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篇) 49 相对的真理

(庄子篇) 49 相对的真理

00:00
14:14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王蒙,现在讲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这是庄子的名言,我们往往把这句话理解成没有是非的感觉,没有是非的分辨。反正这么说也是一种谁是谁非,另一种说法也是谁是谁非,或者干脆把它解释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公婆俩人吵起来了,各说各的理。


但是庄子的思想要深刻得多,要彻底得多,彻底就是追根究底,追的你一口气上不来,都憋在那了,这才叫哲学。庄子的哲学不仅仅是讨论谁是谁非,是否靠得住,而且他讨论你和我,彼和此,这个和那个之间的甄别,这样一些个相议,这样一个争论到底有多少根据。


我们知道在春秋战国的时候,从学术的观点来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诸子百家争得非常热闹。我们现在看那是一个学术争鸣的黄金时代,但是从当时来说并不是这样的感觉。在当时看的来说是在那各种各样的夸张,各种各样的兜售,各种各样的狗皮膏药,江湖术士都争了一个一塌糊涂。而且当时的政治权利,当时的军事斗争,当时的天下的统一,尤其是不统一,处在一种极端混乱的状态,国无宁日,民不聊生。


所以庄子它更多的是考虑到,更多的他追究到,就认为一般的俗人所做的是非之争,道理之争,意见之争,政见之争,在他眼里根本不值得一提。他有一些这样的有趣的见解,第一言语并不是清晰的和肯定的,言语说出来的话,自己都不见得准,能够对它很有把握,觉得它很有根据。


他甚至于说言语也可能就像鸟叫一样,它就是自个出点怪声,自个出点声音,到底什么含义?有几个人对自己所说的话能够清楚的加以把握,加以解释,而且经过认真的推敲?真那么推敲起来,人还怎么说话,第一条这就够绝的了。第二条,所有的人不都是有一个成见的吗?在没讨论的时候已经有见解了,在没有调查研究的时候已经有见解了,那个时候不叫成见,叫诚心。


他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诚心,都以自己的诚心当自己的老师,当自己的依据。而这个把没有根据的见解当成了见解,这样的话不就更乱了吗?这样争来争去,你自己也说不清你到底要坚持的是什么,你也说不清人家坚持的是什么,尤其是说不清别人到底是要在干什么。可是你们已经势不两立了,你们已经争上了,这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是他说的第二个道理。


第三个道理就深了,他说道隐于小成,真正的道理,真正的大道,真正的最根本的道,都隐藏在那些小小的成功,小小的世界里边了。你找不着真正的大道,一般的人,包括那些君王,那些他们的臣子,那些掌权的人,他们知道多少天道,知道多少大道?知道多少老子所说的又大又流动,又恒久又来回的否定,这样的道他知道吗?


你所知道的那些,也许是跟其他邦国打交道的时候得到了一点便宜,也可能是请来了一个能说会道的人做你的大臣,那里能有多少大道言隐于荣华。而这个言,就是语言,这个语言算不算一家之言?天知道他隐藏在荣华里边了,隐藏在修辞里边的,隐藏在那些美丽的词句,美丽的描绘,奇妙的比喻,稀奇的说法,引人注意的抑扬顿挫,或者是他文字上的优雅。


说完了半天,你首先受到感动的,受到吸引的是言语的那些表面的东西,而真正他要说的是什么,你以为你听一遍就能明白了吗?你以为你看了他的文章你就明白了吗?你不明白,所以道你也是不明白的,言你也是不明白的。而且庄子不避讳地指出来,他说比如说儒墨之争,一边是孔孟,一边是墨家,争的还挺厉害,但是他们争来争去他们互相了解清楚了吗?


