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上

【3】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上

00:00
19:14

哲学花园 |【3】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上

公众号: 日月不歪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上)


一、引子


常识告诉我们,自然界当中存在各种变化和不变。例如水会结成冰,水也会变成水蒸气。但是,在这种变化过程中,水的分子成分H2O却不会改变。我们也看到种子会长成草、树木,然后结果,再产生种子。每天的观察和经验直觉都告诉我们,变化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也似乎没有什么是可以保持一成不变的。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逻辑地推导出来,如果万事万物都在变化,那么在它们背后必须有一些不变的、稳定的东西,否则我们的语言和思想就没法把握住它们了。


大家可以想象这样一个世界:


大家一定都知道西游记,假设有一个世界,里面的人都有孙悟空那样72变的本领。而且他为了捉弄其他人,每一分钟都变一下。前一分钟他还是悟空,后一分钟就变成八戒了,再后一分钟就成了一座乡村小庙,以此类推。


可以想象,这个世界里面的人是无法建立起有效的人际交往的。所以,一个一切在发生变化的世界,也是无法把握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孙悟空那样的火眼金睛,来透过现象看本质了。只有抓住了本质,我们才能抓住一直在变化的孙悟空,也就是把握同一。


还有,我们人类也有一种自然的倾向,在发生变化之后,总会问为什么。例如下雨了为什么,火山爆发为什么,地震了为什么。当我们这样的问的时候,体现了我们一种朴素的想法,变化背后都有原因。


为了处理这些问题,变化与不变,以及变化背后的原因,我们今天来谈谈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他的著作《形而上学》。


我们将介绍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一、概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关系;

二、介绍亚里士多德的生平;

三、形而上学的含义;

四、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

五、亚里士多德为什么要提出四因说,它解决了那些问题;

六、亚里士多德的学术体系。


二、高光时刻: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好,我们首先来谈谈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关系。


我们在谈到柏拉图的时候,提到过一幅文艺复兴时期的名画:拉斐尔的雅典学园。在这幅画的焦点上有两个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一手指天,表示他研究的是高高在上的理念。而亚里士多德则一手指地。表示他的研究是从具体经验开始的。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跟随柏拉图学习了20年。他有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很爱自己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


中国人比较尊师重教,所以当自己的观点和老师不一样时,一般会尊重老师,而不表达自己的观点。但西方人不一样,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潜在的意思是说,当老师和真理冲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尊重真理。当然,这后半句亚里士多德并没有直接讲出来。而是用“更爱真理”婉转地表达出来了。


总之,亚里士多德和他的老师柏拉图很不一样。两个人的精神气质差异很大,学说观点也存在很大不同。


英国诗人柯勒律治,曾经有这样的评价:每个人生来不是亚里士多德的追随者,就是柏拉图的追随者,除此之外再也想不出第三类人来。


按照哲学的理解,知识的体系要么是演绎的,要么是归纳的。演绎就是从一般推出个别,柏拉图的理念论就是演绎的代表。而归纳是从具体总结出一般,亚里士多德就是这一典型。


由此看来,拉斐尔在《雅典学园》里的描绘,应当说十分准确到位。


三、生平简介


好,接下去我来说说亚里士多德这个人。


按照今天的定义,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典型学院派的学者。他的一生可以说,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也没有经历过什么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事件。


亚里士多德生于公元前384年,死于前322年。他是马其顿王阿明塔的御医尼各马可的儿子。马其顿在当时古希腊世界的北部,大致在今天的希腊的东北部地区、马其顿共和国和保加利亚的南部。马其顿在文化上一直受到希腊影响,但两者一直打打停停,战事和敌对不断。


据说,亚里士多德的父亲希望他能够学习医术,所以他从小就倾向于经验研究。亚里士多德大约在18岁的时候来到雅典,进入了柏拉图学园。他在那里跟随柏拉图学习哲学,差不多有20年。虽然他和柏拉图的哲学观点很不一样。但他对老师一直非常尊重。


亚里士多德在挽歌中说,柏拉图是“坏人甚至没有权利去颂扬,以自己的一生和教导表明怎样同时既幸福又善良的”一个人。


柏拉图死后,亚里士多德离开了雅典。他很快就赢得了阿塔尔尼亚统治者赫尔米亚的信任。不仅如此,赫尔米亚还将自己的侄女比蒂亚下嫁给了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342年,亚里士多德收到马其顿国王菲利普的邀请,开始教授太子亚历山大。亚历山大大帝和亚里士多德的关系,我们会阅读《尼各马可伦理学》时再详细介绍。


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定居,并在城市的东面建立了自己的学园:吕克昂。这个学派后来被称为逍遥学派。因为学校里面又长廊,学生和老师往往是一边在长廊下散步,一边讨论哲学问题。这样是不是很逍遥呢?


