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邓小南:信息渠道:多种途径的沟通方式

12.6∣邓小南:信息渠道:多种途径的沟通方式

00:00
25:49



第六个题目,我们来讲一下宋代的“信息渠道:多种途径的沟通方式”。为什么要讲信息渠道呢?我们知道,中国古代一直到现在,很多重大事务的决策都是要依赖于信息的,这些信息能不能正确及时地传递,就变成了现实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多层多途的进言渠道 

我们在前面曾经说到过,宋代的行政文书是怎么上下流通的。行政文书当然是信息渠道非常主要、非常依赖的通道。但是除了行政文书以外,在当时还有很多途径,各类官员、各种官司,有向中央的进言方式。南宋有一个有名的臣僚叫魏了翁,他在当时给皇帝的报告中说到,自太祖、太宗朝以来,有很多进言的途径,包括宰相和副宰相这样一些人经常受到皇帝的宣召,重要的事务都要跟皇帝当面讨论;皇帝周边的侍从官僚,也要跟皇帝报告他们的所思所想,包括整个国家的战略布局和他们的一些思考;皇帝在经筵读书的那些老师,在讲完课之后,皇帝经常会把他们留下来,征询他们对于外朝事务的意见。另外那个时候有很多皇帝的秘书、学士院里的学士,晚上值班的时候,也会受到皇帝特别的召见。除了这些以外,到地方任职的官员,离开朝廷之前和回来之后,都有面见皇帝的机会。

(名臣魏了翁)


百官转对和轮对 

宋代还有非常富有特色的百官转对和轮对。百官“转对和轮对”,就是按照不同的部门,在部门里面任职一定层级的官员,通常是八品以上的官员,有直接面对皇帝提出他们的思考和建议的机会。魏了翁曾经说,没有一天不能跟皇帝进言对话,也没有一个人是不允许向皇帝进言的。当然这种说法,有他夸大的一面,魏了翁是南宋后期的人,面对着当时的国家形势,非常焦虑,所以他把过去的做法和盘托出。实际上,在宋代的历史上,也并不像魏了翁说的进言途径这么畅通;但是至少我们看到统治者对于信息,对于进言,从来没有掉以轻心。我们知道唐代历史上最能够兼听广纳的唐太宗,当年魏征曾经跟他说,人君为什么要兼听广纳,要听不同的意见?因为你只有听不同的意见,你周围的这些贵臣、这些重要的臣僚,他们才不可能把你壅蔽起来。如果你不听多方的意见,下情就很难上通,很可能就被周围的人封闭了。这样的一些顾虑让我们看到,对于进言的重视,实际上也是当时统治者的一种统治术。

(魏征)


前面我们曾经说到当时的百官轮对,“轮对”就是轮流见皇帝,轮流谈话。转对跟轮对一个意思。当然从皇帝的角度来说,这个轮对、转对就是信息沟通、了解下情的机会,也是他考察官员的机会。那个时候的官员非常重视轮对、转对,能够直接面见皇帝,向皇帝提出自己的建议,提出自己的章奏。像苏轼和苏辙在北宋中期的时候,有一次轮对、转对,两个人排在同一天,两个人都觉得是非常隆重的机遇,在他们一生中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到了南宋,我们会看到轮对、转对的时候这些官员留下的记录。他们跟皇帝面谈的时间不可能很长,也不可能让他们把所有的考虑都全盘托出,所以他们往往要形成一个文字稿。在和皇帝谈话之后,他们会把文字章奏留给皇帝,同时也会收在他们个人的文集里。所以我们现在能够看到很多当年轮对、转对的这种劄子。劄子其实就是当年他们写的报告,写的奏议。

(苏辙)


宋孝宗是南宋的第二个皇帝。淳熙十一年,有一个重要的理学家的代表人物叫陆九渊,陆九渊去面见皇帝,就写了一个转对的劄子。从这个劄子里面我们看到他对宋孝宗有非常尖锐的批评,他说陛下做皇帝都二十多年了,还不如唐太宗当皇帝几年的那个功效,北方的那些版图都没有能够恢复,过去的那些仇耻,也没有能够报复。如果说是要教训或者积聚力量,在这些方面也看不到你的作为,想起这些事来我们都为你寒心。说法非常尖锐,非常直截了当。


