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8 喜马拉雅FM
“谈恋爱了吗?啥时候把对象带回来给我们见见啊?我同事邻居的儿子好像挺适合你的”,“你对象干啥的?家里有钱吗?爸妈干啥的,今年多大了?你得找个属牛的。哎,你能赶紧结婚,妈妈就放心了。”
“明年过年你要是还是一个人回家,你就别回来了”,“你咋不考公务员啊,找工作还是得找事业单位,你们那种公司不行的”,“年终奖拿了多少啊,你现在这个工作赚的也太少了吧。你现在一个月工资多少钱啊,税前还是税后啊,到手多少钱”,“你们现在这个年轻人跟我们当年都没法比,哎呦,又换手机啦。”
“你妹妹都结婚生孩子了,你不着急啊,你这样怎么嫁的出去!你还过什么年,你还不去找工作去!还不赶紧去学习,赶紧生孩子去啊!”
怎么样,画风是不是格外的亲切。眼看就要过年了,我们这哼哼哈哈的敷衍了一年的问题又被直接搬到了台面上,在爸妈如刀的眼光里逃无可逃。
我曾经做过一个小调查,询问大家过年期间面对父母最头疼的问题是什么。排名第一妥妥的给了“你怎么还没找对象”,有45%左右的人都对这个问题非常头痛。排名第二的是“你找到了我就管不了你了是吧?”
再往下基本上便是“你的工作不靠谱,赶紧换!”“你在外面有什么好的,赶紧回家来!”“你们什么时候打算结婚啊?”“你们怎么还不生孩子?”“你们什么时候生二胎?”
其实还有很多,关于挂科、存钱、宅家、熬夜、买房……事实上你会发现,都是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大事到小事,基本上都有。
在我们聊如何和父母和平相处之前,请你尝试了解和理解以下的几条真相。
1.你的父母从来没有当过你这个年龄的父母。他们对于如何对于你这个年龄的你来说,毫无经验。就算你不是独生子女,有兄弟姐妹,但依然对于如何和你相处毫无头绪。
2.在你上大学或者突然离开家里之后,你们彼此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几乎没有重新建立过新的沟通模式。
3.以前你们的沟通建立在你放学回家吃饭的时候,周末和家人相处的时候。现在绝大多数人没有放学回家这件事了,而父母的沟通模式没有变化,依然当初的聊着聊那,问着问那。其实没什么区别,区别在于以前每天都这样,你习惯了,现在好久回家一趟,你已经不习惯了而已。
4.以前父母对你而言属于生活保障的一部分,从生存角度而言你十分需要他们。但在你目前的生活圈子里,父母对你而言,生活保障的功能已经大幅度下降,从生存角度来看,他们已经不是你的刚需了。
5.每个人的人际交往在没有进行调整的状态下,默认是和你同一个圈层或者略高一点的圈层来维持关系,父母显然不是和你在同一个圈子里。
综上所述,结论是你和父母的冲突来源基于你们彼此生活环境和习惯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沟通方式依然停留在你上大学的状态。而那种沟通方式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环境和生活习惯了,于是导致了冲突。
我们按照沟通原则的三要素:对象、目标、重点,来分析一下这类的沟通事件。
以催找对象为例,在你父母眼中他们的沟通对象是你。你在你父母眼中,无论你是多么特殊的人,你的特征基本上都是你是他们的孩子;他们天生觉得对你负有责任;你很听他们的话。至少在原来的沟通模式下,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你都还是听他们的话的。
所以基于上述特征,他们得出的判断便是:你是他们的孩子,他们得管;管你是他们的责任,因此你某件事情没做好的话他们得负责任;不管怎么样最后你是会听话的,那么多说法,换不同的方式说就好。
于是当他们的目标是要你听话时,那他们的沟通重点便是花样重复,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不够就再三遍,那么你听着便会显得唠叨。
为什么一直要说啊?因为你也没听啊。
那我们该如何破解呢?