孟子告诉说是,墨子主张对人不分亲疏远近都要热爱,都要关心,就是无父,认为这个名家主张要为对自己有利,而不能随随便便地以对君王有利为理由,这就是无君。说的那么公正吗?说的对头吗?反过来说他们别人攻击孔孟,他们讲得准有道理吗?他所以说他认为真正的事实,真正的本质,真正的道理,真正的应该说明的,或者应该牢记的那些语言都是隐藏着的。而说出来的往往是表面的,是意气用事的事,是印象式的,是被成见所左右的,那些靠不住的东西。


第四点,他又喜欢分析,说“彼出于是”。这个是在这地方就当此讲,是就此,此就是是。彼就是另一面,彼它实际上是跟我这边相比,它才变成了彼,变成了那边,变成了它者。现在用英语的喜欢讲的说法,一个是你自己这个主体,再一个就是他者,就是others,就是说这是别人,这是他人的。


那么别人的、他人的、那边的,他是离不开和你的这边的,你自己的自我的这一边的相互的对照。彼对人家来说,人家是自我,人家是这边,你就变成了那边的人的那边了,你就已经不不是这边了。可是人又都是有立场的,都站在自己这边,往往是拿自己当标尺来衡量别人,符合自己的愿望,符合自己的标尺的,你认为是正确的,不符合你的,可是符合人家的标尺你认为是错误的。


但实际上彼离不开此,此离不开彼,没有了此没有了是,也就没有彼,没有了彼,没有了那边,没有了他者,也就没有了这边,没有了自我。不仅彼和是就是说比和此是这么一个关系,那么生和死,是与非也是这么一个关系。生下来了,方生也就是方死,也就是开始死了,他不生下来,他上哪死去,他生下来他能不死吗到最后,也可能50年后死,也可能70年后死。但是他的死的过程是从他生下来开始的,方生就是方死。 


方是就是方非,方是由于某种原因你认同了某种见解,那么你这种认同的原因,也就使你有可能在将来的某一个时期,某一个时候否定对方的,甚至于是己方的某种见解。 


这一点今天来说在国际政治上最为明显,你为什么你承认他呢?为什么你认同他呢?为什么你和他结盟呢?你为什么强调跟他的友谊呢?你肯定有你的原因,这个原因离不开你的利益和你已经有的成见。那么由于这种利益,这种成见观,发展了一段以后你又否定了他了,这又有什么新鲜的?


所以庄子提出了一个很奇怪的设想,就是不要分彼和此,不要分生和死,不要分是和非。这样你就处在道枢,你就处在环中,你就好比在一个圆形的中心里边,你就变成了圆心。你往哪走都是道,你这么走也是道,你此也有,也分得清是和非,你彼也分得清是和非,您成了大道的枢纽。 


我们先思考思考庄子的与众不同的设想。好,今天就讲到这里,让我们想一想,我们自己有没有这种情形,还没有考虑成熟,自个还不知道自己到底说了什么话,可是就跟人家争上了,甚至就跟人家对立上了,有没有这种情况?好,今天就讲到这,下次再见,谢谢!


【原文】 

《庄子·齐物论》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89898lebh

    不愧是大家。

  • 有意义的小尘埃

    哈哈哈,老头又会微积分,又会英语

    默默的羽毛 回复 @有意义的小尘埃: 王蒙(1934年10月15日-),出生于北京,中国当代作家、学者,“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曾任文化部部长。 王蒙在艺术形式上大胆探索,锐意创新,将西方的“意识流”“黑色幽默”等艺术手法与中国传统的讽刺艺术和喜剧形式熔为一炉,对新时期文学创作作出很大贡献。他的小说机智、幽默,外谐内庄,其中《蝴蝶》《相见时难》《最宝贵的》等获得全国中篇优秀小说奖。

  • 1532823msue

    庄子真正的大格局

  • 请修改_k0o

    深入浅出,别具一格,妙趣横生!

  • 13804607tit

    最根本的道隐藏在小小的成功里

  • 仙境兔灵

    彻底就是追根究底~哈哈~王老爷子说的真好~

  • 花编绚彦

    感觉这种圆心的状态,很像一种冥想的思想就是自己就是那个纯净的自己,不为思想,情绪,外界所定义。还有一句话印象深刻,说不清为什么争上,不知道对方和自己要的是什么,但是已经势不两立了

    Hubert2019 回复 @花编绚彦: 这段真讲得太好了!

  • 天行健_2q3

    举例的时候有点繁镛

  • ZD000

    必须假设真理是唯一的,否则一切就没有意义了

  • 1869520qaxg

    要学会持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