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柏拉图《理想国》上

【2】柏拉图《理想国》上

00:00
16:30


哲学花园 |【2】柏拉图《理想国》上

公众号:日月不歪 

《理想国》

作者:柏拉图


引子

 

今天,我们说说古希腊哲学柏拉图和他的代表作《理想国》。

 

关于柏拉图,20世纪哲学家怀特海有句名言:“2500年的西方哲学只不过是柏拉图哲学的一系列注脚而已。这一评价极高,却是十分中肯的。可以说,在柏拉图那里,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都已经被提出来的了。

 

后世的哲学家,只不过用不同的方式在回答柏拉图的这些问题。对哲学来说,一个好的好问题胜过十个平庸的答案。我们阅读哲学经典,不是为了知道其中的故事和段子,而要点燃自己的头脑。更需要提醒的是,没有人可以代替你阅读原著。我们的节目也只是一根拐棍、一个阶梯,或者说一个引子。


Ⅰ 抛出问题


关于柏拉图,能说的太多。《理想国》更是涵盖了太多领域的问题:例如,形而上学、认识论、政治学、社会学、美学等等,我们无法面面俱到。所以,这两期节目里,我只想选择一个《理想国》中的最为核心的问题。那就是:究竟什么才是好的政治制度?

 

可能有人会问,这个问题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回答是,有关系,而且关系很大。现代人面对很多选择,有的人选择出国,有的人选择移民,有的人选择进入北上广,有人则逃离超大型城市。


归根到底就是一个问题,你想要一种怎样的生活。

 

不同的人可能会给出截然不同的答案。有人说,我要自由的生活,有人说我要健康,有人说我要财富。表面上财富是一个经济问题,或者很多人认为是一个人的能力问题。但这不仅仅是一个个人的问题,因为个人通过努力获得的财富可能被剥夺。所以说,任何你想要的生活,其实都是在一个共同体中的生活。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换言之,没有人可以独自获得他想要的东西。你所想要的一切都是在政治环境中获得的。人可以选择住在不同的地方,但归根到底,无法逃离政治制度。


这里的政治不仅仅是指一些政治家开会决定的东西。而是说,人生活在一个共同体状态中。公司、单位、乡村、城市、国家等等都是共同体状态。这些共同体用什么方式组织起来,可以说是人所处的最重要的外部环境了。


这样一个政治制度,在柏拉图看来,是有好坏之分的。这个就是《理想国》所要处理的一个核心问题:究竟什么才是好的政治制度?


Ⅱ 高光时刻


在直接讲述这个问题前,我要说两个柏拉图老先生的生活片段。


一些决定性的生活时刻,往往对哲人的思考对象和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和印记。公元前431年,古希腊爆发了一场战争。按照现今的标准,这场战争可以说是当时的世界大战了。

 

对战的两大阵营,一方是由雅典领导的提洛联盟,另一方是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这场大战历时17年之久,最终,伯罗奔尼撒联盟战胜了提洛联盟。也可以说是,斯巴达战胜了雅典。这也标志着雅典盛极而衰。这就是史上著名的伯罗奔尼撒战争。


我们的哲学家柏拉图一直引以为豪自己是一个雅典人。他目睹了自己城邦的失败,心情复杂。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前的雅典,是地中海世界的霸主,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鼎盛时期雅典的势力范围,涵盖了整个爱琴海地区,甚至意大利南部和今天土耳其的海岸部分。

 

不仅是经济和军事,雅典人更为自豪的是自己城邦的文化和政治制度。尤其是政治家伯利克里所奠定的雅典民主制度。可是,民主优雅的雅典城邦,却败给了野蛮专制的斯巴达,这种冲击力可想而知。


另一件事情就和柏拉图更加密切相关了。那就是他老师苏格拉底之死。

 

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详情,我们在苏格拉底《裴多篇》的节目里介绍过,就不细说了。柏拉图见证了老师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团判处死刑。他心中最有智慧的人,居然被雅典最骄傲的民主制度投票处死。野蛮战胜文明,民主杀死智慧。


