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邓小南:化民成俗:社会风貌的演化

12.9∣邓小南:化民成俗:社会风貌的演化

00:00
26:37

下面我们来讲第九个题目,就是“化民成俗”,我们要讲宋代社会风貌的演化。


唐至宋社会风貌的演化 

我们知道,日本学者在20世纪初期就提出来“唐宋变革论”。在他们提出来之后,各国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有不同的讨论,也出现了一些质疑。但是不管学者如何认识,从唐代到宋代,社会风貌确实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我们可以用唐代的长安和宋代的开封两个都市来比较一下。从都市的景观上,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当时布局及管理方式的不同。唐代的长安是比较严整的一种“坊市制”的结构。有一些参与过长安城考古发掘的老师,他们会说长安城的感觉好像是一个半军事化的管理状态。而北宋首都开封是一种相对开放的“街市”状的局面,在这样的一个都市景观里边,看到的不是那种秩序非常井然、尊卑非常明显的格局,而是比较开放的长街式的面貌。另外,我们应该注意到的,是在当时的一些都市里边,市民文化随着市民阶层的发展而发展起来。

(唐朝坊市制与宋朝街市制)


我们知道,现在希望把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的界限打破,那么历史上的城市户口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其实就是在宋代出现的。当时城镇居民和工商家庭被称之为“坊郭户”。“坊”这个字,我们一看就感觉到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区,周围好像是用土墙围起来的(实际上不一定都是,到了宋代很多都没有真正的土墙围起来),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些居住的小区。“郭”就是城郭。“坊郭户”就是指城市中居住在小区里边的民户。历史发展到宋代这个时候,坊郭户首次作为法定的户籍分类出现,这让我们注意到当时市民阶层的发展,是它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才有这样的必要性。


过去会把一般的民众分为“士农工商”这样的四个类别。这四个类别,实际上反映的是他们从事的日常劳作和他们生产分工的不同。以前都会认为只有士农才是主业,而工商都是末业;但是到了宋代,我们会看到,过去务农的人,可能变成工商业者了;过去的工商业者,有的反而去干其他的行当了。贫穷的人可能富了,过去富贵的人也可能贫贱了。当时的社会身份和贫富变动,相当常见,相当频繁。社会的这种变动,也带来了整个社会发展的活力。在这样一个时期里边,以重商为核心的市民思潮和具有大众化、世俗化特征的市民文化也就开始逐渐兴起了。


通俗文化兴盛 

如果大家看过《清明上河图》,就会有很深的印象。一方面,《清明上河图》上有各种各样的道路、通衢,虹桥周边有熙熙攘攘的街市景况。另外我们也能够看到当时通俗文化兴盛的状态。比方说在十字街头、在路边的角落里,都会有人聚在一起,听人在那儿说书、讲史、讲故事,周边聚拢了一群的人。路旁也会有人在那个地方表演杂耍……这种面向大众的通俗文化已经相当兴盛了。宋代文化跟前代文化非常不同的一种形式,就是发展起来这种面向民众的、通俗的娱乐文化的形式。当时也有了勾栏瓦舍这样一些市民的娱乐场所。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与之相适应的民俗文化也开始大放异彩。

(《清明上河图》(局部))


经营方式的进步 

不光像开封这样的都市有了各种各样的工商业广告,其他的城市也开始出现。在我们看到的材料里,比方说,有济南留下来的宋金时期的铜版,印制广告招贴的。这个广告是为济南刘家针铺所做。针铺不光是卖缝衣服的针,其他大大小小的针,他们都负责经营。刘家的这个针铺有自己的logo,类似于它的“注册商标”。商标上面有一只白兔,白兔拄着杵,像个拐杖,意思就是一根针。广告上面还很清楚很详细地说,你怎么去找它这个店铺,为什么你要找它这个店铺,因为它是收买了上等的钢条,下工夫造的这种“功夫细针”。这样的一个小广告,它的技术含量还是很高的,而且非常的用心。在《清明上河图》里,我们看到的广告当然就更多。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


