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生活方式:茶】独饮得茶神——喝出茶的和、敬、清、寂

149.【生活方式:茶】独饮得茶神——喝出茶的和、敬、清、寂

00:00
21:42

本期文稿 

  立秋以后,真有一点秋高气爽的味道了,虽然还有秋老虎,但是真正凉爽是要知时节让心静下来。我们最近在说生活方式,上周我们开始说茶,我们也说到了陆羽的故事,“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今天我们聊一聊秋天这一盏茶,也就是说怎么样能让自己心真正静下来,能够体会到时节中,草木间,茶给人带来的乐趣。

    周作人先生写过的《喝茶》,他说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陈梦,人能够悠悠闲闲,用茶香涤荡烦恼,这才叫做喝茶的真味道。我们不用去计较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到底是什么样的茶品,到底来自于什么样的地方,其实超越这一切,能够慢慢地释放茶香,安顿心情,得到那种明净之美是茶的真意。

    中国人说“独饮得茶神,二三人得茶趣,七八人乃施茶耳。”施茶是什么呀,就是施舍呀,施舍茶不就是解渴嘛,一个人才独得茶神,神韵在哪里,跟心意相合,不必须说出来。二三好友,聊聊茶,品出来是茶的趣味,比神韵已低一等,能说的东西总不如无言的东西更高级。而人多了,喧喧嚷嚷在茶中大声的喧哗,甚至聊聊生意,甚至斗斗嘴,吵吵架,那就是个茶的施舍,解渴。

    怎么样回到茶的本意呢,我们的中国文化是一个一脉相承的整体,喝茶也罢,饮酒也罢,听琴也罢,读诗也罢,都是给你一个仪式,往回去找,找它里面那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才是本意。大家知道中国的茶道深刻地影响了日本的茶道,到今天日本人还在讲着“和敬清寂”这四个字。

    第一个字“和”,就是平和之美,中和状态,喝到了内心的和谐,人跟人之间和而不同,有一种人跟自然,朋友之间喝茶能喝出来一种理解,沟通的喜悦,所以喝茶不是为了争执的。

     第二个字是“敬”,敬字也源自禅宗的心佛平等,就是喝茶的人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彼此之间爱茶都有个恭敬之心。你看,来客人了,我们总是说敬一杯茶,所以老是跟人说请用茶,这个过程中,就是恭恭敬敬的,敬人敬茶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敬自己的心的。

    第三个字是“清”,就是茶叶的清雅,陆羽说茶秉天地至清之气,好茶的茶汤都是透亮的,你能看见草木氤氲化育,茶的魂魄在水里面一点一点释放出来,茶这个东西不是一蹴而就的,经历四时风雨,经历了霜雾薄露,喝到的茶都是自然孕育。清是什么呀,“平生于物元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这样的清气,其实是让人能够看得清计较中的放下,清茶,是让人能够把很多的荼毒,争斗宣泄了,让那种滋养出来的清新光芒,让自己有一身清气。

     第四个字是寂寞的“寂”,我们今天的人多怕寂寞呀,其实咱们在前面讲《道德经》的时候大家还记得吗?寂寞不等同于孤单,空虚,真正的寂是一种生生不息的虚境空灵。一个人心净了,看得见万物的变化,一个人的心不空那就收不了万种境界,所以咱们讲道德经的时候,大家记得吗?老子说什么是道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寂兮寥兮,为其寂寥才有独立不改,才有生生不息的周行不殆,这个寂是生机蓬勃中灵动的清寂。

    “和敬清寂”这个提炼出来是源自于日本战国时期的茶道大师千利休。其实千利休生在一个乱世时期,他在生活的这个时代,正是日本纷战的时候,千利休作为日本茶道的鼻祖,在乱世中把茶道讲得非常宁静。他说唯有魅力之物才能让我低下头来他这一辈子于纷乱之中没向权力低头,他是向美低头的,他说把水烧开,加进茶叶,用适当的方式喝茶,这就是你所需要知道的一切,除此之外茶一无所有。他们说喝茶这样简单吗?他说是的,为了泡出一碗好茶,我全心全意奉献一生。所以从1522年出生到他最后被丰臣秀吉赐死,这70年间一直做的就是对美的低头,发现茶这一件事里面的道。