这个学校受到了马其顿王国的庇护,成为了柏拉图学院之后的另一个群星汇聚的高峰。在亚里士多德的指导下,吕克昂学院建立了众多的学科,还有自己的图书馆。亚里士多德的很多著作就是在吕克昂完成的。


但是,在亚历山大大帝去世之后,希腊人开始怀疑,吕克昂学院和马其顿王国的关系。亚里士多德不得不离开雅典。前322年,离开雅典几个月后,他就因为胃病逝世。


四、 


好,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形而上学》这本书和形而上学这个词的意思。


我们知道,亚里士多德写作的著作很多,大约四百到五百卷。《形而上学》这本书原本是一些学生的听课笔记,或者是亚里士多德的讲稿。也就是说,形而上学原本并不是一个前后一致的整体,而是一部各个不同时期讲稿的合集。但这并不影响它的重要性。《形而上学》这本书大约在公元前40年才编撰成书。也就是说,离开亚里士多德死掉已经有两百多年了。


我们要来说说“形而上学”这个词的含义。不得不承认,中文里这个词带有贬义。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找到了这样一个对形而上学的解释:“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特点是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来看世界。”


这个解释是十分片面的,并不是哲学中形而上学的正确含义。那么哲学中的“形而上学”是什么意思呢?


英语中的形而上学是Metaphysics,是由两个词meta physics组成的。Meta的意思是“在什么之后”,而physics也就是物理学。连在一起就是“在物理学之后”的意思。


Metaphysics最初指的是亚里士多德的一本书。但是这个书名并不是亚里士多德自己使用的。公元1世纪的时候,亚里士多德作品的编纂者安德洛尼克斯用了这个书名。metaphycica也就是“安排在物理学之后的那本书”。


亚里士多德自己把这本书里的内容称为“第一哲学”,也就是最为根本的学科。换言之,形而上学研究的是世界基本原理。这个词后来慢慢从指称一本书扩展到了哲学中的一个分支。


中文里的“形而上学”这个词涵义的转变比较复杂。《易经·系辞》中的一句话:“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日本明治时期著名哲学家井上哲次郎翻译metaphysics的时候用了这个词。所以,后来中国学者就借用形而上学这个词。


晚清学者严复则采用了另一个词“玄学”来翻译metaphysics。他根据的是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话“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说明metaphysics很难懂,但又是最为根本和关键的学问。


亚里士多德认为形而上学研究的是“作为存在的存在”,考察万物的本原或终极原因。


五、


好,接下去我们来看一下,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是怎么来解释变化与不变,以及变化之后的原因的呢?


最为集中的论述就是“四因说”,也就是关于四种原因的学说。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卷五第二章中详细论述了这四种原因。四种原因分别是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大家不要担心,我会逐一来加以解释的。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我们用一个例子来配合说明。


请大家想象一座雕塑,一座苏格拉底的雕塑。雕塑可以用很多不同种类的材料,为了做这样一尊雕塑,我们可以用木头、石膏、铁、青铜或者不锈钢。


这些材料就是亚里士多德说的第一种原因——质料因。


那么既然这是一座苏格拉底的雕塑,那就要像苏格拉底啊。那么他必须是宽鼻子,塌鼻梁,秃头圆肚子的大叔。而不是高鼻梁的小鲜肉。


不管你用什么材料做这个雕塑,只要它是苏格拉底的雕塑就必须这样,这就是第二个原因——形式因。


请大家注意哦:质料是可以变化的,例如石膏雕塑很容易破损,金属的雕塑也会腐蚀,但是形式因是不会坏的,也就是不变的。换句话说,形式因决定了一样东西是它自己,所以亚里士多德又称之为“本质”或者“实在”


