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吗?

04 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吗?

00:00
11:40

 “养不教,父之过”。你好,我是张杨。欢迎收听好爸爸必修课。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的内容是: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吗?


中国的孩子从小最常听到的教育用语就是:要听话——听爸爸妈妈的话,听老师的话,听长辈的话。总之,听话似乎是对于孩子最高标准的评价。但我要告诉大家,什么话都听的乖孩子,很有可能就没什么出息。


因为,什么话都听的孩子,往往是被内心的恐惧所支配和控制。他们努力做出乖巧的模样来讨大人喜欢,把自己真实的感受压抑起来,忽略了自己的真实需求。


家长盲目的要求孩子听话,容易培养孩子的奴性,使其毫无独立性,长期接受这种听话教育的孩子,他们往往性格懦弱,习惯屈从于权威,缺少魄力和勇气。


有教育学家专门做过统计,长大以后,乖孩子真正成为社会精英、业界尖子的不多。而一些叛逆、喜欢捣乱的淘气孩子,他们不拘泥于现状,敢于寻求改变,反而成了人们眼中干大事的人。


这个时候你可能会反问,那不该让孩子听话?不是说熊孩子不教育未来会很危险吗?当然,完全不听话肯定是不行,但什么都听,也真的是很可怕的。


那要孩子听什么样的话?让孩子什么时候听话?


我的观点是:我们应该要求孩子在行为上遵守规则,但是在思维上需要有自己的主见。就是说,涉及到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的,这种话是该让孩子听的;而仅仅是因为我比你大,我比你强,所以我说什么你就该听什么,这种逻辑是会害了孩子的。


再简单说,你要教会孩子两种思维:

● 第一种是:尊重规则尊重他人的底线思维;

● 第二种是:不能盲从权威的求真思维。


我们先说底线思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人有特权,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待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出来,孩子总有一天要融入集体生活,要融入这个社会,只要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就一定要遵守相应的规则。守规矩的孩子并不是老实木讷,而是有原则,有正确的价值观,有处事准则的人。所以,这些话是必须得听的。


那什么是求真思维呢?


求真思维也可以叫做批判性思维,这个词在西方最早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核心是独立的逻辑思考。哈佛大学的校训是“Veritas”,在拉丁语中意为真相。这体现了哈佛教学的教育理念,即:大学是为学生提供知识工具,以帮助学生去寻求真理。


相比之下,在求真思维的培养上,中国的传统教育就做得不那么好了。


曾经有个中国的教育学家到美国去考察,他发现美国的孩子们上课都很活泼,老师说什么经常被打断,甚至被学生质疑,孩子们的这些举动,非但没有被批评,反而还得到了美国老师的鼓励,所以,课堂氛围越来越活跃。


中国的课堂则是另外一种状态,老师在讲台上照本宣科,孩子们在下面默默低头,鸦雀无声,有一点声响老师就会大声喝斥,而需要孩子们发言的时候,底下无人举手,场面甚是尴尬。


这就是东西方教育元伦理上的差别。我们来看,中国的字,由一个字和一个字组成,一看造字的结构,就明白中国的教育伦理是提倡大家见贤思齐,效仿先贤。所以,古代朝堂辩论点儿啥,大都是从先贤案例或先贤留下的思想中去找答案;也因此,中国的老师就代表了权威,威严不可亵渎。


而英文Education,第一个字母"E",是向外的意思,而duca,是引导的意思,tion是名词词根。也就是说,西方人认为,所谓的教育,就是把一个人的内心,真正引导出来,帮助他成为自己最好的样子。


认知权威—学习权威—质疑权威挑战权威重塑权威这个教育伦理上来说,中国的很多家长甚至老师都只给孩子前面2个环节,而国外孩子多半5个环节都齐活儿了。


所以,中国的传统教育,是把人培养成一个螺丝钉;而西方的教育,是为了leading out,让孩子心里那个最好的自己走出来。这也是为什么,古代的中国出不了西方那么多的发明家、科学家、甚至思想家都不如西方多,因为中国的传统教育,就是教导大家去学习权威;而西方人的教育,则大胆地鼓励每一个人去做最好的自己。