    那么,喝茶的道到底是什么呢?要喝茶喝到什么样的境界呢?别人曾经问过他,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茶席,都应该怎么样去做呀?千利休说,需知茶道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夏天就应该努力体现凉爽,冬天应该给人暖意,炭要放得适当,茶要点得可口,这就是茶道的秘诀。请教他的人特别不懈说这些谁都知道,千利休说那就请按照我说的用心去做吧,如果你都能做到,我将非常乐意成为你茶会中的客人,甚至拜你为师,过去茶会呢是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动,社交活动,而千利休作为茶头,他先是作为织田信长的茶头,后来又作为丰田秀吉的茶头,在战国时代这些风云激荡的。

    在战国时代这都是一些风云际会中最著名的人物,而千利休只秉承了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让茶适合人,让茶真正表现出它和敬清寂的本质来,这就叫做平常才是道。所以千利休所追求的是特别简练的东西。过去在日本,茶席的布置是按榻榻米的大小来做一个衡量单位,标准的茶室呢是四张半榻榻米,我们算一算四张半也并不太大,也跪坐不了几个人,但是千利休根据自己的审美和领悟,他对茶道进行了更彻底的改革,他希望寻求到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享受,更加反物质。所以他在茶室的外形,用了旧时农民家的茅庵的样式,老匹粗树做柱子,搭配泥土和稻秸结构的本色的土墙,室内从四张半榻榻米大小的标准茶室缩小到三张,两张半,甚至还有一张半榻榻米那么大的微型间。入门高不足一米,宽也不足一米,不管身材多么高大,多么威严的重臣,武士,进这里都必须放下刀剑,俯低身子,怀着谦卑恭敬的心进来品茶。而在茶具上也没有用那些色彩斑斓的名贵器物,千利休喜欢用竹子的,木头的,粗陶瓷的材料,做那种色彩素雅,造型很质朴的茶器。室内的装饰就是挂一副墨迹,写那么几个书法的字,放一只两只竹筒,或者就是他向打鱼的渔民收来的腰间挂的小鱼篓,插上那么两三朵朴素雅洁的花,就足够了。

    去物质化,其实这是千利休一直的追求,去娱乐化也是他的追求,茶不是给人伴乐子的,不是在炫耀茶器,炫耀茶品的,他要的就是返璞归真,繁华归于平淡,让大家借着这个茶专注于交流,而且能借着这个茶大道致简,回到内心。“和敬清寂“是他在前辈的一些茶道思想上进一步总结的,到他这里,他把它作为一个信念,宣扬出去了。他有一句著名的话,说就在这碗茶里,品尝此时此刻活着的喜悦吧。

    这句话其实很动人,我们大家都喝茶,你知道什么是活着的喜悦吗?活着的喜悦不一定要奢华,但是它要有生命,有一次千利休安排他的儿子少庵打扫茶亭,有贵宾要来拜访。少庵打扫了一遍,打扫了两遍,把那个小屋洗刷了三遍,最后向父亲禀告,说实在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清理了,扫刷的一干二净,一根小树枝,一片落叶都找不到了,这时候客人马上要进门了。千利休看了看,都到庭院中,抓住一棵树干,猛烈的摇晃,一片一片红叶子,黄叶子,扑扑簌簌的落下来,这一刻,客人进来了,所以千利休说,所谓洁净不是一尘不染,它是自然该有的样子,它是活着的样子,只有庭院是活着的,有落叶,只有茶是活着的,喜悦其实也才是活着的,美感和自然,从来都不是和奢华结伴,而是和活着这种生命的状态是结伴的。

    看千利休的故事很多人都熟悉,每个人对他都有不同的感受,我最喜欢的是他这里的“活着”,因为活着才给人一种变通,不拘泥,不僵死,不让人对着一杯茶被他的价格束缚,被那些茶器捆绑,或者被繁文缛节的程序弄得自己束手束脚,这没有意思。千利休很多人都希望拜在他的门下做他的弟子,高矮胖瘦,年轻年老,都不一样,他有一位高高大的弟子濑田扫部,发现师傅每次点茶用的,舀水的小竹勺子,勺柄特别短,特别灵巧漂亮,他就把自己用的那勺柄全部都截掉了一截儿,也像师傅的那么短。师傅见了以后非常严厉地说,你看你身材多么高大,用这么短柄的勺子,显得那么不协调,那么拘谨,你知道多难看啊。千利休跟他讲了一句话说,扫部有扫部的尺寸,利休有利休的尺寸,他说我的身材本来就矮小,我要用长柄的话就显得不协调,而你身材本来就高大,你都截成师傅我的这个尺寸呢,反而显得太拘谨,所以每一个人合适就是最好的。

