了。觉悟的人怎么样呢?自己知见不正,别人都是正知正见啊。为什么说别人都是正知正见呢?诸位要晓得,别人跟自己的关系,是身境的关系,外面是境界呀。物质的环境是我们境界,人事的环境也是境界,境界上头没有邪正。

这一点,我们是不大容易觉悟,但是是事实,外境里面没有邪正啦。藕益大师的这个开示,诸位念上个几千遍,你就懂得啦。外面人事对我们是境界呀。境界没有邪正,境界,他这里讲,境缘无好丑,没有邪正,没有善恶。邪正从哪里生的?自己心里面生的。境界现前了,我们是以正知正见去看它,还是以邪知邪知邪见去接受它,问题在此地啊,可见得不在境界上啊。阿难这几句话就给我们这个启示。几时我们要觉悟到,所有的毛病,都在我们自己一身,与境界没有关系,我们的功夫,才能上轨道。才是真正的隳弥戾车,才是真正的步入了奢摩他路。那么从这个以后才可以说是,真正是行在菩萨道上。

所以这一段经文,我们不能够轻易地把它看过去。阿难尊者在此地是现身说法啊,跟那个五十三参善财童子一样,做个榜样给我们看呢,装出来的呀。阿难是大权菩萨示现的呀,不是真不懂啊,摩登伽女也是大菩萨示现的。他们等于是唱戏,唱双簧给我们看的,不是真的呀,用这个方法来教我们觉悟的呀。那么底下这是礼节: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这就是顶礼,

【及诸大众。倾渴翘伫。钦闻示诲。】

「及诸大众」,是在会的那一些还没有开悟的一些学人,就是程度与阿难相仿佛的这些大众们。己经开悟的菩萨,那是大会当中的影响众,而不是指的当机众。这个地方是指当机众。末后这两句是形容他们渴望如来开示的情形。翘伫,这个是以小鸟来作比喻,小鸟自己还不能够觅食,它肚子饿了,你看那个翅膀伸出来在那里叫,等着它母亲来喂他,这都是形容渴望之意。「钦闻示诲」,钦是恭敬的意思,恭恭敬敬在此地等待如来的开示、教诲。那么这一段呢,都是说阿难觉悟了,觉悟之后,才自己责备自己,晓得自己的知见不正。

从这一大段经文上看起来啊,要连到前面七处征心,一直到此地,整个看下来,我们能够观察到释迦牟尼佛教学法的善巧。世尊,可以说,命令文殊菩萨将阿难尊者从摩登伽女那里救回来,就等到他自己真正的觉悟、后悔啊。你看,拐弯抹角用了许许多多的方法,而到这里逼着阿难,觉悟、后悔了。这个教学法实在是善巧啊,不必佛去责备他,自己责备自己呀,自己晓得错了,这是教育真正收到效果了。那么像这些方法,我们都应当要学习,阿难还算是个聪明人,绕的圈子还不算大,他就悔悟了,

下面呢,世尊就为他开示。诸位要记住,阿难在此地提出的问题,「真际所在」,以及修学的方法,就是「奢摩他路」。奢摩他路是修学的方法。这是在这一段里面,阿难所要求的这两个问题,求佛开示的。那么下面经文呢,佛就要指出真心的所在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