那我们如何培养孩子的求真意识呢? 在这里,我要给你2个方法:


1)首先是建立日常习惯的方法:你要鼓励孩子多问为什么,并且自己去寻找答案。大人一定不能小孩问什么自己就回答什么,而是要反过来引导孩子自主寻找答案。犹太人在这方面就做得非常好,他们十分反对直接回答孩子问题。


2)其次是意识层面的引导方法,核心是对待权威和真理的态度。当你的观点或做法被孩子质疑的时候,你一定不能强压,而是要十分平和的跟孩子讨论,并最后要形成统一,如果是孩子错了,你仍然要鼓励他,夸奖他这种求真的态度;如果是你的错,你也必须要认错;另外,当孩子质疑其他权威的观点,比如说质疑老师的时候,你也要平和地跟孩子沟通,如果,最后发现确实是老师错了,你要站出来,做孩子最坚强的后盾。在这方面,爸爸的确比妈妈更适合。


另外,我再给你四个还挺有用的小妙招:


1)你可以教孩子,随时随地用对比的方式看两件事物,让孩子判断,西瓜和菠萝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同样是苹果,这两个苹果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久而久之,孩子看待问题的多元性和深刻性都会得到锻炼。


2)多陪孩子一起玩阅读后的互相提问游戏。比如,你跟孩子一起读完白雪公主的故事,你可以设置一个采访环节,你来扮演白雪公主或者皇后,接受孩子的采访;然后再反转,你来采访孩子。请注意,你问的问题,或给出的回答,都要有充分的启发性,这样的讨论和互动,尤其当孩子在你的引导之下,不再是用单一情绪和思维去理解故事里的人和事的时候,孩子思维的多元性和深刻性也能得到明显提升。


3)教孩子学会反思自己。这里给家长一个小建议,你可以培养孩子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最好是思考每天行为对错和得失的日记。这样,孩子反思自己的习惯就能逐渐养成。


4)如果你的孩子已经有七八岁了甚至更大了,还有一招特别适合培养孩子的求真思维,就是鼓励孩子多与同龄人甚至是大一点的孩子做辩论比赛。父母要花心思,一是选择合适的辩题,二是要为这种比赛营造足够的仪式感。在辩论的过程中,孩子既能学会表达,学会深挖型思考,也能更好的体会反面的观点,培养多个角度看问题的习惯。


总结一下:今天你认知到了,在教导孩子是否该听话的问题上,不能一概而论。你要让孩子拥有两种思维:底线思维和求真思维。底线思维是:我不能侵害他人,不能因我的行为给别人带来困扰或者麻烦,所以,我要尊重规则,这种听话是对的;而求真思维是:不是说你比我权威,你比我强势,你比我地位高,你说什么就一定是对的,人云亦云的听话,孩子不该有。在这一点上,陈云同志的总结特别精准,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今天是你成长为更好爸爸的第4天,期待你的进步,如果你觉得我们的课程对你有启发,欢迎你分享给你的朋友,我们下节课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706430ljog

    老师的课里面的建议很有用,对父亲跟孩子的教育很有自己的想法和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收获颇丰,强烈推荐给大家。

  • 1524838skvi

    准备做有上岗证的宝爸宝妈。为张老师点赞

  • 1324095ibve

    看到这门课,我很惊喜,市面上很少有讲爸爸的课。我很认真的买下来听,也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也体会到了育儿的不易呀~

  • 1847778fmvu

    课程很好,支持张老师的课

  • 1838404rqnk

    听了老师的家长课堂收获很大。希望能对我在孩子培养上,获得更大的启发

  • 1326847ijdd

    老师的声音不错,很好听

  • 1823386lpvv

    很好的学习内容,建议让老公听

  • 1717348pkqt

    老师的语速很舒服,是我喜欢的快节奏。

  • 1322744ppnv

    老师的声音不错,很好听

  • 1368794iauj

    我感觉到了一个群体,大家共同育儿,而这个平台这个课程刚好满足我的需要

    好爸爸课堂 回复 @1368794iauj: 期待你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