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

【3】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

00:00
17:24


一、    引子


在前两次的课程里,我们介绍了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形而上学》。不少听众表示,内容很烧脑,听了睡着了。也有人表示,内容很烧脑,听着睡不着了。你们看,每个人对哲学的反应,差异就那么大。


今天课程的问题可能比较“平易近人”。因为,它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绕不过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你认为什么才是幸福生活?


我知道,一旦提出这样的问题,大家头脑中一定会浮现出一个一个画面来。例如,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徜徉在落日余晖的沙滩上;有人可能会觉得,一家人过年的过节的时候团聚在一起做饭、吃饭是幸福的。可能还有人觉得,在一个寒冷的冬夜,和三五知己,围炉而坐,喝着小酒,聊着天。这样是幸福的。


很多人可能会指责哲学家,你们读过如此多的天书,问过如此多的烧脑的形而上学问题,但会不会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是的,每个哲学家也没法保证都度过了美好的一生。


不过哲学绝对不是不关心这类问题。哲学中有一个分支,叫伦理学。它就是要来解决,如何过好这一生的问题的。


所以,今天我们就要来谈谈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一本名著:《尼各马可伦理学》。


今天的课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我们首先来介绍一下尼各马可伦理学这本书;

第二部分,我们来谈一下幸福这个词的含义。

第三部分,谈一下幸福和美德的关系。

第四部分,来说一下保持美德的方法,也就是中道。

第五部分,我们来说一下,沉思和幸福的关系。


二、  《尼各马可伦理学简介


尼各马可是亚里士多德父亲的名字,也是亚里士多德的小儿子的名字。一般人认为《尼各马可伦理学》这本书,是亚里士多德写给自己小儿子尼各马可看的。老爸写给自己而儿子的哲学名著,真的不多见。其中讲授的关于人生的幸福的看法,一定是肺腑之言啦。


尼各马可伦理学写于公元前335年到323年之间。也就是,亚里士多德建立吕克昂学院和去世之前的那段时间。


亚里士多德一共写过三本伦理学著作,分别是《尼各马可伦理学》,《欧台谟伦理学》和《大伦理学》。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尼各马可伦理学。我们现在能够读到的尼各马可伦理学,很有可能是亚里士多德在吕克昂的上课讲稿。


如果大家来回忆一下,亚里士多德著作的概貌,可能会想起来它由4个部分组成:工具、理论科学、实践科学与生产科学。伦理学毫无疑问属于实践的部分。


《尼各马可伦理学》这本书涉及的主题非常多,包括了善、德性、行为、公正、理智德性、自制、快乐、友爱等等。接下来就让我们直接进入《尼各马可伦理学》的文本,来回答幸福是什么这个问题。


三、   “幸福”(Eudaimonia)的含义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幸福这个词是eudaimonia。这个词中文一般翻译为幸福,英语翻译为happiness


但是,对哲学家来说,这两个翻译都有点牵强,没有涵盖它的全部含义。因此有人建议,索性按照声音来音译,翻译为“优戴谟”。但是郁老师觉得,这样翻译可能被误认为是某种类似肉夹馍的东西。也有人建议翻译为“良善”。陈嘉映老师建议翻译为“良好生活”。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一开始就提出了两个问题:什么是美好的生活,以及如何过上这种生活?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亚里士多德的三个基本判断:


第一判断就是,幸福只有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才能获得。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建立在他的形而上学和宇宙论之上的。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人在世界和宇宙中的位置和特殊性。


大家回忆一下,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和宇宙论认为,万事万物都有其目的。没有生命的东西的目的比较简单,例如砖头就是用来造房子,锤子就是用来钉钉子。


而有生命的东西就比较复杂了,它们都对应各自特有的活动。亚里士多德把有生命的东西分为三类:植物、动物和人。


植物所特有的活动就营养和发育;动物特有的活动就是感觉和运动。那么人呢?人的活动特性不在于植物性的营养和发育,也不在动物性的感觉和运动。而在于人类灵魂所特有逻各斯,也就是理性的活动与实践。


换句话说,人要实现自己的目的,不是以自然的方式达到的,而要依靠理性能力。人要获得幸福的话,一定是和人的特殊活动有关的,也就是人所特有的生活活动,亚里士多德把它称为“实践”。


所以,在亚里士多德看来,饮食男女,这些动物性的活动,并非人的特征。例如,一个人可以生很多孩子,这就是动物性的,并不代表人的特殊性。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这并不给人带来幸福。


为了获得幸福,亚里士多德的第二个基本判断在于:幸福并不是一种主观感觉,也就是说,不是一种享乐。快乐也并不一定是幸福。


这个什么意思呢?