刻书业的发达 

说到宋代的刻书业,在中国台北的“国家图书馆”里边,收藏了许多善本书。其中有一部《东都事略》,是一位南宋史学家写北宋历史的。南宋的时候,在眉山(眉山是现在四川的一个地级市,也是苏东坡的老家)刻了《东都事略》这部书。书的目录后面有一个“牌记”,牌记是什么?就是让四方周知的这么一个告示。这个牌记非常有意思,上面写着两行,每一行是八个字,第一行写的是“眉山程舍人宅刊行”,他们家里可能有个私塾之类的,刻了这一部书,这是第一行。第二行写的什么?写着“已申上司不许覆板”,就是我已经向上级报告过,而且登记过了,谁都不能照我这个样子刻。这是非常明确的版权意识。我们知道,只有当刻书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才会有这种版权意识出现。雕版印刷虽然出现在唐代,当时它的技术已经达到了成熟的程度,但是唐代从来不刻书,他们是刻佛经佛像,刻黄历的。到了宋代才开始刻书,也是因为社会上对于书籍有了固定的需求。跟民众这样的一种需求相关的,就是当时的教育事业。

(《东都事略》)


宋代的教育事业 

(1)官方的学校

说到教育事业,我们会看到,从汉代以来,对中央官学、太学等都是很重视的。唐代中央官学包括国子学、太学、四门学。这些学校名称不同,背后反映的是学生入学资格的不同,哪一些人的子弟能进入哪一类的学校,学生的入学资格是很不一样的。到了宋代,仍然有这些官办的学校,但是学生的身份背景已经淡化了。宋代在国子监以下有太学的系统,王安石熙宁年间的变革之后,有了“三舍”制,就是推荐“升贡”这样一种制度。另外,地方上从庆历新政以来,州学和县学也逐渐普及,使当时更多的学子有了进入学校的可能性。


当时的这些学校,和我们今天的“教育”,概念是不一样的。当年的教育是为了教化,所谓“教化”,就是要化民成俗。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的官办学校,包括当时的科举考试,其实都是统治者控制舆论,控制当时青年士子的重要方式。中国古代的教育都是致力于传布儒家经典的,都侧重于传统伦理观念的灌输。一方面普及了文化知识,开阔了学者的眼界;但是另一方面,当时对教化的注重,对舆论的控制,也是一种束缚性的教育。


(2)书院

除了官方的学校之外,宋代有很多的书院。书院在晚唐五代的时候,就陆陆续续地发展起来。宋代的书院可以说是官方学校的一种补充形式。到了南宋的时候,很多书院都是理学家主持的。这些理学家主持的书院,对于官学科举是持一种批判的态度,他们提倡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学术思想和人生的价值。比方说,白鹿洞书院,它有一个“揭示”,其实就是一个学规、公约。这个公约反映出当时理学家共同的一些教育理念,公约上的内容并不是重新拟定的,而是从儒家经典里边汇聚起来的。这样一些内容就成为书院重要的指导思想,书院也成为理学群体实现学术传统的延续性、加强团体凝聚力的一种活动中心。宋代不光有白鹿洞书院,另外还有嵩阳书院、岳麓书院、应天书院等。在南宋的时候,南方出现了很多书院。

(白鹿洞书院)


乡间文化的普及 

我们前面说到的官学、说到的书院,都不是以普及文化为目的的。我们知道小孩子的启蒙教育都不是在官学或者书院里边学的。教育的相对普及,有赖于民间的教育。在庆历的时候,就是北宋中期的时候,朝廷里边就有人说,社会上那些挑担子的人,我们都知道他们地位是很卑微的,可能家里连几亩田都没有,他们就是靠在外面给人打短工谋生,一天挣到的钱,也就是买三斤五斤的粮食来养活他们的妻子儿子。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每天还要省出一二文钱来。省出这钱来干什么?给他们的儿子攒着,等儿子大了以后让儿子去上学。所以我们会看到,即便是社会最底层的民众,在这个时候都有受最基本教育的这样一种需求。