第三个原因是动力因。也就是变化和运动的推动者。


当你使用不同的原料来制作雕塑的时候,处理方式很不同,要么从一块大木头上把多余的木头砍掉,从而做出苏格拉底的头像;要么用模具来浇筑,石膏、金属都是这样。所以需要一定的动力,在雕塑的例子中,动力来自雕塑家。没有动力的话,质料是没有办法成形的。质料在没有成形之前,具有潜能,也就有可能被塑造为很多东西。


最后一个是目的因。简单来说,就是为了什么。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万事万物都有它的目的。在雕塑的例子中,目的就是为什么要做苏格拉底的雕塑。到底是为了缅怀一个哲学家,还是为了记住一个被雅典城邦处死的肥腻大叔?


我们来总结一下:质料因就是原料、基础,是会发生变化的;形式因就是一样东西之所是它自己的原因,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动力因,就是使得一样东西从潜能状态变成现实状态的推动力;最后是目的因,也就是“为了什么”。


我们还可以做饭为例,在来说明一下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做一顿饭需要好的、新鲜的食材和配料——这些就是质料因。做饭需要好的菜谱,知道如何组合与烹调食材——这就是形式因。食物不会自己烹调自己,因此需要厨师来进行烹饪。——这就动力因。最后,最为重要的是为何要做这顿饭,为谁而做饭,吃饭的人有怎样的需要和口味——这就是目的因。


亚里士多德认为这四个原因可以解释世上万事万物的变化。


在四因说里面,原因可以分为两组,第一组是质料和形式。质料是不断变化的,而形式就是不变的。形式继承了柏拉图理念论的要素,即完美和不变。动力和目的,就是使得质料取向其本性,实现其形式的因素。


例如,一个种子发芽的过程就是在实现本性的过程。种子在没有发芽之前,仅仅具有潜能,它的形式还没有被实现出来。而在种子被种下之后,阳光就是动力。种子吸收的水分和养料,长成植物的一部分,也就是质料。种子要么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要么长成一株禾苗,这就是它的目的。


六、 前苏格拉底的各种自然哲学


亚里士多德为什么要提出四因说呢?


这和亚里士多德之前的就已经存在的各种哲学思潮有关。


哲学家也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孙悟空,必定有其传承和文化背景。概括起来,亚里士多德受到了较近和较远的两个传统的影响,或者说是刺激:较近的影响就是他的老师柏拉图。较远的就是苏格拉底之前,希腊世界就已经存在的各种自然哲学流派。


我先来说说苏格拉底之前的自然哲学对亚里士多德的影响和刺激。当时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基本问题有两个:一个是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本原意思就是始基,也就是世上万事万物最为基础的东西。万事万物都从本原而来,最终回到本原去。


第二是,如何来解释变化和不变。


例如,西方哲学历史上的第一个有名有姓的哲学家泰勒斯。他属于米利都学派。他就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大地浮在水上,万事万物都是水形成的。这显然是十分幼稚的。但是不要忘记,当时的人类对自然的知识是十分有限的哦。神话、哲学和科学都还没有区分开来。而且,他们没有望远镜,也没有显微镜。所以只能看见肉眼可以观察的东西。


泰勒斯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比他的老师更进了一步。他认为,将万物的本原看做是风、火、水、土之类的都是错误的。阿那克西曼德说,世界本原是无限。无限是一种“无定形”的东西,它本身是一种永存的东西。我们只能看见这种原料的表现,却无法知道它究竟是什么。


阿那克西美尼,米利都三大家中最后一个,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他的看法似乎比阿那克西曼德还倒退了。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气,气凝结为水,水凝结为土。气也是我们的灵魂,将我们的肉体聚集在一起。


除了米利都学派之外,还有不少有名的哲学家,例如爱利亚学派的赫拉克里特。赫拉克里特有一句名言,大家一定听到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万物流变,无物常驻。


爱利亚学派的另一个哲学家巴门尼德,他的观点和赫拉克利特恰好相反。他提出“无物运动”。主张实在是不变的,而且我们是无法认识实在的。完全稳定的东西才是实在的,真实的。


大家可以看到,亚里士多德的四个基本原因里面,既有不变的,又有变化的。但他并没有将任何具体、有形的事物,作为世界的本原。亚里士多德的世界是和谐、稳定的,时间和运动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关于亚里士多德的宇宙观,我们将在下一次节目中详细介绍。


七、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异同


好,我再来说说柏拉图对亚里士多德的影响。


在前几次的节目中,我们就曾经提到过,柏拉图最有特色的观点是理念论。理念世界是最为完美的。次一等的是具体事物。但是柏拉图的理念论,有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理念究竟是如何进入个别事物的。而且,大家一定会问,理念世界在哪里呢,在人的头脑里,还是在外面的某个地方?