例如说,吃一顿火锅,吃火锅的当下,你一定很享受。各种滋味在口腔里翻腾。


但是这些主观感受,一是非常短暂,吃完了就没有了,也可能,你吃完火锅之后就后悔了;二是,你吃再多顿火锅,并不能改变你自己作为人的本身,除了长一点肉之外。句话说,吃火锅只不过在使用人的生理功能。


生理功能很容易被滥用,例如纵欲、吸毒等等。所以,亚里士多德认为,享乐不是幸福。享乐稍纵即逝,而幸福是不会被别人轻易拿走和剥夺的东西。


我们现代人往往就持有这种幸福观,认为幸福是一种结果。例如赚钱之后,能够买到一个包包,或者一辆车,一套房子,那就是幸福。或者努力之后,在公司里获得升职,或者在单位里当上了领导,那才是幸福。


亚里士多德会说,这样的幸福是稍纵即逝的,而且会陷入无法满足的欲求之中。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肯定不是活动的结果。幸福本身就是一种活动,或者说,生活不是为了别的目的,就是为了生活本身。幸福在于生存本身的美好和完善。对人来说,善只在于人所特有的活动的完善,也就是理性的活动。


人的幸福本身就在于善行也就是好的行为,作为,行动。


为了获得幸福,亚里士多德的第三个判断是:区分内在的幸福和外在的幸福。亚里士多德承认,外在的状况会影响幸福,例如贫穷、疾病等等会干扰幸福。如果有一个人身无分文、没有住的地方,又身患重病,那么他一定没有幸福可言。


但是,我们又要看到,外在的状况,同样不等于幸福本身。例如健康、朋友、财富,这些都是好的,但并不是幸福本身。


不少人就算拥有健康、财富等等条件,但依然不幸福。我们看到很多现代人,都在不遗余力地追求外在幸福,例如要买大房子、买好车、买包包,但容易忽视内在幸福。换句话说,如果把获得更多的财富、更高的职位当作最终目标,很可能就会迷失方向、本末倒置。


这些外在幸福,必须是要为内在幸福而服务的。真正的幸福在于内在的完善。内在的幸福在于对自己品格、品性的锤炼。幸福是不缺乏任何东西,它本身是自足的。


我们来总结一下,亚里士多德对幸福的三个基本判断:


第一、只有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才能获得幸福。

第二、享乐并不是幸福。

第三、外在幸福仅仅是手段,关键要追求内在幸福。


我们看到,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念和他在形而上学中提出的目的论是紧密相关的。伦理学和形而上学是紧密联系的。作为一个哲学家,始终想要做到融贯和一致。


亚里士多德指出,如果生活是值得过的,那么它一定是作为目的本身的东西,也就是做到知行合一:他对自己、道德的态度,建立在对世界乃至宇宙的认识之上。归根到底,人是什么,取决于他的活动,或者说取决于他在实践的生命活动中所实现的东西。


四、   幸福和德性的关系


好,前面说了很多,亚里士多德是怎么来看待幸福或eudaimonia的。那么,对一般人而言,应该如何来获得这种幸福呢?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认为,两样东西是紧密相关的:那就是幸福和德性


德性(arete)这个词在希腊文中最初被用来指战士的高贵行为。后来也被用来指,那些卓越的公民在城邦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美德或品质。并逐步用来指任何人、甚至器物所具有的显著优点。


概括起来,德性就是使得一个事物保持良好状态,并使得它完成其现实活动的好品质。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德性被分为道德德性和理智德性两种。其中,理智德性可以通过学习获得,而道德德性只有通过习惯来养成。换句话说,没有单独存在的抽象德性,德性只有生成于德性的活动。


比如,音乐只有在歌唱和演奏中才会存在。好的歌唱才会造就好的音乐。亚里士多德说,我们通过造房子来成为建筑师;通过弹奏竖琴来成为竖琴手。同样,我们通过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人;通过做勇敢的事情,才能成为勇敢的人。德性的养成、产生和毁灭于同样的活动,而且实现于同样的活动。


所以,我们同怎样的人交往就很重要了。


此外,德性和实践息息相关,德性意味着做选择。因为合乎德性的行为,并不因为它们具有某种性质,就是好的。人必须知道那种行为,换句话说,人是要出于自己的主动选择。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在实践事物上,错误的道路千万条,而正确的道路往往只有一条。


亚里士多德的这种谈论伦理的方法,后来被称为德性论。


德性论、义务论、后果论构成了西方伦理学的三个大方向,或者说流派。义务论一般告诉你,绝对不能干什么,因为这样做本身就是错误的;例如,不得杀人。后果论一般告诉你,你之所以不能干什么,是因为这样做的后果是无法接受的。


这两类伦理学很重要,但只能告诉你,如何不做一个坏人。


但是亚里士多德的美德论,却可以告诉你,如何做一个好的人,高尚的人。如果你是父母,用哪一种伦理学来教育孩子,会更为有效呢?


