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宋英杰讲二十四节气》的小伙伴,可以添加微信ID:kylin0503 发送购买截图,加入宋老师VIP专享讨论群,群里提出的问题会不定期被宋老师回答呦】
古俗云集的端午(下)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欢迎您收听《宋英杰讲二十四节气》。
上一讲,讲到了端午曾经是民间习俗和禁忌最多的一个节日。那么这一讲,我想沿着端午节习俗演变这个脉络,来梳理一下人们的心路历程。
一年十二个月,哪个月最好、哪个月最差?民间的说法是:“善正月,恶五月”。正月最好,农历五月最差。
谚语说:“圩(wéi)田好作,五月难过”。在人们的眼里,耕作并不难,最难的还是能否平安地度过五月。在中国南方地区,芒种和夏至是一年之中最多雨的节气,却不说渍涝和洪水,连绵阴雨所导致的霉变也往往令人痛苦不堪。这时候,天气潮湿闷热,吃不好、睡不好,常常使人处于倦怠、萎靡的状态,没病也像是有病的样子。
而且农历五月,蚊蝇孳生,蛇蝎肆虐,疫病盛行,所以农历五月也被称为“百毒之月”。
在先秦时期,人们认为农历五月是“阴阳争,死生分”的时候,也就是阴与阳、生与死争斗最激烈的时节。人们是以无争来安静地旁观阴阳之争。所以人们在自然的面前,是无为的。不能外求于世,只能内求于心。人们划定了遵守各种禁忌,设置了各种“诸事不宜”,以为规矩,希望以律己的方式求得平安。在漫长的岁月中,人们一直秉持着“毒月,百事多禁忌”的心态。
不过,慢慢地,人们认为五月的疫病和风险来自于各种鬼邪,于是以有为的方式开始探究辟邪的方法。
古代的玉辟邪
人们希望借助外力,来辟邪驱疫。比如民间长期流传:“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赤口上青天,百虫归地府”。这段俗语生动描绘了人们希望天师在端午时节为百姓辟邪驱疫的诉求。
清代《燕京岁时记》中记载了端午节人们到集市上购买黄纸朱印的天师符贴在门上辟邪的习俗。据说这一习俗源自汉代。
天师符
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绘画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中门,以避祟恶。
按:《后汉·礼仪志》: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是即天师符之由来欤!
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记载的端午习俗中,除了天师符,还有插菖蒲艾草、贴红纸吉祥葫芦,给孩子佩戴各种辟邪的饰物,饮用、涂抹、喷洒雄黄酒,并且还要恭谨地祭祀求得神灵和先祖的护佑。
五月朔,家家悬朱符,插蒲龙艾虎,窗牖贴红纸吉祥葫芦。幼女剪彩叠福,用软帛缉逢老健人、角黍、蒜头、五毒老虎等式,抽作大红朱雄葫芦,小儿佩之,宜夏避恶。家堂奉祀,蔬供米粽之外,果品则红樱桃、黑桑椹、文官果、八达杏。午前细切蒲根,伴以雄黄,曝而浸酒。饮余则涂抹儿童面颊耳鼻,并挥洒床帐间,以避虫毒。
为了辟邪驱疫,哪怕是听起来再怪诞的方法,人们也是宁可信其有。比如像唐代《酉阳杂俎(zǔ)》中记载的,据说焚烧喜鹊筑在树梢上的鹊巢可以治病,于是人们没征得人家喜鹊的意见,就放火烧掉喜鹊的“房产”。
《酉阳杂俎(zǔ)》:鹊构巢,取在树杪枝不取堕地者又传枝受卵,端午日午时焚其巢,灸病者其疾立愈。
从魏晋时期开始,端午节的习俗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从前端午为恶日,“采艾以为人形,悬于门户上,以禳毒水”。或挂艾草,或饮菖蒲酒,端午完全沉浸在恶日的沉重氛围之中。
《荆楚岁时记》:泗人五月五日蹋百草,今人又有斗百草之戏。
但渐渐地,端午节开始有了“斗百草”的游戏,有了禁忌之外的互动式娱乐元素。
包括端午节的时候吃的“五毒饼”,不过是把刻有蝎子、蛇、蜈蚣、蜘蛛、蟾蜍这“五毒”形象的图章,盖在玫瑰饼上而已,不是避开毒虫,而是吃掉“毒虫”,辟邪变得如此诙谐风趣,洋溢着一种娱乐精神。
清代外销画
当然,端午节最著名的互动式娱乐,是赛龙舟。
龙舟竞渡,起源于古代吴越地区农历五月庆祝龙神再生的祭典。因为正是梅雨即将开始的时节,人们迎祭龙神,主管降雨的龙神终于又要重新披挂“上岗”了。
很多国家也都有类似的仪式。比如在柬埔寨,有一年一度的叫做“蒙奥姆水祭”的独木舟竞赛,这也是祭祀水神的仪式。祭祀水神的同时,用铜鼓模拟雷声,呼唤雷神,祈求更丰足的雨水。
清代-徐扬《端阳故事》之观竞渡
对于我们来说,龙舟,现在已然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众多习俗中最具张力和动感的一项。
不过在古代,端午正值农事最繁忙的时节,所以对于龙舟竞渡也会有不同的声音。比如五代时祁阳县令萧结曾在公文文书上愤然批道:秧开五叶,蚕长三眠,人皆忙迫,划甚闲船!
