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行善:不作恶,就是行善

4.10|行**********

00:00
03:44

“心中没有恶念时,空空荡荡,不知道是否需要存养善念呢?”


王阳明回答:“既然去除了恶念,自然就是善念,就是恢复心的本体了。好比太阳的光芒被乌云遮住,乌云过后光又重现了。如果恶念已经除去,又要存个善念,就像是在阳光下去点一盏灯。”


中国儒家有个人生信条: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或者说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大多数人都认为,儒家人最高境界是“达则兼齐天下”。我们常常会赞颂那些帮助别人,一生行善的人,但是,在王阳明看来,这种行为固然是一种境界,但绝不是最高境界。最高境界则是,独善其身。


名扬天下的谷歌公司,企业文化就是三个字:不作恶。正是这三个字,成就了今天的谷歌。


大学问家费尔南多·佩索阿说:“不作恶,不仅是因为认识到别人也拥有我裁判自己的同样权利,有权不被别人妨碍,而且还因为我认为世界上已经有足够的自然之恶,无须再由我来添加什么。”


这段话的意思是,你能作恶别人,别人也能作恶你;世界上的自然之恶已经太多,你还要添加,这是多此一举。


按王阳明的意思:不作恶就是最大的善,你如果没有恶念,即使没有行善的行为,那你也是在行善。行善,表面看是一种天理,但有时候我们恐怕根本洞察不出别人到底需要的是什么,而我们以自己的想法去帮助了别人。所以,“好心办坏事”的行为层出不穷。


恶念已经祛除,就全是善念,如果你又要存个善念,正如王阳明所说,就像是在阳光下点了一盏灯。青天白日的点灯,要么是多此一举,要么就是刻意为之。这两样,都是人欲,而不是天理。


人生在世,帮助他人没有问题。不过正如杨朱所说,每个人如果都不去干扰别人,不去作恶他人,只管好自己,根本不必行善,天下自然会太平。


相反,一个人提出各种“行善”的口号,到处去帮助别人,自己却还没有达到不作恶的水准,那注定这个世界会大乱。大多数人的行善是种欲望,其背后都希望得到精神上的利润。可如果被帮的人感觉被人帮天经地义,那他就不会给帮助者精神上的利润,最后,谁也不会帮助谁。


行善,会让被帮助者变懒,变得不思进取,你以为你在行善,对他人而言,其实你在作恶。


行善,需要力量和智慧,它很难把控。而不作恶,全在自己手里,相比而言,不作恶最容易,大道至简,所以不作恶就是最大的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悦耳美心

    帮,也要帮到别人真正需要的地方

  • 赵群虎

    一口气听完了,老师讲的好!

  • 老子才疏学浅

    其实心学领悟起来不难,难在秉持践行,既时时刻刻下功夫“存天理,去人欲”,待到水滴石穿,人生自有一番好风景。现在解析心学的声音很多,多到乱花渐欲迷人眼。很多人听的迷离,一方面是被人先入为主的带偏了,心学一脉传承久远,门派林立,很多已经搞得晦涩难懂或是一味哗众取宠,失去了原本的简易明快。还有就是自身求学之心不坚定,自己没个刻苦钻研思索的志向,总想走捷径,听点现成的解读,拾人牙慧,人云亦云,这听来听去思绪成了墙头之草,最后哪有个自己的主意?所以我建议真心要学习心学的朋友,不妨静下心来立下志向,认真读几遍《传习录》,自己直接聆听感悟一下阳明先生的原旨,这岂不是去繁就简回归本源的方便门路?祝大家成功。

  • 春风拂面欣欣向荣

    我家的家教。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 知易合一

    不作恶就是最大的善

    1360849sodt 回复 @知易合一: 老师讲的好,受益匪浅!谢谢老师您辛苦了!

  • 明月清泉021

    度老师讲得很好啊,可惜很多人不知道,因为他们多以声音好不好听等为评判标准,这都是表相,内容有价值,有收获才是真的好

  • 阳光里的宁静

    读过老师的书,现在再听音频,像是在做总复习。大道至简,听了,学了,然后就是行了。谢谢老师,感恩

  • 末世一代枭雄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 风雨无阻7276

    个人理解,可以用目标分解与集成理解。 如果要求世界和平且与善相处,则要求每个人都不作恶; 如果每个人都不作恶,则世界和平

您访问的内容已下架,将为您查找相关内容
5秒后将为您自动跳转
立即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