很多有才气、有抱负的官员,都会计算着什么时候会轮到自己去转对,而且事先会从自己的朋友、同事那里搜集这些内容,然后聚集起来去跟皇帝谈。这样一些谈话,在当时都被称之为“奏对”,奏对是在行政体制里面安排的。


南宋有一个很重要的史学家叫李心传,他在一篇文章里面说,如果在京城里做官都一年多了,还没有轮到面见皇帝、直接进言的机会,就是很不正常的。证明那个时候,相当多的官员都能够面见皇帝,跟皇帝提出自己的建议。


行政体制外的奏对方式 

除了行政体制之内,把各个官司的官员进行安排,让他们跟皇帝去对话之外,在行政体制之外,也有一些奏对的方式。比方说所谓的“迩英留对”,就是这样的一种情形。“迩英”就是当时的迩英殿,或者是说迩英阁,这是在宋代的后廷里面,是皇帝读书的地方。在他读书的地方,会有一些老师陪着他,或者是教他读经、读史。

(《北宋东京宫城图》中迩英殿示意图)


(1)经筵留身

司马光在北宋中期的时候,曾经跟宋神宗一起读《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用他毕生的心血精力写出来的。从熙宁元年到熙宁三年,宋神宗刚做皇帝不久,很希望能够大有作为,扭转当时北宋在与契丹、西夏交涉过程中相对来说被动的局面。他曾经找了很多人来谈,看国家如果能够有所作为,应该从什么地方入手,怎么样做起。在前前后后的考察之后,他选定了按照王安石提出的路数来变法。司马光其实也是一个希望朝政有所改善的政治家,但是他改革的路数和王安石是非常不同的。当时从宋神宗的角度是希望把两个人都留在政府的班子里面,但是这两个人,都不愿意在政见不同的情况下勉强合作。于是王安石就在当时的中书门下任职,而司马光一度被宋神宗留在经筵里面,跟他读《资治通鉴》。在讲授《资治通鉴》的时候,往往在讲授完了以后,宋神宗会把司马光留下来,征询他对当时变法的意见,包括他对于当时一些高级官员的看法。我们现在能够看到司马光当年的《手录》,就是他对谈话情况的记录。从这个手录里面,我们看到君臣之间的谈话,是非常坦率、非常诚恳的。所以有的学者就说,他们简直就像朋友一样,给人的感觉,甚至不像是君臣之间的对话。

(司马光《手录》)


(2)后廷夜对

南宋第二个皇帝宋孝宗,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除了陆九渊这样的人在正式的轮对、转对的机会里会对他提出建议或是意见之外,在晚上的时候,宋孝宗经常会召很多臣僚到后宫里面来深谈。包括当时尚书省的官员、中书省的官员都曾经被他召来,而且他的秘书班子里面包括当时殿阁的学士、直学士,包括他在经筵里面的老师侍讲这样一些人,还有值班的监察官员,他都会召到后宫来,跟这些人谈论一些白天在殿堂之上不方便谈论,或者来不及谈论的问题。


在晚上召见有什么特别之处?跟皇帝“夜对”面见的时候,君臣膝盖对着膝盖坐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之下,那些官员都非常受感动。皇帝有的时候问的是经书里面或者是史籍里面的事情,有的时候是谈时事,有的时候是访问人才,有的时候是外朝一些敏感热点问题,让这些人谈谈他们的看法、他们的意见。不管皇帝问到什么,他们都掏心掏肺地把自己所有的想法,无不倾尽地跟皇帝说出来。


在秦桧当政的时候,有一位叫胡铨的人受到沉重打击,被发配流落在远方。在宋孝宗的时候,他被召回到朝廷里面。胡铨自己记录说,一天晚上宋孝宗把他召到后宫,跟他谈论很多与金人交涉方式的事情。整整谈了一夜,一直到第二天清晨上朝,百官已经在宫廷门外排队了,这个时候宋孝宗才跟他告别。


从中我们会看到,那个时候的奏对方式是很多的。

(励精图治的宋孝宗)


