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典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
信言不美,实在智也;善言不辨,本在朴也;智者不博,极在一也。——王弼
二、本期文稿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于丹,《道德经》我们终于要说到结束了,这五千言智者留下来的大道,最终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呢,曲终奏雅,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道德经》的最后一章,也就是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这一段是《道德经》的结束部分,按照字面意思翻译下来讲的就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实可信的话听上去并不漂亮,而那些漂亮话,里面往往有不真实。“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善良的人是不会花言巧说的,而能言善辩,巧说之人有时候内心是不善良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未必什么都通,什么都懂,而面面俱到,什么都能够说上点道理的人,往往呢,没有很通透的大智慧。”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圣人呢,不存在占有之心,他在全心全意为别人的时候,他自己也就更加地拥有一切,东西更充足,他越是给别人,自己得到的更丰富。“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自然的大道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他们,人间的行为准则,是守住本职岗位,发奋有为,但是不跟别人争斗。我们分成三个小的层次,我们看看在今天怎么理解它。
第一个层次,就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这里面提出了三对范畴,信和美,善和辨,知和博,那些有真情真道理的话,我们称为信仰,而美在这理解为修饰,用今天的话来讲,特别富余真实道理的那些话,它的美好是一种至高的善与真诚、在本质、在精神,但说出来不一定是美的。我们今天听实话,有的时候会觉得兴味索然,甚至心里面还不是那么太舒服。而那些恭维你的话,你明明知道它不真实,可是你就爱听,所以见了男人就恭维人成功,见了女人就恭维人漂亮,反正说人年轻总比说人显得苍老让别人听起来快乐,这好像都变成了一种社交礼仪。但是听得人要知道,说这些话是真实的吗?
老子是主张自然的,主张虚境的,在他看来真实比什么都高,要警惕那些巧言令色的人,真实的话不一定那么漂亮。特别重要的第二句话,他提到了善良,善良不会巧舌如簧,也就是说有道理,照理直说出来就完了,用不着去辩护,能言善辨,滔滔不绝,借助巧说豪辨,有自己情不真、理不足,心里边觉得不辨就无以服人的地方,所以他觉得辨者不善,这就不够完美。
第三句说的知者不博,这个知是指专注的,专一的,静水深流,在一种学问,一种透彻的观念上有自己的见地才是知。而博往往是指表面文章,什么都懂一点。当然,这个博的人,有时候聊天,大家都喜欢有这么个人,说什么他都能知道一点,我们现在也常常会看到身边从怎么挑选红酒,到国际贸易下一步的政策,从这一季穿戴的潮流,到养生的食材,你会发现有些人说什么他好像都懂一点。那这样的人呢,一般大家做谈资有这样的朋友呢,也会助兴,可是在追求真理,论大智慧上,大概就欠缺了一点,因为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这里的三对范畴,信与美,善与辨,知与博,那么什么才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重要的呢?
所以在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这句话底下,宋代的范应元注释了一下,他说通于一则万事毕,故博者未必知一也,就是什么都知道的人,不一定掌握了道生一的那个一,也就是准则和平衡。大家知道我们知道的单一知识越多,有时候信息系统之间是会出现一些局部冲突的,是会出现一些片面观点对立的,而一是什么,就是了解了这个世间的大平衡,有了准则,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生命也有限,以有限去追求无限,精的不会太博,博的也不会太精,所以怎么样才能够勤勤恳恳,道听途说之后,再按自己的观念去钻研一下,所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你看《大学》里讲的这段话,是要自己有所得,才算是那个真正的智慧。