您看,农桑诸事都忙成这样了,怎么还有闲心思划龙舟呢?!
清代-徐扬《端阳故事》之裹角黍(即:包粽子)
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习俗萌生于荆楚之地,定型于南朝梁时,最终成为全国性习俗。
节日习俗,始终是兼收并蓄,以及剔除糟粕、留取精华。
隋唐时期,端午节从民俗形式上沿袭了前朝传统。所谓毒月、恶日的诸多禁忌还在,但原本具有特定意义的活动,大多演变成了具有娱乐氛围的活动。节日氛围演化的宗旨似乎是:恶日不恶,化凶为乐。
《端午》 唐代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从唐代殷尧藩《端午》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于从前的端午习俗有着自己的取舍。
节日不问出处,最终几乎都会归为大团圆、大酒席或者大集市的欢庆、喧闹。
人类的很多古老节日的演变轨迹都是如此,例如古希腊的酒神节,古罗马的农神节、牧神节,最终都变成了人们纵情娱乐的狂欢节。
沉静太久,总得张狂一下;节俭太久,总得丰盛一下;忙碌太久,总得清闲一下;清醒太久,总得沉醉一下。
唐玄宗的理念是“节气之循环,美君臣之相乐”,甭管什么节,都要图个欢乐。
他曾自述端午日的情景:皇宫端午日盛况,召来儒雅臣属,大张筵席。
不仅吃喝,还有赏赐。当然,最常规的是赐扇。扇子,算是最低碳的消夏神器。在不改变温度的情况下,可以改善体感。
宋代《皇朝岁时杂记》记载:(赐公服)
端五,赐从官以上,酒、团、棕、画扇;升朝官以上,赐公服、衬衫;大夫以上,加袴;从官又加黄绣裹肚;执政又加红绣裹肚、三襜;经筵史官赐杂纱帽及头巾帕子、涂金银装扇子、酒果;史官又加团茗。上尊仁时,自从官以上并讲官,赐御帛书扇。
唐宋时都是端午节赐衣换夏装,(农历)十月初一赐冬装。与“未食端午粽,寒衣不可送”的谚语相合。端午褪去寒衣,可以视为季节更迭的一项标志。
从前,人们一直信奉“未食端午粽,寒衣不可送”,也就是没到端午节,就不要把棉衣收起来。与农事物候相关联的说法是“麦子不倒,不可丢袄”。就是麦子还没收,棉袄也不要收。
但现在是过了立夏,棉衣就已经收起来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谚语说:“(农历)三月三,脱了棉袄换单衫”。所以端午时节,棉袄只是小概率的应急之物而已。
我统计了一下南京有气象记录以来六月的温度数据,最高气温不高于22℃作为需要重新穿上寒衣的标准,那么穿寒衣的气候概率只有1.69%。在华南,如果将最低气温低于20℃作为穿上厚外套的标准,那么汕头六月穿上厚外套的气候概率只有1.48%。
所以“未食端午粽,寒衣不可送”之说,保证的是百无一失,是极大概率的安全。
说了半天端午节的习俗,其中与天气预报有关的习俗,便是端午占卜。
人们认为端午节这一天下雨不吉利。如果是晴天,预兆丰年。所以有“端午晴干,农人喜欢”、“端午无雨是丰年”这样的说法。
好,今天这一讲就讲到这儿,这一讲主要梳理了端午节的习俗演变。最初,古人只是在端午这个毒月恶日来避毒消恶“求平安”。但是在传承过程中,“求平安”的权重在下降,“求欢乐”的氛围倒是变得越来越浓厚。曾经有人说,端午节的时候不能问候“端午快乐”而要说“端午安康”。我倒是觉得没必要拘泥于端午毒月恶日的古意,因为端午习俗的演变已经告诉我们,我们祈求安康,也追求快乐。
我是宋英杰,欢迎您继续收听《宋英杰讲二十四节气》。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今天要把这个节目听完。
端午习俗说得太简单了,很多都没有说到,也不详细!
端午安康,端午快乐,哈哈。
古老的民俗,静静听来,饶有趣味!谢谢宋英杰老师精彩演播。
怎么没说到粽子呢?
端午什么时候和纪念屈子关联了呢
长知识的同时又不失趣味,感谢宋老师为我们带来的节气讲解。
果小聪 回复 @anndamy_ej: 高v脆皮鸡(在)
咋没有说说粽子呢?比如说南方的咸粽子和北方的甜粽子。
去年今日,又是端午节,端午安康
平安度五月,无为求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