给舍台谏,言路之任 

前面我们说过,台谏的官员,就是御史台、谏院的官员,在宋代被称之为“言路”;除了台谏官员以外,当时中书省的中书舍人、门下省的给事中也都担当言路职责。中书舍人是干什么的?是替皇帝、宰相起草诏令的。他们起草的诏令要送给事中审查,审核这个诏令起草是不是符合当今朝廷政策的精神。所以中书舍人和给事中在政令发布之前,就有机会了解朝廷的政策倾向,他们在那个时候都可以提出意见。比方说,中书舍人可以把宰相交来的起草内容退回去,说这个事情他认为是不合适的;如果他起草了之后送到给事中,给事中也可以说这个政令是有问题的,也可以把它驳回。这在宋代叫作“先其未行而救正其失”,还没有施行就要救正失误,其中的疏忽错误,就有人参与纠正。


这些中书舍人、给事中和谏院、御史台的官员,共同构成了对这个制度的各个环节把关的力量。


苏轼在宋神宗的时候,曾经有一份章奏写给皇帝。他说,本朝从建隆以来,就是从宋太祖以来,从来没有把言者(就是进言的人)治罪的。这个说法,其实是有一点过分,我们看到宋代有一些言者被处分。不过苏轼在后面紧跟着说,“纵有薄责,旋即超升”。即便是对这些言者有过处分,皇帝冷静下来之后,或者过了一段时期之后,由于进言被处分的人,往往会得到格外的升迁,对这些人会格外予以重用。这些都是当时信息沟通的一些积极的方式。

(苏轼)


地方按察与巡视 

除了来自言者的信息报告之外,当时的朝廷还会有一些对于地方的按察或者是巡视之类的措施。按察和巡视分两类情况,一种是常规的,一种是特派的。按察在宋人心中,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莅临考察,到现场考察,这个就叫按察。按察一方面是日常的考核,比方说看看地方官员的政绩怎么样,日常会去巡视;另外还会有一些重点的监察。


我们看到范仲淹“庆历新政”期间派出了大量的按察使,王安石在熙宁变法期间也派出了中书检正官,去检查地方上对于新法推行的方式。当时有重大举措、朝廷一些制度调整的关键时刻,都会非常强调按察、强调巡视。“按察官”既有地方上负责监察的官员,有州郡里面的官员,也有从中央特别派遣的、到地方上去巡视的专职按察官。


宋代政府公报:《邸报》 

在宋代,地方上的官员怎么能够知道中央的精神,怎么能够得到来自朝廷的信息?


除了我们前面说到的中央的政令文书以外,在宋代开始定期发布政府的公报。政府公报在那个时候被称之为《邸报》(官邸的邸)。《邸报》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包括皇帝的诏书、命令,皇帝日常的起居、言行,中央政府的法令、公告,官吏的任命赏罚的消息,周边的外交事务交往,还有地方部门和臣僚的章奏和文报。宋代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应该说它信息沟通的途径还是比较开阔的。


像范仲淹在陕西前线的时候,他对于中央事务的了解,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邸报》。南宋庆元党禁期间,朱熹那个时候受到很强的政治压力,而他得知党禁的消息,也是看到了《邸报》。《邸报》是各地、各个部门的官员了解中央信息,甚至于了解他们过去的同事、同僚、朋友任免信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信息渠道的“关节/关卡” 

是不是有了这么多的途径,当时的信息渠道就非常畅通呢?并不是这样。因为当时的官僚体制养育出来一种一味“奉上”——眼睛向上——这种根深蒂固的官僚文化。官场的生态对于信息渠道里面信息的流通,事实上会起到阻碍的作用。有很多官员会着意去观察皇帝的脸色。当时有一种说法叫作“玉色”,就是指皇帝的脸色;“玉音”是指皇帝的声音。对于朝政倾向的揣摩,对于玉色和玉音的窥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官场上这些官员的选择,什么消息要报,什么消息不要报。