这个最基本的教育是谁提供的呢?大量的都是由科举考试没有考中的那些落第者提供的。我们知道,宋代的科举考试录取率远远不到1%,99%以上曾经为科举而努力过的那些人,都被这个制度淘汰下来了。这些人有的可能回家去种地了,就还是耕读之家;有的可能去经商了,或者是去从医了;也有大量的就成为民间的“乡先生”,就是私塾里教书的这些先生。这样的一些人往往成为乡里文化的普及者、社会基层活动的组织者。而他们这样的分布空间和他们这种教学的灵活度,远远不是当时官办学校能够比得上的。


在浙东学派里有一个叫陈亮的人物,他在南宋的时候,在孝宗朝、光宗朝去参加科举考试,一开始科举考试不成功。不成功之后,他给朱熹写了一封信,说到当时的打算。他说,准备招二三十个“小秀才”,这小秀才不是说有功名的那些人,而是说要读书的小孩子。一边教这些小孩子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另一方面再来准备下面的科举考试。这样的情况在宋代是非常普遍的。

(思想家陈亮)


社会识字率的提高 

陆游有一首诗叫《秋日郊居》,是讲他在乡下有一所房子,房子边上是一所“冬学”。什么叫“冬学”呢?陆游说,农家都是到了农历十月地里头没活了,叫他儿子去上学。学校是到了冬天才开学,这个就叫冬学。冬学里教的是什么?教的是《杂字》《百家姓》这些启蒙读物。有一些学校还会教打官司的用语,因为地方上老百姓有的时候去打官司,怕受人家骗,怕受人家欺负,所以会教打官司的诉讼用语。


陆游在他的另一首诗里,说这些上冬学的孩子“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孩子虽然是去上冬学,但是他们这一生还是会去耕田。他去上学的目的,是为了能够看明白官府文告,了解他们家该交多少租子,该交多少粮食,有什么样的赋役负担,他要看明白这个,不被别人欺负,不被别人骗。这些孩子去上学并不是为了去参加科举考试。但是即便如此,还是让我们看到了当时文化的普及,社会识字率的提高。像苏轼和苏辙都曾经说到这样的情况。


(陆游成都石刻像)


南宋的作家耐得翁写了一本《都城纪胜》,他也说到,都城里边有文武两所学校,还有宗学;除了京城的学校外,地方上有乡校,有家塾,有舍馆,有书会,各个里巷都有一二所,往往能够听到读书的声音。社会上文化普及、识字率的提高,也带来了整个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当时的社学、乡学,主要的目的都不在于科举考试,他们和官办的学校是非常不一样的。官办学校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科举的预备班;而这样的冬学、村学,他们的目标就是对这些孩子进行文化普及和伦理教化。

(《都城纪胜》)


蒙学读物 

蒙学读物,就是孩子的启蒙读物,我们通常会说“三、百、千”,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实际上,如果从它们在历史上出现的顺序来说,正好应该是倒过来的:《千字文》最早出现,是在南朝的时候。《百家姓》以“赵钱孙李”为序,我们就知道它应该是在宋代出现的,因为他把宋代皇帝的家族姓氏放在了第一。而这个“钱”,五代十国时期在吴越地区,就是现在的浙江江苏那个地区,吴越王国的国主姓钱,所以《百家姓》应该是出现在北宋前期,那个时候的人对于前代的情况,对于吴越国还有一种怀恋。而且《百家姓》应该是出现在江浙地区,只有那个地区的人会把“钱”这个姓氏直接放在“赵”的后边。而《三字经》(我们现在看到的《三字经》是经过明代以后修改过的)最早出现时就是一种朗朗上口的儿童启蒙读物,据说是在南宋的时候王应麟作的,《三字经》是一种蒙学的读本,跟现在流传的《三字经》的文字不完全一样。这让我们看到,当时的一些理学家,包括他们的追随者,对于蒙学读物也就是启蒙读物的重视。蒙学的重要性,关系到儒家经典的价值理念怎么能够转变为现实的社会规范,关系到中国传统的伦理价值怎么能够普及下去。