问题出在哪里?于是,柏拉图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一个我们至今都在思考的问题:究竟什么才是理想的政治制度?人生和哲学反思在这里相遇,这大概才是最有切肤之痛的思想。


Ⅲ 理想国简介


这里就要引出我们今天要分享这部著作:《理想国》。这本书大致写于公元前380年,可以说是一本很老的书了。但直到今天,《理想国》依然是美国常春藤大学读的最多的一本书。由此可见它的魅力和影响。

 

其实关于《理想国》书名,始终存在一些误解。《理想国》的英文译名:The Republic,来自拉丁文:De Res Publica;而它的希腊文名称是:ΠολιτείαPoliteia)。有的中文翻译为政制,不是治理的治,而是制度的制。也就是叙述理想的城邦的形态和组织方式。其关键问题是:在一个城邦中,谁来进行统治?


《理想国》一共分为10卷,是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的对话体著作。对话当然不是一个人讲话,还有格劳孔、玻勒马霍斯等人轮番上场和苏格拉底对话。


对话体不同于现代的专业哲学论文。可以说,近代哲学以来,都是采用的独白体为主的写作方式。两者的差异基本上可以被类比为两个人的相声和单口相声。对话体是两个人甚至是几个人的群口相声,其中有捧哏和逗哏。

 

苏格拉底在《理想国》中无疑是逗哏,主要观点和包袱都是他抖出来的。当然和对话伙伴之间有交锋、问答、驳斥,也就是设陷阱的。应当说用对话的方式来讨论哲学问题,比较接近辩证法的意思。英语中辩证法dialectics和对话dialogue的词根是一致的。思想的发展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在对话的一来一回,甚至反复来回中逐渐形成,并不断接近真理。如果大家在阅读《理想国》时感到有困难,不妨把理想国看作一部话剧,或者一场持续时间长达三天的相声。


听到这里,大家肯定会有疑问。《理想国》里的思想来自苏格拉底,还是柏拉图呢?其实,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显然柏拉图的对话录并不是对苏格拉底生平和言行的如实记录。

 

柏拉图本人曾经说过:过去和将来都不会有柏拉图写的著作,现在以他署名的作品都属于苏格拉底、被美化与恢复了本来面目的苏格拉底。


换言之,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尝试通过苏格拉底之口说出自己的想法。但他也继承了苏格拉底的一些基本论证方式。更为根本的是,柏拉图尝试在《理想国》中构建出这样的一个理想城邦:哲人不会因为智慧而被牺牲。苏格拉底等哲学家继续活在其中。


好,对《理想国》这本书的简介就到这里为止。接下去让我直接进入该书的文本中。


Ⅳ 洞穴隐喻


我不准备按照原书的章节顺序来读书,而要直接将最关键的地方提出来。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理想国》中不少问题都是以隐喻的方式提出的。它不是用明确的命题总结出观点一二三四,而是保持开放的结局。你甚至可以将自己代入其中,进行选择。这也是《理想国》最有韵味的特色了。


在《理想国》第七卷中有这样一个著名的段落,它有些许荒诞:柏拉图让我们想象,有这样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有一些人从小就住在这洞穴里,头颈和腿都绑着。他们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他们可以被称为囚徒


在他们面前有一面墙壁,因为不能转头或转身,他们只能看着这面墙壁。而他们身后远处高些的地方,有一堆燃烧的火,这是洞穴里唯一的光源。在火光和这些囚徒之间,有一条通道和矮墙。这条通道可以通向洞穴外面。而在矮墙的一侧,在火堆前面,有一群人,举着木偶、傀儡舞动着。我们可以称他们为表演者


这样火光照到他们手中的木偶,就会在囚徒面前的石墙上投射出活动的影子。这就是囚徒们一辈子看到的所有东西。


然而柏拉图继续写道,囚徒中有一个人突然,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挣脱了铁链的束缚。他转过身了!