南宋有一件事情,就是江西发了大水,很多州县都被淹了,那一年的粮食可以说是颗粒无收。但是当年的消息没有报上来,皇帝并不知道。到了第二年才有人说到这个事情,说到去年有什么样的情况,宋孝宗当时就非常惊讶,因为他完全不知情。事后他就把宰相找来,问宰相怎么回事,这么大的事怎么不报告呢?当时有一个副宰相叫蒋芾,他就解释说,去年州县并没有报上来。宰相的意思,不是他们瞒报,是州县当时就没有报。州县为什么没有报?州县之所以不敢申报,是怕朝廷可能不愿意听。所以说什么消息要报,什么消息不要报,他们要看上面的风向,看上面可能想听什么样的消息,而不愿意听什么样的消息,靠这个来决定他们向上面提供的这个信息的选择。

(蒋芾)


所以我们说,即便是有这么多的渠道,有这么多的沟通方式,并不意味着信息渠道就是畅通的。仅仅是有制度规定上的程序和制度规定上似乎很严密的方式,那么,这个制度仍然可能是悬浮的,可能是虚置的。这里面可能是有人事的关系,而所有的制度,其实后面都有设计者、操盘者,有它的推行者,有它的阻碍者,在这些方面共同的“努力”下,才构成了这个制度实施的真正面相。


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要认识到,在信息处理的背后,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制度的可能性,也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的方式,实际上是体现着不同的核心关切和不同的利益诉求。我们只有理解了这些,才能更加切实地理解制度在现实环境中的运转逻辑。


这个部分我们是讲信息渠道,讲它的可能性,以及它运行和被阻止的一些原因。


第六讲复习课 

你好!邓老师第六讲结束了,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除了行政文书以外,宋代官员还有很多向中央进言的方式。


转对、轮对是指官员有机会直接面对皇帝,提出自己的建议。轮对、转对的时间不可能很长,官员很难把自己的考虑全盘托出,在和皇帝谈话之后,他们通常会把文字章奏留给皇帝,同时收在他们个人的文集里。我们现在能够看到很多当年轮对、转对的劄子。转对、轮对也是皇帝考察官员的机会。


此外还有一些行政体制外的奏对方式。比如迩英留对;比如宋神宗时司马光的经筵留身;比如宋孝宗时的后廷夜对,君臣促膝而坐,令大臣非常感动,无论皇帝问什么,都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中书省的中书舍人替皇帝、宰相起草诏令,起草后送给门下省的给事中审核。两者在政令发布前就有机会了解朝廷的政策倾向,可以提出意见,可以“先其未行而救正其失”。中书舍人、给事中和谏院、御史台的官员,共同构成了对这个制度的各个环节把关的力量。


除了来自言者的信息报告之外,朝廷还会派官员到地方进行按察和巡视,有常规的,也有特派的。


除了中央政令文书外,宋代开始定期发布政府公报,称为《邸报》,有利于地方官员及时了解中央政策精神和人事任免信息。


虽然有如此多的途径,但由于当时的官员一味“奉上”,所以信息渠道并不是非常通畅。因为制度虽然严密,但操作时的人事也相当重要。信息处理背后体现的是不同的核心关切和利益诉求。理解这些才能更切实地理解制度在现实环境中的运转逻辑。


以上就是本讲的主要内容,感谢您的收听。


加入学习群可添加运营微信:liaojie86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74720egai

    提个建议,文稿部分应该是老师讲课的实录,不要删减,前面几讲中有些内容被随意的删减了,这样不好,被删掉的内容有些是很有价值的,希望后面的文稿一定实录不要删减。

    尘茉youyou 回复 @1374720egai: 都是有目的的删减,因为文稿已经出书了。

  • 尹阔海

    这么好的节目,应该出套书。

  • 来福小宝

    除了行政文书,有转对轮对劄子,经筵留身,后庭夜对。 言路:中书舍人、给事中和谏院、御史台的官员 地方按察与巡视 宋代政府公报:邸报

  • 行云流水王丁锐

    糟了,中了邓老师的毒!

  • 追风去560

    活在宋朝真自在啊!

  • 秋窗风雨_

    喜欢邓小南老师的课,条理清晰娓娓道来。

  • 1394053npxh

    宋代如此开明啊

  • 风起欲雨之

    宋代可以说是最广听言路的王朝,如若不是北元崛起,宋代可能不会那么快灭亡。

  • 高藏虎

    这种上下级关系挺好的

  • 我感恩每一天

    邓先生讲的好。宋朝的内政制度听下来还是令人向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