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新手锦囊】殷烁:煮酒论英雄——从「金钱辩」谈好辩手的境界

081【新手锦囊】殷烁:煮酒论英雄——从「金钱辩」谈好辩手的境界

00:00
12:30

恰逢9月开学季,本周里,我们推出四节「新手锦囊」课程,帮助所有刚开始接触辩论的新辩手,或是对辩论感兴趣的爱好者,答疑解惑。中秋佳节,超级辩手祝各位听众中秋快乐。


音频全文:

发掘思想软实力,教你嘴上硬功夫。大家好,我是殷烁。


煮酒论英雄,不只是曹刘的爱好。我们在社交媒体上,经常能看到诸如“如何评价辩手XXX”,“如何评价XXX在某场比赛中的表现”等诸多问题下,来自五湖四海的各路好汉经常讨论的不亦乐乎。个别好事者甚至仿照兵器谱,欲给天下辩论员分出个一二三名来。

 

很多人觉得,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没事瞎评价这个那个,不如闭嘴学学人家的技术。我倒以为,没必要这么严格。一则竞技运动的爱好者,给喜爱的队伍和选手排座次论英雄本就是常态二则,明了其人厉害在何处,才知道应该向他学习什么不是。今天我就来与你分享一下我的一点看法。如果要评价一个辩论员在某场比赛中发挥的水平高低,我会从形、实、意这三方面来品评。

 


形,也就是形式,指的是语言修辞和技术动作。随着辩论员水平的上升,我们会发现,他们的语言风格会呈现出一个从“范式化呈现”,到“感染力为王”的渐进变化。

 

没接触竞技辩论之前,大家自然是想到哪里说哪里,千人千面不一而同。随着对于辩论的不断深入了解,大家开始在赛场上,主动开始使用一些逻辑性的语言,如“根属”,“相关”,“论证”等,这就是很多人口中的“辩论腔”。很多人看不起模板性语言,觉得太过生硬,没有逼格。我却说,不要小看“辩论腔”,当我们能够熟练的掌握各种范式和架构的时候,往往也是在竞技辩论上小有所得之时。以咱们最熟悉的,号称辩论教科书的一场比赛,《钱是不是万恶之源》来举例,正方二辩袁丁开头就是一句

“对方辩友有四大问题,可是一个前提错了。”


辩论腔吗?非常标准。生硬吗?一点也不。因为作为全场第一个进行反驳的队员,无论观众还是评委,都期待他在此时能够对对方的立论,有一个全面的总结和清晰的拆解。所以,袁丁学长每个字,都是“言之有物”。说“四大问题”,是因为对方确实有四个论点;说“前提错了”,是因为所有的论点都建构在“万”能不能是一切,这一个定义之上。倘若袁丁学长讲的是:“今天对方辩友有很多的问题,我们先不着急看,让我们把几个前提性的问题梳理清楚。”,几个字的差别,就从一针见血变成了不讨喜的油光水滑。所以,从“形”的角度来说,能够熟练掌握架构性语言,什么时候用什么,其实至少是国际赛冠军有力争夺者的主力队员才能做到的。

 

往上一层,“感染力为王“。什么是“主力辩手”和“明星辩手”的区别,恐怕就是语言的感染力和金句的制造能力了。还拿金钱是不是万恶之源这场比赛为例,袁丁学长的反驳,熟练地运用了排比等修辞手段

 “因为钱,热爱自由的美国人却迟迟不肯把自由给与黑人奴隶;

因为钱,标榜平等的荷兰人却要强迫东方国家和他签定不平等的条约;

还是因为钱,高唱博爱的法国人却偏偏忘了把爱给与终日劳作,却依然食不果腹的数万童工”。

用优美的辩词,短短几句,将金钱腐蚀下,近代国家伪善面具下的丑陋脸孔揭示无疑。

 

再比如2018世界杯决赛,詹青云的一句“趁着年轻,我偏要勉强”,感动了无数迷惘而热血的青年人。这都是在形式和模板的基础上形成了超越,才能取得的语言效果。当然,看修辞和金句,也要结合着前文,结合着内容来看。如果你听到某个辩论员把无数华丽的辞藻不要钱一样往你脸上硬怼,不用问,水平也就那样。


要知道,“金句”之所以为“金句”,肯定不能太多了。如果辩词是英国皇家海军,金句就是决死时刻升起的“Z”字旗,此旗一出,三军用命;但是倘若每场战斗的时时刻刻,都有一面Z字旗飘扬,那这面旗和普通的军旗也就没差别了。这就是为什么,如果陈词的时候,没有前期的例证、逻辑的铺垫,一路拔高,到最后,观众和评委大多也会“高处不胜寒”。

 


说完了“形”,咱们来看看“实”。实,当然指内容。作为竞技辩论的高手,首先要做到的,是“外练筋骨皮”,也就是围绕己方立论充足准备。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如果有辩论员在内容上做到“论证完整,攻防扎实”,就已经胜过九成五的其他辩论员了。

 

不是我危言耸听,近年来哪怕是国际大赛,论证脱节,论据缺失等现象也是屡见不鲜。“金钱辩”能够成为公认的教科书比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胡渐彪水银泻地却又不失厚重的结辩。“两个前提,三个论点,四个层面,两重诡辩”,既从概念上理清了,万恶之源为什么应该是一切的恶之源头,又严密的对贪钱之外的恶进行了细致的总结。