    所有的这一切,我的理解是什么呢?是活着,茶道其实是要活着的,只有活着的东西才能够今生今世跟我们的生命有一个缘份,才能够让我们喝茶的时候喝出那种活的乐趣来。

   “从来名士能品水,自古高僧爱斗茶”,大家说说这个水是好是坏呀,茶品是高是低呀?这都不重要,要对茶没那么多的挑剔才重要,千利休的故事里面还有一个让我特别感动的地方,就是过去我们说了茶席是一个很讲政治身份的地方。有一位大武士曾经申请说我去您那,去品茶可以吗?千利休告诉他来我这的都是些平民,按照过去的礼仪,战国时候的大武士跟平民是没有办法在一个茶席上的,如果你是坐着,别人只能恭敬地站着了。大武士说,茶席是另一个世界,我愿意在末席,平民之下来品您的一碗茶可以吗?只有他提了这个要求,千利休允许他进门。大家想一想茶道是融合了道德伦理和宗教思想的,它讲究清洁,它讲究简朴,它追究平等,只要爱茶都是真君子。所有的这一切,古人的故事,包括我们国界之外的受中国茶道影响的这些故事,我们回到今天还能回到茶的本意吗?老百姓家家都有茶,所以大家知道开门的雅事叫做琴棋书画诗酒花,老百姓说的俗事是什么呀,柴米油盐酱醋茶。也就是说俗中之雅,门槛低,不挑剔,但是你爱它,就能够喝出自己的一种气象来。      

    离我们只有一个多世纪,二十世纪还有一位日本的精通茶道的艺术家冈仓天心他写到《茶之书》,这是他1906年用英语写的一本书。这个里面其实也继承了十四世纪千利休的思想,他讲茶道是一种对于遗憾和残缺美的崇拜,我们知道生命不能完美,为了成就某一种完美,哪怕是哪一个时刻,我们都在进行温柔的探试。大家想一想人生有多少遗憾,有的时候觉得家里不够完美,有的时候觉得职业不够完美,更多人觉得自己就不够完美,所以那么多的不完美,我们怎么样找到一个完美时刻呢?这是一种温柔的探试。比如说你喝茶的时候,把心给放静下来吧,所以冈仓天心用很浪漫的英文,来形容他充满了感情的东方的茶,他说“既没有葡萄酒的倨傲自大、咖啡的顾影自怜,也没有可可那种做作的天真。”。茶是让人平淡朴素,可以心丝辽远的。

    冈仓天心在书里提了一个有趣的说法,说在日本一个人对生活如果抱有一种宁静宽容的态度,大家会怎么夸他,说你肚子里有茶水,一个人如果什么事表现的暴躁没品位,别人就会讥讽他说你这人肚子里面显然没有茶水。你看我们中国人爱说有没有墨水,而日本人呢说有没有茶水,有没有墨水这个学习其实还是要一定门槛的,有没有茶水,其实门槛更低,甚至不用你学了那么多的知识,它只是一种教养,它只是一种精神的状态。我们从那个时候的茶喝到今天的茶,我们也许今天没有那么从容的时间在那慢慢地自己点茶,品茶,饮茶,但是早起沏一壶茶,然后去上班,上班有一盏茶伴着你处理公务,下了班以后或对朋友,或对家人,轻轻松松换上一泡茶,有茶滋润这一天的日子,是不是我们能够体会到一点点茶之神,茶之趣呢。特别是现在立秋了,民间还有败火这一说,就在秋老虎时节,静饮一盏热茶,能不能够清凉在心,跟茶的结缘,也许此时此刻就是那个最好的时分,就是让你体会得到活着的欢喜,那一点喜悦,其实就是茶的秘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74643155

    老师听您的课有半年了,每天都听,你改变了我的命运,真心谢谢您!我最敬爱的老师

  • 1571792eabe

    常听常新,这个课程真的有让我内心静下来,每次心烦意乱的时候都要来听

  • 服装店_xp

    我买过很多节目,还是于丹老师讲的最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于丹老师我永远爱你!

  • 言行相当

    感谢君党人民己!感谢北京师范大学于丹老师!

  • yeanmoose

    听了于丹老师的课!心真的静下来!谢谢于丹老师!

  • 沙莉_ma

    慢慢的,反复的听着,不知不觉到了149课。听到于丹老师的这一课仿佛让我看到如茶的人生,一碗茶汤的滋味里,不仅有对人生态度:拿起与放下,更让我,回味着:曾经年少轻狂无知,再到中年的稳稔。不拿起曾经的磨难,便不知放下的释怀。感谢于丹老师🍵

  • tdmb

    品茶体会活着的秘密。

  • 莲心山人

    跟着老师学习,感恩

  • 卿国卿成

    背景音乐叫什么名字啊?

  • 无无明啊

    平常才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