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8 喜马拉雅FM
“跳槽”一词现在的意思是换工作,但是在明清时期,跳槽却是个难登大雅之堂的词汇。
在明清笔记和小说中,经常会出现“跳槽”这个词,最早说的是一个风尘女子和一个嫖客相处一段时间之后,掏尽其腰包,或者是发现更有钱的的嫖客之后,抛弃旧爱,另寻新欢。
这种做法如同牲口从一个槽跳到另一个槽吃食一样,这种另攀高枝的做法就被形象的称之为跳槽。跳槽也形容嫖客玩腻了风尘女子之后产生了审美疲劳,另寻新欢,这种行为也被称之为跳槽。
明代大家冯梦龙编写了一本明代爱情民歌集《桂枝儿》,这其中就有一首跳槽歌,写这风尘女子和嫖客之间互诉衷肠,彼此之间签订君子协定,相互约定再不跳槽。后来慢慢演变成换工作的意思,可能更多是一种自嘲、幽默的表达吧。
“毛病”一词在古代根本指的不是人,指的是马,说这匹马不是一匹优质的马。因为在古代,马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人们对马的要求就特别的严格。
相马首先要看的是马的颜色如何,有没有不足的地方,特别是马身上的毛旋儿长的位置,位置生得不好就是毛病了。
它的佐证就是明代徐咸的《相马经》,原文是“马旋毛者,善旋王,恶旋十四,所谓毛病,最为害者也。”意思是说,卷曲的马毛,有好有坏,位置生得不好,就是毛病。如果主人骑的话,就会有害处。
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毛病从专指马也扩大到其他的事物,凡是有缺点的或者有妨害的地方,都可以称之为毛病啦!
在古代,慈母最初跟慈祥半点关系都没有,它其实指的是庶母,也就是父亲的妾。慈母一词最早见于《仪礼》一文,此文就说,“慈母者,何也?传曰:妾之无子者,妾子无母者,父命妾曰:汝以为子.命子曰,汝以为母。”
其实很好理解,男的有两个妾,一个妾没有男孩子,另一个妾生了孩子但不幸去世了,丈夫就指定这个没有亲妈的孩子叫这个没有孩子的妾叫慈母。
所以,此慈母和我们“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慈母已经完全不是一个意思了。
在古代,最早把鸳鸯比作兄弟,南朝《文选》中《苏子卿诗四首》的第一首写道:“骨肉绿枝叶,结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昔为鸳和鸯,今为参与辰……”
意思是说:“兄弟的亲密关系就像树叶长在树枝上,朋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相亲。四海之内都是兄弟,谁也不是互不相干的陌路人。何况我们是枝干相连的骨肉兄弟,我和你同出于一个身体。从前亲近得如鸳鸯,现在像是居于西方的辰星与居于东方的商星彼此出没不相逢……”
由此可见,这首诗写的是兄弟赠别,诗中的“鸳鸯”指的是兄弟。
什么时候鸳鸯才开始指夫妻呢,大概源于唐朝诗人的一首诗,卢照邻的《长安古意》,“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这才把一对情侣的情切切、意绵绵刻画的淋漓尽致,从此鸳鸯成为相亲相爱、白头到老的表率,也成为人们心目当中永恒的爱情的象征啦!
【秘史趣谈】☆周二☆凌乱了!古代跳槽是另寻新欢,鸳鸯指的是兄弟!【秘史趣谈】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