丰富到庞杂的内容,不过是在短短三分钟之内完成的。好在哪里?总共三重:第一重,层次分明,避免了大而不当;第二重,每一个论点几乎都有类比或者例子作为诠释,避免了空而不实;第三重,准备的内容和场上攻防有效结合,避免了假而不真。“假大空”这三个内容上的常见错误,在这里完全不见。教科书三字,名不虚传。

 

然而是否这就是内容上的巅峰了?当然不是,“外练筋骨皮”之余,更高一层的“实”,还要“内练一口气”。真正的高手在比赛场上,靠的可不光是辩论场上40分钟的材料,而是赛前长期积累的知识。

 

“金钱辩”其实在“第三届星辩公开赛”的复赛,还有二番战。这一次,重新操刀正方的周玄毅教授开头就是一句“万就是一切!”引爆了全场的掌声。这场比赛里,周玄毅和路一鸣不再是当年挥斥方遒的少年英杰,阅遍万千典籍,历尽世间百态,才能从哲学的高度,提出「恶就是把人不当目的而当工具」的扎实主线,以及后续论证中,“剩余是私有的基础”,“私有是物化的前提”,“物化是恶之根源”的严密推导。


如果说立论层面的“内功”,还不那么明显的话,反驳时的临场抓点,就更能显出平日积累之重要了。举例说,在2018年风云再起的初赛,“推行公共政策应该还是不应该以民意为第一考量”里,当正方南开大学提出“协商民主”才是美国立国之本时,反方墨尔本大学立刻拿出了“宪政主义”作为回应。此时倘若南开大学的同学们能够对美国立国之初,宪法修订的过程,和“宪政“的根基自然法的天然缺陷两重知识有所了解,便能够有效化解此轮攻势。


然而,如果只是针对这一道题从零开始准备的话,九成九是准备不了这么细致的。原因嘛,超纲了。所以,辩论台上一分钟的精彩交锋,往往是两个辩论员十年功夫的精华。

 

很多同学可能很沮丧,知识和阅历的积累是要时间的,难道真的非要我们三四十岁,才能在内容上更进一步吗?还真不是。我非常喜欢梁秋阳老师的一个讲法,竞技辩论其实是小道。所以我们要问的是,用自己的学识能为辩论做什么。比如,每个人的专业课知识,就是辩论场上宝贵的财富。举例说,一门最基础的经济学通识,在我这里需要八十个课时才能上完,还不包括写作业的时间。试问,多少人能在一场比赛之前,用八十个小时来准备?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只要有心,每个人都可以利用自己的特殊优势,练好这一口气。

 

最后,内练一口气,绝不是告诉大家高手都靠平时积累和临场反应,赛前从不准备。而是说,内外结合,方成大家。

 


最后一个,就是听起来最虚无缥缈的“意”,也就是价值。老实说,如果你一听“价值”后面马上就想接“拔高”,那么我觉得你还得再学习一个。一个优秀的辩论员手中,价值从来不是需要“拔高”的累赘,而是克敌制胜的武器。

以星辩三的“金钱辩”二战举例,正方的价值线——“物化是恶的根源”,本身就是所有攻防的基点。所以我们听到陆一鸣讲,“钱,要放进口袋,不要放在心上”,才不会有半分突兀之感。

 

怎么看辩论员对于“意”的把控,其实非常简单:如果你能非常明确的区分“攻防”和“拔高”的区别,那这个人对于价值的理解,就没有到家。真正的高手,应该是价值、内容有机结合,形意拳拳法有云“何为打,何为顾,打即顾,顾即打,发手便是。何为闪,何为进,进即闪,闪即进,不必远求。”辩论,也是如此。比如在2016年老友赛,香港中文大学对阵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比赛中,两方结辩詹青云和王肇麟的辩词里,都体现出了“一以贯之”的风范,值得大家反复研习。

 

按照之前的套路,我们肯定要讲什么是下一层“更强”的意,但老实讲,这部分很难说。价值是什么?价值就是我们屁股底下坐的那条板凳,身份决定价值,屁股决定脑袋。


举个例子说,有些学法的同学和我抱怨过,他实在没有办法接受“为了结果正义,可以牺牲程序正义”这样的立场,因为他从内心真诚的相信,这不是法治社会应该倡导的价值。他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和我说,这大概就是辩手身为法学生的原罪了吧。我个人的理解是,思辨,恰恰很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让我们能够跳出“法学原罪”这样的身份陷阱,接触到更广阔的天空。

 

所以,辩论之“意”的更高境界在哪里,欢迎大家在留言区一起讨论。

 

好,让我来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看高手,分三重。

 

一看形”,“范式化呈现”自有妙用,“感染力为王”切忌贪多。

二看“实”,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内外结合,不可偏废。

三看“意”,看出拔高无高手,一气呵成是宗师。

 

这就是今天的内容。更多精彩,尽在超级辩手。

我是殷烁,咱们,下期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_8c

    是路一鸣吧

    超级辩手 回复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_8c: 是的!感谢提醒,已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