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工,写给职场人的进阶指南

2018-04-18    喜马拉雅FM

职场清零

职场断舍离:断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少买;舍是舍弃多余的废物——多扔;离是脱离对物品的迷恋——不执迷于物欲。

审视身边“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重新认识、发现和肯定自我。通过向外整理,引发内在改变。

职场清零:“假装自己一无所知、一无所有”,尝试给自己的职业做一个“职场清零”——清零能力、清零简历、清零知识、不断学习、跨界学习。

演练任务缓解焦虑:当未完成的任务在脑海里徘徊不去、引发焦虑的时候,和自己的大脑做好“沟通”,商量一套切实可行的计划完成任务。在脑子里解决问题的计划者,和真实的问题解决者一样有力量。

做重要和恰当的事:不断地专注重要的事,做那些少而更好的事情。

细分目标:好逸恶劳是人类的天性。如果难度很大,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持续地拆分目标——没有目标、没有短期目标都要不断找出并拆分到“忍不住动手”为止。

降低干扰:建立边界限定屏蔽法则:在计划的时间内可以强行关机,禁食禁水,关闭除了工作页面的所有其他窗口,限定时间,只专注在一个事情上。

动力转换:人类都有“发现新奇事物、进行挑战、拓展并施展才能以及探索和学习的内在倾向”。

多关注事情中不熟悉、新奇或者始料未及之处,调动自己的好奇心,尝试把做事的外部要求转化为自己的内部需求,把“要我做”变成“我想做”。

警惕“过度战拖”:万事拖延和零拖延的人都不存在。很多人把所有推迟都认为是拖延,进行深刻的自我批判,全面自我开战。

这种过度战拖的方式,短期也许会见效,长期定会放纵性反弹。战胜拖延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生活却不是为了战胜拖延。

高效策略

“加权最短处理时间”算法:按照任务截止日期的早晚安排任务,从最早截止的任务做起。

一个任务的密度=重要程度/完成时间;按照任务的密度从高到低的顺序做事;如果有新任务到来,就比较新任务和你手里正做的这个任务的密度,哪个高就做哪个。

追求效果而非效率:最没有效率的事情就是以最高的效率做一件没有效果或者效果很差的事情。真正值得管理的是我们自己的能量,人的精力状态。

不要逼着自己管理时间,提高效率,强压更多的事情。去掉一切不创造价值的环节,管理自己的能量,重视效果,慢下来,每一天都为未来多做一些智力投资。学会让自己slow down,learn more,and think-long-term.

做到这些事并不难,难的是长久地坚持下去。

职场幸福课前六讲复盘

从这节课中,让你找到幸福


打开喜马拉雅,下载离线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