大家可以想象,他转过身之后看到了什么?他看到了那些表演者和火堆。

他会怎么想?是不是极为震撼?原来他从小到大,看到的光影原来是这么来的!原来光影是如此虚假,自己简直连井底之蛙都不如!


柏拉图继续写道,这个人通过那条长长的过道,走出了那个洞穴。当他看见洞穴之外的世界,肯定更为震撼。一开始,他一定因为光线过强而睁不开眼睛。但逐渐适应之后,他会看清洞穴外的世界。蓝天白云树木阳光……

他会怎么想?原来我之前所处的洞穴也是那么局限!


这就是《理想国》中最著名的隐喻——洞穴隐喻。

 

好,让我们假设,你就是那个不知什么原因,第一个离开了洞穴的人。


在你面前,可能有两种选择——继续留在洞穴外的世界,或者返回洞穴。你会回去吗?柏拉图在《理想国》的其他段落中曾经暗示,在洞穴之外有一处乐土(蒙福小岛)。离开洞穴的人可以选择去那里,而不是必须返回洞穴。

紧接的一个问题:如果你选择回到洞穴,你面对那些囚徒,会怎么做?换言之,你将如何面对那些依然被铁链捆绑的人?


有人说,我要告诉他们实情,他们从小到大看到的都是假象,外面的世界很美好。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囚徒会理解你吗?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转过身,没有离开过洞穴,他们根本不会相信你的话。如果你继续大吵大闹,囚徒会认为你疯了。


柏拉图说,囚徒可能会杀死你。所以,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Ⅴ 阐释洞穴


讲到这里,肯定有人问:柏拉图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荒诞的隐喻?那个走出洞穴的人是谁?


有一种解读认为,他就是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就是那个走出了洞穴,见到了阳光的人。当他试图告诉雅典人,他们的局限和无知时,他却被判处死刑。苏格拉底就是因为告诉了雅典民众实情而被杀死的。


通常的解读认为,柏拉图的洞穴隐喻包含了三个阶段:囚禁状态、肉身解放和灵魂解放。这也意味着发生了两次重大转折:离开洞穴和返回洞穴。但就像我们已经说过的那样,并不是每一个走出洞穴的人,都选择回去。即便选择回到洞穴,也不一定要向囚徒说出真相。


然而,如果让柏拉图来回答这个问题,他一定会说,一定要回去!对他而言,这几乎是义不容辞的事情。因为,洞穴就是城邦政治生活本身。


哲人返回不仅是为了城邦整体的幸福,而且是出于一种无法推脱的责任感。因为,那些囚徒本来是哲人一样的人啊。后来的启蒙者大多持这一立场。先知先觉者要帮助未知未觉者摆脱被束缚的状态。


当然,这里还蕴含着另一种黑色的解读。返回洞穴之后,可以不去叫醒那些囚徒,而充当表演者。加入表演者的队伍,挥舞木偶傀儡,维持和加强囚徒被束缚的状况。这是不是令人毛骨悚然?


洞穴隐喻其实并不仅针对像苏格拉底那样的哲人。如果我们稍稍扩展一下,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面对洞穴的困境。归根到底,什么是洞穴?洞穴就是被先天给定的环境,是那些与生俱来,你自己都意识不到的局限性。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每人都身处洞穴:童年、家庭、教育、职业、思维方式、集体记忆、家国情怀、语言等等。


问题是:那么你的洞穴是什么?


洞穴隐喻作为一个母体其实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生存思考之中。例如,鲁迅先生在《呐喊》中的铁屋子。其实铁屋子就是对洞穴隐喻的改写和一种回答。走出洞穴之后,选择回去继续沉睡,是一种选择吗?


此外,在科幻电影《黑客帝国》也设定了一个洞穴,就是母体matrix。主角neo被从母体中解救出来之后,也面临两种选择。吃红药丸和绿药丸,也就是选择回到母体中,或者反抗母体。


洞穴隐喻揭示了人生的基本困境。


Ⅵ 理念论


洞穴隐喻不仅关乎人生和政治,而且也体现了柏拉图的理念论。什么是理念论呢?