五、   “中道”


要保持美德,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要追求中道,也有翻译为中庸的。


中道是什么意思呢?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不及和过度同样会毁灭德性。”


怎么理解这句话,我们来举个例子,古希腊人非常崇尚勇敢这个品德。所以亚里士多德首先讨论了勇敢。勇敢是什么呢?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勇敢就是介于两个极端,也就是恐惧和鲁莽之间的品德。勇敢并不是什么都不怕,无所畏惧,如果这样的话就是鲁莽。人应当有所惧怕,甚至惧怕也有高尚的,例如惧怕耻辱。当然,反过来人也不能什么都怕。在战争中必须不怕死。如果为了逃避一些东西,例如贫穷、痛苦,就会变得怯懦。


有人就曾经批评亚里士多德,当雅典人开始反抗马其顿的时候,逃出雅典城是胆小的表现。如果亚里士多德自己用尼各马可伦理学来回答,一定会说,这样做才保持了学术研究的大义,是一种勇敢的体现。


所以,亚里士多德列出一个德性表:


在这个德性表中,总有两个极端,在两个极端中间存在一个中道:例如,禁欲和纵欲是两个极端,中道就是节制。还比如:自卑和自傲作为两个极端,自重就是中道。比如,一切都躲避,都害怕,什么都不坚持,就会成为懦夫。但反过来,什么都不害怕,什么都去硬碰硬,就会成为一个莽汉。


还有一点,是特别要提出来的。亚里士多德自己说:适度对每个人而言是不一样的。例如你吃一份巨无霸套餐就饱了,但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吃一份巨无霸套餐显然还不够。为了训练和比赛,他需要再吃一个披萨,一份海鲜饭,外加一打鸡蛋才刚好。


所以中道是因人而异,没有统一标准的。同样,勇敢这个美德具体到每个人来说,也不一样:


如果你是一个手无寸铁的老百姓,遇上持枪抢劫的,那么最好不要称英雄好汉。如果你是钢铁侠,那么遇到持枪抢劫,就很容易处理。如果此时,一个巡警不敢出手,那就是胆怯了。总之,中道就是保持过度和不足之间的状态。


论语当中有一个成语:过犹不及——说的和这个意思也十分接近。但是,我们也要注意,中道不同于我们一般庸俗理解的中庸:


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中庸或中道,并不是没有立场,做好好先生。其实,我们中国儒家的伦理和eudaimonia十分相似:儒家非常强调仁、恕、礼、修身——这些都是美德的表达。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中文里有个成语,叫文质彬彬——现在形容人文雅。语出《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杨伯峻先生的翻译:“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又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个君子。”所以这里“彬彬”这两个字:形容配合适当。


这个原意,是非常接近亚里士多德的“中道”的。


六、    沉思和实践


好,最后我们来讲一下,沉思和实践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认为存在三种生活:享乐的,政治的和沉思的。享乐的生活只追求肉体的快乐,因而是动物式的。政治活动追求荣誉和德行,但也不完善。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人要获得幸福的话,一定是和人的特殊活动有关的,只有人特有的活动才能对应幸福,也就是人的灵魂中逻各斯部分的实现活动。


因此,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沉思生活,是最大的幸福。如果人能够摆脱了物质需要的烦恼,拥有了中等财富之后,就应当争取过这样的生活。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理论和实践这两类活动中,科学和纯思维的活动更有价值。这大概就是他为什么放弃了当亚历山大的老师,而开设吕克昂学院的原因吧。所以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十卷里,亚里士多德又返回来谈论最高的“幸福”。


他认为,完满的生活在思辨生活之中,“哲学以其纯洁和经久,而具有惊人的快乐。”因为,理论思考并不是为了别的什么,而是为了它自身。他说,沉思之中包含了自足。沉思似乎是唯一一种因为自身的缘故而被人们喜爱的活动。因为,沉思不产生任何其他东西。


此外,亚里士多德非常看重闲暇,认为幸福存在于闲暇之中。但是这个闲暇是指什么呢?


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闲暇,就是思辨活动,纯思维的活动。他之所以这样说,还在于思辨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种特性。从事真正的思辨,才算过上了幸福的日子。思辨就是完满的幸福。


曾经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阿纳克萨格拉,人为何要出生呢?他回答说:“为了仰慕天体和宇宙的秩序。”亚里士多德也是循着这条思路,认为纯粹思考才是最大的幸福。当然,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你愿意选择沉思的生活吗?


七、    总结


好,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的课程。我们首先介绍了尼各马可伦理学这本书。然后,我们来谈一下幸福也就是eudaimonia这个词的含义。其次,我们谈了幸福和美德的关系。再次,来说一下保持美德的方法,也就是中道。最后,我们介绍了亚里士多德沉思和幸福的关系。


好,现在我想提出本周课程的问题,你认为怎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呢


微信号:mingzheng92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551703dvmk

    很不错

  • 1551703dvmk

    不错 喜欢

  • 伍枚

    幸福就是时空形神合一的当下。感恩主播!

  • 段保坤_67

    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

  • 茶犀

    听着听着就睡不着了。

  • 1382255gmuz

    中道、中庸,嗯,听着是多么熟悉啊

  • 风筝_Zr

    厉害,支持你

  • 追风筝的小墨

    每个人有每一个人不同的幸福标准

  • 胖丫儿双双

    这节收藏,讲的真好

  • 听友187192282

    亚给十多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