首先,我们依然分析一下沟通对象:父母。无论你觉得父母现在的性格习惯有多古怪,有几个共同点是不容置疑的:1.他们很爱你;2.他们想做的一切都是希望你过得更好;3.他们也有自己的私心。
接下来我们的沟通目标大概有三个:1.希望他们和我们沟通之后认同让我们自己处理找对象的事情;2.希望他们相信让我们自己找对象比他们更靠谱;3.沟通之后希望他们停止唠叨,但依然保持家庭和谐,不吵架。
有了目标之后结合父母的特点,就方便我们去寻找沟通重点了。
结合特征“他们很爱你”,“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你生活的更好”,先搞定目标3“希望停止唠叨但依然保持家庭和谐”。
为什么先搞定目标3,因为有心情为你考虑这么多的父母,死活非要和你说那么多的父母,在面对你的时候,s属性是用的很多的。所以你需要先给安全感,他们主要害怕被你抛弃。你在过往工作忙没有理他们时,已经给了他们很多抛弃感了,要是上来再说一句“你们别管”,那父母只能在心里默默流泪了。
所以你需要先表达,“我知道你们为我说这么多是在为我考虑,是怕我在外面面对不来,过得不好,再或者是怕我忙忽略了这些,我都知道。我领你们这个情。”在这一段我们必须要让父母明白,他们的好意我们领情。
接下来的重点便是结合特征“他们很爱你”和“他们想做的一切都是希望你活得更好”,来搞定目标1“认同让我们自己处理找对象的事情”。
在这里我们要表达的是“我想自己处理这些事情,但我不抗拒你们的帮助”。有很多朋友在拒绝父母时非常绝对,在父母角度便会觉得这孩子愈发的不识好歹。坦白讲,婚姻虽然本质上只是你和你的对象结成利益共同体,但你的家人和对方的家人也是利益相关人,是有关系的。那么让父母早点参与和知情,是好事。
我们所诟病的是父母在不了解我们需求的情况下瞎指挥,但这和你自己的工作生活常年屏蔽他们是有关系的。虽然你短时间和父母也说不明白自己在具体做些什么,但是至少要让他们理解,对于现在的你而言,父母的知识和经验已经到了边界,他们可能真的没办法像原来那样提供特别靠谱的帮助了。
比如我们可以先表达“我现在也在关注这件事,只是暂且没有合适的人。如果父母有空的话也可帮忙物色物色”。然后你要做的事便是立明确的要求,越明确越好,比如“我想找比我大一点,但不要超过三岁;工作地点离我上班的地不要超过十五分钟;做某某行业或者某某工作的我不喜欢;学历怎么着也得是大专;我不太喜欢哪哪哪的人;我喜欢能吃辣,会做一两个菜,收入嘛……”
当你描述这些需求时,父母未必记得住,但是会让他们觉得你认真思考过这些事,并不想原来以为的你根本不上心,所以才需要做父母的为你操心。
也许有人现在真的不想找对象,但依然可以简单的想想你的期望,即使是不靠谱的。如果父母真的帮你找到,也是可以考虑考虑的。大不了不要和父母说,直接和对方说,“我短期内没有确定关系的打算,那你还准备多交个朋友吗?”
在给了具体要求后会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父母发现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真的有点难;第二种,你家神奇的爹妈真的找到了。
那么重点来了,不要父母帮着约相亲。当然这个话需要在你给需求的时候告诉你的父母,“我们年轻人的事你们老人家看上眼了未必行,得我们年轻人自己解决。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你们要是真找到这个人了帮我要个微信啥的,我们年轻人先自己聊自己沟通,到时候我们自己会约。”
最后,结合他们的特征“父母有自己的私心”来搞定目标“希望他们相信我们自己干更靠谱”。这其实是个长期沟通的问题,父母因为对你的不了解产生了各种误会,所以未来在聊天过程中,针对他们的私心多给他们点关键信息。
父母的私心不同,有些希望对象给你衣食无忧的生活,有些希望对象的原生家庭有教养……因此,我们日常对话聊天时多给父母一些细节性信息,比如“我今天认识一个男生看上去不错,但我们今天吃饭AA的时候A到了几毛钱,这也太抠了,我觉得他以后对另一半也大方不到哪去。”
这些细节需要针对父母的特征来,如果父母平时是精打细算的,你不喜欢这个人便汇报对方大手大脚的那部分才能达到有效拒绝的效果;要是真的是喜欢一个人便多聊一下对方的优点,偶尔也说点无关痛痒的小糗事给父母听。
其实当你告诉父母更多关于你的事情,他们反而会更放心。
【核心课程13】如何抵御父母的花式抱怨?《小狄老师:社交网络上的有效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