理念论最基本的观点在于,眼睛可见的世界不是最真实的,最真实的世界是不可见的。这是《理想国》中最难懂的一部分。在《理想国》全书第六和第七卷中,柏拉图连续抛出了三个比喻。太阳比喻、线段比喻和洞穴隐喻。这三个比喻交替上升,形成了一个整体,来说明柏拉图的理念论。


在太阳隐喻中,柏拉图将理念比作太阳。虽然太阳光芒耀眼,令人无法直视,却毫无疑问是一切视觉的原因。

柏拉图由此区分:两个部分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


在线段隐喻中,柏拉图提出认识是一个上升的过程。他又进行了两重划分:可见世界分为想象和信念;可知世界分为理智和理性。它们四者分别对应影像、实物、数字图形和理念。


所谓上升就是要求从想象到达信念,再到理智和理性的领域。

而在洞穴隐喻中,之前每一个比喻中的二分都能找到对应的对象:被囚禁的人最初看到石壁上的光影就是想象;转身后看见火堆前的道具傀儡——可见世界中的实物;洞穴之外水面上太阳的倒影对应理智领域;而洞穴之外的太阳无疑代表了终极的理念本身。


按照理念论的看法:理念是最为真实,由神创造的;因此也是完美无瑕的。次一等的是具体的事物:实在的个体,由工匠创造;例如圆形的理念不会存在于任何实物上,轮子、杯盖都是不完满的圆形。最次的是艺术品:它是对个体的模仿,与理念隔开两层。而柏拉图认为,模仿会导致内心混乱、造成不良欲望。


基于这样的判断,可以说柏拉图是第一个反娱乐先锋。他认为诗人巧言令色、缺乏知识;而诗歌也会诱导心灵、诉诸低等本性;因此,诗歌会给城邦带来不好的后果:腐败人心、宣泄情感、妨碍生活。

 

所以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了非常激进的建议:由于艺术具有腐蚀性,所以应当把诗人和画家逐出城邦。柏拉图的理念论,可能在现代人看来有些难以接受。但大部分数学家都是坚定的理念论者。而对永恒世界的追求,大概是哲学最大的野心。


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我们谈论的内容:


我们选择了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什么才是好的政治制度。我们还概述了柏拉图的一个生活片段和《理想国》这本书的大致面貌。将洞穴隐喻作为切入点,进行了两种解读。还通过三个比喻、线段、太阳和洞穴解释了柏拉图的理念论。

 

我们将顺着洞穴隐喻来介绍:柏拉图心目中最好的城邦究竟是什么样子?它究竟需要那些保证?如何不让城邦牺牲自己最智慧的公民?谁又有资格来进行统治?后世又是如何继承和批评柏拉图的《理想国》?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暖色调_xz

    洞穴之外,是一个更大的洞穴。囚禁我们的不是枷锁,而是我们本身。我们的固有观念,我们获取感受的方式。

  • Huyndai

    背景油画是拉斐尔画的吗?

  • 天涯1985

    理想国就是一个乌托邦,类似于孔子的大同世界

  • 暖色调_xz

    一个又一个洞穴,一个又一个权力阶级,压迫从未消失,除非忘掉洞穴和枷锁,做自己想做的,说自己想说的,依循自己定下的规则,而不是当权者强加给你的规则。石壁上光影变幻,然而观看者却可以视而不见,只是看见他想要看见的,即使那些他想要看见的并未出现。他挣脱枷锁,转过身去,赶走了那些手舞足蹈的人,他可以自己去表演,让观看石壁的人都看见,主要还是他自己看见。

  • 右南山觉

    主播很牛,感谢

  • AudreyHepburn6

    .

  • andreW_xu

  • 原名成昆

    谢谢🙏

  • 听友381066759

    主播声音好听层次分明感恩!

  • 月光下的莉莉安

    进击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