(《千字文》)


宋明以来的民间教育,渗透到平民阶层,也是通过这样的一种渗透方式,奠定了中国文化近千年来广大而深厚的社会基础。


小结 

最后,我们对以上九讲的内容做一个非常简单的小结。


我们究竟要怎么去认识宋代的历史?我们这一次讲的是“宋代政治文化面面观”,很多方面我们并没有涉及。但是从我们涉及到的这些有限的内容,也会看到,宋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型期,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周边很多新的挑战,它的战略应对上是出现了严重问题的。宋代并不是中国古代史上国势强劲的时期,但是宋代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都是有突出成就的。


这样的一个历史时期,有它制度方面独到的建树,而且整个的社会风貌在发生变化,开始走向平民化,走向世俗化,走向人文化的趋势,对于“人”本身的发展,开始有了超越以前的一种关注。总体上来讲,宋代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和牵动,使它无愧于历史上一个文明昌盛的阶段。


我们知道,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现在变成一种社会潮流。习近平同志曾经说,历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有地位有影响,不是因为穷兵黩武,不是因为对外扩张,而是因为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感召力。我想,宋代同样也是对于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有所贡献的一个重要时代。


第九讲复习课 

你好!邓老师第九讲结束了,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由唐到宋,社会风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从都市的景观上,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当时布局及管理方式的不同。唐都长安是比较严整的一种“坊市制”的结构,而北宋都城开封则是一种相对开放的长街式面貌。


市民阶层的发展推动了市民文化的发展。面向大众的通俗文化已经相当兴盛。


社会对书籍有了固定的需求,所以刻书业在宋代十分发达,宋人已经有明确的版权意识。


宋代的官办学校中学生的身份背景已经淡化。国子监以下有太学,熙宁变法后,有了“三舍”制。庆历新政以后,州学和县学也逐渐普及,使更多的学子能进入学校读书。书院是官方学校的补充形式。南宋书院多由理学家主持,对官学科举持批判态度,提倡新的教育理念、学术思想和人生价值。


官学和书院都不以普及文化为目的,在民间普及教育的多是科举落第者。他们一边教书谋生,一边准备下一次科举考试。这些人往往成为乡里文化的普及者,他们的分布空间和教学灵活度是官办学校无法比拟的。很多人接受教育不是为了科举考试,只是为了识字,方便于日常生活和防止受骗。当时孩子的启蒙读物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


宋代出现了法定的户籍分类,城镇居民和工商家庭被称之为“坊郭户”,这是市民阶层发展的必然产物。


总的来说,宋代的社会风貌开始走向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对于“人”本身的发展,开始有了超越以前的一种关注。


以上就是本讲的主要内容,感谢您的收听。


思维导图 

加入学习群可添加运营微信:liaojie86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顺来13929868awv

    面向民众,讲的很好。

  • 胡杨树_ut

    在各种媒体听过不少老师教授的历史课。邓老师是引陈寅恪先生观点最多的一位。 向您深深鞠一躬,先生风骨。。

  • 芳芳_4nz

    好听,喜欢邓老师!

  • 1387235lztc

    感恩!

  • 1394053npxh

    反复听,老师讲得好

  • Ivy深圳

    总结得太好了

  • 慧姐姐111

    真的非常喜欢邓老师的课!

  • 江南飞烟

    谢谢邓小南老师!

  • 是个过客

    不错不错,宋人玩的真花,怪不得有人说宋后中国开始走下坡路,直到清末入深渊

  • 止水_7t

    支持邓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