柏拉图并没把这些问题说的很清楚。亚里士多德接受了柏拉图的一个基本看法,认为感觉对象都是偶然和可变的,而且,一切变化者都要以某个不变者为前提。


但是,亚里士多德并不接受柏拉图的理念说。在他看来,感觉世界才是真实研究的对象,不需要从理念来推出一切。


所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基本分别在于:柏拉图预设了一个高高在上的完美理念世界,用专业术语来说,世上的万事万物只不过“分有”了理念而已,因此是不完美的。


而亚里士多德则更多采用归纳的方式,虽然最终的目标是形成关于一般的知识,但基础必须从丰富多样的世界开始。不同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承认,个别也是完全意义上的实体。


八、 


最后,我们来谈谈亚里士多德学术体系。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非常之多,涉及领域极为广泛,甚至可以说,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个成体系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他的著作涵盖了这样一些领域:例如逻辑学、形而上学、自然科学(物理学、气象学、论宇宙、动物史、论灵魂等)、伦理学与政治学著作、美学历史和文学著作(例如《诗学》)。


这些著作可以被大致分为4大类:


第一类是工具:这个工具不是指干活的工具,而是从事思考的工具。其中包括范畴,逻辑等。第二类是理论科学:包括动物学、气象学、物理学、和形而上学。第三类是实践科学: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学。第四类是生产性科学:包括修辞学和诗学。


之所以写了那么多书,可能正印证了《形而上学》的第一句话:求知是人的本质。


中国古代有一句话,可以很好地总结亚里士多德的求知的特点:那就是“上穷碧落下黄泉”。


他一个人几乎穷尽了那个时代可能获得的所有知识,而且分门别类地将之体系化。这是何等地让人羡慕。而且他的思想在西方几乎产生了一千多年的影响。直到近代经验科学的兴起才逐渐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一些基本观点。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诗人但丁,曾经赋予亚里士多德一个头衔:“一切有识之士的老师”。


我想亚里士多德当之无愧。


九、


好,今天关于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内容就讲到这里。


我们来大致总结一下:


我们首先概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关系;其次,介绍亚里士多德的生平;然后,解释了形而上学这个词来源的含义;我们今天重点阐释了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接着,我介绍了亚里士多德和前苏格拉底哲学、柏拉图哲学的异同;最后,我们概述了亚里士多德的学术体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孙宏亮224334

    出产这些大师时,我们中国人在干什么?怎么没有中国人呢?

    电气_白兰 回复 @孙宏亮224334: 中国有孔子老子这些圣贤,有过之无不及

  • 诗人心朴

    西方文化的精神:我爱吾师,我更爱真理。中华文化的精神:我爱真理,我更爱吾师。

    潇湘海 回复 @诗人心朴: 那是后来政治的逐步固化造成的,中华诸子百家不比西方哲人逊色

  • 阿东_i1c

    这个“形而上学”是政治课本里面的吧

    诗人心朴 回复 @阿东_i1c: 课文里的形而上学是被恶意曲解的,不是形而上学的本意。“形而上”这个词,出自易经系传,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后来翻译家把西方哲学中的宇宙本体论,译为形而上学

  • 吉维尼池塘

    四因说: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

  • 右南山觉

    请问主播是秦皇岛的学霸吗?

  • 属狗的熊爱吃鱼

    讲的好,语速慢点就好了

  • 东野春树

    注意,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非“形而上学”

  • 亦可鞋子

    主播的L声太喜感了

  • 尹哒哒的梦中花园

    舒服的声音,引人的内容。 感谢主播的用心分享。

  • Amanda的私人书房

    哲学是需要时间去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