在这三组关系里,显然老子提倡的是信,是善,是知,那么,这个其实就有哲学的范畴了,这一点,我们会看到古今中外对于终极真理的这种追求有非常相似的地方。任继愈先生在《老子绎读》里面把知者翻译成真懂的人,在西方哲学中,什么人是真正懂得大知者呢,我们知道英文Philosophy这个词是哲学,它由什么来的呢,在拉丁语Philosophy这个词里面,前半部分是拉丁文的爱,后半部分是拉丁文的智慧,也就是爱智慧,构成了哲学这个词最初词根的由来。应该说博爱是一种情智,智慧是一种判断,有良好的道德情智,再加上明辨是非的智慧,这才是哲学。
哲学是道德与智慧的合一。对古希腊人来讲,知识既是这种最高意义上形而上学的哲学,也可以就是一门普通的专业技能,所以有知识的人呢,他从那种无所不知的全知全能,到掌握一门专门技术,都可以称为有智慧了。在古希腊的专业领域里面,木匠,诗人,医生,运动员,一直到政治家,都有一种共享的名号,就叫智者。所以老子说的智者,也是在一门上能够有通晓,而且能掌握它的精义的人。我们在今天看什么是真智者呀,在一个信息过剩的浮躁的时代里,真智者有他的安静与专一,能够让他的知识系统达到内在的稳定平衡,这其实很重要。
我们学习《道德经》,其实差不多已经说了半年了,以前讲到的一些概念,现在回过头来再重新激活一下。老子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实《道德经》最后一章,老子还在呼应着这样一个观点,就是万物是一个动态的平衡,人不要被表象所迷惑。王弼在《老子注》里面认为,信言不美,实在智也,就是为什么真实的话不用漂亮呢,因为你要看它的本质,实质,善言不辨,本在朴也,用不着巧言善辨,你要看见朴素,才是他真正的大善。智者不博,极在一也。那个用不着什么都通达,要在一点上有自己的专注与突破,要达到知识境界的平衡。
我们如果把此前讲到的道理都总结起来,这段话特别适合我们今天来使用。因为今天我们才走到了一个比任何时候都更多信息,更多排除的言辞,更多不同来源的专业知识,也更多人的辩论赛,甚至是那种博雅的谈资。怎么样才能不迷惑,分辨出别人谈的这些话的核心要义,同时也给自己一个定位呢?从《道德经》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信言,善行,真知,这不就是坚持了真与善,与美之间的统一吗?不见得表面的华美代表真理,透过表象去看质朴的真理与永恒,这其实才是《道德经》在最后要给我们的东西。也就是说返璞而归真,回到没有为伪诈,智巧,争斗,这些污染的人的大道本性,这才是一个逻辑的出发点。
《道德经》讲到最后一章的时候,哲学概念回到了一个闭环,就是拨云见雾,透过所有世间交往的表象,而回到善良与质朴的本性,把真与善作为最高的境界,所以我要说这个古今中外都是一样的,看英国的大作家乔叟就说过这样一句话,真实是人所持有的最高级的东西。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这八个字说起来好像大家马上就都懂了,但做起来,说听忠言逆耳,还能听得进去,真不容易,因为人性的弱点就是爱听漂亮话的。我们都知道唐代魏徵的故事,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到现在的中学课本里好像都有节选,大家知道吗?唐太宗励精图治,贞观年间,魏徵写给唐太宗的奏章,那个时候已经到了贞观十一年,经过这十来年的治理,经济发展了,老百姓的生活稳定富裕了,边防挺稳固,内外无事,太宗渐渐在大家的奉承里开始骄奢忘本了,开始大修庙宇宫殿,四处巡游,也就是说劳民伤财的事逐渐多起来了。魏徵就在贞观十一年,公园637年,从3月到7月,这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面,”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这个《谏太宗十思疏》就是他的第二疏,平均一个月奏一本,说得都不是好听的话,唐太宗看了以后说,言穷切至,让自己“披览忘倦,每达宵分”。就是说魏徵的折子上来,痛陈利弊,看得唐太宗通宵达旦,都失眠了,捧着在那看呀,甚至还写了《答魏徵手诏》,明确地对这位谏臣表示,自己会从谏改过。
唐太宗明白一个深刻地道理,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有谏臣提醒他的话,还是好的。在魏徵去世以后,唐太宗评价这个人叫做帝王人镜,过去都说以史为镜,其实以人为镜,魏徵就是这么一面镜子。跟皇上说逆耳的忠言,这算是到了头了吧,这就叫做美言不信,平时大臣恭维皇上的话多了,你都能听那些话吗?如果真的明白这种道理的话,你就能知道在历史上,《道德经》还是拯救了很多王朝的,还是提点了很多君主的判断。包括善者不辨,辨者不善,能言善辩就一定好吗?大家也知道曹操的几个儿子,有才华的很多,曹植和曹丕都是他的儿子,曹植才高八斗,东晋的名士谢灵运说天下之才共十斗,曹子健独占八斗,我也占了一斗,剩下的天下人共分一斗,你想能让才高自负的谢灵运敬慕的八斗之才,就是曹植。曹植当然是能言善辩的。“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成诗说的就是曹植给曹丕的诗。
当年曹操见到曹植这么聪明,是对他宠爱有佳的,后来为什么把帝位传给了魏文帝曹丕呢?大家说有一些日常的表现让曹操的天平逐渐地倾斜给了曹丕。比如有一次他率兵出征的时候,这两个儿子都送到了城外,曹植当众称颂曹操的功德,出口成章,滔滔不绝,两边的人都瞩目赞赏,曹操自己听儿子这么高的才华,当然也很高兴了,但是曹丕就觉得非常惆怅,什么话都没说,再加上他有谋士吴质在他而便悄悄说,说一会儿呀魏王上路的时候,你就流泪哭泣就行,你什么话都不用说,所以辞行的时候,曹丕泪流满面的下拜,那曹操心中突然感动伤感,他忽然觉得这个流泪不语的儿子比那个口若悬河的儿子更具真情。我们且不论历史上曹操的这个判断是对是否,但起码这个例子也证明了善者不辨,辨者不善,在曹操那他是相信的。
真正要看到人的本质是什么,这也在提点着我们今天,就是我们今天真正说的良药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信的话不见得动听,动听的话不见得可信,能言善辨的人不见得掌握真理,而沉默不语的人心中往往还有不转移的信念,你真的能够体会这一点吗?所以如果要是把这些都明白了的话,沉默是金,雄辩是银,我们也许会有一点体会。特别是如今的人,在一个现代文明的冲突中火气都很大,彼此之间的冲突,争斗特别多,遇见言词之间的攻击,诽谤也比过去多得多,怎么样面对呢你真的去回应那些诽谤,回应那些攻击,破口大骂,就能够接近真相,找回面子吗?
这里关于言词,我们说一个释迦牟尼佛的故事,他在世的时候,有一个人很嫉妒他,觉得佛祖受世人的敬仰,所以嫉妒他的人就当着他破口大骂,结果不管他态度多恶劣,说的话多难听,整个这件事多么不可理喻,佛祖都保持沉默,冷静以对,什么都不说。等到他诅咒,漫骂都累了以后,这个佛祖开口问他,说朋友呀,如果有人送礼给别人,对方并不接受的话,请问这个礼物属于谁呀?那个人不加思络地说,送不出去的礼,当然还属于送礼这个人呢。佛祖就说了,好啊,那现在你对我都破口大骂这么久了,我要是不接受这些言词,请问它又属于谁呢?骂他的人一下子就被他给问愣住了,接着就幡然悔悟了,因为自己的无礼,觉得自己是如此的不堪,人家连理都不理。所以呢,他也就从此悟到了人不应该诽谤与攻击,这叫做自取其辱。这个故事不管大家知道不知道,网上有一句当下的态度可以作为最好的佐证,网上有句话说千万不要和傻子争论,他们会把你的智商拉低到他们同一水平,然后用丰富的经验打败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辨者不善,这样的句子在今天是不是还能够让我们有一些感受呢?包括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我们这么频繁地刷朋友圈,我们这么多网上的流行语,能够博雅地凡事说点皮毛在今天已经不难了,但是静静地,有个人所得,不被他人的观点打败,这样的人反而越来越少了。怎么样做一个能说出信言的人,怎么样坚守着本性之善,不见得言词善辨,怎么样能够专一在知识系统中得出自己的判断,那这大概就是五千言《道德经》写到最后这章的时候,给我们提出来的这样的一个思考的角度。我们说第八十一章我们得好好地来分析,虽然这章不长,但是分为三个层次,我们今天说的这三组范畴,就构成了它的第一个层次,关于我们内心所坚持的价值与真理,和我们言词表现出来的态度之间的关系,看看对我们大家能不能有一点启发呢?后两个层次咱们下一回接着说。
好舍不得于老师讲完了,还想继续听。
于丹 回复 @tdmb: 只是道德经要结束了,还有其他内容呢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讲的真好啊,于丹老师
好像说的就是我
好!有道理!👍👍👍
道德经是古人的智慧结晶,值得学习的
学而不厌其烦
于老师喜欢您
感谢于丹老师。
大姐我错了还是…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